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操杀吕布后悔吗

曹操杀吕布后悔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2049 更新时间:2024/2/11 2:00:17

曹操爱才、惜才天下人皆知,像吕布这样的猛将,曹操自然希望能够为他所用。那吕布被他处死后,曹操是否会感到后悔呢?可能曹操会产生后悔的想法,但他应该知道,用人最重要的一点是对他保持忠心,而吕布被称为“三姓家奴”,曹操也没办法保证日后吕布不会做出背叛他的事,所以除掉以绝后患是最好的选择。那也有朋友觉得曹操至少后悔过三次,下面就来看看到底是哪三次吧。

1、曹操后悔吗

公元198年,刘备的徐州被吕布霸占,他不得不投靠强大的曹操,借助曹操的大军讨伐吕布,经过艰苦作战,攻破了下邳,活捉吕布及陈宫高顺、张辽等主要将领。这四人中,陈宫只求一死,即使曹操以其老母相威胁也无济于事,高顺一言不发,藐视曹操,被曹操处死,张辽大骂吕布贪生怕死,只恨自己当年在濮阳城中没有擒杀曹操,只有吕布“委曲求全”,向刘备低声下气祈求为其说一句好话,归顺曹操,为曹操鞍前马后。

可惜的是,刘备早看透了吕布的本质,帮了“倒忙”,“公不见丁建阳董卓之事乎?”一句话葬送了吕布的生机,坚定了曹操杀吕布之心。于是吕布被绞杀,身首异处。曹操杀吕布,不是出自本心,只是被旁边的刘备误导了,这才头脑发热,杀了吕布。那么曹操杀了吕布,是否后悔过?

河北四庭柱之首颜良带领十万大军讨伐曹操,两军在白马对峙。曹操派出原吕布手下八健将之中的宋宪和魏续,结果不到三个回合双双毙命,猛将徐晃上去,不到二十回合大败而归,曹营诸将栗然。曹操不得已,从许都请来关羽,斩杀颜良。如果曹操没有斩杀吕布,以吕布的武力,对付颜良是很轻松的。曹营面对袁绍手下悍将颜良,也不至于损失宋宪和魏续两员大将,也不至于束手无策,诸将栗然。如果吕布在曹营,曹操就不需要请关羽对战颜良,关羽也就没有立功的机会,也就不好意思离去了。

2、败走华容道

曹操在统一北方,降服荆州刘琮后,一路追杀刘备于江东。东吴孙权和刘备组成孙刘联军,由大都督周瑜统一指挥,在赤壁和曹操八十三万大军对峙。周瑜和诸葛亮联手,定下连环计,火烧赤壁,将曹操的八十三万大军烧得灰飞烟灭。此时,曹操在张辽、许褚文聘等人的帮助下,仓皇而逃,败走华容道。途中,曹操残兵败将先后被赵云、张飞、关羽等人围追堵截,十分狼狈,多次险些丢了小命,尤其是在关羽这一关,曹操听从谋士程昱建议,低声下气祈求关羽,这才顺利通过。

三国演义中相关描述如下:

操曰:“五关斩将之时,还能记否?大丈夫以信义为重。将军深明《春秋》,岂不知庾公之斯追子濯孺子之事乎?”云长是个义重如山之人,想起当日曹操许多恩义,与后来五关斩将之事,如何不动心?又见曹军惶惶皆欲垂泪,一发心中不忍。于是把马头勒回,谓众军曰:“四散摆开。”这个分明是放曹操的意思。

如果天下第一高手吕布在此,对付赵云、张飞、关羽等人游刃有余,保护曹操顺利通过华容道毫无压力。想当年在虎牢关前,刘关张三英才勉强击败吕布,濮阳城外,曹营六将击败吕布。因此,当曹操的生命受到危险时,他或许会想起吕布吧。

3、割须弃袍

马超联合韩遂等人,举起反叛曹操的大旗,一路上势如破竹,很顺利占领潼关。曹操匆忙带领大军驰援,与马超军队在潼关外大战。马超是西凉第一高手,犹如吕布在世,武功极高。他和许褚大战二百多回合,略占上风,在随后的混战中,许褚身中数箭。马超杀得曹操割须弃袍,渭水河畔差点射杀曹操。曹操感叹道:马儿不死,我命休矣。如果此时吕布活着,即使马超再厉害,也翻不起多大的浪花。

在三国24名将之中,马超仅仅排名第5,而吕布却排在第1,超出马超4个名次,实际上的差距还是很明显的。如果吕布为曹操效力,或许都不需要曹操亲自征讨马超,派出吕布,就可以轻易解决马超了。

白门楼,曹操听从刘备的建议,绞杀无敌的吕布,此后他或许在这三个时期后悔过。曹操遇到生命危险,或者遇到难以匹敌的敌将,他可能会想到吕布,也就后悔当初杀了他。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李婉儿孩子被谁换走了,宋真宗和刘娥知情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刘娥好不容易怀上孩子,结果这个孩子还是没能保住,得知这个消息后刘娥和皇上都很难过。真宗明白,大宋的皇后之位只能交给刘娥来做,所以他在奶娘的建议下决定做出一个大胆的举动,这个举动会伤害到李婉儿。想必大家都已经猜到了,真宗要将刘娥的儿子换成李婉儿的,李婉儿一直被蒙在鼓里毫不知情,非常可怜。历史上,婉儿的

  • 万俟卨和岳飞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朋友都会把万俟卨的名字读错,正确读音是mòqíXiè,他的姓并不读wàn。历史上,万俟卨是南宋早期宰相,但他是一位奸臣,因为陷害岳飞,使他一直被后世所鄙薄。万俟卨原本依附于秦桧,后来他担任宰相后,虽然不在听从秦桧,但他所做的事情和秦桧无异,而且更加让人鄙视。下面是关于万俟卨的生平介绍,相信能让你

  • 宇文化及为什么会失败,缢杀隋炀帝后却毫无作为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公元618年,宇文化及发动谋反,将隋炀帝缢杀,还有宫内的宗室、外戚全被杀死。此后宇文化及扶持杨俊的儿子杨浩为皇帝,实则掌控军政大权。宇文化及此番算是谋反成功,但他并没能开心太久。后来,司马德戡等人决定除掉宇文化及,虽然计划失败了,但这让宇文化及身边的追随者锐减,最后他也只能逃亡流窜。宇文化及距离成功

  • 李婉儿黑化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大宋宫词》中,狸猫换太子的故事终于要上演了。不过和我们熟知的狸猫换太子不同,这件事并非由刘娥主导,宋真宗才是真正的操控者。在传统故事中,刘娥是用狸猫将李宸妃的儿子换走,最后自己当上了皇后。不过这是杜撰出来的故事,历史上真宗应该是知情的,而且他更想让刘娥称后,这里面的确是牺牲了李宸妃,也就是婉儿。不

  • 春秋时期的公是什么意思,为何在战国变成了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在春秋五霸当中,齐桓公和晋文公等一些人都是“公”,而只有出国才是“王”,另外还有一个版本中还提到了“吴王和越王”。到了战国时期,七雄就全部变成了“王”。那么在当时周天子尚且还是“王&rdquo

  • 赵元佐和李皇后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楚王赵元佐是赵匡义长子,不出意外的话,他应该会成为太子。结果赵元佐偏偏和李皇后有了关系,这种事让他父亲知道那还得了?不得不说赵元佐胆子的确很大,但这似乎也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是赵元佐可能并不是很在乎皇位,不然没必要为了一己私欲,铤而走险。很多小伙伴好奇,历史上赵元佐和李皇后到底是什么关系,真的如剧中说

  • 袁崇焕不死明朝会灭亡吗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有关袁崇焕是忠是奸的争议已经持续了百年,有人认为袁崇焕是被冤杀,但也有人认为他死的不冤,主要矛盾还是集中在袁崇焕杀死毛文龙是否背叛了明政府。那这次,我们先不谈这个问题,主要讲下如果袁崇焕没死,他是否能阻止明朝走向灭亡呢?实际上也很难。当时袁崇焕的处境异常困难,他和崇祯皇帝之间的信任出现裂痕,这导致他

  • 王猛为何陷害慕容垂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金刀计,相信了解历史的朋友们都不会陌生,此计可谓是古代第一反间计,构思精妙,环环相扣。构思出此计的王猛更是被誉为十六国时期的第一谋臣,其文韬武略堪比诸葛孔明。在前秦天王苻坚请他出山后,对他言听计从如同刘皇叔之遇诸葛亮,前秦能够迅速地一统北方王猛也居功至伟。就是这么一位智者,却没有算到最后前秦天王

  • 李世民有几个皇子公主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唐太宗李世民的孩子不少,加上他十分宠溺自己的孩子,导致玄武门之变差点再次上演。李世民的长子李承乾,很早就被立为太子,如果他不作妖的话,那皇位妥妥会是他的。结果李承乾偏要自作主张,准备效仿父亲当年逼宫,结果事情败露后成了庶民。当然,按照唐律李承乾应该被赐死,但李世民舍不得,留了他一命。李世民的女儿比儿

  • 包拯出殡时为什么21口棺材,为什么盗墓贼不盗包公墓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有句老话怎么说来着:“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种红薯”。可以看的出自古以来人民老百姓就对当官的抱有着非常高的期待。是否清廉,则毫无疑问的是评判一位官员是否合格的标准之一。因此历代以来,只要是清官都会收到人们的称赞。包拯包青天美誉深入人心,作为我国历史上清正廉明的官员形象。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