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作为赵光义的后人,赵构为什么要把皇位传给赵匡胤一脉

作为赵光义的后人,赵构为什么要把皇位传给赵匡胤一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1320 更新时间:2024/1/26 11:12:47

宋朝开国之初,开国皇帝,第一位皇帝就是赵匡胤。然而赵匡胤最终离奇死亡,接过皇位的是他的弟弟赵光义,此后一直都是赵光义一脉在继承皇位治理大宋。不过到了南宋时期,赵构退位,却把皇位给了赵匡胤一脉的后人,这是为什么?皇位这么重要,谁不想把它握在自己的手里,为什么赵构偏偏要把他让出去呢?

宋高宗赵构本来有一个亲生儿子赵旉,“苗刘兵变”中宋高宗还曾经被迫禅位给他,但是赵旉不幸在三岁的时候便夭折了。而赵构又因为一些特殊的原因而失去了生育能力,他便只能在赵宋皇室后裔中选择养子来继承大宋江山。那么,作为宋太宗赵光义的后代,赵构为何又偏偏要在太祖赵匡义的后裔中选择皇位继承人呢?

1.南宋并非没有赵光义后人

首先,赵构的皇太子候选人中并非没有赵光义的后裔。很多人误以为“靖康之变”中宋太宗赵光义的后人全都被金军俘虏北上了,其实这并不是历史事实。“靖康之变”中被俘虏的赵宋宗室大约有三千多人,其中绝大部分的确都是赵光义的后人,但是最起码赵光义的孙子赵允让(宋英宗赵曙的生父)一支就有很多幸免于难,他们在南宋仍然轮流袭封嗣濮王。

2.大臣们倾向立太祖后裔为嗣

大家都知道,宋太祖赵匡胤在开创宋朝之后终生没有立太子,最后将皇位传给了弟弟赵光义(有人认为太祖传弟不传子是因为杜太后的“金匮之盟”,有人认为是赵光义在“斧声烛影”中杀害了兄长赵匡胤),之后宋朝的皇位便一直在赵光义一支中传承。而赵匡胤的子孙则渐渐零落,甚至与布衣无异。

在赵构多年无子的情况下,有大臣曾经劝他在太祖后裔中挑选皇位继承人,比如同枢密院事李回就曾经上书:“艺祖不以大位私其子,发于至诚。陛下为天下远虑,合于艺祖,可以昭格天命。”李回的立足点很简单——太祖皇帝当年以天下为公,您中兴南宋,同样应该学习太祖。参知政事张守则说:“艺祖诸子,不闻失德,而传位太宗,过、舜远甚。”意思是太祖皇帝的后裔虽然都已经没落,但是他们的品德依然很高尚。当年太祖传位给太宗,是必尧舜禅让更高尚的,而现在,上天给了您一个获得高尚美誉的机会啊!

3.赵构本人的迷信观念

在大臣的上书中,最令赵构心动的莫过于上丞娄寅亮了,娄寅亮说:“昌陵之后,寂寥无闻,仅同民庶。艺祖在上,莫肯顾歆,此金人所以未悔祸也。”意思是太祖的两个儿子尚且能够享受大宋的“优待”,但是从太祖孙子辈之后的后裔,就基本上和普通老百姓没什么区别了。太祖有定国之功却遭受了这种不公平的待遇,也难怪他不保佑我们大宋,以至于金国人敢这么嚣张了。赵构回想自己颠沛流离的前半生,难免会把宋朝亡国的原因与祖先迫害太祖子孙之事联系起来。

《宋史》记载,赵构在读完娄寅亮的上书之后“大感叹”,于是下诏书说:“太祖以神武定天下,子孙不得享之,遭时多艰,零落可悯。朕若不法仁宗,为天下计,何以慰在天之灵!”便开始从太祖后裔“伯”字辈中挑选皇位继承人,“伯”字辈乃是太祖的七世孙,算起来是赵构的侄子。经过一系列的选拔之后,赵构最终选择了赵伯琮和赵伯玖二人养在宫中。而赵伯琮以恭顺的性格更被赵构喜爱,他后来被册立为皇太子并改名赵昚。绍兴三十二年(公元1162年),赵昚接受赵构的禅让成为宋朝的第十一任皇帝,是为宋孝宗。

赵构在太祖赵匡胤后裔中挑选养子,可能真的是因为怀疑北宋之所以遭受“靖康之变”就是因为太祖的神灵对北宋历任皇帝不满,不再保佑大宋江山了吧!不过事实也证明,赵构选择赵昚为继承人是比较明智的——后世普遍将宋孝宗评为南宋最有作为的一位皇帝。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萧何不懂军事,他是如何看出韩信有将才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萧何,堪称是汉朝建立的最大功臣,刘邦对他是非常的信任,而且萧何一切的作为刘邦也都看在眼里。也多亏了萧何为刘邦极力推荐韩信,不然后来的历史可能就不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样子了。但是在最开始的时候,萧何本身是不懂得如何带兵打仗的,而韩信也没有机会带兵打仗,为什么萧何就能看得出来韩信很有将才并且强烈推荐他呢

  • 为什么李白杜甫才学很高,在仕途上却毫无成就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人都会羡慕古代那些既是文人又是政治家的人,写诗词歌赋可以流传千古,做官又可以造福百姓,这样的人生真的不是随便谁都能够拥有的,是羡慕不来的。不过,历史上还是有很多文学成就非常高,但是仕途却一直都是一片灰暗的人,其中最出名的就有两位,诗仙和诗圣,李白杜甫。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又是什么,为什么李白杜甫会

  • 孙权非常敬重张昭,为什么不用他做丞相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张昭,是汉末三国时期东吴的重臣,不过张昭这个“重臣”可能就比较奇特了。他是孙策的托孤大臣,也的确是尽心尽力在辅佐孙权,朝中的其他大臣也都对他很信服,然而孙权对张昭却有些不一样,当所有人都认为只有张昭能够胜任丞相一职的时候,孙权却一直反对让张昭当丞相,这是为什么?孙权为何不肯&

  • 赤壁之战黄盖提出火攻,赤壁之战后黄盖去哪了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赤壁之战,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三国时期最重要的三场战役其中之一,也是《三国演义》重点描写的一次战役,虽然在此突出了诸葛亮的作用,但实际上诸葛在此期间并没有什么大的作为。历史上,建议孙权采取火攻的人,是东吴的一位大将黄盖,不过在赤壁之战之后,似乎很少有黄盖的消息了,这个时候他到哪去了?我们都听过关于三国

  • 高清版大图带你看秦国地图变化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秦国其实我们更多时候只知道秦始皇嬴政的这段历史,嬴政他被誉为是千古一帝所以关注度很高,对于当时秦灭六国大家也是看得大呼过瘾,但是这些都是有原因的啊,因为在这之前秦国的其他国君也为秦国的统一全国做出了极其大的贡献,那么我们要怎么去看这段历史呢?其实我们可以从秦国地图的演变过程,从最早的三家灭智分晋

  • 蒙古灭金的时候,为什么金国不往东北老家跑呢?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蒙古时期的金国最后也免不了被灭亡的命运了,但是其实大家也知道金国是从东北发家往左下开始打的,但是到了最后蒙古灭金国的时候,金国却一直往东北老家跑,这小编算是看不出到底是为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金国为什么不往老家河南跑呢?下面就着这些事情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晚年的金国已无家可归,东

  • 秦朝灭亡之后,为什么没有秦人想要复国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历史上的很多朝代灭亡之后,都会出现一些“复国”的现象,想要推翻新的朝代,恢复到以前的样子,例如后期非常有名的“反清复明”,经常出现在很多清朝题材的电视剧当中。不过,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帝制的朝代,秦朝,它在灭亡之后,似乎没什么人想要复国,这是为什么?为什么

  • 雍正称帝后为什么逼他的兄弟改名字?“胤”字为什么就不能用了?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雍正皇帝在九子夺嫡当中惊险胜出,成为了康熙的继任者,不过雍正称帝以后却要求他的兄弟们把名字当中的“胤”字给改掉,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其实历史上有很多皇帝上位以后,都会把一些名词当中的一个字给改掉,目的就是为了避嫌。当然这种避嫌就算皇帝不建议,手下的大臣们也会帮皇帝执行,毕竟在当

  • 史记是怎么评价汉武帝的?司马迁为什么敢在汉武帝死前给他立传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史记》,我们都知道是著名的史学家司马迁的作品,但既然是史书,那么必然只能记载一段时间内发生的事情,既然是司马迁所写,那么其中的历史事件应当截止在司马迁死之前。然而翻阅史记我们发现并非如此,比如其中对于汉武帝的评价。那么在书中,是如何对汉武帝进行评价的?为什么在汉武帝还没死的时候司马迁就&ldquo

  • 历史上文丑究竟有多厉害?关羽不一定能杀的了文丑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关羽斩颜良诛文丑,一夜之间奠定了自己武圣的地位,不过实际上关羽并没有这么强,文丑也没这么弱。如果两人真交手起来,关羽不一定能胜过文丑,更别说斩杀他了。在正史中,文丑是因为中了曹操的计谋才被杀,但似乎大家更愿意相信他是死在关羽的刀下。其实当年袁绍手下有很多猛将,只是在小说中都当了陪衬,实际上文丑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