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太平天国北伐简介 其背景,经过,结果是什么样的

太平天国北伐简介 其背景,经过,结果是什么样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4784 更新时间:2023/12/6 15:19:57

太平军北伐又称太平天国北伐,是咸丰三年(太平天国癸好三年,1853年)至五年间,太平天国派兵挺进华北、企图攻取北京的一次重大战略行动。

洪秀全在广西金田村发动金田起义,后占领南京,改南京为天京。定都天京后派林凤祥李开芳、吉文元等率2万多人北伐。

1853年5月北伐军从扬州出发,经安徽、河南等地,进入直隶,逼近天津,咸丰帝宣布京师戒严。八月北伐军进攻天津失利。1855年3月林凤祥在连镇突围被俘。4月3日在北京就义。李开芳退守山东茌平冯官屯。被俘后被押解北京,6月11日凌迟处死。太平军北伐最后失败。

背景

咸丰三年(太平天国癸好三年,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今南京)后,为彻底摧毁清朝的统治,派兵西征的同时,天王洪秀全与东王杨秀清委派天官副丞相林凤祥、地官正丞相李开芳为主将,率兵两万,由扬州出师北伐。

这支从扬州出发的军队,数量着实不多,但质量却精锐到惊人:清一色由从广西出来的太平军老兵组成,即太平军常说的“老广西”,这些老兵各个身经百战,更对天国的信仰,坚定到了狂热地步,作战精神十分勇敢顽强,战斗力更十分悍勇。

经过

北伐军至浦口,又与春官正丞相吉文元等部会合,全军两万人,先后北上。其目标是直捣清政府的老巢北京,以夺取全国政权。北伐军遵照“师行间道,疾驱燕都,无贪攻城夺地”的战略方针,一路转战江苏、安徽、河南、山西、直隶数省,10月底便胜利到达天津附近。

深入华北

北伐军由浦口出发,经安徽蒙城、亳州(今亳县)入河南,克归德(今河南商丘),因无船不得渡黄河,乃循南岸西趋,于五月二十一抵汜水,征得数十条船,开始抢渡黄河。二十六日,主力渡过黄河(一部未得渡,南返安徽),占温县,围怀庆(今河南沁阳),与城内外清军相持两月。怀庆知府颜炳焘更立了奇功,在当地浴血阻击太平军,不但生生拖住了林凤祥,更叫这支太平军主力,迅速陷入清军优势兵力的反包围中。清军主帅纳尔经额,深受咸丰帝信任的文华殿大学士,满族大臣中少见的文化名流,上了战场就现形,一开始自作聪明瞎指挥,被林凤祥略施小计,摆了个假军事工事就糊弄过去,轻松从清军眼皮底下突围而出,白浪费了颜知府阻击出来的好局面。

七月二十八,北伐军撤围西进,经垣曲入山西,过平阳(今山西临汾)、洪洞、黎城,东入直隶(约今河北),克临洺关(今河北永年)、邢台,北上藁城,东占深州(今河北深县),稍事休整后即东进沧州,于九月二十七占领静海和独流镇,在此屯驻待援(前锋一度抵达天津西杨柳青)。

京师震动

北伐军深入直隶,清廷震动,为解救京城危局,咸丰帝即命胜保为钦差大臣,率军由南而北追赶,并命惠亲王绵愉为奉命大将军、僧格林沁为参赞大臣,率军由北而南迎堵。从东北和蒙古调来大批精锐,全是清朝号称弓马骑射最强悍的老底军队。北伐军占据静海、独流后,胜保即设大营于良王庄,僧格林沁设大营于王庆坨,进行围堵。

面对太平军,清军此时被吓破胆的战斗力,比如直隶大战,奉命增援的黑龙江骑兵马队,被太平军一个冲锋,立刻被打的如鸟兽散,有些人由于跑的太积极,竟把马匹武器全都扔光,连衣服盔甲都给扔掉,最后居然要着饭回了京城。那些日子北京城里乞丐扎堆,全是组团跑回来的八旗精锐。

北京城的慌乱局面,更超乎后人的想象:太平军攻克定县的消息传来后,全北京就炸了锅,短短几天时间,就逃出了三万多户十几万人,最惨淡的时候,京城平日最繁荣的前门大街,都是满目荒凉,放眼望去一个人都没有。

面对困境

如此大好形势,身为主将的林凤祥,也是壮志满怀。早在打到河南朱仙镇时,他就曾派人回天京汇报工作,满篇全是壮丽景象:“自临淮至此,尽见坡麦,未见一田,粮料甚难,兵将日日加增,尽见骑马骡者甚多。忖思此时之际,各项俱皆丰足,但欠谷米一事。临淮至此,着人带文回朝数次,未知至否?如此山遥水远,音信难通。兹今在朱仙镇酌议起程,过去黄河成功,方可回禀各王殿下金安,无烦远虑也。转奏天王万岁万岁万万岁!”

节节胜利的太平军,一路虽说战无不胜,但只是劫掠而非占领,因此越往北边打,越身陷重围,等到兵临北京的时候,基本就已成孤军深入,很快后路被断,陷入团团重围。

北伐军以流动作战见长,一旦在静海、独流驻止下来,即迅速陷入清军的重围。而老天这时也不做美,这年中国北方的第一场雪,比往年来的都要早,来自南方的太平军战士,本就缺衣少吃,又碰上这恶劣天气,立刻冻伤减员严重。又久等援军不至,处境日益艰难,乃于四年正月初八突围,南走河间县束城镇;一月后又突围走阜城。清军马队紧追不舍,北伐军再度被围。 [8-9]

清廷合围

咸丰帝危急之下,调集兵马组织了最悲壮的一次出征委以僧格林沁重任,是当时满蒙贵族中最善战的王爷。僧格林临危受命后不慌不忙,改变以往与太平军盲目死磕的犯二打法,改成一路围追围困,跟已经强弩之末的太平军,打起来车轮持久战。

战术一对路,战局骤然反转。太平军先被阻击在静海独流,被拖得濒临弹尽粮绝,无奈之下林凤祥只好南走南走连镇,树木城,浚濠沟,坚守待救兵。

这下更中了僧格林沁下怀,缓过气的清军,立刻集中优势兵力猛扑过来,却还是极有耐心的周旋:哪怕咸丰皇帝不断死催他总攻,却还是只当苍蝇嗡嗡,坚持按照自己战术打,就像几块巨石一样,缓慢而扎实的朝着太平军碾压过去。

这种战术下,凶悍的太平军北伐部队,也丧失了最后得胜的机会。虽然绝境一下,太平军的抗击依然壮烈,林凤祥在连镇浴血死守,多次击退僧格林沁的猛扑,他身边最精锐的两千老广西勇士,尽数全部战死。

援军溃散

洪秀全、杨秀清得知北伐军抵达天津附近后,才着手组织援军。四年正月初七,夏官又副丞相曾立昌等率领援军由安庆出发,经河南永城、夏邑渡黄河,由江苏丰县入山东北上,于三月十五攻克临清,北距阜城仅200余里。但临清城内粮械被敌军焚毁殆尽,城外又有胜保部清军赶到围困,曾立昌等遂迁就部分新成员的畏敌惧战情绪,竟置北援任务于不顾,二十六日弃城南走,途中屡战不利,一退再退,以致溃不成军,被清军和地主武装截杀甚众,曾立昌等牺牲。援军的溃散,使北伐军的前途更加险恶。

全军覆没

林凤祥、李开芳被困于阜城,不知援军已到临清。四月初九,北伐军自阜城突围,进据东光县之连镇。当天,清军又赶到围困。林、李为分敌兵势,由李开芳率600余骑突围南下,袭占山东高唐。胜保所部当即赶到,又将高唐围住。从此,林、李分驻两地,顽强抗击清军。

咸丰五年正月十九,清军攻陷连镇,北伐军将士大多阵亡,林凤祥被俘后解送北京,英勇就义。僧格林沁立即移兵猛攻高唐。二十九日,李开芳弃城南走茌平县之冯官屯。僧格林沁又率数万清军赶到,围攻两月未克,最后只得在四周筑起堤坝,从百里外引水浸灌,冯官屯顿成泽国。四月十六,李开芳等被俘,在北京遭杀害。至此,北伐军全军覆没。

评价

北伐军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太平天国的领导者于攻占金陵(今南京)后,对革命形势缺乏清醒的认识,贸然派出 2万余精锐,深入华北,谋取北京,结果陷入清军重围;加之后援部队派出过迟,且于中途溃散,北伐军遂失去了突围南返的希望。这是太平军自起义以来所遭到的一次最大损失。

影响

太平军北伐,孤军远征,长驱六省,虽为精锐之师,但后援不继,终不免全军覆没。广大将士英勇奋战,震撼清朝心脏地区,牵制大量清兵,对南方太平军和北方人民的斗争客观上起到了支持作用。

轶事

太平军酣畅淋漓的北伐胜利,还闹出了爆炸般的国际影响。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都是格外关注,照英国驻上海领事的说法,清王朝的灭亡,看似就是分分钟的事。

千里之外的伦敦,传言更是:咸丰皇帝已经把大批皇宫财宝转移到漠北去,一路都是黄金白银,相当灿烂耀眼。

而传说中正转移财宝的咸丰帝,其实已濒临绝望。甚至还给大臣们发表了一个哀叹:明代之行见矣。也就是眼看要步崇祯帝后尘,爬煤山挂歪脖子树的节奏。

而比起明朝灭亡前的凄风苦雨,当时清王朝朝会上的悲惨景象,更堪称昨日重现:每次咸丰召集群臣开会,刚说了几句严重形势,接着大臣们就是一群哭,朝堂上嚎哭声震天,一连几天都是如此,闹得大清的各位高官,人人全是肿眼泡。

标签: 清朝太平天国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格林童话简介 童话里面一共有多少个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德国,格林童话,历史解密

    《格林童话》是由德国语言学家雅可布·格林和威廉·格林兄弟收集、整理、加工完成的德国民间文学。《格林童话》里面约有200多个故事,大部分源自民间的口头传说,其中的《灰姑娘》、《白雪公主》、《小红帽》、《青蛙王子》等童话故事较为闻名。它是世界童话的经典之作,自问世以来,在世界各地影响十分广泛。格林兄弟以

  • 安史之乱的时候,唐朝的诗人们都在干啥?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唐朝,历史解密

    有很多时候,在说起历史上某单一事件时,大家都知道是怎么回事,但要把这些事件串联到一块儿呢?很多人就不清楚了!比如说唐朝时著名的安史之乱,大家都知道;李白、杜甫和安史之乱有牵连,大家也知道;那除了他们,唐朝的诗人圈其他人都在干啥呢?下面就详解一下,在安史之乱这段时间,那些被牵连的诗人们,究竟都发生了什

  • 世界上最值钱的尸体 慈禧跟他比简直弱爆了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慈禧,孙殿英,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人迷信,相信人死后,一定是到了另一个世界,接着生活的。所以,中国自古有种陪葬习俗,就是为去世的人,准备很多生活中用到的东西,与其一同埋葬在地下。而且,古代人以入土为安为宗旨,去世的人,是万万不能被火化的。死者为大,一定要埋于地下,而且,要以最大的能力,帮死者办好葬礼,也就是人们常说

  • 揭秘:孙策真的死于许贡门客之手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孙策,三国,孙策,历史解密

    东汉末年群雄中,孙策可以说是是当时最为年轻有为的英雄豪杰、青年才俊。孙策,字伯符,“江东之虎”孙坚长子,人称“孙郎”,十九岁带兵打仗,率领从袁术处借来的三千兵马,短短五年时间就平定了江东六郡九十二县,奠定了江东基业,成就了一方霸业。只可惜,统一江东不久,在孙策准备率军北伐时,却突然遇刺身亡,年仅二十

  • 雍正的小儿子弘瞻,乾隆为什么把他过继给果亲王?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爱新觉罗·弘瞻,清朝,乾隆,历史解密

    爱新觉罗·弘瞻,雍正皇帝的第六个儿子,后来却被乾隆过继给了果亲王-爱新觉罗·胤礼,这究竟是为什么?公元1733年,雍正的小儿子弘瞻出生了。老来得子,再加上子嗣相对稀少等原因,雍正对这个小儿子格外的疼爱。不过雍正的身体越来越弱了,在弘瞻两岁的时候就逝世了,四子爱新觉罗·弘历继承了帝位,是为清高宗乾隆皇

  • 岳飞去世后,他的妻子儿女怎么样了?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岳飞,宋朝,历史解密

    说起岳飞,大家心中都会有种复杂的心情,因为他是一位爱国英雄,却受到奸臣陷害,导致含恨而终。岳飞是南宋时期的名将,同时也是军事家、战略家、书法家,可谓是文武全才。在众人心目中,他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英雄。岳飞二十岁起开始从军,曾参加、指挥大小战役数百次。当金军奋力攻宋的时候,只有岳飞能抵抗其猛烈的攻势

  • 李济:人类学家、 中国现代考古学家、中国考古学之父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济,考古学家,历史解密

    李济(1896.7.12-1979.8.1)人类学家、 中国现代考古学家、中国考古学之父。字受之,后改济之。湖北钟祥郢中人。1911年考入留美预科学校清华学堂,1918年官费留美,入麻省克拉克大学攻读心理学和社会学,并于改读人口学,1920年获得社会学硕士学位后,转入美国哈佛大学,读人类学专业,获哲

  • 25岁登基的乾隆皇帝,是怎么在30岁之前掌握朝政大权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乾隆,清朝,令妃,乾隆,历史解密

    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雍正皇帝驾崩于圆明园,根据其生前秘密所立传位诏书,皇四子弘历登基为帝,是为乾隆皇帝,从此开启了半个多世纪的乾隆朝时期。在众多的影视剧演绎和坊间传说中,乾隆皇帝都是一位风流多情、好大喜功、奢侈腐化的“败家子”皇帝,认为他能带领清朝走入鼎盛时期完全得益于康熙、雍正两朝的励精

  • 努尔哈赤长子四处征战战功赫赫,为什么会被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努尔哈赤,清朝,历史解密

    清太祖努尔哈赤靠着祖、父留下的十三副甲胄起家,没读过什么书,没受过系统军事训练,据说喜欢看《三国演义》和《水浒传》,就靠着从书中学到的知识成为了历史上有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建立后金与明王朝对抗,为满清入关奠定了坚实基础,而努尔哈赤将从4岁起就跟着自己南征北战的儿子处死,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政治目的考量。

  • 刘文典:国学大师、原清华大学国文系主任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文典,文学家,历史解密

    刘文典(1889—1958),原名文聪,字叔雅,笔名刘天民,祖籍安徽怀宁,出生于安徽合肥。现代杰出的文史大师,校勘学大师与研究庄子的专家。原名文聪,字叔雅,笔名刘天民。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国立安徽大学校长、清华大学国文系主任。1938年至昆明,先后在西南联大、云南大学任教。终生从事古籍校勘及古代文学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