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兵者诡道也什么意思?孙武道出军事基本法则

兵者诡道也什么意思?孙武道出军事基本法则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2099 更新时间:2024/2/8 5:29:27

“兵者诡道也”是《孙子兵法》中的一句话,这句话也揭示了战场上的基本法则。用兵之道本来就是千变万化,如何能出奇制胜才是关键,避其锋芒攻其软肋,这便是获胜之道。不过有时候在战场上面对生死抉择,会变得不择手段,但这并非是被所有人都认可的一种作战方式。所以在此之前很多人都是不信“兵者诡道也”的,那当时的人们是遵循着怎样的作战之道呢?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下吧。

作为中国“兵学圣典”的《孙子兵法》,受到无数推崇,如今更是走向世界,是中国人的骄傲之一。

孙武的《孙子兵法》中,有一句话广为人知,即“兵者,诡道也”,一语道尽军事战争的最基本规律。因此,在后世战争中,交战各方不择手段,只要能打赢战争,坑蒙拐骗无所不为,甚至屠杀百姓之类事情,都做的光明正大,因为都可以将之推给“兵者,诡道也”。

然而,在《孙子兵法》之前,中国人并不相信“兵者,诡道也”,那么信啥?

首先看二个典故,即宋襄之仁、五十步笑一百步。

宋襄之仁,说的是宋楚争霸时,宋襄公坚持让楚军过河、整军,然后才开始攻打楚军,这叫战争规矩是“不正交锋,不准乘虚而入”。因为楚军比宋军多,最终宋军落败,宋襄公受到重伤,第二年去世,王图霸业随风而去。宋襄公的这一战争思想,被后人嘲笑了2000多年。

五十步笑一百步,春秋战争规定,当敌人逃出50步之后,己方就不准再去追杀了。因此,逃出50步的人就嘲笑逃了100步的人,因为效果一样,都逃出生天了,没必要再多跑几步,就相当于大学时代的“60分万岁”。

翻开春秋战争,类似让人觉得可爱的礼仪还有很多,比如“君子不重伤,不擒二毛”,君子不让敌人受到二次伤害,不抓白发老人,抓住了要礼貌的送回去;“不加丧,不因凶”,敌国国君去世或闹灾荒等重大变故,不准去攻打人家.......诸如此类迂腐可爱的规矩,数不胜数,但绝对与“兵者,诡道也”无缘!

总得来说,虽然史书定义了“春秋无义战”,但春秋战争的确非常贵族化,非常讲究礼仪和规矩,就相当于“点到为止”。顾炎武在研究春秋的战争后说:“终春秋二百四十二年,车战之时未有杀人累万者。”可见,这种迂腐可爱的战争形式,不算坏。

那么,在这一段时期,中国人的战争理论是什么,到底相信什么呢?

其实,在《孙子兵法》之前,中国人有不少军事典籍,其中流传下来的一本叫《司马法》(残本,只存5篇),唐朝李靖认为是姜太公所作。学者考证认为,这是现存最古老的军事思想,比大名鼎鼎的《孙子兵法》还要古老。

《司马法》保存着春秋前期一些非常古典的作战原则,具有浓郁的贵族色彩,书中讲军礼的地方甚至超过兵法的部分,典型的三代兵法的化石。从书中记载的战争礼仪来看,春秋诸侯基本遵守,因此这本书的思想,应该属于“官方战争思想”,差不多得到周朝诸侯一致认可。

与《孙子兵法》不太相同的是,《司马法》突出仁义说教,进行战争的目的是为了“讨不义”、“诛有罪”,所以对能“安人”、“爱其民”和制止不义的战争,《司马法》持肯定态度,这就是所谓的“以战止战”观点。

古者,以仁为本,以义治之为正。正不获意则权。权出于战,不了同于中人,是故杀人安人,杀之可也;攻其国爱其民,攻之可也;以战止战,虽战可也。

可见,《司马法》揭示了战争的实质是用非常的手段来解决政治问题。如果能够以战止战,那么就可以战。而战争最终的目的,其实就是“以仁为本、以义治之”。

值得一提的是,《司马法》中还有很多我们熟知的成语,比如“故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等。

从《司马法》来看,当时中国人相信“可爱”的战争礼仪,相信“仁义的以战止战”,即所谓的“以仁为本,以义治之,以战止战,攻其国,爱其民”。可能实际战争不会像口号这么仁义,但至少有这么一个大家认可的战争规则在,就给诸侯战争套了一个笼子。

所以,春秋战争中前期,没有“兵者,诡道也”的做法,一切都是师出有名,一切都讲究礼仪,战前必须有宣战、请战的仪礼等,否则就为天下所耻笑。因此,在这种氛围之下,才有宋襄之仁、五十步笑一百步等迂腐可爱的规矩。

《司马法》的思想,或许不利于打胜仗,但却会让民众少受兵祸。如果司马法的约束还在,长平之战等的悲剧,或许就不会发生。

然而,或许是时代孕育了思想,或许是思想改变了时代,孙武《孙子兵法》的出现,却代表了中国一个最美好的时代远去。

孙武首创“兵者,诡道也”,提倡兵不厌诈、“廉洁可辱,爱民可烦”、(侵略别国时)侵掠如火、智将务食于敌等,以及为了战争胜利,不择手段的打击敌人士气,摧毁敌人战争潜力,也不值得对敌国民众秋毫无犯等。可见,孙子兵法揭示出了战争最基本的规律,但却也让战争变得没有底线,与《司马法》可谓大相径庭。

更为可怕的是,孙子兵法的这种思想,又蔓延到了中国社会各个方面,进而影响到古今中国人的信念及价值观。军人与军人之间的战争没有底线,还可以理解,但当做人或社会没有底线,这就可怕了。所以,后世中国历史上,爆发过多次毁灭性的战争,比如安史之乱、黄巢起义、蒙元崛起、满清崛起、太平天国等,已经不是简单的战争了,很多就是一部针对无辜百姓的毫无底线和人性的滥杀史。

总而言之,孙子兵法之前,中国人的战争思想,固然有点迂腐可爱,但却最大程度的保留了底线,而孙子兵法之后,中国人的战争思想,就彻底变得没了底线。所以,在自豪于《孙子兵法》时,也该反思这一部经典给中国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八国联军中为何美国反对瓜分清朝?这其中有着什么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随着鸦片战争的结束,中国的大门被轰开了,外国列强开始入侵中国,中国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1900年,义和团的运动达到了高潮,他们以“扶清灭洋”为口号获得了慈禧太后的信任,被当局者利用,后来进驻北京。由于义和团运动的展开,外国侵略者开始了残酷的镇压,当时的列强要求清政府出面镇

  • 日耳曼文明的侵略性与日本尚武文化有何异同?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对比日本与西欧,欧洲的文明核心是以日耳曼蛮族的原始性在基督教以及希腊文化的包装下所生成的。而日本的核心是神武道,武士精神,在儒教以及佛教的包装下所生成的。所以说日本是东方的日耳曼,外儒内武早已经流淌在了血液之中。那么明治维新成功是否就是必然,军国主义也是必然,日本其实不是东亚儒教文化圈的圈内人?首先

  • 中国与欧洲曾都被满族入侵,为何中国统一,欧洲却分裂了?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近两年有在网上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历史问题,这个问题问的是,在人类的历史上,匈奴曾经入侵过中国也入侵过欧洲,到最后为何中国统一了,而欧洲却是分裂了呢?欧洲直到现在还是由很多个国家一曲组成的。那么这究竟是为何呢?老外们对这个问题又是做出的什么回应呢?当时在中国秦始皇统一六国,而当时的欧洲和中国也很相似,

  • 古代维京人的经济来源有哪些?种地,打鱼,卖奴隶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在古代北欧地区的维京人,除了极少数部族首领身边的贴身侍卫外,维京人并不总是全职战士或是海盗,另外他们还要担任农夫、商人、造船者’手工艺等各种角色。这打鱼、种地、买卖奴隶是大多数维京人改善生活的必须的三种活动。接下来我们一起来了解下维京人的经济来源都有哪些吧。一个典型的维京人家庭首先要有足够的土地,最

  • 古代维京人的战斗力有多强?勇士文化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维京人,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了,我们经常可以通过一些历史剧或者电影中能看到他们的形象。维京人可以说是欧洲历史上一个不可以被忽略的存在,毕竟因为他们的存在而造成了整个欧洲长达几百年的黑暗时期。很多人都有着这样一个疑问,为何维京人的战斗力会如此的强悍?而且还那么的好战呢?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 奥地利皇室为何不接受茜茜公主呢?这其中有这什么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茜茜公主这个形象可以说是满足了所有少女所想要拥有的东西,从小就生活在无忧无虑的环境当中,受到了父母的疼爱,拥有着美满幸福的生活。16岁出嫁给奥地利皇帝弗兰茨,成为了帝国最尊贵的女人。但正如童话故事的结尾不会有美好的现实一样,茜茜公主也有着不一样的“悲惨”结局。电影中茜茜的父亲

  • 黑白无常的帽子上写的是什么?有什么含义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黑白无常,很多人的第一反应自然是“阴曹地府”,在古代的传说中,他们是地府中阎王的鬼差,是到凡间去抓那些阳寿完结的人的魂魄的,在白蛇传、西游记等故事中都有出现,而且他们也经常是成对出现,长长的帽子上面分别写着不同的字。他们的帽子上分别写的是什么?这些字有什么含义吗?关于黑白

  • 英国已经表态会归还马岛,为何加尔铁里还是发动了战争呢?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1982年间4月2日,阿根廷的军事独裁者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澎湃,出兵占领了马岛。这则消息传回了英国不列颠之后,号称“铁娘子”之称的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迅速做出了最有利反应,那就是组织了一批特混舰队万历远征马岛。至此英国与阿根廷之间的马岛战争正式打响。当然,鉴于两国肉眼可见的实力

  • 林崎甚助的拔刀术就是居合道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居合道,相信了解日本传统剑道的朋友们一定很熟悉了。居合道基本上是以剑术中的拔刀术为主轴,将其现代的武道化衍生出来的武道。这“居”、“合”二字指的就是对峙的双方,按照日本的古流传说,另外有“居相”、“拔合&rdqu

  • 居合道包含着哪些招式?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拔刀即斩,非拔不斩。由于时间与空间的关系,我们很多人对于居合剑法的理解以及唯一直观的印象估计多半都是来源于SNK的著名格斗游戏《侍魂》了,那种酷炫的一塌糊涂的橘右京的剑法动作,抑或是《浪客剑心》中浪客剑心和濑田宗次郎那次电光火石般的交锋。曾经有种错误的理解:认为居合之意在于“居&rd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