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隆基晚年有多凄惨,被儿子取代却毫不知情

李隆基晚年有多凄惨,被儿子取代却毫不知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3100 更新时间:2024/2/17 17:21:28

李隆基英明一世,晚年却落个凄惨结局,人生的大起大落在他身上显得格外明显。李隆基是典型的高开低走的皇帝,他在位期间正处大唐极盛时期,结果一场动乱导致自己被迫出逃,后来被儿子取代皇位还毫不知情,实在令人唏嘘。李隆基晚年会得如此下场,跟他一味放纵自己有很大关系,觉得年轻时努力了,晚年就可以毫无顾忌的享受,结果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1、父子失和

开元二十五年(737年),玄宗因所宠武惠妃谗言,将三个儿子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废为庶人并杀害,酿成了唐朝自玄武门之变以来的最大皇室悲剧,武惠妃费尽心思想让自己的儿子寿王李瑁(杨贵妃前夫)成为太子,却不料在三王喊冤被害后,自己反在同年十二月病死。真是天理昭昭,含冤者必得伸冤,武惠妃一死,寿王李瑁自然失去了成为太子的机会。开元二十六年(734年),玄宗改立三子忠王李亨为太子。

不过,太子李亨的储君之位殊为困难,当时,朝中有拥立寿王的奸相李亨与他作对,还有因为杨贵妃得宠而得到重用的宰相杨国忠,同样处处为难太子。在太子与李林甫、杨国忠的较量中,身为父皇的玄宗却亲疏不分,为了防止太子羽翼丰满、势力扩张,便放任李林甫和杨国忠对太子李亨轮番冲击,李亨当太子的头几年过的尤其艰难,要独立面对这些奸臣的疯狂攻击,几次都是有惊无险的度过风险,而身为父皇的玄宗却始终置身事外,对太子的薄凉到了极致,让很多人感到心寒。

太子李亨在当储君期间,经历了两次大案、两次婚变,虽有惊无险的度过风险,却令他身心蒙受巨大的创伤,精神受到极大的刺激。身为父皇的玄宗,并没有及时给予精神物质上的抚慰,父子关系在这期间变的微妙起来。

李亨在谨小慎微中度过了多年的太子生涯,这位极善于隐忍的皇太子,终于熬到了李林甫去世,却又要面对继任宰相杨国忠对他疯狂的攻击,在玄宗迷恋杨贵妃闺房的时候,李亨却要凭一己之力与杨国忠明争暗斗,度过了几年貌似平静实则险象环生的时光。直到安史之乱爆发后,太子李亨才找到反击的良机,而马嵬驿兵变,则成为李亨走向政治前台的关键。

2、被迫禅位

玄宗真是自作孽啊,虎毒还不食子呢,他却一日之内赐死三子,还与太子李亨父子失和,关系日趋紧张,为自己晚年的凄惨生活埋下了伏笔。

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初九,早就包藏谋逆之心的范阳、卢龙、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以诛杨国忠为由起兵反唐。十余万叛军在短短一个月时间便攻陷东都洛阳,天宝十五年(756年)正月,安禄山在洛阳自称大燕国皇帝,五月,叛军大败唐将哥舒翰,长安的门户潼关被叛军攻破。

六月十三日,已经被叛军吓破胆的玄宗,只带少数妃嫔、随臣,由左龙武大将军陈玄礼率领数千禁军扈卫逃出长安,往成都而去。

玄宗匆忙出逃,太子李亨被任命为天下兵马大元帅总督平叛,这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抢班夺权机会。玄宗一行途经马嵬驿时,李亨已经提前派心腹太监拉拢左龙武大将军陈玄礼,密谋策划以非常手段对付杨国忠,这一行动有可能在长安时就已经在密谋,而最理想的下手时间,自然是在玄宗一行出逃途中。

果然,玄宗一行人困马乏途经马嵬驿时,陈玄礼率领禁军便发动了兵变,杀死杨国忠、杨暄父子,将韩国夫人乱刀砍死。又逼迫玄宗交出杨贵妃,面对群情激愤的禁军将士,玄宗纵然想保住杨贵妃的命也已经不可能,只得含泪掩面,把杨贵妃交由高力士缢死,一代美人就此香消玉殒。

陈玄礼虽然也很痛恨杨国忠,因此配合太子除掉了杨氏兄妹,但他并不想背上弑君的罪名,而是处死杨贵妃后,带头向玄宗表示了效忠,这就确保了玄宗的人身安全。李亨一手策划马嵬兵变,诛杀杨氏,矛头已指向了玄宗。按照计划,玄宗继续西行入蜀,但太子与玄宗的关系因为诛杨之事变的更加紧张,父子分道扬镳已经势在必行。

李亨把大部分禁军留给玄宗,自己只带少量亲兵,一路有惊无险、仓皇颠沛,艰难的抵达朔方军治所灵武城。天宝十五年(756年)七月,李亨在灵武城的南门城楼举行了简单的登基仪式,改年号为至德,遥尊玄宗为太上皇。登基当天,便派使者前往成都,向太上皇报告这一消息。

太子李亨策划兵变,逼杀玄宗宠爱的杨贵妃,之后又在灵武城自行称帝,而玄宗完全不知情。退位是被动的,因此当使者抵达成都向玄宗报告太子登基继位的消息时,玄宗的表情是惊诧的,但又不得不隐藏自己的愤怒心情,他知道,自己老了,属于新皇帝李亨的时代已经开始了。

3、凄凉离世

肃宗即位后,重用郭子仪、李光弼等名将,积极调集军队,遣使请回纥兵助战,唐军重振兵威,叛军节节败退。至德二年(757年),安禄山被其子安庆绪所杀,长安收复,玄宗一行人,终于在出逃三年后重返都城。

最初,已经成为太上皇的玄宗被安置在兴庆宫,不再过问政事,侍候他的,依然是左龙武大将军陈玄礼和宦官高力士等心腹近臣,另有玄宗的亲妹玉真公主与旧时宫女、梨园弟子为他娱乐。但他每日仍然抑郁不乐,对于爱妃杨贵妃之死,他一直是耿耿于怀,出于对贵妃的思念,让画工画了她的肖像张挂于别殿,朝夕视之,常常凄然泪下。

太上皇居兴庆宫,肃宗总以各种理由不去探视问安,父子之间的芥蒂已经很深。宦官李辅国作为肃宗的心腹近臣,为了立功以固其恩宠,竟然向肃宗上奏,以兴庆宫易与外人交通,陈玄礼高力士“谋不利于陛下”为由,请求将太上皇移往别宫居住。肃宗当时没有答应,但李辅国却动了歪心思。

上元元年(760年)七月,李辅国乘肃宗患病卧床之机,矫诏强行要把太上皇从兴庆宫迁居偏僻的西内甘露殿,途经夹城时,李辅国为了展示自己的权势,竟然率五百骑射生将拦于道上,见帝不仅不拜,还摆出剑拔弩张的架势,玄宗当初被惊吓到几乎从马上跌落,幸亏宦官高力士挺身而出,厉声斥责李辅国,玄宗才安全地迁居甘露殿。

这件事过后,昏聩的肃宗并没责怪李辅国,反而对他更加信任重用。可见玄宗晚年被这个不孝儿子整的是够凄惨的,父子关系薄凉到这般地步,也只能说是玄宗自己当初对儿子实在是太过无情,因此也不能把“不孝”这个恶名完全扣在肃宗头上。

玄宗迁居甘露殿没几日,他身边的亲近之臣随即受到清洗,高力士以“潜通逆党”之罪被流放于巫州,陈玄礼被勒令致仕,玉真公主出居玉真观。这一下子玄宗身边连一个可以说话的人都没有了,彻底成了孤家寡人,真的是“茕茕独处,形影相吊”,晚景之凄惨,令人唏嘘。

一个人孤冷凄凉生活了两年后,七十八岁的太上皇李隆基,终于在宝应元年(762年)四月驾崩了,虽然玄宗无论在位时间,还是年龄,都创下了唐朝皇帝之最,但是他晚年的生活其实一点都不幸福,忧郁寡欢,形影单支,纵然活的够长,也难以改变他晚年凄惨的现实。

而肃宗,自当上皇帝后,并没有选择原谅父皇。在玄宗驾崩的同年,早已疾病缠身的肃宗亦驾崩,这一对父子,最终还是没能放下芥蒂。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如果韩信交出兵权,学萧何自污,刘邦还会杀他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韩信,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汉朝的开国元勋,是刘邦手下的悍将。汉朝成立后,若当年韩信效仿萧何自污的办法,那他不仅躲不掉吕后和萧何设计杀他,同时还会让刘邦对韩信的猜忌更加严重。刘邦生出杀韩信的想法的关键,不是因韩信形象的好坏与否,而是韩信与生俱来的优势以及后天树立起来的优势。1、先天优势韩信本是由项

  • 为什么有人认为刘禅是千古一帝,有什么理由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刘禅,长期以来都是被大家所津津乐道的任务。有人觉着刘禅昏庸,是这个怎么也扶不起来的阿斗,但是也有人认为刘禅聪明绝顶,堪称“千古一帝”。那么为何会有人觉着刘禅是“千古一帝”呢?刘禅真的有那个实力吗?那么接下来小编就来跟大家聊一聊这个问题。1、为什么有

  • 盘点那些明朝拥有的火器(含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这个明朝的火器,很多人也都比较感兴趣的,很多人也都知道,明朝的火器种类繁多,那么又到底有多少种呢?多少不好确定,但是可以大致的给大家盘点出来,如果对这些问题感兴趣的,可以速度的来看看,期待你的收藏哦。1、西洋炮熟铜铸就,形圆若鼓。2、红夷大炮欧洲的12磅舰载加农炮,铁铸。3、大将军炮二将军炮,比

  • 荀彧为什么反对曹操为魏王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其实严格来说,荀彧没有背叛曹操。荀彧始终都没有担任曹操给予的官职,他与夏侯惇、司马懿不同的是,荀彧为汉臣,死的时候也是以汉臣的身份而死的。所以说荀彧谈不上背叛了曹操。到时曹操背叛了当年他和荀彧一起立下的志向,不但没有匡扶汉室,反倒是篡汉自立。而这才是荀彧晚年跟曹操反目成仇的根本原因。1、曹操的谋主荀

  • 王阳明与土司关系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王阳明,因创立了阳明心学而风靡世界,被世人称之为明朝第一人;王阳明被后人尊称为立德、立功、立言“真三不朽”的完人、圣人;王阳明也是我国史上文人带兵作为成功的人之一,能与诸葛亮、毛主席齐名。这样一个被后世称之为圣人、完人的王阳明却最推崇湘西土家族,称湘西土司官兵&ldquo

  • 张公案张屏人设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在《张公案》中,张屏的人设比较特别,他并非是风度翩翩的美男子设定,而是一个有些呆板,不懂人情世故的书生。张屏长着一副波澜不惊的脸,遇事十分淡定,他不会轻易将自己的情感表现出来,但内心却十分火热。张屏重友谊,所以他很珍惜兰珏这个朋友,两人就像是知己,在事业方面相辅相成,令旁人羡慕。张屏能吸引读者,完全

  • 悬崖之上历史原型事件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悬崖之上》并不是一部简单的谍战片,背后的历史事件是有原型可寻的。故事开场,四位特工接到任务,去营救一位叫王子阳的人。王子阳被关在背荫河营地,在这个营地里发生的事情,在历史上都是真的。抗战时期,日军成立了一支专门研究生物、化学武器的部队,便是731部队。731部队在国内犯下了种种恶行,而他们的头目石

  • 弘时怎么死的历史上,是赐死还是抑郁而终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根据史籍记载,弘时年少调皮放纵,做事不想后果,这让父亲雍正皇帝十分失望。弘时22岁的时候,雍正将他过继给允禩,而允禩可是雍正的政敌,实在让人难以想象雍正此番举动的目的。后来弘时直接被赶出紫禁城,他的政治生涯就此宣告结束,最后年纪轻轻便忧郁而终。不过还有另一种说法,称弘时是被秘密赐死,真相究竟是怎样的

  • 西汉冯唐活了多少岁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西汉大臣冯唐的具体出生日期不详,但他应该活了很久,不然也不会有“冯唐易老”的说法。冯唐为人正直,直言不讳,但也因此容易得罪人。汉景帝时期,冯唐曾被立为楚相,但没过多久就被罢免,汉武帝继位后,为了对抗匈奴,对天下广招贤才,冯唐被举荐,只是这时他已经90岁高龄,有心无力。其实像冯

  • 曹叡晚死几年,三国局势会如何发展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而这段时期却也是个人才辈出的年代。那些攀升至顶峰的人物,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将改变历史的走向。可能谁也想不到,曹操用尽一生打下的江山,最后会送给司马氏。而这段历史的转折点就发生在曹睿身上,曹睿算英年早逝,如果他晚死几年的话,三国局势会如何发展呢?可能这背后牵扯到的历史变化会更多,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