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如果吴三桂没有叛乱会得以善终吗 真相却是这样的

如果吴三桂没有叛乱会得以善终吗 真相却是这样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1834 更新时间:2024/2/13 20:26:25

吴三桂作为明、清、大顺三股政权交际时期的重要历史人物,倒哪一方,都是决定历史潮流走向的核心力量之一。虽然“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吴三桂选择站在游牧民族的满清政权一边,但是他的下场却并没有因此得以善终。

吴三桂一生三次“反水”,恰因如此吴三桂以一代名将变成饱受历史诟病的人物。先是效忠大明朝崇祯,中间与大顺自成达成“合作协议”,最后又抛弃两人中原主子,投靠少数民族满清政权,结果又不安于现状发动“三藩之乱”。

客观地分析,吴三桂即使安于现状,老实本分地接受清朝削藩,也很难以得到善终。

负面教材,与主流价值观不符

这就要清兵入关开始说起,吴三桂的一生都活在背叛当中,这种烙印无论是当时的天下之主满清政权,还是后来的历史学界都难以接受。所有人都不会理解一个经常摇摆不定,毫无定性的人物。满清政权站在少数民族和中原明难以调和的角度来看,更是对吴三桂充满各种不信任,所谓的平西王只是满清迫于历史时局需要,而虚以委蛇达成的临时协议,封建王朝的这种协议本身不具备任的法定依据。

历朝历代都要追封前朝有节气,敢于为君王死社稷的忠臣,目的就在于向自己的大臣们暗示,作为人臣的典范应当如此。吴三桂与这些杀身成仁的名臣相比,完全就是历史的负面教材,反面人物,朝廷如果留着他就等于否定忠孝节义的价值观。无形当中,会向臣子们传达国家有难投靠新主人同样不失王侯将相的爵位,如此下去一个封建王朝的威严必然受到挑战,所以吴三桂必然难以善终,此是其一。

政治需要,讨价还价得来的王爵

吴三桂并非不可以善终,如果从一开始,吴三桂交出手中的兵权,主动向满清朝廷表明自己只想虚衔,不领兵权的想法,满清朝廷必然不会难为他,稳稳当当做一个安乐自在、太平盛世异姓王爷也不是没有可能。

可惜的是吴三桂过于迷恋手中的兵权,将其视为自己保命的护身符和救命的稻草,始终抓着牢牢不放。然而满清朝廷由于新入中原,根基未稳,也只能勉强答应他的请求。

所谓的平西王不是满清朝廷心甘情愿寄予加封的,说到底是一种势力和时局较量权衡的一种结果,或者说是讨价还价得来的王爵。

毕竟满清才是统治者,试想一个“入职”当天就跟老板讨价还价、要待遇的员工,日后老板岂能对他不心存嫉恨。从这一点来看,满清朝廷也必然不会饶他,此是其二。

其实吴三桂原本可以成就一代贤臣名将的美名,无论是辅佐崇祯形成三足鼎立,或是“帮助李自成保护好中原汉文明”,此二者是中上策的选择,吴三桂偏偏选择倒向毫无瓜葛的游牧民族满清政权,还残忍地杀害南明永历帝,最终三家政权都将吴三桂搁置在孤立的境地,也造成吴三桂家族覆灭,遗臭万年的恶果,实在是令人可悲可哀啊。

标签: 吴三桂清朝吴三桂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如果李林甫在世,安禄山还敢不敢造反?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李林甫,唐朝,历史解密

    李林甫是唐朝历史上一位相当重要的人物,他高居宰相之位长达十九年,期间完成了不少重大而有价值的制度设计与改革,对唐朝影响深远。不过,李林甫在历史上的评价却非常低,后世在谈及他的时候往往会斥责其口蜜腹剑,排挤贤才,败坏纲纪等等。在李林甫的诸多“罪状”中,最恶名昭彰的一条就是他积极推行让非汉人将领担任节度

  • 历史上的平丘会盟,晋昭公干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晋昭公,春秋,历史解密

    公元前529年,晋昭公主持平丘之会,晋国出兵4000乘为晋公保驾护航,当时中原列国基本上都参与会盟,总计有17个诸侯。这些诸侯国本来就处于衰败之际,面临声势浩大的4000乘晋国战车,可谓是吓破了胆。当时的千乘之国即是仅次于天子的大国,晋国出动4000乘,显然是倾国出兵,晋昭公对平丘之会的重视程度可见

  • 清朝真正能打的猛将,只有这六位,其他的都是浮云?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清朝,历史解密

    说到清朝的名将,很难和其他朝代相比,因为能拿得出的名将实在太少,而在清朝为数不多的名将中,也有几位堪称猛将,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看清朝真正能打的六位猛将。六、年羹尧年羹尧在扶持雍正上位的过程中起了很大作用,很受雍正的赏识和重用,此后年羹尧率军镇压了西藏和青海的叛乱,一时间达到了人生的顶峰,连雍正都忌

  • 道光为什么没选恭亲王做继承人?恭亲王不是非常优秀吗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道光,恭亲王,历史解密

    恭亲王那么优秀,道光为什么不选他做继承人?清代道光年间,外有列强虎视眈眈,内有流民蓄势待发,道光皇帝操劳一生,却未能完成中兴大清的事业,他只能将这千钧重担交给后继之君了。正因如此,道光帝选择储君就显得格外重要。在道光帝的儿子们中,皇六子奕訢年少有为,才华过人,本是处理这等纷繁复杂局面的个中能手。可道

  • 姜维是怎么导致蜀国灭亡 没有采用魏延的计谋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姜维,蜀国,魏延,历史解密

    三国时期最厉害的一个人要属诸葛亮,足智多谋,神机妙算,三国时期最冤的人应该是被诸葛亮遗命害死的魏延,魏延此人在当时受到了刘备的重用,为何却被诸葛亮冤杀,魏延有什么实力会被刘备重用呢?最后为何诸葛亮的接班人姜维不采用魏延的计谋,导致蜀国灭亡,这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呢?当时刘备对魏延的能力是了解的,为了让

  • 俗话说一文钱难倒英雄汉 巨富沈万山是怎么被一文钱干掉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明朝,沈万山,历史解密

    大家都知道,沈万三是元末明初的商人,沈万三居住在周庄,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依靠着三江水之力,广积货资,并且亲带弟子进行农耕,广治田宅,还开通了海外贸易,积累了巨额的财富,迅速成为江南第一大富豪。在朱元璋攻打苏州城的时候,在苏州富豪的帮助下元末将领守苏州城长达8月之久,当朱元璋攻城之后,就对当地的富民

  • 她18岁时死了女儿,最后母凭子贵成了皇贵妃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恭顺皇贵妃,清朝,皇贵妃,历史解密

    清朝嘉庆皇帝的妃子有很多,其中有一个妃子很是特殊,她在嘉庆驾崩的时候只是一个妃子,但是在她自己死的时候已经变成了皇贵妃,这中间她经历了什么?赶紧跟倪小小来看看吧!恭顺皇贵妃钮祜禄氏身世显赫,她是出自满清大姓钮祜禄氏家族,在她14岁入宫的时候,因为身世背景和长相姣好,很快被嘉庆看中,嘉庆将她收入后宫,

  • 为什么古建筑一般都用青瓦?这其中有什么寓意呢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青瓦,古建筑,历史解密

    所谓的古建青瓦,一般指的就是通过黏土加工制作而成的产品,它需要经过严密的制作步骤,才能达到质量优良且富有美观性的特点,一般我们在古建筑上用的比较多。古建青瓦以粘土(包括页岩、煤矸石等粉料)为主要原料,经泥料处理、成型、干燥和焙烧而制成,颜色并非是青色,而是暗蓝色,灰蓝色。它的生产比砖早,主要用于铺盖

  • 庐山会议是什么 该会议是一次什么样的会议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历史解密

    “庐山会议”在中国政治上的影响力可见一斑,其实庐山会议召开过三次,分别是1959年、1961年和1970年,特别是1959年的庐山会议又叫八届八中全会,从彭德怀献“万言书”开始,整个会议转向批判彭德怀,这段历史众所周知。1970年召开的九届二中全会,也是一次公开的会议,发布了《中国共产党九届二中全会

  • 揭秘:明朝时期官员的俸禄有多低?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明朝,历史解密

    无论是哪朝哪代,各个王朝政府中最严重也是最难根治的问题便是腐败问题,无论是哪个朝代,对于忠臣明君我们总能说上几个,但是对于贪官污吏同样是被人诟病至今的话题,而一旦说道反贪治腐问题,最受人关注的一个朝代便是在明朝初期的朱元璋下令整治贪官的那一段时间,而其中的许多政策也常常被人提出来进行研究,其中很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