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煜软弱无能,为什么宋太宗还要毒死他

李煜软弱无能,为什么宋太宗还要毒死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320 更新时间:2024/1/22 6:04:43

李煜,身为南唐后主,然而却一直被看作是软弱无能的代表,只会写写词,民间也一直都有李煜保护不了小周后宋太宗以此来羞辱李煜的事情,说的煞有介事,很多人或许都相信了。但是,既然李煜本来就这么软弱,什么事情都做不好,为什么宋太宗还一定要毒死他?放着他自生自灭不就好了,宋太宗毒杀李煜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1.有人说,宋太宗之所以一定要毒杀南唐后主李煜,是因为宋太宗想霸占小周后。觉得李煜碍事,所以才把他给除掉了。那么,这个说法对不对呢?

关于宋太宗霸占小周后一事,在很多史料中都有记载,比如北宋王铚的《默记》、宋人叶梦得《避暑漫抄》,以及元明清的历史笔记中都有。后人还根据这个记载,画了一幅《熙陵幸小周后图》的画,在后世非常有名。

王铚的《默记》原文是这样的:“李国主小周后随后主归朝,封郑国夫人,例随命妇入宫。每一入辄数日而出,必大泣骂后主,声闻于外,多宛转避之。”意思是说,宋太宗多次把小周后(当时叫郑国夫人)叫进宫里去,回来后,小周后就大骂李煜,骂的声音到处都听得见。至于其中发生了什么故事,就耐人寻味了。

不过,这件事是不是真的,后世争议颇多。毕竟正史上没有记载。而且,野史的记载虽多,都是根据王铚的《默记》来的。王铚在《默记》中说,他这个史料是从《江南录》中来的。而《江南录》(早已散佚)这本书,是徐铉、汤悦根据宋太宗的指示写的。既然是根据宋太宗的指示写的,怎么可能记下这件事呢?

再说了,宋太宗真想纳小周后,在李煜去世后,他为什么没有进一步的行动呢?就像宋太祖花蕊夫人那样,只要他有心,这应该是很简单的。所以说,宋太宗杀死李煜是为了小周后的说法,显然是吃瓜群众想象出来的,没根据的桥段。

2.那么,宋太宗毒死李煜,真正的原因是什么呢?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先谈谈另一个问题:李煜是不是因为荒淫无度才导致亡国的?

其实,这也是后人对他的一种普遍的看法。他和北宋末年的宋徽宗经常被后人相提并论,认为他们是史上绝无仅有的艺术人才,可就是不会当皇帝,荒淫误国。但实际上,李煜其实根本不荒淫,反而是积极作为的皇帝。

李煜在当皇帝的时候,不断向宋太祖示弱。比如除去国号“唐”,改称“江南国主”;比如把“龙袍”换为“紫袍”;比如下令贬损仪制;比如撤去金陵台殿上的鸱吻等等。有人认为这是李煜软弱。实际上,李煜其实是想通过这种方式,留时间给自己,以便聚集力量和宋太祖对抗。

而实际上,宋太祖也落入了李煜的圈套,反复找不到要攻打李煜的理由。以至于最后爆粗口说:“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就是说,不是你有没有做错的问题,而是你的存在让我不得安宁,所以我要打你。

在这长达15年的时间里,李煜确实在国内也做了大量振兴国家的工作。比如他下令轻徭薄赋,让老百姓安心种庄稼,以增强国力。比如他对大臣们非常善待,尤其是那些带兵打仗的将领,他给予他们极大的优待。大将何敬洙去世后,他甚至废朝三日,表示对他的尊奉和哀悼。就算在战场上打了败仗逃跑的冯延鲁,他也根据实际情况,给予礼遇。

3.可以说,李煜不但让国力变得很强盛,而且也在国内聚集起了极大的人气。

我们再看看最后宋太祖出兵攻打李煜的时候,李煜积极抗战,毫不退缩。而且还积极联系吴越和契丹,企图三面夹击北宋。李煜这样做,让宋军在南唐打了一年半的时间,后来宋太祖甚至都有了想撤军的打算。

由此可见。李煜绝对不是一个荒淫误国的主,只不过国力实在有限,他才最后败给了北宋。

李煜在被俘后,他的存在,对于宋太宗来说,就是一个巨大的威胁。史料记载,宋太宗曾经问南唐旧臣潘慎修:“李煜真的懦弱无能,荒淫无道吗?”潘慎修回答说:“他如果真的荒淫无道,为什么能守住国家十多年?”

还有史料记载,当李煜在开封写了词,流传到民间后,江南的老百姓,读着词,哭得捶胸顿足。以上两个史料说明,宋太宗之所以一定要杀李煜,完全不是为了什么小周后,根本的原因,就是李煜有相当大的号召力,不杀李煜,他在皇位上坐得不安心。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三国时期哪个地方诞生人才最多?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乱世出英雄,其实三国时期的历史并不算很长,但三国的确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年代,像是一段浓缩成了精华的历史。不过从东汉末年开始,很多人才都出自于同一个地方,就是被称为“名士之乡”的颍川,熟读三国的朋友肯定不会对这个地方感到陌生。当时各方诸侯身边几乎都有一位来自于颍川的谋臣,为什么颍

  • 大禹治水是神话还是历史,大禹治水真实存在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大禹治水”,长久以来很多人一直都把这件事情当做是一个神话故事来看待的,认为大禹本身就是一个存在于神话当中的人物,大禹治水也是一个虚构出来的,并不是真实存在的。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如果大禹真的是虚构的,那他建立的夏朝又该怎么解释呢?那么,大禹治水究竟是不是真实发生过,它到底是一

  • 夏侯渊和夏侯惇谁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三国时期的夏侯惇和夏侯渊到底谁更加厉害这个问题,还是有一点点的残忍的,毕竟两个人都是夏侯家的人,而且还是同族的人了,但是做为同是武将的两个爷们,虽然不在同一时代,但是可以拿生平和历史战绩来比一比的,小编觉得还是有可比性的,那么到底怎么谁更加厉害下面跟随小编继续揭秘分析看看吧!夏侯惇和夏侯渊两兄弟

  • 蜀国灭亡的时候,孟获为什么不来救援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孟获,很多人都知道,他与诸葛亮之间“七擒孟获”的故事,孟获当初反叛蜀国,被诸葛亮有抓有放来回多次,最终终于臣服,突出诸葛亮的同时,也让孟获这个名不见经传的人出了一把风头。不过,既然已经归降蜀国,但是为什么在最终蜀国即将要灭亡,遭遇危机的时候,孟获没有带兵前来救援呢?时蜀汉危亡

  • 五代十国哪个时期最有可能完成统一?后唐是如何灭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唐朝灭亡以后,中国又出现了一段大分裂时期,中原先后被五个政权所交替,而在中原之外又被分裂成了十个政权。最后由后周的赵匡胤发动兵变,建立北宋才逐渐完成了全国统一。其实发生五代这样的事,在历史上还是比较少见的,每个政权基本上都只在10年左右,不过原本有一个政权可以完成统一的伟业,却错失了天赐良机,它就是

  • 为什么清朝很少发生内乱?这和清朝皇帝自律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清朝一共统治了将近有300年的时间,如果不是西方列强强行打开大清国门,可能清政府会继续统治下去。因为纵观清朝历史,基本上很少出现内乱和外部的叛乱,不像明朝宦官从政的现象非常严重,也不像其他朝代的大臣看到皇位虚弱就以下犯上想要篡权,为什么清朝就能避免这些祸乱呢?这和清政府制定的制度有关,也和清朝皇帝比

  • 如果赵国用廉颇的办法和秦国耗着,会不会赢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廉颇,战国时期赵国大将,不仅在当时威名远播,后世也同样对他十分敬仰。廉颇很明白赵国和秦国之间的局势,所以他会有一个针对秦国的战斗方案,那就是和秦国耗着,一直耗着。这个办法的确让秦国急坏了,所以才用计换掉了赵国主帅。但是,如果赵国没有换掉廉颇,赵国也一直都和秦国在耗着,那么赵国最终是否能够赢得胜利呢?

  • 刘邦宠爱戚夫人,为什么死前没有保住她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刘邦很宠爱戚夫人,这一点我们都知道,戚夫人在刘邦面前比吕雉更加受宠,可是在心机上却根本不是吕雉的对手。戚夫人最终被吕雉做成了骇人听闻的“人彘”,受尽折磨,死的时候也是极其惨不忍睹。不过,既然刘邦那么宠爱戚夫人,为什么在他死之前没有给戚夫人安排一个好的结局呢?为什么还会给吕雉一

  • 官渡之战曹操如果输了还会有三国鼎立吗?袁绍能不能替代曹操?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假如曹操在官渡之战上输给了袁绍,三国鼎立的局面依然有可能出现,而且三国的实力可能还会更加接近一些。曹操的能力应该在袁绍之上,如果让袁绍统一北方后不一定会比曹操治理的更好。关键是袁绍对汉室的态度如何很重要,如果袁绍也想自立为王那刘备还是会建立蜀汉,如果袁绍不打算称帝,只是挟持汉室皇帝的话,那刘备的政权

  • 汉朝的丝绸工艺达到了怎样的水平?丝绸是如何染色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丝绸在中国已经拥有了上千年的历史。商朝时期丝绸工业开始逐渐形成规模,到了西汉著名的丝绸之路正式展开。丝绸工艺在当时只有国人能掌握,养蝉还好说,主要是后期的编织工作实在太复杂了,而且丝绸的手感和光泽需要有一定经验才能把控好。最早的丝绸产品只有皇帝还有王室贵族的人才能使用,不过随着时间的发展丝绸也走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