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孙权和陆逊都是贤君名臣,孙权后来为什么要逼死他?

孙权和陆逊都是贤君名臣,孙权后来为什么要逼死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4389 更新时间:2023/12/21 17:19:28

陆逊是三国时吴国数一数二的名将,他不但文武双全,行军打仗、处理内政皆不在话下,还忠心耿耿,为东吴的发展鞠躬尽瘁。他火烧连营,逼退了刘备的复仇大军,对魏国则赢下了重要的石亭之战。他历任大都督、上大将军,最终官至丞相,地位非常尊崇。可到了晚年,他却是硬生生被自己的主公孙权逼死的,十分凄惨,那么,孙权为何要逼死陆逊呢?

其实,陆逊与孙权的关系可以说是相当好的,陆逊刚刚崭露头角,孙权就“以兄策女配逊。”当吕蒙为了袭取荆州,称病会建业养伤时,孙权询问他谁可以代替他处理事务,吕蒙回答:“陆逊意思深长,才堪负重,观其规虑,终可大任。而未有远名,非羽所忌,无复是过。若用之,当令外自韬隐,内察形便,然后可克。”

吕蒙对陆逊推崇备至,孙权本人也很看好他,于是孙权“乃召逊,拜偏将车右部督代蒙。”这之后,陆逊逐渐飞黄腾达,一步步走上东吴权力的高处。孙权十分信任他,对他的建议很重视,且基本上都采纳了。《三国志》中举例道:“权每与禅、亮书,常过示逊,轻重可否,有所不安,便令改定,以印封行之。”

连写给刘禅、诸葛亮的国书,孙权都要先给陆逊过目修改,以保证言辞妥当。黄龙元年(229),孙权东巡,留下太子孙登、诸位皇子和宗室子弟在武昌,并且“徵逊辅太子,并掌荆州及豫章三郡事,董督军国。”孙权不但把孩子交给陆逊教育,荆州等地的大事也悉数托付给了他。

孙权的次子,建昌侯孙虑在堂前建起斗鸭栏,让鸭子在其中争斗,以此为乐。陆逊立刻严肃地说:“君侯宜勤览经典以自新益,用此何为?”孙虑马上就拆毁了鸭栏。孙权的侄子孙松仗着和孙权关系亲密,纵容士兵,“逊对之髡其职吏。”陆逊当着孙松的面把他的士兵头发剃光。

陆逊教育皇子的事迹大多此类,可见其直言进谏,不只是对孙权。后来,孙权想要征讨夷州,将这一海外岛屿划归吴地,陆逊上书劝阻,却没被采纳。结果,孙权得不偿失,对陆逊的意见便更加重视了。赤乌七年(244),陆逊担任丞相,本来是一件喜事,可是随后到来的是更多的是非。

赤乌五年(242),深受孙权喜爱和重视的太子孙登去世,人们都因为贤德的太子死去而伤心。在孙登的遗书中,他向孙权推荐了很多贤臣,另外,还希望自己死后,三弟孙和能够当上太子。孙权遵从了他的遗愿,立孙和为太子。而这一举动引起了孙权的四子孙霸、长女全公主的不满,于是孙和、孙霸“二宫并阙”。

这种情况下,大臣们纷纷站队,各自派遣家族子弟前去侍奉两位继承人中的一位。全琮写信将此事告知陆逊,陆逊则“以为子弟苟有才,不忧不用,不宜私出以要荣利;若其不佳,终为取祸。”他认为继承人应该凭借才能得到皇位,反对结党结派。

孙权曾经生了场大病,下旨让太子孙和前往太庙祈福,孙和妃子的叔叔就住在太庙附近,于是邀请孙和到家中坐坐,全公主的线人将这一情报回禀,全公主便向孙权进谗言说孙和不去太庙祭祀而是去了外戚家谋划事情,又说孙和之母王夫人听说孙权病重后非常高兴。

这下子孙权当然是怒不可遏,王夫人则被这一谣言害得郁郁而终。太子孙和则派遣手下到孙权床下探听消息,得知孙权想要废掉自己,于是借亲信陆胤去见陆逊的机会,请求陆逊为他辩解。于是“逊上疏陈:‘太子正统,宜有盘石之固,鲁王籓臣,当使宠秩有差,彼此得所,上下获安。谨叩头流血以闻。’”

陆逊用太子不宜频繁更换,且嫡庶有别等理由为孙和说话,可此时孙权已经对孙和起了厌恶之心了,于是对陆逊的苦谏视而不见,另外,孙权还派使臣询问陆逊身在武昌,怎么得知宫中的消息。陆逊诚实回答是陆胤告知,孙权便找来陆胤,陆胤为了保全孙和,便推脱给杨竺。

杨竺受不住酷刑,在狱中招供了陆逊不存在的二十多条罪行,又有太子太傅吾粲因为和陆逊有数次书信往来,被处死,于是“权累遣中使责让逊。”不久,“逊愤恚致卒,时年六十三。”后来,其子陆抗澄清了父亲被指控的罪行,孙权大为后悔,哭着对陆抗说:“吾前听用谗言,与汝父大义不笃,以此负汝。前后所问,一焚灭之,莫令人见也。”

陆逊为吴国付出了全部心血,可惜在继承人问题上,他的刚正不阿和直言进谏惹怒了年老后逐渐变得昏聩的孙权。陆逊的出发点本是稳定社稷,遵循礼法,而一心想要废除太子的孙权则过于暴躁。陆逊一代贤臣、社稷之臣,却因为这种原因不幸殒命,实在令人惋惜。

标签: 陆逊三国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三省六部”中的刑部有什么职能?掌全国的刑罚政令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刑部,历史解密

    刑部是中国古代隋以后官制中的“三省六部”制中的一个司法部门,主管刑罚,但其在每个不同的朝代中职责范围相差甚大。基本来说,隋唐时的刑部其职权范围最小,基本只限于对平民及七品以下官员(严格来说在古代七品以下不属于“官”,而属于“吏”)有行刑权,但一般没有处罚权,处罚权基本属于大理寺,而且对中高级的官员也

  • 新自由主义分为哪些流派?每个流派又有什么特点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新自由主义,英国,历史解密

    新自由主义是一个包括众多学派的思想和理论体系。狭义新自由主义主要是指以哈耶克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广义新自由主义,除了以哈耶克为代表的伦敦学派外,还包括以弗里德曼代表的货币学派、以卢卡斯为代表的理性预期学派、以布坎南为代表的公共选择学派和以拉弗、费尔德斯坦为代表的供给学派等等,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伦敦学派

  • 古时让奸臣瑟瑟发抖的武器,尚方宝剑排第几?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古代,唐朝,历史解密

    现在的中国是非常开放,也是非常民主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很久远的古代,有很长一段时间,人们都生活在君主统治之下,这段时期,对于当时很多人来说都是非常黑暗的,只有少部分人处在很高的地位之上。在古代最有权力的就是皇帝了,皇帝说的话代表着一切,必须要以皇帝的话为准。一些人拥有皇帝赐予的武器,这些东西能够

  • 清代刚入仕的京官,官服居然是用租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清朝,乾隆,历史解密

    “北漂”是形容外来人在北京谋生、打拼的一个代名词,也从侧面反应出在北京生存的不易。其实,清代的时候,那些刚入仕途的小京官们就是北漂一族,他们在京城的生活情况同样也十分艰辛。租房、交通、应酬这三大支出,让这些初来乍到的京官们难以应付。事实上,清代京官的生活状况比我们想象中更为残酷,除去上面所说的三大支

  • 她是咸丰的“四春娘娘”之首,宠冠六宫却只活了36岁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禧妃,清朝,历史解密

    说起清朝的苦命天子,那就非咸丰帝莫属了。咸丰帝20岁继位,虽然他也想励志图新,做一番事业,但无奈当时的大清国已成朽木之枯,而且咸丰皇帝一上台,洪秀全便举起了反清的大旗,不久英法联军又接踵而至,咸丰帝被搞得焦头烂额,于是他逐渐腐化于声色犬马之中。通过一些野史传闻和杂说笔记,咸丰是一个非常好色的皇帝,不

  • 揭秘:乾隆皇帝举办千叟宴背后有何目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乾隆,清朝,乾隆,历史解密

    清高宗乾隆皇帝凭借两点著名于世,其一成为缔造历史上极其繁荣的"康乾盛世"的皇帝之一,其二是历史上的寿命最长的帝王,在位时长达六十年,驾崩时八十八岁。乾隆二十五岁登基承继清朝大统,八十五岁主动禅位给太子嘉庆,余生过着太上皇的日子。那么乾隆皇帝最后三年是如何度过的呢?名义退休,暗地掌权乾隆皇帝与历史上其

  • 唐朝名相张说:三起三落,晚年被迫致仕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张说,唐朝,历史解密

    张说是唐玄宗李隆基时期的名相,他出身官宦世家,祖父和父亲都曾为朝廷官员。张说年少聪慧,在二十二岁时参加制科考试即高中对策第一,在众多应试者之中脱颖而出。张说的仕途在李隆基时期达到鼎盛时期,但由于朝臣们复杂的权力争斗,张说在仕途上三起三落,曾三度为相,又曾三度罢相。张说高中对策第一后,很快升迁为武则天

  • 揭秘汉朝和亲为何只嫁不娶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汉朝,和亲,历史解密

    汉朝和亲为何只嫁不娶,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在汉朝初年,由于连年的征战,整个汉朝的国力其实并不强大,甚至是当年的汉高祖刘邦带领这四十万大军去讨伐匈奴,也因为武力上的差距被匈奴人在白登山重重围困,甚至是靠了贿赂匈奴单于的老婆才让他捡回了一条命。之后

  • 宋朝真的尊重文人吗?宋朝尊重文人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宋朝,宋徽宗,宋朝,历史解密

    宋朝真的尊重文人吗?宋朝尊重文人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为什么只有宋朝尊重文人?这是好事吗?权力与利益面前,文臣又比其他群体优秀多少?文人也不要觉得自己多圣洁。宋朝尊重的不是文人而是江山,除了文人外,其他势力皇权都不信任。结果导致文臣独大,文臣利用思想不仅管理天下,而且控制全天下

  • 刘邦三个儿子都坐过这个侯爵王位,下场都很悲惨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刘邦,汉朝,刘邦,历史解密

    汉高祖刘邦一统天下之后,便赏赐了很多功臣和异性王。可是这样的好景不长啊,过了几年,刘邦便对功臣和异性王赶尽杀绝,韩信就是很好的例子,连丞相萧何都被逼得去贪污来打消刘邦的疑心。刘邦还觉得秦朝这么早的灭亡,就是没有分封同姓诸侯王,于是刘邦就封了好多同姓王。而赵王便是其中最惨的一个王位了,刘邦的三个儿子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