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朝人主食吃什么

宋朝人主食吃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1861 更新时间:2024/1/19 10:47:09

《清平乐》这部剧播出后,在豆瓣上得到了8.2的高分,是近期质量最高的剧集之一。除了剧中演员演技都比较出色以外,导演、编剧对宋朝文化的还原也做的十分出色,细节拿捏到位。而且不少观众在看剧的同时,肚子难免发出咕咕的声音...因为剧中实在有太多令人垂涎的美食了。宋朝物质条件肯定没有我们现代这么好,但他们给菜起的名字就会让人很有食欲,那宋朝人都能吃到哪些美食呢?

宋朝不仅仅是经济文化高度发达的一个朝代,在美食方面也有很高的成就,今天我们南方人习惯吃米,北方人习惯吃面,就是在宋朝形成的饮食格局,还有今天的一日三餐也是宋朝养成的习惯,就连今天饭店用的菜单也是起源于宋朝。从《清平乐》中,我们仿佛就能看到一个舌尖上的宋代。

1、宋代的甜点种类繁多

初看《清平乐》,蜜饯果子就映入眼帘,赵祯(凯饰)年幼做皇子时就喜欢吃蜜饯果子,还必须是皇妃李顺容亲手制作的,小时候他并不知道李顺容是自己的亲生母亲,成年后知道真相,生母很难再见,只能把这份情感寄托在蜜饯果子之上。蜜饯果子也成为《清平乐》前几集的重要线索,甚至还牵扯宋仁宗赵祯和大臣韩琦对于街市商户改造的举措。

蜜饯果子就是用蔗糖或蜂蜜腌制加工的食品,最早可见的记载是在东汉人赵华所撰《吴越春秋》一书。古代没有冰箱,保存食品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唐代时,各地会用蜂蜜浸泡水果进贡,这是蜜饯果子的早期形式。

到了宋代,制糖工艺的发达,还有“蜜煎局”来专门制作蜜饯果子,从而让蜜饯果子的制作更加精细,并发展为蜜渍、蔗糖干制这两大类制作方法。在《清平乐》中看到的蜜饯果子,和我们今天吃到的蜜饯食品很接近了。

宋代的甜点可不止于蜜饯果子,我们今天常吃的汤圆就起源于宋代,因为圆形引申出了合家团圆之意,所以就有了正月十五吃汤圆的习俗。至今,在我国南方某些地区,大年三十都要吃汤圆,而不是吃饺子。

宋代因为蔗糖工艺的推广发展,让甜点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当时的人们还可以吃到酥饼、方糕、糖面人、蜂糖糕、重阳糕、紫苏膏、白米糕、糍糕、栗子糕,甚至还有夏日消暑的冰酪……

简而言之,宋代把甜点的制作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2、北宋肉类哪家强?

《清平乐》中的官家(宋代人对皇帝的称呼)赵祯回宫,宫里准备了晚膳炙羊肉,这里可以看出羊肉是当时皇家推崇的肉类美食。

仁宗赵祯所在的首都是东京开封府,此前受到游牧民族的影响,当时的北方人早已经习惯享用羊肉这道美食。据史书记载,宋代的御厨最多的时候一天用掉1000斤羊肉,可见宫廷对于羊肉的需求量之大。民间自然少不了对宫廷的跟风,羊肉也就成为北方大部分地区的主要肉食。

但是,会有一个问题,古代的调料品种不多,吃羊肉不膻吗?中国古代吃羊肉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到了宋代已经有了超过千年的经验。羊肉除了烧烤(炙)之外,炖、熘、爆、煸、蒸、煮等多种方式,宋代已经有了盐、姜、花椒等多种调味料,而且古人还可以把羊肉和鱼肉在一起炖,各种方法都可以消解羊肉的膻味。宋代贵族吃的羊肉,吃的也是天然的草料和优质的水源,清炖羊肉估计也是香味四溢。

牛肉也是北宋的主要肉食,君不见《水浒传》中的好汉们光顾酒馆,动不动就喊道:“来一坛好酒,再切两三斤熟牛肉来。”

牛羊肉之外,宋代人家里的餐桌上也是有鸡鸭鱼,包括螃蟹、虾一类的河鲜与海鲜。翻看一位北宋大官的盛宴菜单,就能看到有:螃蟹酿橙、炙羊肉、润兔、润鸡、炒白腰子、鲜虾蹄子脍、虾鱼汤齑、南炒鳝、煨牡蛎、沙鱼脍、羊舌签……肉类的品种多不说,做法也是多种多样,宋代人的口福并不亚于今人。

猪肉在北宋年间很便宜,相传宋代大文豪苏东坡被贬谪时期,因为钱少就只能买得起猪肉,后来他和家人一起改良开发了红烧肉的做法,把猪肉做得肥而不腻,味美鲜香,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名菜“东坡肉”。

3、宋代蔬菜瓜果吃什么?

在《清平乐》的第五集中,韩琦(杨玏饰)和友人去酒楼吃饭,他手里拿着竹简做得菜单,点了荔枝白腰子、菜羹意葫芦、库鱼、烧饼等饭食。韩琦手里拿着菜单值得留意,在宋代之前,古人去酒楼饭馆吃饭是没有菜单的,多数是由酒保报菜名,或者常客们自己点想吃什么菜。菜单是宋代大规模广泛使用的,不过当然还是限于大城市,乡间小馆也很少用得上,毕竟识字的人还是相对较少。

韩琦和友人点的几乎都是肉菜,毕竟他俩都是大官,在宋代平民百姓的家中,他们会吃到葫芦、黄瓜、茼蒿、韭菜、芹菜、姜、萝卜、菠菜、茄子、茭白、紫苏、白豆、乌葵……大部分蔬菜也延续到了今天,只不过外观可能有些差异,毕竟经历了上千年,蔬菜也有培育进化,甚至还会和外来品种结合,但是宋代的确是在蔬菜种植方面也达到了一个高峰阶段。

那么水果呢?

《清平乐》中的韩琦点了一份“荔枝白腰子”,荔枝因为唐代的杨贵妃爱吃而早早扬名,在宋代荔枝也是水果名品,甚至拿来做菜。除了荔枝之外,宋代北方盛产香圆、石榴、橙子、鹅梨、乳梨、榠楂、花木瓜等水果,南方盛产甘蔗、芭蕉、樱桃、葡萄、荔枝、龙眼……

4、宋代人吃什么主食?

《清平乐》第五集韩琦在酒楼中点菜,最后点了一道主食“烧饼”,可见当时的人们以面食为主。具体说来,《清平乐》的时代背景是宋仁宗年间,这是我们所说的“北宋年间”,当时的北方种植麦子和粟,就以面粉和小米为主食;南方种植水稻,以大米为主食。不过要吃的精致,还是富贵人家,贫苦人家只能喝粥。

北宋因为都城在东京开封府,所以面食占据主流地位,当时的人们做面食也是屡创高峰。宋代的人们的主食已经有了蒸饼、烧饼、炊饼、汤饼、馒头、饺子……,可能有人会问,面条呢?

宋代的黄朝英在所著的《缃素杂记》中有明确记载:烧烤烹制的面食叫作“烧饼”;用水煮制的面食唤作“汤饼”,在笼屉上蒸制的面食则叫做“蒸饼”。

宋代人吃面条也很丰富,就是当时人们说的“汤饼”,宋代人也称之为吃面。宋代就已经有了三鲜面、骨头面、鱼皮面、盐煎面、笋泼肉面等等面类食品,供大众美美饱餐。

宋代的馒头里面有馅的,所以《水浒传》里面武大郎卖的炊才就是今天的馒头。宋代的馒头有笋肉馒头、蟹肉馒头、羊肉馒头等等,当时馒头和包子的区别在于,包子的馅比馒头多。宋代人把包子叫“包儿”,他们吃的有鹅鸭包儿、蟹肉包儿、水晶包儿等等。

假如一个21世纪的吃货穿越到了宋代,不会有吃不惯的烦恼,那时候都是天然绿色食品,简直就是美食的天堂,当然,前提是穿越到了过去还能保证有钱买到这些美食。

崔汀/文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历史上宋徽宗时期到底有多少太尉?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水浒传》里面的高俅非常的有意思啊,为何这么说呢?其实原因很简单的,那就是高俅是一位太尉,那就个官职就比较大了,但是看着看着发现叫这个太尉的人好像并不仅仅只有这个高俅这一个,其实有很多人都叫这个太尉了,那么有的人问了,这到底是什么情况啊?怎么有那么多太尉啊?话说真正的宋徽宗时期这

  • 20世纪最强殖民帝国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20世纪初期,世界上曾经存在着许多强大的殖民帝国,这些殖民帝国在当年拥有着强大的军事力量。不过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同样改变了世界格局,那么在这个情况下世界上还有哪些强大的殖民帝国呢?接下来小编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20世纪世界上最强大的十大殖民帝国,看看哪个国家是最强的殖民帝国。第10名:奥匈帝国在

  • 陈国公主18岁去世,为何戴着黄金面具和舅舅合葬?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这个陈国公主18岁去世的事情,当时考古发现的时候还是非常的震惊的,但是震惊的不仅仅如此,话说后面还有,那就是这个陈国公主竟然还戴着黄金面具,旁边还有一位合葬的人,这个人可不是什么其他人,而是她的舅舅,我的天?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操作呢?这个情况也非常的有意思了,为什么会这样?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

  • 秦国最早地处哪个省份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秦国是当时地处最西边的诸侯国,此后慢慢壮大起来,完成了一统六国的壮举。不少朋友好奇,秦国早期封国的时候是在今天的哪个省份,到底是在陕西省还是甘肃省呢?其实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不难,因为秦国的都城是咸阳,所以秦国肯定是在陕西境内。不过这并不能说明秦国最早就在陕西,那下面就来给大家讲讲秦国早期的地理位

  • 白面狐狸为什么长得像观音?她们是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对于白面狐狸,应该很多人都还有比较深刻的印象吧,她是在《西游记》里面比丘国的剧情中出现的,白面狐狸和寿星的坐骑白鹿精联手欺骗国王,白面狐狸变化成一个美貌女子,留在国王身边,而白鹿精变化成她的父亲,做了国丈,两人让国王身体一日不如一日,骗他说需要用一千一百一十一个小孩的心肝做药引,才能治好国王的病。后

  • 刘邦和刘备差了几代?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有看一个比较有意思的问题,那就是很多人都在问这个刘邦和刘备到底差了几代啊?小编看到一个最搞笑的答案就是有人说这个刘邦是刘备的爷爷,哈哈,你把小编笑抽了,不过也不能笑了,这个也是没有学好历史知识造成的,所以有问题不要紧,要紧的是遇到了问题要怎么去解决了,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到底差了几代吧!大汉朝第一

  • 清朝侍卫的腰刀,为什么是反着戴的?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古人佩刀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刀作为一种重要的武器,比如守卫皇宫的侍卫们,自然是要一直都佩戴着刀的,而很多人印象中,佩刀自然是要将刀柄向前,这样一来,在遇到情况的时候,就可以一下子将刀抽出来,进入战斗状态。但是实际上,尤其是在清朝时期,真正历史上的清朝侍卫们,刀都是反着戴的,也就是说人们印象中的佩戴

  • 比干被挖心了为何还不会死?为何一见到卖菜的妇人后就死了?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比干,这是人类历史上一个真实存在的人物,是历史上商纣王底薪的叔父。也就是说,帝辛的父亲帝乙是比干同父异母的兄弟。只不过比干是庶出,帝乙是嫡出。虽说比干是帝辛的叔父,实际上也是帝辛的大臣。在夏商周那样的朝代,由于等级森严,一般老百姓是没有机会当朝中大臣的,只有君王的亲戚,等级非常高贵,才有这样的资

  • 魏国叫做曹魏,东吴叫做孙吴,为何蜀国只能叫蜀汉?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一说起三国时期,人们对于当时三个国家国名的第一反应就是“魏蜀吴”,而这其中,魏国和吴国两个国家的名字基本上也是没有什么争议的,不管是在当时,还是在现代,一直都是这种叫法,但是在蜀国的名字上,很多人却有很多疑惑。比如说,当时建立国家的时候,明明国号是汉,这样说来应该是叫汉国,但

  • 明朝和宋朝军制有什么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每当提起宋朝为何军事疲软,大家都会想到这四个字“重文轻武”。不过历史上并不是只有宋朝重文轻武,明朝同样也很注重文化发展,但就军事实力来说,明朝比宋朝明显更加强大。实际上,还是因为两个朝代军制不同所造成的差异,当然和“人”也有很大的关系。那今天就借此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