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张绣为什么没被曹操处死

张绣为什么没被曹操处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3400 更新时间:2024/2/17 17:21:33

张绣曾给曹操造成重大损失,甚至差点将曹操除掉。其实早期曹操是不怎么看得上张绣的,而张绣也不是忍气吞声的人,他找准时机发动袭击,曹昂、典韦和曹安民用自己的命换来曹操一条生路。此后曹操多次讨伐张绣,却没能获得好的成效。奇怪的是,张绣此后听从贾诩的建议转投曹操,曹操非但没有杀张绣,反而将他重用,不得不说曹操是真的心胸开阔。

1、被曹操轻视

曹操原本是极为轻视张绣的。197年,曹操为消除腋腹之患,南征宛城张绣。张绣当初跑到这边来,本来就不是来“创业”的,他只是跟着叔叔张济来“就食”,找东西吃的。叔叔张济在攻打刘表的穰城时被杀,张绣接班。

刘表也不想和这些凉州人死拼下去,干脆让张绣进入宛城,供给他粮草,以他为北藩。反正是来找吃的,吃谁的不是吃?张绣没有抵抗,麻溜投降了。轻易投降的人,历来都是让人瞧不起的。曹操娶了张济的遗孀。

曹操是个好色之徒,但绝不是一个管不住自己的人。他之所以急不可耐地娶张绣婶婶,不就是看不起人家嘛!这还不算完。张绣又收买张绣手下猛将胡车儿,有干脆干掉张绣的意思。麻溜投降,换来的屈辱、危险,张绣当然要反抗!

当时,军队在常规调动,没有作战任务时,甲胄、兵器是用车辆装载的,士兵不执兵器、甲胄,没有太大威胁。旋即,张绣又表示:我们的车子太少了,装不了那么多甲胄。能不能让我的士兵穿着甲胄行动?

曹操答应!张绣刚刚投降曹操,要说曹操有多信任自然是不太可能的。曹操之所以一口答应张绣,唯一的解释是:曹操根本看不起张绣,觉得这哥们没种,不敢动他!

在全副武装的部队进入曹营后,张绣立刻发动突然袭击!曹操猝不及防,右臂受伤,幸有典韦拼死相救才得脱。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爱将典韦全部遇害,10岁的曹丕乘马逃走。爱将、长子、侄子被害,自己手上,曹操被自己轻视之人狠狠地伤了一把!

2、会战曹操

尽管受了刻骨铭心的伤,曹操还是看不起张绣。他总结时说:这一次的教训是没有留人质!大意了!于是,曹操派出曹洪前去讨伐张绣。在曹家兄弟中,当时的曹洪是相对比较年轻,也不太成熟的一个。所以,分兵时,对于稍微重视一点的对手,一般都是委派让曹仁去干。派曹洪去打张绣,显然是看不起张绣呀!曹洪果然不行,被张绣所败,退回叶。张绣,有两把刷子呀!曹操自己来吧!

197年十一月,携击败袁术之威,曹操亲自来征。刘表派出部将邓济据守湖阳,支援张绣。张绣严阵以待,不好对付,“处四战之地”的曹操耗不起,干脆把气撒在刘表援军身上,攻取湖阳,俘虏邓济,撤军!

198年三月,曹操再次来攻。

出兵前,荀攸已经认识到张绣不好搞,提出了建议:张绣比较能打,刘表又给他供应军粮,不好对付。我们急着去打,他们必然相互支援,我们先不去打,他们必然分离,所以,暂缓出军为好!曹操不听,一定要亲手解决掉张绣。

搞了一个多月,曹操还是奈何不了张绣。这时,曹操得知袁绍对汉献帝感兴趣,也决定撤军。刘表驻于曹军退路必经之地安众,张绣尾随曹军,曹操腹背受敌,只得将军队聚为一团,每日数里,缓缓撤退,形势危急。幸亏曹操多谋,利用夜暗,挖掘地道,运走全部辎重,并埋伏奇兵,张绣中伏,大败。

张绣败后,对贾诩说:我不听你的话,前去追击,果然败了!贾诩说:现在去追,一定能赢!张绣立刻追击,果然取胜!贾诩的解释,给张绣的用兵才能做了个“定位”:你用兵不如曹操,但胜过曹军其他将领。曹操初退,必然亲自断后,你去追,不能胜!曹操取胜后,必然留大将断后,你去追,一定胜!

贾诩之言,一阵见血。曹操虽强于张绣,但地处四战之地,每次用兵都不从容,而派遣大将,则非张绣对手。如此,曹操在一年半内三击张绣,始终不能消灭张绣!张绣呀,曹操看你不顺眼,又吃不下你!

3、投靠曹操

曹操的主要对手毕竟是袁绍,跟张绣这么搞下去始终不是个事,曹操只能采取非军事手段解决。由于张绣的位置离许昌极近,位置重要,因此,张绣成了曹操、袁绍争相拉拢的对象。贾诩认为:曹操志向远大,不会和你计较私人恩怨的。现在看来,曹操比袁绍靠谱,选择曹操吧!张绣选择了曹操。

曹操极为兴奋,拉着张绣的手参加宴会,并让儿子曹均娶了张绣的女儿,结为亲家,并封张绣为扬武将军。当初,张绣与曹操无仇,他麻溜投降曹操,曹操又是娶人家婶婶,又是拉拢人家大将,又是要除掉他。如今,张绣与曹操可谓有深仇大恨,曹操却如此待之。尊严,是打出来!

投靠曹操后,张绣表现出了极高的军事才能。官渡之战,他力战有功,被升为破羌将军。205年,张绣征袁谭有功,食邑增加到两千户!当时,连年战乱,天下户口顿减,曹军众将的食邑没有超过一千户的!可见张绣所得到的待遇之高!207年,曹操征乌桓,招张绣前来。张绣病死于途中。

4、其子结局

张绣去世后,其子张泉嗣。219年,魏讽叛乱,被留在邺的曹丕镇压。张泉受到牵连,被杀。魏讽之乱,是当初荆州“降二代”及拥汉反曹势力的一次大反扑。事后,曹丕为铲除拥汉派的力量,进行了大清洗,连坐死者数千人。就连曹操重臣钟繇也受到牵连,被免官。

也就是说,张泉之死,是曹丕对拥汉势力,尤其荆州“降二代”的一次“无差别打击”,谈不上刻意为兄复仇。总的来说,张绣的一生是彪悍的。他原本早早归降,但为曹操轻视,遂奋起反抗,给了曹操刻骨铭心的痛。

此后,经过几次与曹操的大战,他证明了自己的实力,也赢得了曹操的尊敬。曹操胸怀大志,放下私仇,张绣在贾诩的建议下识曹公大志,果断归顺,为之力战,建立功勋,堪称一段佳话。至于曹丕逼其“自杀”,只是好事者的流言罢了。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李隆基晚年有多凄惨,被儿子取代却毫不知情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李隆基英明一世,晚年却落个凄惨结局,人生的大起大落在他身上显得格外明显。李隆基是典型的高开低走的皇帝,他在位期间正处大唐极盛时期,结果一场动乱导致自己被迫出逃,后来被儿子取代皇位还毫不知情,实在令人唏嘘。李隆基晚年会得如此下场,跟他一味放纵自己有很大关系,觉得年轻时努力了,晚年就可以毫无顾忌的享受,

  • 如果韩信交出兵权,学萧何自污,刘邦还会杀他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韩信,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汉朝的开国元勋,是刘邦手下的悍将。汉朝成立后,若当年韩信效仿萧何自污的办法,那他不仅躲不掉吕后和萧何设计杀他,同时还会让刘邦对韩信的猜忌更加严重。刘邦生出杀韩信的想法的关键,不是因韩信形象的好坏与否,而是韩信与生俱来的优势以及后天树立起来的优势。1、先天优势韩信本是由项

  • 为什么有人认为刘禅是千古一帝,有什么理由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刘禅,长期以来都是被大家所津津乐道的任务。有人觉着刘禅昏庸,是这个怎么也扶不起来的阿斗,但是也有人认为刘禅聪明绝顶,堪称“千古一帝”。那么为何会有人觉着刘禅是“千古一帝”呢?刘禅真的有那个实力吗?那么接下来小编就来跟大家聊一聊这个问题。1、为什么有

  • 盘点那些明朝拥有的火器(含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这个明朝的火器,很多人也都比较感兴趣的,很多人也都知道,明朝的火器种类繁多,那么又到底有多少种呢?多少不好确定,但是可以大致的给大家盘点出来,如果对这些问题感兴趣的,可以速度的来看看,期待你的收藏哦。1、西洋炮熟铜铸就,形圆若鼓。2、红夷大炮欧洲的12磅舰载加农炮,铁铸。3、大将军炮二将军炮,比

  • 荀彧为什么反对曹操为魏王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其实严格来说,荀彧没有背叛曹操。荀彧始终都没有担任曹操给予的官职,他与夏侯惇、司马懿不同的是,荀彧为汉臣,死的时候也是以汉臣的身份而死的。所以说荀彧谈不上背叛了曹操。到时曹操背叛了当年他和荀彧一起立下的志向,不但没有匡扶汉室,反倒是篡汉自立。而这才是荀彧晚年跟曹操反目成仇的根本原因。1、曹操的谋主荀

  • 王阳明与土司关系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王阳明,因创立了阳明心学而风靡世界,被世人称之为明朝第一人;王阳明被后人尊称为立德、立功、立言“真三不朽”的完人、圣人;王阳明也是我国史上文人带兵作为成功的人之一,能与诸葛亮、毛主席齐名。这样一个被后世称之为圣人、完人的王阳明却最推崇湘西土家族,称湘西土司官兵&ldquo

  • 张公案张屏人设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在《张公案》中,张屏的人设比较特别,他并非是风度翩翩的美男子设定,而是一个有些呆板,不懂人情世故的书生。张屏长着一副波澜不惊的脸,遇事十分淡定,他不会轻易将自己的情感表现出来,但内心却十分火热。张屏重友谊,所以他很珍惜兰珏这个朋友,两人就像是知己,在事业方面相辅相成,令旁人羡慕。张屏能吸引读者,完全

  • 悬崖之上历史原型事件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悬崖之上》并不是一部简单的谍战片,背后的历史事件是有原型可寻的。故事开场,四位特工接到任务,去营救一位叫王子阳的人。王子阳被关在背荫河营地,在这个营地里发生的事情,在历史上都是真的。抗战时期,日军成立了一支专门研究生物、化学武器的部队,便是731部队。731部队在国内犯下了种种恶行,而他们的头目石

  • 弘时怎么死的历史上,是赐死还是抑郁而终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根据史籍记载,弘时年少调皮放纵,做事不想后果,这让父亲雍正皇帝十分失望。弘时22岁的时候,雍正将他过继给允禩,而允禩可是雍正的政敌,实在让人难以想象雍正此番举动的目的。后来弘时直接被赶出紫禁城,他的政治生涯就此宣告结束,最后年纪轻轻便忧郁而终。不过还有另一种说法,称弘时是被秘密赐死,真相究竟是怎样的

  • 西汉冯唐活了多少岁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西汉大臣冯唐的具体出生日期不详,但他应该活了很久,不然也不会有“冯唐易老”的说法。冯唐为人正直,直言不讳,但也因此容易得罪人。汉景帝时期,冯唐曾被立为楚相,但没过多久就被罢免,汉武帝继位后,为了对抗匈奴,对天下广招贤才,冯唐被举荐,只是这时他已经90岁高龄,有心无力。其实像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