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古建筑一般都用青瓦?这其中有什么寓意呢

为什么古建筑一般都用青瓦?这其中有什么寓意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682 更新时间:2024/1/23 19:08:39

所谓的古建青瓦,一般指的就是通过黏土加工制作而成的产品,它需要经过严密的制作步骤,才能达到质量优良且富有美观性的特点,一般我们在古建筑上用的比较多。

古建青瓦以粘土(包括页岩、煤矸石等粉料)为主要原料,经泥料处理、成型、干燥和焙烧而制成,颜色并非是青色,而是暗蓝色,灰蓝色。它的生产比砖早,主要用于铺盖屋顶,屋脊,用作瓦当。它给人以素雅,沉稳,古朴,宁静的美感。

古建青瓦是粘土烧制的,呈青灰色;粘土是某些铝硅酸矿物长时间风化的产物,具有极强的粘性而得名。

那么青砖青瓦的“青”究竟是什么颜色?

追溯历史,青瓦承袭了三千年的建筑历史,历经形式大小和工艺的演变,以其美观、质朴、防雨保温的优点,终成为中国传统建筑必不可少的主材之一,那么古代的青砖青瓦颜色的标准是什么,为什么称之为:“青”或“灰”。古人将青色赋予给了砖瓦,其中隐藏了哪些寓意?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里的蓝不是颜色,而是一种植物,这时的青是更深的颜色。有些地区称青砖为蓝砖,也是有依据的从以上字中的青与我们探讨的青砖青瓦几乎没有很大的关联,但继续寻找我们就慢慢看到了青的另外一种面貌——黑青丝白发——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如雪。

白《将进酒》中的青丝是黑色的头发。但青一定就是漆黑吗,也不见得,万里《夏夜露座》其二又这样描述:“山翠都成黑,天黄忽又青”。其中的山黑后面的又青,可以看作是黑色深浅变化,关于古文中的青的描述,文学界研究的较多,争议也很大,能够称为青色的颜色较多,可能是黑色、灰色、蓝色、绿色等等,可以看到青色的定义并不清晰,很笼统,几乎涉及所有的深色,当然这和汉语的语境有较大关系从以上古人的描述来看,青不但有蓝绿的意思,还有就是对黑色的描述。

另外,色名不一定指色彩而言,其饱和度和光亮度的关系也不小就青瓦这个普通建筑材料简单总结青这个字的话,就是光亮度较深是就是黑,而较浅时为青(浅黑或深灰),再浅就是灰。所以,严格意义上讲我们现在所说的青瓦是一种黑色深浅不一的建筑材料。青瓦的主要原材料是黏土,是传统工艺烧制而成。并非坯体加颜色处理的。

青瓦烧制流程:

1、选择材料:一般为黏土和页岩。

2、制坯成形:现在都是机械化成型。成型后晒干。

3、装窑进炉:全封闭式高温烧制5-7天(根据窑炉容量大小而定)

4、泅窑:因为黏土含有铁,烧制过程中完全氧化时生成三氧化二铁呈红色,在窑炉顶部泅水,使水漫漫渗漏到窑体产生水蒸气,使黏土中的铁不完全氧化(Fe3O4)则呈青色。

青瓦的颜色是根据气温氧化而成,是一种黑色深浅不一样的建筑材料,颜色不是人为调制的,这样的青瓦颜色通体素雅,古朴,宁静,极佳的抗冻性,耐酸碱性,不剥落,无辐射,耐老化,无光污染。

标签: 青瓦古建筑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庐山会议是什么 该会议是一次什么样的会议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历史解密

    “庐山会议”在中国政治上的影响力可见一斑,其实庐山会议召开过三次,分别是1959年、1961年和1970年,特别是1959年的庐山会议又叫八届八中全会,从彭德怀献“万言书”开始,整个会议转向批判彭德怀,这段历史众所周知。1970年召开的九届二中全会,也是一次公开的会议,发布了《中国共产党九届二中全会

  • 揭秘:明朝时期官员的俸禄有多低?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明朝,历史解密

    无论是哪朝哪代,各个王朝政府中最严重也是最难根治的问题便是腐败问题,无论是哪个朝代,对于忠臣明君我们总能说上几个,但是对于贪官污吏同样是被人诟病至今的话题,而一旦说道反贪治腐问题,最受人关注的一个朝代便是在明朝初期的朱元璋下令整治贪官的那一段时间,而其中的许多政策也常常被人提出来进行研究,其中很出名

  • 古人的酒量比现在的人大吗的 为什么连喝几大碗都没有事情呢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古人,酒量,历史解密

    “来来来,你我再痛饮千杯”,我们从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古人动不动就高朋满座,不醉不归,而古人喝白酒的量比我们现在喝啤酒的量都多。古人难道酒量普遍比现在的人多吗?下面就和小编来探讨一下吧。其实在宋朝才出现白酒,古代的白酒都是用自然发酵的方法酿出来的,度数当然比不过用现在的方法酿造的酒,就算高度的就也就

  • 难倒盗墓贼的乾陵地宫,为什么40万大军都找不到出口?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乾陵地宫,唐朝,历史解密

    提起中国最神秘的一座墓,那就应当属乾陵了。乾陵位于陕西省咸阳市的梁山上,是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合葬墓,它也是唐陵中唯一一座没有被盗的陵墓。而盗墓贼猖狂地挖掘茂陵、昭陵,为什么却偏偏放过了乾陵呢?乾陵是唐高宗弘道元年(683年),武则天命人修建,次年八月李治下葬,唐中宗神龙二年(706年)5月,武则天

  • 中国皇帝为什么会有天朝上国的优越感?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皇帝,唐朝,历史解密

    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在明朝万历年间来到中国后,发出过这样一段感慨:“他们有装备精良的陆军和海军,很容易征服的邻近国家,他们的皇帝和人民却从未想过要发动侵略战争……”同西方强国总喜欢用武力来实现政治、土地、军事等等方面的利益最大化不同,自秦汉以来,中国的疆域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变化,历代王朝的统治者都满足于

  • 孙权为何屡次拼命攻打合肥?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孙权,三国,历史解密

    在三国时代,有一座城市,堪称吴主孙权最大的“噩梦”。哪里呢?现在的安徽省省会合肥。东吴的防御体系大致可分为荆州防线、长江防线。这两条防线对东吴来说哪条更重要,则要看东吴的国都放在哪里。东汉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孙权迁都于武昌。此时,荆州防线对东吴更加重要,荆州有失,武昌难保。到了东吴黄龙元年(2

  • 他被叔叔抢了王位,最后消失在皇宫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明朝,历史解密

    历史上存在很多悲催的皇帝,他们的可怜程度各有不同。在明朝的时候就出现一位悲催的皇帝,他才刚当上皇帝没多久就被自己的叔叔给拉下台了。不过他这个人也成了清朝第一大悬案,原因是破城那日他神奇的消失在行宫中,至今没有人知道他去哪了,不过现在对于他的下落有三种说法。第一种说法就是他自焚了。这个自焚的结局是朱棣

  • 后稷为什么善于农耕?他是跟谁学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后稷,黄帝,历史解密

    要说西周王朝的历史,自然得刨根问底,从那“小邦周”的来历说起,也即从周族的来历说起,因为上古时的一个小国其实就是一个小部族。周族的始祖,自古以来各种史书众口一词地说,那就是五帝时期著名的农业劳动模范“后稷”。按《史记·周本纪》的记载,劳模后稷的身份还非常高贵的:他的“父亲”是五帝之一的帝喾,母亲则是

  • 曹魏宗庙是什么?有多少人配享曹魏宗庙?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三国,刘备,曹操,历史解密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供奉本朝历代帝王及其先祖的太庙是帝王祭祀的重要场合。后来,宗室、功臣经过皇帝批准后也可以将他们的神位供奉于太庙之中,称为“配享太庙”,以示殊荣。魏明帝时,先后有26位功臣得以配享魏武帝曹操之庙,这不仅是对已逝功臣的表彰,更能揭示出当时政治格局的变化。一、曹魏太庙的建立曹魏宗庙

  • 中国近现代女作家:白薇的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白薇,民国,历史解密

    白薇(1893~1987),原名黄彰,中国近现代女作家。清光绪十九年(1893)二月五日生于兴宁县南乡渡头(今属资兴市白廊乡)秀流村人。白薇的父亲黄晦早年曾留学日本,参加过中国同盟会和辛亥革命,他虽是新派,但对女儿婚姻采取了封建卫道士的态度。白薇在家乡时曾有过一次父母的包办婚姻,在舅父的帮助下,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