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缪希雍有着哪些理论学说?分别都是对什么的见解

缪希雍有着哪些理论学说?分别都是对什么的见解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740 更新时间:2023/12/9 8:45:11

1.变而通之疗伤寒

缪公论治伤寒病,综合时代与地点之不同,颇“多独开门户”,化裁仲景成法,如对太阳之治,弃麻桂而主用羌活。这是因为江南之域,“从无刚劲之风,多有湿热之患。”而羌活正是祛风散寒除湿之要品,故为君药。同时,病值秋深冬月加紫苏、葱白。如病人自觉烦躁,喜就清凉,不喜就热,兼口渴,即欲传入阳明,羌活汤中宜加石膏、知母、麦冬,大剂与之,得汗即解。

2.创三要诀治吐血

缪仲淳治疗吐血时,认为吐血病机主要为阴虚火旺,迫血妄行,肝气升发太过,肝不藏血,气逆火升刑于肺金,伤于阳络。气逆血亦逆,火升血外溢。当然,由气火亢旺,肝不藏血引起其他出血如咯血、衄血亦可施用,因此提出论治吐血三要诀,即宜行血不宜止血;宜补肝不宜伐肝;宜降气不宜降火。

3.重视脾胃善甘润

东垣《脾胃论》治脾,究属偏于升阳刚燥,缪氏虽崇其说,然又有所发展,慎用苦寒克伐之品,如黄连、山桅、黄柏、知母之类,以免伤脾作泄。而温燥劫津之品,如白术、陈皮虽曰健胃除湿,救标则可,多服反能泻脾,以其能损津液。故亦宜适可而止,而不能漫用。他指出,脾虚有十二证,总方有脾阳不脾阴不足之别。脾阳不振宜温养之,脾阴不足则清养之。对于久病之体,脾阳虽伤,脾阴不足,治之兼顾脾阴。但若惑于脾喜燥恶湿则每流于刚燥,故缪氏又告诫:“徒知香燥、温补为治脾之法而不知甘寒滋润益阴。”有鉴于此,调理脾胃他用人参、白扁豆、山药、莲肉、橘红、茯苓、炙甘草、大枣或枣仁、石解、沙参、麦冬、白芍、砂仁、麦芽等。

4.真假内外辨中风

缪仲淳认为,“中风有真假内外之别,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并指出其不同之处。真中为感受外来风邪,在西北高寒,风气刚猛之地,真气空虚之人,易为所中,且可分中脏、中腑、中经络。中脏之人多死,中腑之人多成废人,中经络之人,则可调理而瘳。真中治则为先解散风邪,次则补养气血,方用小续命汤。药用桂枝、麻黄、生熟附子、羌独活、防风、白芷、南星之属。类中则由“多热多痰,真阴既亏,内热弥甚,煎熬津液,凝结为痰,壅阻气道,不得通利,热极生风,以致猝然僵仆。”患病之人多在“无刚猛之风而多湿热之气”的长江以南,如江、浙、福建、四川、湖北、湖南等地,表现为或不省人事,或口眼歪斜,或语言謇涩,或半身不遂。发病的先期,多可表现为内热证候,如口干舌苦,大便闭结,小便短涩。“类中”的病机,河间认为是将息失宜,水不制火;朱丹溪认为是湿热相火,中痰中气。缪氏在吸收他们学说的基础上,认为内虚暗风,确系阴阳两虚,而阴虚者为多,与外来风邪迥别。法当清热(天门冬、麦冬、甘菊、白芍、白茯苓、天花粉、童便)、顺气(紫苏子、批把叶、橘红、郁金)、开痰(贝母、白芥子、竹沥、荆沥、括萎仁)治其标,治本则宜益阴(天门冬、甘菊花、怀生地、当归身、白芍、枸杞子、麦门冬、五味子、牛膝、人乳、白胶、黄柏、白疾黎之属)和补阳(人参、黄茂、鹿茸、大枣)。缪氏认为“类中”若误用治“真中风”的药,则“轻变为重,重则必死。”

5.辛凉发散疗痧疹

缪仲淳将痧疹主症归纳为多咳嗽多嚏,眼中如泪,多泄泻,多痰多热,多渴,多烦闷,甚则躁乱咽痛,唇焦神昏。并总结了治痧疹的特点,指出痧疹乃肺胃热邪所致,“殆时气瘟疫之类欤!”故治痧疹不宜依证施治,惟当治本以解邪热,则诸证自退。解其邪热以清凉发散为主,药用辛寒、甘寒、苦寒以升发之。惟忌酸收,最宜辛散,设施温补,祸为旋踵。辛散如荆芥穗、干葛、西河柳、石膏、麻黄;清凉如玄参、薄荷、竹叶;甘寒如麦冬、生甘草、蔗浆;苦寒如黄芩、黄连、黄柏、贝母、连翘,皆应用之药也。初起时,痧疹必兼咳嗽,但不能止咳,痧疹多兼喘,勿用定喘药。宜用大剂竹叶石膏汤加西河柳、玄参、薄荷。凡热势甚者,即用白虎汤加西河柳,切忌用升麻,服之必喘。泄泻者切忌止泻,用黄连、升麻、干葛、甘草。并认为疹家不忌泻,泻则阳明之邪热自解。疹后咳嗽,以清热消痰,勿用五味子等收敛之剂。痧后泄泻及便脓血皆由邪热内陷,大忌止涩,惟宜升散,仍用升麻、干葛、白芍、甘草、白扁豆、黄连。痧后元气来复,脾胃虚弱,宜用白芍、炙甘草为君,莲肉、白扁豆、山药、麦冬、龙眼肉为臣,多服必渐强。痧后生疮不已,宜用金银花、连翘、玄参、甘草、怀生地、胡麻、黄连,浓煎饮之良。

更多文章

  • 李自成统领大顺军出发后,为什么2个月就攻下京师?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明朝,历史解密

    明朝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就率领大顺军挥师北上,只用了两个月就攻破了京师,推翻了明王朝。李自成的大顺军为何会如此势如破竹,轻松地就攻克了京师呢?1643年10月,李自成在西安称王,国号大顺。此时的明王朝已经风雨飘摇,大厦将倾。经过一番准备,李自成决定进军京师。1944年正月,大顺军兵分两路

  • 三国时期实力最强的“曹魏”,他账下有哪些厉害的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三国,历史解密

    一个国家的势力从建立到成长,再到强盛,能取得这样的成就靠的绝非一个人的功劳。除了英明神武的领导者之外,麾下还需拥有一批出色的人才。三国是一个战火纷飞的的年代,出现了很多名留青史的文臣武将。如:“蜀汉”中的关羽、张飞、诸葛亮,“孙吴”中的周瑜、甘宁、太史慈等。今天小编就来说说三国里综合国力最强的“曹魏

  • 明朝西厂的相关影响有哪些 和明朝其他机构的区别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明朝,西厂,历史解密

    明初设立的内阁,从仁宗时开始权力逐渐扩大,内阁首辅形同宰相,可以拟诏谕,协助皇帝处理国家方针大计,因而在阁臣之间展开了激烈地争夺首辅职位的斗争。相关影响西厂的成立令汪直的权力“更上一层楼”,也令他的焰气更高。史书上记载了汪直脚下的党羽奇多,每次出府都横行霸道。此外,之前提到西厂可随意逮捕朝中大臣,并

  • 古时候日本曾经向中国进贡 那么他们都会进贡什么呢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汉朝,汉光帝,历史解密

    历史上周边有许多国家当过中国的藩属国,比如日本、朝鲜、越南、泰国、柬埔寨。这些藩属国都经常要向宗主国进贡宝贝,那么日本进贡了些什么呢?《后汉书》有记载,日本使者第一次来到中国进贡,是汉光武帝时。可能是因为第一次来没经验,使者竟是空手而来,什么都没带。光武帝刘秀脾气好也没生气,毕竟使者这么大老远赶来,

  • 这个大臣三次退隐仍被启用,最后还是被杀了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朱元璋,明朝,历史解密

    朱元璋与刘邦都起于微末,天然的疑心病重,对待臣下苛刻一些,李世民这种贵族出身的,没有自卑感,对待臣下也较为宽容。李善长玩头脑,但是臣永远不是君对手,君永远既可入局,更可随入隐入幕后,透视全局,体系性优质打工仔永不是老板对手!李善长的第一次退隐实在洪武四年他患病的时候,毕竟现在已经五十多岁了是真的病了

  • 他平定三藩之乱,却因一场婚姻惹下大祸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爱新觉罗·岳乐,清朝,历史解密

    清朝入关后,以武力征服天下,其中皇族将领的作用非常重要。可是到康熙年间,新一代皇室子弟已经腐化堕落,贪生怕死,结果导致“三藩之乱”初期,清军屡战屡败,丧师失地。在这种情况下,康熙帝派出了一员久经战阵的老将,此人在平定三藩之乱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这位名将到底是谁呢?此人就是清朝宗室爱新觉罗·岳

  • 东汉的实力强吗?为什么存在感很低?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东汉,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汉朝分为东汉和西汉。但是与西汉比起来,东汉好像根本没有什么存在感。明明东汉与西汉比起来,存在的时间比西汉长,取得的成就也不比西汉差,国力也非常强盛。那么为什么东汉那么强,存在感却那么低呢?提起西汉,人们能够想起的名人简直数不胜数,一个比一个牛逼,皇帝有汉高祖刘邦,汉武帝,汉文帝,汉景帝,汉

  • 庞统死于落凤坡,为何会有人说他是看透刘备的假仁义?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庞统,三国,刘备,历史解密

    庞统号称凤雏与诸葛亮号称卧龙齐名,徐庶临走时曾对刘备说过“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可见其能力不可小觑,赤壁之战“铁索连环”的计谋就是他的杰作,后来追随刘备攻打川蜀之地,为了让刘备师出有名,以牺牲自己为代价被张任乱箭射死于落凤坡。最后刘备顺利拿下川蜀之地庞统可以说是立下了不世之功。然而现在却有许多人说

  • 唐朝历史,高阳公主究竟为什么不愿出嫁?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高阳公主,唐朝,历史解密

    古代的女人地位很低,可是如果你是帝王之家的公主,那么地位就不一样了。作为当朝最有权势人家的女儿,公主几乎一出生就拥有别人难以拥有的一切。地位,财富,都达到了别人渴求的高度。你得到多少就要付出多少,这是很公平的。作为公主,物质方面的东西是从小就不欠缺的,唯一令人遗憾的是婚姻不能由自己做主。她们往往会因

  • 诸子百家中的杂家是做什么的?杂家就是道家吗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诸子百家,杂家,历史解密

    杂家,中国战国末至汉初的哲学学派。以博采各家之说见长。以“兼儒墨,合名法”为特点,“于百家之道无不贯通”。《汉书·艺文志》将其列为“九流”之一。杂家的出现是统一的封建国家建立过程中思想文化融合的结果。杂家著作以战国《尸子》、秦代《吕氏春秋》、西汉《淮南子》为代表,分别为战国时期商鞅门客尸佼秦相吕不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