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妾室真的可能上位吗?

古代妾室真的可能上位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546 更新时间:2024/2/9 19:47:53

现如今在很多电视剧里面,一个大家庭当中,男主人有妻妾,而经也会出现小妾非常受宠,在家里的地位很高,甚至连正妻都比不过她,双方之间产生各种矛盾,偏偏男主人还着小妾的情况。在这里就给人一种错觉,那就是古代妻妾之间的地位其实是差别不大的,只要受宠,即便是小妾也可以在风头上压过正妻。然而历史上真实情况真的可能是这样的吗?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古代很多人之间互赠礼物的行为,而这些礼物当中,小妾也是其中的一种,即便是妾还怀有身孕也无所谓,这样的小妾,真的可能上位吗?

1、古代真的存在小妾上位吗

男子到了婚配年龄后,就会找合适的女子结亲,据周朝《礼记·昏义》记载,古代婚礼分为以下六个程序,分别是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俗话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古人首先得请媒人到女方家提亲,得到女方同意后才可以下聘礼,古人娶妻讲究“明媒正娶”,没有媒人就不合规矩了。

之后就是问名,顾名思义,问名即问女方姓名,生辰八字;双方八字相合,接着就进入了纳吉环节,主要是把问名的结果告诉女方,并送礼给女方。纳吉之后就要纳征了,所谓纳征,就是送聘礼。聘礼贵重与否依据男方的财力决定,一般都为金、银、娟等之类的。

聘礼送完了,接下来就是择良辰日子成亲了,即请期。最后一步是亲迎,新郎要亲自到新娘家,八抬大轿把新娘子接回家。古代男子只有在娶正妻时才会行六礼,纳妾时就不用举行任仪式。

《春秋》中说:“女为人妾,妾不娉也”。因为妾室“来路不正”,所以在家里就不能谈什么地位,那些小妾欺负正妻的场面,都是为了收视率而欺骗观众的。真正的小妾,巴结正妻还来不及,还怎么敢惹怒她们呢!唐朝的女诗人鱼玄机,嫁给状元忆为妾,李忆的夫人很强悍,经常会殴打辱骂鱼玄机,李亿却什么都不敢说,更不要谈护着鱼玄机了。

而且妾还可以被买卖或者转让,《礼记》有云:“妾合买者,以其贱同公物也”。在此,妾已被定性为物品,是商品,所以是可以自由买卖的。《唐律疏议》规定:“妾乃贱流”、“妾通买卖”。正是因为妾的“商品”身份,有时也被当作礼品。古代文人互相赠妾的情况很普遍,而且视为一种雅事。据相关史料记载,苏东坡就曾多次将小妾送人,据说其中两个还是怀着孕的。

妾室的地位如此之低,那么电视剧中小妾陷害正妻,然后上位,是真实存在的吗?答案是几乎不存在。在古代,婚姻制度有严格的规定,妾是不能被扶正的,如果妻子亡故了,就可以重新明媒正娶一个妻子,要是以妾当妻,就要打九十大板;如果妻子还在,就扶正小妾,那么就要打一百大板,并且责令改正。

2、正妻与小妾的差距

最能体现妻和妾地位不同的地方就是在丧葬的时候,按照封建制度,妻是可以和自己的丈夫合葬的,也就是死后同穴,但是小妾却不行,要么葬在一边,要么另葬他处,总之是单独埋在一处。

这样一来,妻和妾的身份地位差距就一目了然了,古人讲究门当户对,所以大户人家一定会娶同样等级的女子为妻,小妾的来路则不一,有的是小户人家,有的是青楼女子,还有一些是婢女,总之地位不高。电视剧中的妾室逆袭正妻的事情,一般来说是不可能出现的。这种巨大的地位差距,会一直延续到下一代身上。

正妻所生的子女,都算嫡出,乃正宗之意。正妻所生女儿为嫡女,非正妻的侧室、偏房以及妾,她们所生的孩子叫庶出,所生的女儿称庶女,也叫旁支。在古代大户人家或贵族人家里,虽然嫡女庶女在表面上看都差不多,都是主人的女儿,千金小姐,二者在吃穿用度上差别不是很大,但庶女与嫡女在家庭中的地位、利益和心理层面,却有着天壤之别。

古代家里当家理事的,往往是正妻,正因为正妻的这个经济实权,所以她们会对自己所生的子女厚爱一层。于是,嫡子更受宠,便是十分自然的事了,而受宠,也标志着地位更高,利益更多。

3、妻妾的地位

在谈婚论嫁的时候,男方家庭挑选对象,大都会倾向于嫡女,因为嫡女代表了女方家庭的地位,而庶女则是没有嫡女或嫡女已嫁之后万不得已的选择。与此同时,因为嫡女母亲一般也都是大户人家或贵族人家的女儿,嫁入夫家时,大都带来丰厚的嫁妆,这些嫁妆包括金银细软,都是归嫡女母亲个人的,她自己的女儿出嫁,嫁妆自然丰厚些。

而庶女母亲大多出身仆从,甚至有的还是从人贩子处买来的,嫁来时一般不会有多少嫁妆的,这意味着属于她的私产有限,所以她的女儿,也就是庶女出嫁时,嫁妆上与嫡女会有很大的区别。

综上所述,我想大家也知道了古代的妾,命运其实很悲惨,他们全靠夫家养活,连家庙和族谱也不会记录她们的名字,甚至有的时候还会被人像物品一样转让。或许她们也不想去当人家的小妾,但也正是因为她们命运悲惨,无法摆脱自己身份低下的原因,才会无奈选择了做妾,只希望能够安然的度过一生。哪里还敢有取代正室的想法呢!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法家更加维护君权,为何最终还是选了儒家?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要说古代的那一种思想对人们的影响最深,那一定就是儒家思想了,可以说古代从汉武帝开始,两千年的封建王朝时期里,儒家思想一直都是占据了主导地位的,而其他的思想只能作为一种支线发展,和儒家思想的地位是完全不一样的。然而在汉朝之前的秦朝,主导思想自然就是法家思想了,而且如果相比之下,法家思想是更加维护君权的

  • 任我行为什么突然死亡,他不死江湖会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任我行好不容易从西湖地牢逃出,找上东方不败有惊无险的报得大仇,重掌日月神教。结果却在华山大会师上,因体衰而逝,走的比较突然。可能当时在看原文的时候,会不太理解为什么要把任我行给写死,而且是以如此突然的方式,其实想想如果任我行继续活着的话,情况大概也能了解一二了。任我行和东方不败都是野心家,任我行一早

  • 征方腊的时候,武松为何要砍下自己的手臂?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征方腊在《水浒传》整本书的剧情当中,就已经算是接近结尾的一段剧情了,宋江接受了招安,梁山从反对宋朝变成了宋朝的“爪牙”,被派遣去征讨方腊,很多好汉因此而丧生,也有很多好汉就此退出这个曾经让他一腔热血的组织,最后活下来的其实也并不多。然而在征方腊的时候,武松的一条手臂因为受伤,

  • 颜良击败徐晃,文丑战平赵云,为何都被关羽秒杀?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要说《三国演义》里面的武力值排行榜,在很多人心中关羽一定是位列前茅的。关羽在很多人心目当中一直都是一个武圣的形象,而且还有过五关斩六将,斩杀颜良文丑等等事迹,就让很多人心目当中的关羽的形象更加厉害了。不过在《三国演义》里面,颜良是击败过徐晃的,而文丑也和赵云打了平手,为何最终在关羽面前却可以说是被秒

  • 宋朝为什么盛产奸臣?为何其他朝代没有这么多?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我国古代历史上,历朝历代都有很多的臣子,但是臣子也是有好有坏,有忠臣也有奸臣,各自都对历史起到了不一样的作用。然而在历史上却有这样一个朝代,可以说是一个盛产奸臣的朝代,那就是宋朝。历史上的奸臣们,可以说出自宋朝的有很多,比如大家非常熟悉的秦桧、高俅等等。那这又是为什么呢,为何宋朝会出现那么多的奸臣,

  • 江南七怪武功不高,为什么名气比五绝还大?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射雕英雄传》当中的武林世界,有很多名气很大的很厉害的人,而其中要论武功的话,五绝的武功可以说是非常高的了,顶尖的武林高手也是出自他们之中,每一个都有自己不同的独门秘技,然而他们虽然武功很高,但是要论起名声来,却还是比不过江南七怪了。然而江南七怪这几个人的武功却实在是没办法和五绝相比,这又是为什么呢

  • 中国奴隶制度的开始是什么时候?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关于中国历史上奴隶制度的时间论证,郭沫若先生首先就在其所著作的《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中估定了我历史上西周时期为中国奴隶制度;而在《中国社会史纲》中认为殷商时期为中国的怒路制度时期,而西周已经是从奴隶制度过度为封建制度的一个过渡期。继则有王宜昌妄论自春秋至秦汉为奴隶制度阶段;沙发洛夫在其所著《中国社会形

  • 二十四史中,为何只有资治通鉴是帝王之书?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我国的史书是有很多的,其中最著名的当属二十四史了,而在二十四史当中,却只有一本书被人们称为是“帝王之书”,这就是《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北宋时期司马光所主编的一部书,是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不过这部史书并非是单纯记录某一个朝代所发生的事情,而是从周威烈王到五代后周世宗时期,前

  • 我国古代人打完井之后为何要放两条鱼和一只乌龟?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已经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有句老话:“大道为公,大道,都在老祖宗那里”,可以说中国人做事的学问已经是传承了上千年了。网上能盘到三皇五帝,往下能盘到唐宋元明清。无论是一个个盛衰荣辱的事件,还是一本本记载的古书经籍,都在向后世的人诠释着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这些老祖宗们留下的

  • 历史上真实的丧尸事件盘点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历史上还是有很多这个丧尸事件的,小编也多多少少听说过,但是小编觉得这些个事件都是假的,查了查一些资料,发现也就那么回事,丧尸这个东西吧,你说现在科技这么发达,人人都有手机,如果真的有丧尸位什么没有相关的证据留存下来呢?其实我们听到的所有东西都是听说听说,但是有证据的似乎一件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