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中餐为何绕不开野味?浅谈中餐对食材上的奇葩选择

中餐为何绕不开野味?浅谈中餐对食材上的奇葩选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4992 更新时间:2024/1/23 1:45:58

中国地大物博,中餐历史悠久,八大菜系各有千秋。不过中餐被诟病最多的问题,恐怕还是卫生还有食材上的选择。哪怕是到了今天,依然有很多无知无畏的人,会尝试本不该在餐桌上出现的东西,那就是野生动物。中餐中的野味实际上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而且这种风气流传已久,并不是空穴来风,但这种行为是非无知的,有可能会造成惨痛的代价,例如近期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就疑似吃野味有关。

中国餐饮,源远流长,色香味形俱佳,举世闻名,但她发展到今天,也是经历了从一个从无知,到了解,进而讲究,以至精美,到自成一套体系的过程。但能说没有缺憾,已经尽善尽美了吗?显然不行,祖辈们的口味也是在不断变化着,并且还会与时代相适应地不断发展下去。这里我们不说其他,单说它的健康标准。

君不见,我们中国餐饮,常常是,数人团团围坐,凉菜热菜依次上齐,凉菜也是蘸汁共用,数双筷子在盘中翻来搅去,结果致使唾液残留菜中,你我碗筷之中都会沾染他人唾液。

我们中国人还讲究“无酒不成席”,凡席就要划拳斗酒,几杯下肚,高声吆喝,唾沫乱飞,无人不受其害。最后一桌宴席动辄就要浪费一半以上,仿佛不如此不足以显示主人的气派,再拮据的人这时都会出手阔绰,否则就会显得小家子气,遭人鄙视。

(一)拓展食材的穷凶极恶

更可怕的是,许多年轻人已不满足既有的菜肴和口味,却别出心裁,贪婪穷极地四处搜寻拓展各类食材,从泥鳅、黄鳝、蛇、螺蛳、蚌壳等腐烂淤泥里的生物,到穿山甲、老鼠、蜈蚣、蜘蛛、蛤蟆、蝉、蝎子、蜥蜴、竹节虫、孔雀、狐狸、豪猪、土拨鼠、豹猫、果子狸等,甚至还将有“移动的病毒库”之称的蝙蝠当成盘中之物,简直到了天怒人怨、触及底线的地步。

岂不知这些都一直是中国人过去坚决抵制成为食物的物种,就算有个别地方少数人偷偷偶尔食之,但绝不允许出现在宴席之上。售食野生动物最大的危害就是:自带病毒的野生动物逃避了卫生检疫而直接进入食者餐桌。更不用说会加剧了部分珍稀保护动物的灭绝,或是使野生动物所携带的病毒感染人类,甚至导致在人际间传播。

可怕的是,在一些地方,这些野生动物却一直被一些无知、无底线的人,大快朵颐,视为美味,并大力推崇,热衷于此。仿佛发现了“新大陆”,岂不知,这完全是一种无知无德的表现。

今天人类食用的大众食材是经过数千年的培育、优化、检验、选择,最后才发展成为最适合人类吸收,最具营养,也最安全的食物,那是一个长期选择的结果。

而那些被淘汰或放弃的物种,都是不适合或有害有危险的,这个道理难道都要被怀疑、被否定,那才是最大的无知和愚蠢!

(二)宁伤身体的重口味

近些年,天南地北大兴的火锅地边摊,把荤素生熟一锅煮,麻辣烫热方显热闹够味,但食者众多,熟菜尚未吃完,生菜又下了锅,搅上一搅就吃,说是才够脆嫩,至于未沸,菌未死,在追求口欲目的下,就顾不上那么许多了。

最多也就是喝几杯白酒,自慰是“杀菌消毒”,不是说“宁伤身体,不伤感情”吗?而最不能忍受的就是,现如今四面八方、大人小孩都在追求“无辣不欢”、“重口味”,强调的是感官的刺激,还乐滋滋地自诩为“吃货”。

许多中小学生不愿在家里好好吃饭,而热衷甚至成瘾地贪吃校园门口,背街小巷里的“烤串”、“麻辣粉”,并以此为主食,以致许多孩子小小年纪就胃病缠身,那还谈得上什么健康,真是让人心疼。

如果聚餐就是中餐的传统,那么这习惯为什么不可以改一改呢?否则,若遇传染源,遭殃者必将无数,甚至会影响国民健康乃至经济建设多年之成果!

更可怕的是这种现象与忽略饮食卫生的风气,大有愈演愈烈之势,难道真的要为了追求自身的口欲,寻求猎奇,而舍弃健康吗?

(三)调整饮食迫在眉睫

要改革,其实不难,首先是建立正确健康的饮食观,其次是从法律上禁止杜绝一切售食野生动物的行为,违者必罚,严惩不贷。

如果说“分餐制”破坏了中国菜的传统造型特点的话,那么,为了健康,不妨重新提倡“中餐西吃”,就是在餐桌上每人的餐具中多加上一双可铲可夹的金属特制公筷,勤换面前小蝶,每人多点卫生意识,少斗酒禁喧哗即可。

这样既不影响中国菜的“色香味形”,又卫生健康,实在是一种科学可行之法,初时麻烦,习惯就好,重要的是利好大家,都能接受。

如此符合卫生标准,利国利民之法,尤其在我们遭受了“非典”、“武汉肺炎”施虐的今天,是时候应该大力倡导,推而广之的了,那怕是政府主导,法律保障,强行推之。也算是一场饮食卫生的革命,非常必要!

【作者简介】屈明,中学高级教师,喜爱写作摄影,有多篇章发表于国内网络报刊杂志。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古代爆发疫情有哪些防范手段?隔离法早在西汉便已出现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上,各种公共卫生问题一直困扰着人类,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的医疗条件和医疗设施都有着十足的进步,但面对重要疫情的发生,还是暴露出了不少问题。现代亦是如此,那古代人面对疫情又是如何防范的呢?古人面对这种卫生问题就更难处理了,往往要付出重大的代价,其实从春秋时期开始,人们就对疫情有了比较高的了解。

  • 日本的“收骨者”是一群什么人?他们收集什么骨头?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在太平洋一座小岛上密林的陡坡上,一处岩石的背阴之处,3具骨骸从带着黏土的地下被发掘了出来。就在这3具骨骸的边上放着“正露丸”的小瓶子,而这也正式的验证了骨骸的真实身份:他们生前都是死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战争期间的日本士兵。图:瓜岛的收骨者图:瓜岛的收骨者现场,一个日本&ld

  • 石母是什么东西?为何古代皇帝修建陵墓的时候最怕遇见?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人的一生当中,不如意的事情必定十有八九,在古代若是想要平凡的度过一生,那么肯定就会比人接低一个层次。但若是想要有所作为的话,那肯定是需要有着一番作为的,必定要经历一些风雨的。从古至今,社会的攀比会随着一个国家的发展而慢慢变多,而人们也会通过各种手段来为自己争取颜面,来彰显自己的地位。有的是通过自己的

  • 晁盖是不是宋江害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在看《水浒传》相关的问题的时候发现这个晁盖的死,大家好像非常的不满意啊,也就是说大家觉得晁盖的死是有阴谋的,而这背后的主使正是梁山第一人宋江,那么这样的说法到底对不对,还有晁盖的遗嘱到底是不是宋江篡改的呢?下面我们继续来分析揭秘看看!1、晁盖之死晁盖之所以会被毒箭射死,在于他轻敌中计了。之所以中

  • 非典没有感染的七个省是哪七个?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在回顾非典的时候发现了一些问题,那就是有一些省并没有感染非典,而且全中国竟然有七个省,那么有的人问了,这到底是哪七个省呀?他们又是怎么做到的呢?下面我们一起看看!中国大陆共有7个省没有出现过非典病例,分别是:黑龙江、海南、贵州、云南、青海、西藏、新疆。非典于2002年在中国广东发生,并扩散至东南

  • 金箍棒缩小的时候重量不变吗?还有一万多斤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西游记》里面的金箍,可以说是非常神奇的武器了,能大能小,能伸能缩,平常就被孙悟空变成绣花针一样塞进耳朵里面,用的时候才拿出来,变大变小都非常随心所欲,原本的定海神针在孙悟空手里却成了一件趁手的兵器。不过,这金箍棒的重量达到了一万多斤,但是在它缩小了以后,被放在耳朵里面的时候,难道也是一万多斤吗?原

  • 2003年非典真正原因,其实并非果子狸而是蝙蝠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肺炎有多严重大家也知道,但是只要万众一心,这场战役一定会打赢,这个时候很多人都在回顾这个2003年的非典,很多人都在问,这个2003年的非典产生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我们都以为是果子狸,其实并不是的呀,其实最后找到了蝙蝠,那么具体是什么情况?下面一起分析看看!2003年非典在蔓延时,很多人还在上小

  • 林平之算不算反派?种种悲剧造就了林平之一生注定曲折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不少读者对林平之的情感都很复杂,他虽然做出过不可饶恕之事,但似乎对林平之也恨不起来,那他究竟算不算一位反派人物呢?可能多数人对于林平之还是抱有同情之心更多,试想如果林平之的经历发生在自己身上,一般人恐怕早就倒在岳不群这样的伪君子手上了。林平之的成长是最令人惊叹的,经过置死地而后生的历练,足以让林平之

  • 曾侯乙的嘴里为什么含了那么多小动物?是什么意思有什么用?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如果去过湖北省博物馆的曾侯乙墓室展厅,很多人就会看到有一个地方上面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小动物,是用玉制作而成的很多小动物的形状,而这些小动物之前一直是被曾侯乙含在嘴里面的,是考古学家们发现的。很多人可能对此并不是很理解,为什么在曾侯乙的嘴里含了那么多的动物,就像是含了一个动物园呢?这些动物的作用是什么,

  • 张三丰能打败扫地僧吗?二人谁比较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张三丰和扫地僧,可以说都是金庸武侠小说当中非常出名的两个人物,张三丰作为武当派创始人,武功厉害自然是不用多说的,而扫地僧作为一个极其不显眼的小人物,谁也没想到居然在最后关头大放异彩,更是让很多人都记住了他,他的武功同样也是非常厉害的,只不过和张三丰不同的是,他没有那么高的名气。那么,如果是张三丰和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