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姜维没进宋朝武庙七十二将?

为什么姜维没进宋朝武庙七十二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734 更新时间:2023/12/17 15:48:43

公元263年,邓艾钟会分兵率军攻打蜀汉,由于姜维坐镇剑阁,钟会一时间无法攻入蜀中腹地,直达成都,因此当时钟会已经有了退兵的心思,但此时邓艾提出偷渡阴平之计,他带领军队穿越了七百多里的无人区域,忽然出现在江油,而江油守将马邈在惊慌之中投降了邓艾。在此之后,诸葛瞻错误的放弃了战略要地涪关而退守绵竹,就此被邓艾击败,之后刘禅听从从谯周主降的建议,投降了魏国。或许正是邓艾在灭蜀等一系列战事中的出色表现,在公元1123年时,宋朝依照唐代惯例,为古代名将设庙,当时武庙中七十二位名将里就包括有邓艾。但让人不解的是,当时蜀汉仅有的名将,同时也是邓艾对手的姜维却未能入宋朝的武庙七十二将。为何邓艾可入宋朝武庙七十二将,而姜维却不行?

事实上,所谓的武庙七十二将的选拔,主要是宋人根据古代名将的社会知名度、评价与能力等方面综合考虑出来的名单,其看中的是文化与政治的宣传,而不是单纯的势力排名。当时入选七十二将的三国将领有张辽、关羽、周瑜、陆逊、羊祜、王濬、邓艾、张飞、吕蒙陆抗、杜预共计十一人。

在这十一人中,关羽和张飞自南北朝时期开始,就被人认为是猛将的象征,足见关羽和张飞的名气之大,而后世也有将王彦章、李存孝比作张辽,因此关羽、张飞和张辽能入选其中,名气占据了很大的原因。同时代中的张郃徐晃甚至黄忠的能力与成就也可以与这三人相比,但他们三人最终却没能成功入选在七十二名将之中,可见能否进入武庙,主要还是历史知名度和军事影响力。比如后世朱元璋就曾给予了张辽和张郃两人极高的评价,朱元璋认为只要他拥有这两员猛将,他自己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可见他认为张辽与张郃的能力是并列的,但朱元璋这么说,也只能代表他个人的看法,可见当时宋人在选择将领是否可以入武庙时,需要考量的还有社会名声、影响等条件。

周瑜、陆逊、羊祜、王濬、杜预等人的入选则没有太大的争议,毕竟周瑜在赤壁之战一战成名,就此阻挡了曹操一统天下的步伐;陆逊在夷陵之战击败刘备,让蜀汉彻底退出了争霸天下的舞台,并在石亭之战击败魏军,使得孙权得以登基称帝,他凭借这两战稳入武庙;羊祜谋划灭国;杜预、王濬依计行事,诛灭东吴,能入武庙也没有什么可以质疑的。吕蒙本身的功绩薄弱了一些,但他能占据荆州,并击败了关羽这种可以进入武庙的名将,其名声还是有的,因此他也能入武庙。

而邓艾能入选,一方面自然是因为其能力和军事才华毋庸置疑,但仅从这一点来看,姜维虽然稍逊于邓艾,但也不至于差出了一个武庙出来。而这两人相差最大的,就是历史的影响。在历史上,邓艾在钟会毫无办法的情况下,几乎以一己之力诛灭了蜀汉,而姜维作为防守方,他既没能挡住魏军的进攻,也没能在后来策反成功,因此他的历史影响远逊于邓艾。因此即便以姜维的才能,以及后蜀汉时期,蜀汉名将唯有姜维这两点来看,姜维有资格入选武庙七十二将,但因为历史影响的因素,姜维没办法与邓艾并驾齐驱,共享入武庙的荣耀。

笔者认为,姜维能力足够,但由于入武庙不仅仅只看能力,因此姜维最终遗憾落选。

标签: 姜维三国宋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古代士兵打仗为什么不准饱餐酣睡 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古代,打仗,历史解密

    打仗的时候士兵怎么吃饭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我国古代有一句话叫“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从这一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粮食对于行军打仗来说有多么的重要,而且很多的军队在陷入困境之后,总会派人去偷袭敌军的粮仓,而一旦偷袭成功的话,整个战争的形式将会发

  • 明朝为什么不适合武侠小说是真的吗 原因出在什么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明朝,朱元璋,历史解密

    一位网友说:“人们认为最适合写武侠小说的时期应该是各种矛盾激化最激烈的时期。皇帝,忠臣,叛徒,宦官,金义薇,东昌,西昌,彝族,民间,民间组织,帮派和每个元素之间的矛盾可以用作写作的材料。“显然,他所说的时期是明朝。 但令人惊讶的是,金庸的十五部武侠小说显然是以明朝为基础的。只有一个“血剑”,但这也是

  • “昭宣中兴”时期大汉王朝是个什么样子?看完之后你就知道汉宣帝有多牛了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昭宣中兴,汉朝,历史解密

    历史上的汉宣帝刘询到底有多牛?我们来看一看“昭宣中兴”时期大汉王朝是个什么样子,就知道汉宣帝有多牛了。汉宣帝刘询,原名刘病已,是汉武帝刘彻的曾孙。他平生出名的典故有“故剑情深”“南园遗爱”“芒刺在背”;不太出名,但其实更牛的有两件大事:一是彻底搞定匈奴,开辟西域都护府,二是设立常平仓,解决民生问题,

  • 延安整风运动简介 整风的内容和时间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延安,共产党,历史解密

    延安整风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整风运动。1941年5月,毛泽东同志在延安高级干部会议上作《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标志着整风开始;1945年4月20日六届七中全会通过《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止。延安整风运动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它是党的建设史上的一个伟大创举。通过延

  • 刘宗敏造成了那么大的损失 为何李自成却不处理他呢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李自成,李宗敏,历史解密

    李自成实在是应该处理刘宗敏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其一,李自成进京后,优待崇祯的三个儿子,还封他们为王。同时又厚葬了崇祯皇帝。李自成这一举动,让明朝皇亲国戚和官员对这支农民起义军有了好印象,也让北京城里安定了不少。但是刘宗敏为了搜刮钱粮,做了很多刑具,对明朝皇亲国戚和官员进行严刑拷打。李自成好不容易建立

  • 乾隆是怎么把女儿嫁给和坤儿子的?具体经过是?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和珅,乾隆,清朝,乾隆,历史解密

    和珅这个人之所以发迹如此之快,除了他的聪明才智,主要还是遇到了一个赏识他的皇帝。他可是通过科举考试进入官场的,学识才华各方面都是相当的出众。当然除此之外,乾隆最看重的并不是他的学富五车,而是他办事的水平特别高。作为皇帝来说,难得有一个手下,同时兼备了这么多的优点,就对和珅很是高看。受到重用的和珅,还

  • 半坡人:黄河流域仰韶文化的一个典型代表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半坡人,努比亚人,历史解密

    河姆渡文化是长江下游地区的典型文化,而半坡文化则是黄河流域仰韶文化的一个典型代表,它们同属于新石器时代中期,因而对于这两种文化,尤其是居址选择作一对比研究,对于探索史前居民的居住规律是颇有裨益的。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史念海先生指出:“由已经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看来,当时人们所选择的居住地址就已显示出他们

  • “株连九族”是哪九族?“世袭罔替”又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清朝,乾隆,历史解密

    世袭罔替是清朝的一种爵位继承制度,俗称铁帽子王。清王朝建立后,建立了一整套封爵制度,皇族爵位即是这个制度的组成部分之一。当时确定的皇族爵位共有十二等,依次为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奉恩镇国公、奉恩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和奉恩将军。清朝封爵

  • 官渡之战期间,和袁绍暗通款曲的到底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袁绍,三国,袁绍,官渡之战,历史解密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的官渡之战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之一,同时也是历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之一,战前曹操不仅实力不如袁绍,而且当时还面临三大困境:第一,粮草不济,曹操甚至一度想退兵回许都;第二,后方不稳,特别是豫州汝南和阳安等郡叛乱频生;第三,荆州的刘表和江东的孙策都有可能偷袭许都,或被袁绍拉拢从后

  • 于禁投降之后 为什么曹操不是大怒而是哀叹呢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曹操,三国,曹操,历史解密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于禁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于禁是曹操手下资格最老的大将之一,也是曹魏五子良将之一,深受曹操信任,于禁在襄樊之战中,败给关羽,随即投降了关羽,曹操得知于禁投降,哀叹了良久,说,于禁随我南征北战三十年,为什么到了危急关头,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