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伯温临死前送了什么礼物给朱元璋?

刘伯温临死前送了什么礼物给朱元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734 更新时间:2023/12/11 9:17:26

在中国历史上,有两位超级智慧型人物,一个是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另一个就是元末明初的的.刘伯温。两人留下了太多的神异的传说。传说诸葛亮不仅神机妙算,而且还能呼风唤雨。后人把诸葛亮吹捧得到了“多智而近妖”的地步。

而刘伯温辅佐明朝皇帝朱元璋推翻元朝统治,为明朝的建立立下了赫赫功勋,被称为“帝师”、“王佐”。刘伯温不但谋略过人,而且精通风水,擅长预言。其旷世神作《烧饼歌》更是神乎其神,有“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之誉,被后人称之为“神书”。正所谓“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

刘伯温于公元1311年出生在浙南青田武阳村。他有三大特点:一是天赋高。《明史》上说,刘伯温“幼颖异”, “基博通经史,于书无不窥,尤精象纬之学”。天赋极高,再加上他自幼聪颖好学,还拜石门郑复初先生为师,学习天文和兵书,很快便成了满腹经纶的大才子。

刘伯温赴入仕途后,一直是“芝麻小官”,而且还遭受排斥与打击。为此正直的刘伯温多次弃官归田。

直到刘伯温已到“知天命”的年龄时,被朱元璋“三顾茅庐”请下山。

刘伯温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在许多重要的决策中,他极其准确的判断力,起到了制胜的关键作用,是朱元璋夺天下、建明朝的第一谋士。

然而,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只封了刘伯温次一等的伯爵,而且俸禄也是众伯爵之中最低的。原因很简单:朱元璋打压功高震主的刘伯温。

俗话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朱元璋作为开国皇帝,如何让家天下更加稳固,这是当务之急,于是开始大肆戮杀功臣。朱元璋通过“蓝玉案”和“胡惟庸案”,屠杀功臣及无辜百姓共计10余万人。

期间,刘伯温自然也成了朱元璋的眼中钉肉中刺。但刘伯温却逃过了屠杀中的“生死劫”。除了刘伯温的的聪明才智外,还得到了牛人的相助——马皇后。

马皇后和朱元璋是患难夫妻,两人风雨与共,经历了生死和劫难,特别是朱元璋能发迹能出人头地,完全离不开马皇后的干爹郭子兴的提携和资助。也正是因为这样,朱元璋当了皇帝后,不但封其为皇后,而且对其敬重有加。

相对于朱元璋的“残忍狠毒”,马皇后却是“宅心仁厚”,眼看众功臣被屠杀,她也是心急如焚,而特别是当得知朱元璋准备对刘伯温下黑手时,马皇后为了救刘伯温,于是派人赐予了刘伯温一件礼物。

刘伯温打开一看,里面是3个水果:2个冬枣和1个雪梨。刘伯温是何等聪明的人,马上就明白了马皇后的寓意 :“早早离”。

于是,刘伯温很快以身体有羌为理,告老还乡了。因此,暂时躲过了朱元璋的屠龙刀。

当然,马皇后的一招瞒天过海,只能暂时救刘伯温一命,后来,朱元璋在胡惟庸的挑拔下再次,再次把刘伯温从老家召回到京城。

刘伯温与胡惟庸,当时早已是死对头,朱元璋眼看着两虎相争而不动声色,尽显帝王权谋。

在洪武八年(1375年)时,刘伯温生病在家,朱元璋派胡惟庸前往探视,还给他送了补药。刘伯温吃过补药,病情不见好转反而日益严重,不久之后病逝。

相传,刘伯温在“冤死”前,还让儿子刘琏从书房里拿出一本书,并让他再把一筐赚在缸里的鱼交给朱元璋,随后含笑而逝。

朱元璋接过刘伯温给他的那本书,看着那筐鱼后,始终参悟不透是什么意思。

直到18年后,也就是1392年时,69岁的朱元璋忍受着老来丧子之痛——皇太子朱标去世了,同时他也为继承人的问题而感到烦恼。朱元璋无意中看到刘伯温的那本书,又想到了那筐鱼,这才恍然大悟。

刘伯温赠“书”的意思就是喻意朱元璋赢了天下输了民心。而那筐鱼放在水缸时,由于竹筐太小,导致这些大鱼都十分凶猛地游来游去谁也不让谁,最后因为生存空间太过于狭小全部鱼都死了。

朱元璋突然明白如果要立皇太子的话,就应该把其他皇子都调离京城,这样能避免骨肉残杀的悲剧发生。不由对刘伯温的聪明才智佩服的五体投地。只是他在立长孙朱允炆为太子时,是否会后悔当初杀死了刘伯温呢?

标签: 刘伯温明朝朱元璋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刘秀后期怎么了?暴打侍从冤杀丞相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刘秀,汉朝,刘秀,历史解密

    光武帝刘秀被誉为史上最完美的皇帝,他身上集中了读书人所有的美德,没有一般开国皇帝的猜忌和暴虐,创造了一段君臣相安的佳话。不过,这个说法更像童话,刘秀不是神,世上也没有完美的人,更何况一位处于政治焦点中的帝王。建武十三年,刘秀完成全国统一。战争结束了,本该是举国欢庆,刘秀也该放松神经,与民同乐一下。岂

  • 太子丹对荆轲说的一段话,对他造成致命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荆轲,战国,历史解密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气兮,成白虹。——荆轲《易水歌》提起荆轲,想必世人都知道,他就是那个刺秦王的荆轲。俗话说,弱国无外交,在那个敌强我弱的时代。燕国作为一个弱小的国家,面对强大的秦朝,则显得非常的无助。而燕国的太子丹竟想出了如此愚蠢的计策,那就是:派人去刺杀

  • 佛教的四大译经家是谁?曾有皇帝为抢夺高僧而出兵西域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佛教,四大译经家,历史解密

    季羡林先生说:“不研究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就无法写出真正的中国文化史,中国哲学史,甚至中国历史。”由此而知,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深远。那么我们都知道佛教是外来宗教,写的自然不可能是中文,而且在当时社会也没有翻译器,或是其他多媒体设备,更不可能拍一拍,照一照,就给你翻译出来。既然如此,那么是佛经是怎

  • 关于女魃的传说有哪些?女魃和应龙有着怎样的爱情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女魃,上古,历史解密

    这应龙也是黄帝身旁一员大将,传说是天上管雨水之神,有蓄水本领。应龙在长江和黄河上游蓄水,水淹南方的蚩尤大本营和北方的夸父大本营,蚩尤夸父联军损失惨重。蚩尤攻打黄帝,被风后的八卦阵法打得惨败,因而,终日一筹莫展,命将士死守蚩尤寨,一连数月不敢出战。一日夸父进言说:“主公,臣闻听人言,说东泰山之上,有风

  • 揭秘:让咸丰帝神魂颠倒的四春娘娘有何来头?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四春娘娘,清朝,历史解密

    咸丰,后人称之为四无皇帝。无远见、无胆识、无才能、无作为,是对咸丰帝一生的最好评价。他给世人留下的最深印象就是留下了慈禧,这个握有大清王朝整整五十年权力,同时又将大清送入坟墓的女人。除了四无皇帝与慈禧外,咸丰帝还是一个十分好色的皇帝,在后期几乎不理朝政,天天以醇酒和美女为乐,代表人物便是“四春娘娘”

  • 方腊在正史中的结局是什么样的 他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宋朝,方腊,历史解密

    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描写了梁山一百零八位好汉气贯长虹、跌宕起伏的传奇故事。书中刻画的人物形象逼真饱满,个性鲜明,穿透力很强。直到今天,豹子头林冲、花和尚鲁智深、及时雨宋江、黑旋风李逵等等都是人们津津乐道的人物。然而,梁山时代犹如一场盛大豪华的宴会,终究是落下了苍凉的帷幕。内部矛盾的日益激化

  • 为什么姜维没进宋朝武庙七十二将?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姜维,三国,宋朝,历史解密

    公元263年,邓艾与钟会分兵率军攻打蜀汉,由于姜维坐镇剑阁,钟会一时间无法攻入蜀中腹地,直达成都,因此当时钟会已经有了退兵的心思,但此时邓艾提出偷渡阴平之计,他带领军队穿越了七百多里的无人区域,忽然出现在江油,而江油守将马邈在惊慌之中投降了邓艾。在此之后,诸葛瞻错误的放弃了战略要地涪关而退守绵竹,就

  • 古代士兵打仗为什么不准饱餐酣睡 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古代,打仗,历史解密

    打仗的时候士兵怎么吃饭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我国古代有一句话叫“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从这一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粮食对于行军打仗来说有多么的重要,而且很多的军队在陷入困境之后,总会派人去偷袭敌军的粮仓,而一旦偷袭成功的话,整个战争的形式将会发

  • 明朝为什么不适合武侠小说是真的吗 原因出在什么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明朝,朱元璋,历史解密

    一位网友说:“人们认为最适合写武侠小说的时期应该是各种矛盾激化最激烈的时期。皇帝,忠臣,叛徒,宦官,金义薇,东昌,西昌,彝族,民间,民间组织,帮派和每个元素之间的矛盾可以用作写作的材料。“显然,他所说的时期是明朝。 但令人惊讶的是,金庸的十五部武侠小说显然是以明朝为基础的。只有一个“血剑”,但这也是

  • “昭宣中兴”时期大汉王朝是个什么样子?看完之后你就知道汉宣帝有多牛了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昭宣中兴,汉朝,历史解密

    历史上的汉宣帝刘询到底有多牛?我们来看一看“昭宣中兴”时期大汉王朝是个什么样子,就知道汉宣帝有多牛了。汉宣帝刘询,原名刘病已,是汉武帝刘彻的曾孙。他平生出名的典故有“故剑情深”“南园遗爱”“芒刺在背”;不太出名,但其实更牛的有两件大事:一是彻底搞定匈奴,开辟西域都护府,二是设立常平仓,解决民生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