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秘:乾隆皇帝举办千叟宴背后有何目的?

揭秘:乾隆皇帝举办千叟宴背后有何目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156 更新时间:2024/1/9 4:26:28

清高宗乾隆皇帝凭借两点著名于世,其一成为缔造历史上极其繁荣的"康乾盛世"的皇帝之一,其二是历史上的寿命最长的帝王,在位时长达六十年,驾崩时八十八岁。

乾隆二十五岁登基承继清朝大统,八十五岁主动禅位给太子嘉庆,余生过着太上皇的日子。

那么乾隆皇帝最后三年是如何度过的呢?

名义退休,暗地掌权

乾隆皇帝与历史上其他的太上皇如出一辙,都是名义上退休,主动禅让,实际上仍然作为封建王朝的核心掌舵人存在。

根据《清高宗实录》记载:仍当躬亲指教,嗣皇帝朝夕听我训导。此话的意思是说,对于新皇帝嘉庆,乾隆爷仍然事必躬亲地指导他去处理国家政务,嘉庆皇帝也十分乖巧,早晚都围绕在乾隆身边听后教导。

旁人咋一看,觉得乾隆皇帝是爱惜儿子、关心国家大事,其实不然。乾隆皇帝于嘉庆元年(1796)禅位给嘉庆,嘉庆出生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也就是说嘉庆当上皇帝时已经是36岁。

36岁的年纪放到今天,已经成为社会上的中流砥柱,何况从小深受皇室教育的皇子。

也就是说,乾隆皇帝最后的三年太上皇时光中,嘉庆皇帝还是作为摆设存在。国家大事皆由乾隆出,嘉庆只是负责一些边边角角的事情,充其量作为只是作为封建王朝的形象而存在。

毕竟,乾隆皇帝所谓的禅让更多是迫于无奈,因为自己的祖父康熙皇帝执政六十一年,为了保全自己孝道的美德,乾隆皇帝才选择在六十岁的时候退休。

这一点从《清高宗实录》中可以考证,原文如下:朕践阼之初,曾焚香告天云,我皇祖在位六十一年,予不敢相比。

祖父康熙一生跌宕起伏,开创盛世功贯千秋万代,作为孙子的乾隆承接盛世,若是坐皇位时间超过长辈,在封建社会的礼制下,这是一种对祖先的不敬,所以乾隆才会主动提出禅让。

千古帝王,文艺情怀

不得不说乾隆皇帝是历史上所有"二代"当中最成功的一位。

从康熙时代开始,满清进入全盛时期,"权"和"财"两项衡量成功的标准,没人能跟乾隆皇帝相比。祖上两代人做皇帝都干的不错,所以少年时代的乾隆就是一个文艺青年,对于古玩、绘画、书法的酷爱程度近乎痴迷的境界。

有儿子嘉庆负责一些边角事务,乾隆皇帝将腾出的时间专门用来发展业余爱好,作为盛世之下的天子,相对来说日子会比开国皇帝过的富裕安定,日常的文艺娱乐生活丰富,培养一些个人爱好是人之常情,

书法上,自然不必多说。乾隆皇帝最喜欢行书和草书的书法,因为行、草书法才能与自己风流天子的身份相匹配。

乾隆爷将王恂的《伯远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全部收入囊中,放在养心殿经常临摹练习,而且给存在三大名家书法帖的屋子命名为"三希堂",足以见得乾隆皇帝对其酷爱至极。

像其他搜寻一些奇珍异宝、修建宫殿对于乾隆皇帝来说,都显得不是那么重要,毕竟乾隆爷实在太有钱。

举办千叟宴

千叟宴是清朝独有的一项皇宫宴会,由康熙皇帝开先河,等到乾隆皇帝时期最为完善和繁盛。

乾隆皇帝退居太上皇以后,于嘉庆元年(1796)举办盛大的千叟宴,清朝史料统计,此次千叟宴的参席人数3056人,受赏者达到5000人。

宴会期间,参加人员们即兴赋诗的数量都有3000余首,足以见得其盛状之大,可以说是中国封建历史上极其罕见的一次皇宫盛宴。

作为一代风流才艺天子的乾隆,能够在晚年的时光,斥巨资举办一次千叟宴,虽然有着铺张浪费之嫌,但是千叟宴的意义也是十分重大。

为何乾隆皇帝一是给天下树立尊老爱幼的风气;二是向新皇帝嘉庆暗示,自己这个太上皇还是要继续尊重。

乾隆晚年最大的事件就是民间爆发白莲起义,刚刚登上皇位的嘉庆就摊上这么大的事,显然有些惊慌失措。作为刚退居太上皇的乾隆,只能帮着嘉庆去镇压处理白莲起义。

这次事件一直持续多年,耗费满清朝廷不少的国库开支,也让原本想着颐养天年的乾隆付出不少精力,扰乱了乾隆皇帝的养老计划。

直到乾隆皇帝驾崩时,白莲起义仍然没有完全被平复,不得不说是乾隆皇帝到死的一种"遗憾"。

所以,乾隆皇帝即便是做太上皇,主要的国家大事仍然是由自己点头,《清史》中也明确记载,乾隆太上皇处理事情,依然用"朕"作为自称。

但作为康乾盛世的主要参与者,我们应该本着一片公心去看待,左右朝廷事务是对嘉庆皇帝和天下的负责,乾隆皇帝对历史的贡献毋庸置疑。

标签: 乾隆清朝乾隆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唐朝名相张说:三起三落,晚年被迫致仕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张说,唐朝,历史解密

    张说是唐玄宗李隆基时期的名相,他出身官宦世家,祖父和父亲都曾为朝廷官员。张说年少聪慧,在二十二岁时参加制科考试即高中对策第一,在众多应试者之中脱颖而出。张说的仕途在李隆基时期达到鼎盛时期,但由于朝臣们复杂的权力争斗,张说在仕途上三起三落,曾三度为相,又曾三度罢相。张说高中对策第一后,很快升迁为武则天

  • 揭秘汉朝和亲为何只嫁不娶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汉朝,和亲,历史解密

    汉朝和亲为何只嫁不娶,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在汉朝初年,由于连年的征战,整个汉朝的国力其实并不强大,甚至是当年的汉高祖刘邦带领这四十万大军去讨伐匈奴,也因为武力上的差距被匈奴人在白登山重重围困,甚至是靠了贿赂匈奴单于的老婆才让他捡回了一条命。之后

  • 宋朝真的尊重文人吗?宋朝尊重文人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宋朝,宋徽宗,宋朝,历史解密

    宋朝真的尊重文人吗?宋朝尊重文人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为什么只有宋朝尊重文人?这是好事吗?权力与利益面前,文臣又比其他群体优秀多少?文人也不要觉得自己多圣洁。宋朝尊重的不是文人而是江山,除了文人外,其他势力皇权都不信任。结果导致文臣独大,文臣利用思想不仅管理天下,而且控制全天下

  • 刘邦三个儿子都坐过这个侯爵王位,下场都很悲惨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刘邦,汉朝,刘邦,历史解密

    汉高祖刘邦一统天下之后,便赏赐了很多功臣和异性王。可是这样的好景不长啊,过了几年,刘邦便对功臣和异性王赶尽杀绝,韩信就是很好的例子,连丞相萧何都被逼得去贪污来打消刘邦的疑心。刘邦还觉得秦朝这么早的灭亡,就是没有分封同姓诸侯王,于是刘邦就封了好多同姓王。而赵王便是其中最惨的一个王位了,刘邦的三个儿子做

  • 刘备多次寄人篱下,为何转身东家就被杀?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刘备,三国,刘备,历史解密

    三国时刘备,他为人谦和宽以待人志向远大,素以仁德为世人称赞。但在他身上发生的怪事却使人觉得带有强烈的戏剧色彩。引发人们对他的思考。他的恩义真的名副其实吗?纵观他的人生轨迹,从最初开始到称帝这个过程中他始终是四处奔波,但他始终能坚持梦想不去放弃,大有打不死的小强的味道。今天我不想去说他四处投奔的不易,

  • 揭秘:春秋战国时代的美食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我们今天再来说说春秋战国的饮食。新春佳节,寒冬腊月,三五好友,围坐于火锅旁,天南海北的胡侃,便是人生一大乐趣。而对于吃,中国人似乎已是脱离了那种所谓仅仅是温饱的状态,只要想吃,只要舍得花钱,多半要吃什么山珍海味也都是吃得到的。当然,不同的山珍海味,其价不同,多半寻常百姓家也要斟酌再三,但终归是知道的

  • 清末为什么撤销广东巡抚,而保留两广总督?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清朝,历史解密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七月(下指农历),已存在249年的广东巡抚正式撤销。经过几复几废,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十一月,由两广总督兼管广东巡抚事。最早提出要废除广东巡抚的,是时任广东巡抚的郭嵩焘。郭嵩焘的理由是:两广总督和广东巡抚同驻广州城,权力界限太混乱,影响办事效率。全国共有四例总督与巡

  • 诸葛亮谋害了大都督周瑜?绝对不是!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三国,历史解密

    有句名言,历史是由人来书写的,这话没错,但在关键时刻,改写历史的往往是少数人,三国时期是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有个别英雄人物扭转了历史的走向。毫无疑问,赤壁之战是三国时期的很重要的一个关键点,它奠定了天下三分的格局,而决定这次战争结局的众多人物中,周瑜发挥了决定性作用。长期以来,受戏剧小说等影响,周瑜一

  • 历史上最辉煌奢侈的一个朝代,老百姓喝酒都用的是银器?这个国家并非唐朝!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宋朝,历史解密

    但是如果要说最辉煌的朝代,可能很多人都会异口同声的说是“唐朝”,然而其实不然,我国最辉煌最奢侈的朝代是宋朝,当时国家以及国民的富裕程度,迄今为止仍然没有一个国家能够比拟。今天带大伙看看曾经的宋朝有多牛。可能提到宋朝,很人多对它的印象就是经常打败仗,毕竟史书上的记载给大伙留下了不好的印象。虽然说经常打

  • 房玄龄的老婆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成功背后的女人就是她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唐朝,隋炀帝,历史解密

    房玄龄出生于书香门第,官庭世家,他的父亲叫房彦谦,是山东一带的著名学者,精通五经,富有才辩。房玄龄在家中自幼受其父亲耳漂自染的影响,继承了他父亲很多优点。而且房玄龄又非常聪慧,博览古今。隋朝末年,由于隋炀帝杨广残暴不仁而导致各地纷纷造反,天下大乱。后来房玄龄投靠于李世民门下,跟随李世民出军作战,为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