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朝选皇后有什么样的规矩? 什么样的女子才能满足条件

汉朝选皇后有什么样的规矩? 什么样的女子才能满足条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751 更新时间:2024/2/13 15:50:22

汉孝惠皇后张嫣,是吕太后为了亲上加亲,控制国政,而指定嫁给汉惠帝刘盈的。张嫣是个不幸的女人,她生活在吕后、惠帝、后宫美人和诸多反吕大臣的夹缝中,欲有所为而又难有所为。从史料中看,张皇后是一位娴德淑静之人。可怜的张嫣,做了四年皇后,竟不知何为夫妻性事。这便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处女皇后,实可哀哉。

汉孝惠皇后张嫣,字孟瑛,小名淑君,是惠帝之姐鲁元公主的长女。惠帝刘盈为太子时,曾娶某功臣之女为妃。此妃亦常抱小淑君玩耍。但此妃福薄,惠帝即位后,因在高祖去世的三年服丧期内,故此妃未及立为皇后,便离开了人世。

吕后在刘邦去世后,把刘邦的宠姬戚夫人残害成了“人彘”,惠帝看了深受刺激,从此便韬光养晦,沉缅于酒色之中。虽惠帝身边美女众多,他却更喜爱俊美的娈童闳孺,并与之同起共卧。因此,在惠帝一朝,郎中、侍郎等侍从官员都浓施粉黛,系海贝镶嵌的腰带,戴锦鸡羽毛装饰的冠冕,学着闳孺的习惯打扮。

斯时,惠帝商议立后,打算在名门贵族中选一个品德端正,容貌出众的女子。此前,吕太后常怜鲁元公主的丈夫张敖被罢王爵的遭遇,这次便打算亲上加亲,将张敖的女儿张嫣许配给惠帝。她对刘盈说:“张嫣既是皇帝的外甥女,又是王侯家的女儿,血统高贵,无人能及,而且容貌品德超绝古今,我选过美女多年,还没有见过能超过她的。”刘盈说:“这样是否违背伦理?况且她年纪太小。”太后说:“年幼就不能渐渐长大吗?而甥舅不在五伦之列,你没有听过晋文公娶文嬴的故事吗?”刘盈便依从了母亲,下诏众臣商议纳后的礼仪。

惠帝三年(公元前192年)春,太后派长乐少府及宗正为皇帝纳采。使者带着锦帛、大雁、玉壁和良马四匹等礼品,来到女家要求见张嫣。身着盛装的张嫣由八个傅母扶着出来见客。斯时,张嫣刚十岁,太后恐怕别人议论她太小,让她自称十二岁,当例行问名、告庙诸礼时,俱按此对答。而张嫣身材修长娇美,亦俨然似十二三岁的模样。见到她的人无不凝神屏息,瞠目结舌,以为是仙女下凡。

使者回宫奏报说,宣平侯之女有德知礼,美姿丽容,可母仪天下,以承汉家宗嗣。由丞相曹参、太尉周勃、御史大夫及太卜、太史等大臣用牛羊猪三牲祭告祖庙,又以古卜占得良辰吉日,而“问名”、“纳吉”、“纳徵”、“请期”等典礼的隆重筹备,皆由太傅叔孙通办理。聘仪用宝马十二匹,黄金二万斤,这是自古以来没有的聘礼。从此,汉朝天子立皇后时,皆照惠帝纳后的故事办理。

张嫣年幼的弟弟张偃,见到黄金垒垒堆在堂上,跑进屋告诉张嫣:“嫣姐,皇帝买你去啦!”鲁元公主叱责儿子:“小孩子,不要乱说。”张偃牵着姐姐的手说:“姐姐为何不出去看看?”张嫣好言哄走弟弟,便躲进自己的屋里,关门不出。

汉沿秦制,包括纳后妃。每纳后妃,必派擅长相面的女官去审视。惠帝三年秋八月,皇帝下诏,派鸣雌侯许负去宣平侯(张敖)府第审视张嫣。许负,河内一老妪,因擅长相面而被封侯。

许负将张嫣带至一密室,为其沐浴并详细审视其面格。只见张嫣面呈椭圆,洁白无瑕,两颊丰腴,形如满月;蛾眉而凤眼,龙准而蝉鬓;耳大而垂肩,白嫩似面容。前额宽圆亮光,胸脯丰满,肩头圆正,脊背微厚,腰肢纤柔,肌理细腻光洁,胖瘦合度,无痔无伤,无黑子创陷和口鼻腋足等私病。许负将审视情况一一记录在册,并催促张嫣拜谢:“皇帝万岁!”张嫣忸怩不应,许负再三劝说,张嫣才徐徐跪拜并小声说:“皇帝万岁!”许负趁机检查了张嫣的生殖器官。许负把所有记录密呈太后和皇帝,惠帝阅后大喜,交付宫中史官掌管。

这年冬十月壬寅日,惠帝召丞相曹参、御史大夫尧到宣平侯府迎接皇后。张嫣穿的礼服是上衣红青色,下裳青白色;深领宽袖,革带霞帔,衣长曳地,不见其足。头戴龙凤珠冠,鬓佩黄金步摇、簪珥步摇等饰物,拜别于张氏宗庙。理妆之时,按常规要用假发,傅姆因张嫣黑发如云,请示鲁元公主后,遂不用假发。

父亲宣平侯张敖把女儿抱上宝辇,一路由近卫军警卫,来到未央宫前殿。天子等候在殿前,百官陪立在两边,皇后面北而立。礼官宣读册文毕,皇后行三肃三跪三拜礼,再由女官引领到皇帝面前谢恩。皇后拜伏在地久无声响,女官附在她耳边教之,她才说:“臣妾张嫣敬祝皇帝万岁!”皇后幽韵的声音,如微风吹振的箫声,似娇莺最初的啭鸣,皇帝都为之动容。皇后起身退位,太尉周勃授玉玺宝绶,中常侍太仆跪下接受后,再转授女官,由女官给皇后佩带。皇后又行跪拜礼,称:“臣妾谢恩!”册封典礼完毕,皇后即位。群臣皆就位行礼后,退朝。皇后乘软轿进入中宫。

群臣因为惠帝立后不娶功臣之女,而娶自己的外甥女,都有些忿忿不平。

标签: 汉朝皇后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晋国著名战将:荀林父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荀林父,春秋,历史解密

    荀林父是晋国的著名战将,横跨晋国最为巅峰的时代,历经文、襄、灵、成、景公五代晋国国君,可谓是晋国的五朝元老,而且跟赵盾相比,荀林父的执政时间更长,所推行的对外战争也更多。晋国的三军和六卿制度,在晋文公时代受到晋国国君的控制,始终处于服务晋国大业的格局。但到晋灵公为赵盾兄弟所弑杀后,卿大夫团队的实力逐

  • 唐玄宗是明君还是昏君?缔造了大唐盛世却又亲手毁掉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唐玄宗,唐朝,历史解密

    近日,随着古装历史悬疑剧《长安十二时辰》的热播,剧中许多的角色被大家所孰知与热议,这其中就包括剧中的“圣人”,即唐玄宗。《长安十二时辰》中的的圣人刚愎自用,宠信奸臣,却又有着普通百姓般的善良与温情,他重用的奸臣导致无数大唐忠士惨死,然而当他面临死亡时却会在意一位普通百姓的安危,正是这种截然不同的矛盾

  • 清代“九子夺嫡”异常激烈,为啥老九不争,却一直帮助老八争储呢?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清朝,九子夺嫡,历史解密

    不过皇权的竞争这么激烈,胤禟作为老九,却不像四阿哥、八阿哥等那么热衷于此,他不但没有自立山头,而且还给予了老八不少的帮助,这究竟是为何呢?其实从他的出身来看,是完全具备争储条件的,毕竟他的母亲宜妃很受皇帝宠爱,在这方面他的背景也相应比较强大,也更容易得到皇帝的支持。仅从这一点来看,他应该比老八更有优

  • 乾隆出上联:烟锁池塘柳,考生听完为何立马成了状元?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乾隆,清朝,乾隆,历史解密

    古代想要当官,必须经过科举考试这一独木桥,很多的寒门学子,寒窗苦读数十载,也难度过这个独木桥。古代的科举制有多残酷,从这件事就能看出一二了,还有很多的人一辈子也考不上,有很多头发花白的人,还跟十几岁的小儿一起考试,这一辈子就在做一件事了。科举制包括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只有在殿试的时候,才会见到皇

  • 难怪司马懿会撤兵?事实上城楼上的2书童才是整场空城计的最大的BOSS!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三国,历史解密

    三国时期,那是一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三国鼎立时期,人们都为了国家而战斗。到三国后期时,曹刘二人先后去世,仅留下司马懿与诸葛亮两人对战。人人都在说三国时期,诸葛亮是最厉害的人,但实际上诸葛亮却是可以与他一决高下的人。诸葛亮和司马懿棋逢对手欧,双方谁都攻不下谁,两个人之间最精彩的对决,还是诸葛亮的空城计,

  • 朱棣为明代留了条退路,可保大明王朝河山不息,却被崇祯忘得干干净净?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明朝,历史解密

    在入侵南京期间,朱棣深刻意识到自己已经无路可退了。虽然北京周围有许多具有强大战斗力的少数民族,但是如果首都迁至北京,即使明朝在这些民族面前不幸被击败,那也可以退守回南京,也算是给自己留了一条后路。正因为如此,将首都迁至北京的朱棣在南京仍然保留着各个行政体系。虽然都是南迁,但是终归是连个朝代,情况也大

  • 朱棣为什么没把皇位传给自己喜欢的朱高煦?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朱棣,明朝,历史解密

    跟父亲明太祖朱元璋不一样,明成祖朱棣只有三儿五女,其中次儿子朱高煦最得朱棣宠爱,原因便是只有这个儿子跟他很像,不但体貌端正,而且勇猛尚武,立下赫赫战功。比如朱棣曾和朱高煦立下“浦子口之约”,当年朱棣率燕军起兵造反,在浦子口遭遇了建文帝座下大将盛庸的迎头痛击。在此战役中,燕军惨败,就在朱棣感到灰心丧气

  • 为何在周王室已经异常衰弱的情况下 周考王还要实行分封制呢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东周,西周,历史解密

    还记得在小时候,历史老师曾让我们背诵的的《朝代歌》:"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与战国",当时认为"东周"与"西周"仅仅代表着中国历史上两个不同的历史时期。然而,长大后,在有关秦始皇或者吕不韦的影视作品中,往往会看到"东周"与"西周"的存在,他们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说起来,这也是一桩历史公案。《史

  • 乾隆让刘墉去跳河,刘墉说了什么救了自己?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清朝,乾隆,历史解密

    “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砣是老百姓,称杆子哟,挑江山,你就是那定盘子星。”20世纪末,一部叫《宰相刘罗锅》电视剧,给全国人民带来了很多欢乐。今天要回答的问题,就是这部电视剧中,刘墉智斗大贪官和珅的故事。在电视剧里,刘墉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经常将和珅斗败。乾隆皇帝看着他们俩在那斗,就像看大戏似的,每次都很

  • 揭秘:明朝第一谋士刘基究竟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基,明朝,历史解密

    刘基是我国明朝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文学家,看这头衔就知道他是多么有才,是个多面手。而且还是明朝开国元勋,历史地位那跟宋濂也是有一拼了。他跟宋濂一样也是从小就聪明过人,之后当了进士。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经史也是很熟悉,最厉害的地方就是擅长观测日月星辰变化的天象,也就是象纬之学。这点跟诸葛亮也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