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安史之乱中重点是安禄山,不是史思明

为什么安史之乱中重点是安禄山,不是史思明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4728 更新时间:2024/1/19 10:36:56

安史之乱,唐朝历史上的一次无法抹去的惨痛经历,原本的盛世唐朝,经过安史之乱之后,走上了下坡路,再怎么样也达不到之前的巅峰状态了。然而在这其中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照理说,既然叫做安史之乱,是安禄山史思明两个人做主角的,但是为什么很多人的关注点都在安禄山身上,而关于史思明的讨论却那么少呢?

1.史思明

史思明,突厥人,他与安禄山是少年好友,长大之后也一直保持着他们之间的友谊。史思明的名字当然是汉名,因立下战功,李隆基特给他赐名,可见唐玄宗对史思明的赏识,他曾经大大赞赏过史思明的军事才能。不过这个史思明却没干好事,他曾经通过自己高超的骗术,成为大唐军队的将领,而得到了皇帝的赏识,野心逐渐膨胀。

2.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的爆发也并非是偶然,当时的唐朝出于唐玄宗的统治后期,身边聚集了诸如李林甫杨国忠等这些宠臣,也或许是安逸的太久了,唐玄宗靠着唐朝自身的强盛,不断对边疆进行开发,兵权一点点的转移到了那些节度使手里,他们拥兵自重,然而内部的军事力量却根本对抗,长此以往,难免会有人要动些心思了。

除此之外,还有各种当时的政策问题、历史遗留下来的原因、制度被破坏、小人掌握大权等,仿佛一切都在为这一场变故做准备,稻草一根一根得的往骡子身上堆,终于到了最后关头,最后一根稻草往上面一加,骡子支撑不住了,就这样倒下。引发安史之乱的原因众多,而即便不是安禄山和史思明,也会是其他人,这一场战争也是难免的了。

3.为什么史思明没有“人气”

但在安史之乱中,安禄山的“人气”却始终都比史思明高很多,这是怎么回事?原因当然就在于安禄山才是这次叛变的主要人物,他才是叛乱的发起人,更是大势力的掌控者。安禄山甚至将杨贵妃当做养母,每次进宫之前都要先去拜见杨贵妃,这是他们的习俗,母亲的地位高于父亲,所以唐玄宗还在杨贵妃之后。

那么,既然安禄山是掌大权的人,为什么还会给史思明一席之地?因为安禄山死的早了,他被儿子安庆绪杀掉,而原本算是安禄山部下的史思明,见安庆绪没办法对安禄山的部下发号施令,况且谁不想自己创立一番大业,因此史思明也有了自立之心,所以这场叛乱中也就有了史思明的一席之地。

但是不管史思明如何,安史之乱的主要领导者始终都是安禄山,所以关于安禄山的讨论要远高于史思明,他毕竟只是一个后来者,而且是一个失败的后来者。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明知和珅贪污乾隆为什么就是不处理他?和珅究竟有什么本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和珅小时候的经历非常曲折,和珅的父亲在当时任命轻车都尉,所以在京城的日子过的也还算不错,起码让和珅不愁吃不愁穿还有学上。但是后来和珅的命运就开始急转直下,三岁丧母、九岁丧夫,自己还差点被赶出家门。好在家里还有几个人看和珅可怜,还是让他继续在府上生活,接受教育。这段经历对和珅的影响非常大,也让他锻炼出

  • 袁绍败给曹操竟是被自己的儿子给坑了?袁绍部下为什么不拥立长子袁谭?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官渡之战,袁绍虽然败给了曹操,但此后本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但袁绍家族却发生了兄弟相争的事件,袁绍去世后长子袁谭和三子袁尚自相残杀,最后两人还双双被曹操消灭,至此袁绍家族的火种也彻底被熄灭了。这件事也让各国的君臣更加警觉,君主在立嗣时一定不能废长立幼,不然很有可能导致兄弟之间自相残杀,以至于有灭国的可

  • 袁术无法在三国立足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三国时期的势力割据其实我们都知道的,那就是三国鼎立了,这三国就是蜀汉、曹魏、东吴这三个国家了,他们其实都是一步步努力才走到后来的位置的,但是其实在他们之前有一个更加大的势力,那就是袁术政权,他们其实也算是兵多将广,势力远比魏蜀吴三国要强,但是到最后却在三国连立足的机会都没有,那么有的网友要问了这

  • 宋朝百姓有哪些休闲娱乐活动?宋朝人生活令人羡慕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唐朝虽然开放程度很高,但百姓之间阶级的差距还是很大,所以能够享受到世间乐趣的人也只有一部分。等到了宋朝就不一样了,宋朝百姓的休闲娱乐活动就丰富了很多,而且普通百姓们也都能享受到。实际上唐朝到宋朝,也是将重武轻文的观念给颠倒了过来,当然这样做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就是宋朝的文学达到了顶峰,但面对北方的侵

  • 秦惠文王为什么杀商鞅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商鞅其实小编想到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他被车裂了这件事情,而且他还说是当时秦国的功臣啊,所以这让小编对秦国的印象非常的差,但是其实这些观点都是我们不知道真正的历史才有的,真正的历史上的商鞅可不是这样的,秦国也不是我们以为的秦国,那么这商鞅到底是怎么死的呢?虽然是被杀死的,但是其实并不是秦惠文王赢驷杀死

  • 金匮之盟是不是真的?赵匡胤的死究竟和赵光义有没有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金匮之盟是发生在宋朝初期,关于赵匡胤选定皇帝继承人的事件。赵匡胤驾崩后,他的弟弟赵光义交代,赵匡胤曾在母亲杜太后面前亲口答应将皇位传给他,而这份遗书就藏在金匮之内。但是关于金匮之盟的真实性一直得不到确认,有说是真的有说是假的,那真相究竟是如何呢?按常规来说,皇帝传位一般都是传给自己的儿子,虽然赵匡胤

  • 清朝普通的八旗子弟有什么特权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清朝时期,满族人的统治之下,原本占据人口大多数的汉人,身份地位相比之下却是更低的。满族人当中有八旗子弟,这我们都知道,我们也知道,这些人的地位一定是比汉人更高的。那么,当时如果只是一个普通的八旗子弟,又有哪些方面是与众不同的?他们究竟是有一些怎样的特权,他们有哪些可以做的事情呢?以往的与清宫有关的电

  • 如果朱元璋没杀胡惟庸李善长蓝玉,朱棣还有机会夺取皇位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明初四大案,让明朝很多的开国功臣都命丧黄泉,对于明朝来说还是有一定的损失的,胡惟庸,李善长,蓝玉,这些曾经的功臣,最终都还是变成了亡魂。或许会有人认为,这给日后朱棣夺取朱允炆的皇位带来了很大的方便,那么,如果朱元璋当初没有杀掉这些人,那么当朱元璋死后,朱棣又是否还有机会夺取皇位呢?我个人以为,明太祖

  • 荀彧为什么反对曹操称帝?荀彧想做汉臣为什么还要帮曹操?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荀彧是早期曹操能够掌控朝廷的大功臣,挟天子以令诸侯就是荀彧向曹操建议的。但荀彧又是一位内心十分纠结的人,他一直把自己当做汉臣,所以非常反对曹操称王、称帝,最后也是因为和曹操闹翻所以遭到弃用,看到曹操曾与他的空盒选择了自尽。如果荀彧还是相当汉臣的话,为什么他早年还要帮助曹操呢?只能说荀彧把曹操看的太理

  • 孙策自己有儿子,为什么要传位给孙权?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三国时期东吴这边的事情,我们有的时候还是忽略了,但是其实我们仔细的分析的话,还是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去探寻的,那就是其实东吴政权建立起来是由孙策奠基的,但是最后孙策把位置传给了孙权了,但是孙策自己是有儿子的呀,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下面我们不妨就着这个事情一起分析揭秘看看吧,感兴趣的网友不要错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