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司马昭杀了魏主曹髦,蜀国凭什么兴师问罪?

司马昭杀了魏主曹髦,蜀国凭什么兴师问罪?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1587 更新时间:2024/1/17 12:22:51

说到三国时期的魏国主还是挺有意思的一个人的,话说他也算是傀儡级别的人物了,但是最后还是被司马昭给杀了,但是这个时候蜀国好像就不干了啊,并表示要兴师问罪了,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蜀国它凭什么可以这样做哦,它为什么又要这么做呢?下面就着这些问题一起分析揭秘看看吧!

曹髦,字彦士,乃魏文帝曹丕庶长孙,东海定王曹霖庶长子。正始五年(244)年,曹髦被封为郯县高贵乡公。正元元年(254年),曹髦登基,是为曹魏第四位国君。曹髦在位六年,文武双全,深得人心。据《魏氏春秋》记载,钟会曾评价曹髦道:

“才同陈思,武类太祖。”

只可惜生不逢时,虽贵为皇帝,实为傀儡。时司马昭独揽朝政,年轻气盛的曹髦因无法忍受司马氏专权,不想坐以待毙,便率宫廷卫队及奴仆数百人,想攻入司马府,诛杀司马昭,然而不幸被司马昭的家丁成济所杀。演义中所描述的:“曹髦驱车死南阙”便是这一幕。

时曹髦死后,蜀国姜维出兵伐魏,在演义中,姜维出师北伐所打的旗号便是给魏帝曹髦报仇。然而司马昭杀了篡汉的曹贼,不应该是大功臣才对吗,姜维怎么还兴师问罪呢?

问罪是假,师出有名

古人打仗讲究师出有名,无缘无故的攻打别人是难以服众的,而司马昭杀曹髦就给了姜维一个出师北伐很正当的理由!这里涉及到了一个中国历史上最敏感的话题:弑君。在曹髦以前,中国历史上的弑君行为是极其少见的。而且这次弑君还很不同,这是历史上第一次臣子在光天化日之下杀死君主。曹丕篡汉都没有杀汉献帝,反倒对汉献帝很好。而现在曹魏政权还在,司马昭居然敢弑君,实在是冒天下之大不韪。而且北方世族多因循守旧,维护旧制,这也是曹操独揽朝政而不敢称帝的原因。司马昭背君弑主,世族百官对他必然恨之入骨,蜀国姜维此时兴师问罪必然是顺应民意,出师有名。

趁火打劫

时曹髦死后,魏国内政必然会出现一系列问题,朝堂不稳,魏国军心必乱,会再次陷入动荡,此时出兵便有趁火打劫之利。

魏国国君被臣子所杀是一个绝好的机会,甚至可以相当于出师表中提到的“天下有变”。此时趁曹魏内部人心不稳,蜀国出击,就算打不赢,只要打下关中之地立足,蜀国的情况就会大大不同,甚至占据主动。

既望光复汉室,又思缓解矛盾

姜维平生之夙愿便是继承诸葛遗志,北伐中原,兴复汉室。说白了,即使曹髦不死姜维也会出兵。据《三国志》记载,238年—262年之间,姜维共进行了十一次北伐。其中,胜利3次,失败3次,5次打平,互有胜负。之所以坚持北伐的原因,很重要的一点便是姜维有着光复汉室的雄心。

当然,自古以来,战争都是一种转移矛盾的方法,兵者,国之大事!当战事展开后,大家都知道输了,伤的是所有人,因此在内部斗争上会自然而然的有所收敛。时蜀汉内部分为三股势力,荆州集团,东州集团以及益州集团。他们希望在这个外来政权中获得更多的权力,更多的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因此这也就形成了其内在矛盾。发起战争转移内部矛盾,这也是诸葛亮,姜维连年北伐的原因之一。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李煜软弱无能,为什么宋太宗还要毒死他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李煜,身为南唐后主,然而却一直被看作是软弱无能的代表,只会写写词,民间也一直都有李煜保护不了小周后,宋太宗以此来羞辱李煜的事情,说的煞有介事,很多人或许都相信了。但是,既然李煜本来就这么软弱,什么事情都做不好,为什么宋太宗还一定要毒死他?放着他自生自灭不就好了,宋太宗毒杀李煜到底是什么原因呢?1.有

  • 三国时期哪个地方诞生人才最多?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乱世出英雄,其实三国时期的历史并不算很长,但三国的确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年代,像是一段浓缩成了精华的历史。不过从东汉末年开始,很多人才都出自于同一个地方,就是被称为“名士之乡”的颍川,熟读三国的朋友肯定不会对这个地方感到陌生。当时各方诸侯身边几乎都有一位来自于颍川的谋臣,为什么颍

  • 大禹治水是神话还是历史,大禹治水真实存在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大禹治水”,长久以来很多人一直都把这件事情当做是一个神话故事来看待的,认为大禹本身就是一个存在于神话当中的人物,大禹治水也是一个虚构出来的,并不是真实存在的。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如果大禹真的是虚构的,那他建立的夏朝又该怎么解释呢?那么,大禹治水究竟是不是真实发生过,它到底是一

  • 夏侯渊和夏侯惇谁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三国时期的夏侯惇和夏侯渊到底谁更加厉害这个问题,还是有一点点的残忍的,毕竟两个人都是夏侯家的人,而且还是同族的人了,但是做为同是武将的两个爷们,虽然不在同一时代,但是可以拿生平和历史战绩来比一比的,小编觉得还是有可比性的,那么到底怎么谁更加厉害下面跟随小编继续揭秘分析看看吧!夏侯惇和夏侯渊两兄弟

  • 蜀国灭亡的时候,孟获为什么不来救援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孟获,很多人都知道,他与诸葛亮之间“七擒孟获”的故事,孟获当初反叛蜀国,被诸葛亮有抓有放来回多次,最终终于臣服,突出诸葛亮的同时,也让孟获这个名不见经传的人出了一把风头。不过,既然已经归降蜀国,但是为什么在最终蜀国即将要灭亡,遭遇危机的时候,孟获没有带兵前来救援呢?时蜀汉危亡

  • 五代十国哪个时期最有可能完成统一?后唐是如何灭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唐朝灭亡以后,中国又出现了一段大分裂时期,中原先后被五个政权所交替,而在中原之外又被分裂成了十个政权。最后由后周的赵匡胤发动兵变,建立北宋才逐渐完成了全国统一。其实发生五代这样的事,在历史上还是比较少见的,每个政权基本上都只在10年左右,不过原本有一个政权可以完成统一的伟业,却错失了天赐良机,它就是

  • 为什么清朝很少发生内乱?这和清朝皇帝自律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清朝一共统治了将近有300年的时间,如果不是西方列强强行打开大清国门,可能清政府会继续统治下去。因为纵观清朝历史,基本上很少出现内乱和外部的叛乱,不像明朝宦官从政的现象非常严重,也不像其他朝代的大臣看到皇位虚弱就以下犯上想要篡权,为什么清朝就能避免这些祸乱呢?这和清政府制定的制度有关,也和清朝皇帝比

  • 如果赵国用廉颇的办法和秦国耗着,会不会赢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廉颇,战国时期赵国大将,不仅在当时威名远播,后世也同样对他十分敬仰。廉颇很明白赵国和秦国之间的局势,所以他会有一个针对秦国的战斗方案,那就是和秦国耗着,一直耗着。这个办法的确让秦国急坏了,所以才用计换掉了赵国主帅。但是,如果赵国没有换掉廉颇,赵国也一直都和秦国在耗着,那么赵国最终是否能够赢得胜利呢?

  • 刘邦宠爱戚夫人,为什么死前没有保住她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刘邦很宠爱戚夫人,这一点我们都知道,戚夫人在刘邦面前比吕雉更加受宠,可是在心机上却根本不是吕雉的对手。戚夫人最终被吕雉做成了骇人听闻的“人彘”,受尽折磨,死的时候也是极其惨不忍睹。不过,既然刘邦那么宠爱戚夫人,为什么在他死之前没有给戚夫人安排一个好的结局呢?为什么还会给吕雉一

  • 官渡之战曹操如果输了还会有三国鼎立吗?袁绍能不能替代曹操?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假如曹操在官渡之战上输给了袁绍,三国鼎立的局面依然有可能出现,而且三国的实力可能还会更加接近一些。曹操的能力应该在袁绍之上,如果让袁绍统一北方后不一定会比曹操治理的更好。关键是袁绍对汉室的态度如何很重要,如果袁绍也想自立为王那刘备还是会建立蜀汉,如果袁绍不打算称帝,只是挟持汉室皇帝的话,那刘备的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