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灭六国是如何解决东出问题的?秦韩魏三国转折点之战

秦灭六国是如何解决东出问题的?秦韩魏三国转折点之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2663 更新时间:2024/2/14 14:05:36

秦国能够灭六国完成统一,有实力上的因素、也有运气上的加成,对于秦国来说打破合纵连横很重要,选择好的东出位置也很重要。古代打仗靠的就是地形优势人数优势,因为双方在科技上并没有什么差距,如果兵力相当的话能够占据有利地形的一方往往都能获得胜利,甚至还能以少胜多,所以秦国东出的问题对于他们来说也是达成统一的关键。在这场战役中,秦韩魏三国的战斗就成了一大转折点,一起来看看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局吧。

战国后期,有一座城池,是秦国一直想攻占的东出要地。

黄河出龙门峡谷后,由北南,到今风陵渡口,南遇秦岭峻峰,北堵中条山脉,不得不在此拐弯向东,在两山之间滔滔东去。黄河北岸都是重重大山,南岸是海拔在500-700米的黄土高原,长年的雨水冲蚀,形成了一道道陡深的冲沟。其中有一条地势平缓,狭窄修长的天然的交通通道,这就是崤函古道。

崤函古道西端是关中平原,东端是河洛平原,北边是晋南平原。从现在的陕西潼关向东都是山地,过函谷关后向东,北崤道沿着洛河支流涧河河谷到达洛阳,南崤道沿着洛河河谷到达洛阳。

北崤道比较狭窄,曹魏时期扩展后才容易通行,南崤道成了阻碍秦军东出的最后一道屏障。

公元前424年,韩武子建都宜阳,历时16年。《战国策·秦策二》记载:“宜阳,韩邑,韩武子所都也。”,“宜阳城方八里,材士十万,粟支数年。”

战国后期,韩国疆域像个半月形,宜阳是关键所在,与军事据点新城(今河南省伊川县西南)成掎角之势。

公元前308年,秦军东进,韩军凭借崤函险关地形坚守。秦国倾全国之力,苦战一年拿下宜阳,秦武终于到了周都洛阳,实现自己的梦想。

9年后,韩国凭借魏国齐国支援,一度收复宜阳。

公元前296年,秦韩又一次开战,秦军占领新安、渑池两县崤函山区的外围一带。公元前293年,秦将白起利用洛河支流伊河河谷地形,在伊阙(现龙门)大败韩魏联军,占领宜阳。

秦军占领宜阳,打开了入周问鼎、逐鹿中原的大门。意义如下:

这一仗后上党地区彻底与本土孤立;

周天子疆土暴露在秦国面前;

魏国元气大伤,无力威胁秦国;

此后秦国无论东进南下,已经无法封堵。

宜阳之战后,全面撼动周朝与六国生存根基,秦国东出已经无法封堵。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春秋战国时期卫国一个小国为什么能活到最后?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卫国是周朝时期的诸侯国之一,也是当时生存时间最久的诸侯国,一共存在了907年。其实卫国在历史上的存在感并不高,而且不管是春秋还是战国时期,卫国都不算一个强国,但卫国为什么就能生存到秦国统一呢?可能正是因为他的弱小,所以保了他一命。战国时期,是由七个最强大的诸侯国带领,剩余的几个小国其实并没有什么话语

  • 曹操死后,刘备为什么还要派人吊祭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曹操和刘备,一直以来都是两个敌对的势力,不管是在三国的历史上,还是在后世的文学作品当中,曹魏蜀汉总是互相对立的。当刘备还在世的时候,曹操先死了,按照一般逻辑,刘备这个时候应该不会有什么示好之类的表示,但是刘备却派人前去吊祭曹操,这是为何?刘备为什么要在曹操死后派人去吊祭他,具体过程是怎样的?1.曹操

  • 为什么安史之乱中重点是安禄山,不是史思明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安史之乱,唐朝历史上的一次无法抹去的惨痛经历,原本的盛世唐朝,经过安史之乱之后,走上了下坡路,再怎么样也达不到之前的巅峰状态了。然而在这其中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照理说,既然叫做安史之乱,是安禄山史思明两个人做主角的,但是为什么很多人的关注点都在安禄山身上,而关于史思明的讨论却那么少呢?1.史思明史思

  • 明知和珅贪污乾隆为什么就是不处理他?和珅究竟有什么本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和珅小时候的经历非常曲折,和珅的父亲在当时任命轻车都尉,所以在京城的日子过的也还算不错,起码让和珅不愁吃不愁穿还有学上。但是后来和珅的命运就开始急转直下,三岁丧母、九岁丧夫,自己还差点被赶出家门。好在家里还有几个人看和珅可怜,还是让他继续在府上生活,接受教育。这段经历对和珅的影响非常大,也让他锻炼出

  • 袁绍败给曹操竟是被自己的儿子给坑了?袁绍部下为什么不拥立长子袁谭?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官渡之战,袁绍虽然败给了曹操,但此后本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但袁绍家族却发生了兄弟相争的事件,袁绍去世后长子袁谭和三子袁尚自相残杀,最后两人还双双被曹操消灭,至此袁绍家族的火种也彻底被熄灭了。这件事也让各国的君臣更加警觉,君主在立嗣时一定不能废长立幼,不然很有可能导致兄弟之间自相残杀,以至于有灭国的可

  • 袁术无法在三国立足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三国时期的势力割据其实我们都知道的,那就是三国鼎立了,这三国就是蜀汉、曹魏、东吴这三个国家了,他们其实都是一步步努力才走到后来的位置的,但是其实在他们之前有一个更加大的势力,那就是袁术政权,他们其实也算是兵多将广,势力远比魏蜀吴三国要强,但是到最后却在三国连立足的机会都没有,那么有的网友要问了这

  • 宋朝百姓有哪些休闲娱乐活动?宋朝人生活令人羡慕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唐朝虽然开放程度很高,但百姓之间阶级的差距还是很大,所以能够享受到世间乐趣的人也只有一部分。等到了宋朝就不一样了,宋朝百姓的休闲娱乐活动就丰富了很多,而且普通百姓们也都能享受到。实际上唐朝到宋朝,也是将重武轻文的观念给颠倒了过来,当然这样做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就是宋朝的文学达到了顶峰,但面对北方的侵

  • 秦惠文王为什么杀商鞅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商鞅其实小编想到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他被车裂了这件事情,而且他还说是当时秦国的功臣啊,所以这让小编对秦国的印象非常的差,但是其实这些观点都是我们不知道真正的历史才有的,真正的历史上的商鞅可不是这样的,秦国也不是我们以为的秦国,那么这商鞅到底是怎么死的呢?虽然是被杀死的,但是其实并不是秦惠文王赢驷杀死

  • 金匮之盟是不是真的?赵匡胤的死究竟和赵光义有没有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金匮之盟是发生在宋朝初期,关于赵匡胤选定皇帝继承人的事件。赵匡胤驾崩后,他的弟弟赵光义交代,赵匡胤曾在母亲杜太后面前亲口答应将皇位传给他,而这份遗书就藏在金匮之内。但是关于金匮之盟的真实性一直得不到确认,有说是真的有说是假的,那真相究竟是如何呢?按常规来说,皇帝传位一般都是传给自己的儿子,虽然赵匡胤

  • 清朝普通的八旗子弟有什么特权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清朝时期,满族人的统治之下,原本占据人口大多数的汉人,身份地位相比之下却是更低的。满族人当中有八旗子弟,这我们都知道,我们也知道,这些人的地位一定是比汉人更高的。那么,当时如果只是一个普通的八旗子弟,又有哪些方面是与众不同的?他们究竟是有一些怎样的特权,他们有哪些可以做的事情呢?以往的与清宫有关的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