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假如孙权没有偷袭关羽,徐晃还能解樊城之围吗

假如孙权没有偷袭关羽,徐晃还能解樊城之围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3246 更新时间:2023/12/9 18:48:43

樊城之战,徐晃带兵击败关羽,还连破关羽十重围堑,顺利解除樊城之围。不过徐晃此番能如此顺利,还要感谢孙权助他一臂之力。要不是孙权在背后偷袭得手,徐晃能否击败关羽就另说了。当时徐晃手下多为新兵,如果从正面和关羽交锋,恐怕还是会败下阵来,当时曹操阵营也不认为徐晃能够击败关羽,也只有和孙权联手后,才有了底气,关羽此战也是腹背受敌,导致无力抵抗。

1、曹操的想法

最开始关羽打襄阳和樊城,曹操虽然担心,但也没有过多压力,他派出了于禁庞德前去支援。于禁是百战名将,军事素养很高,庞德原本是西凉猛将,战斗力彪悍,可是说无论是从用兵上来看,还是从武将单挑来看,曹操此番的配置都是非常高的,他自认为是完全可以解樊城之围的。结果出乎曹操预料,于禁的精锐七军被关羽击败,庞德被杀,可以说这一支曹操寄予厚望的援兵被打得全军覆没了,这太恐怖了!

曹操投入这么多援军、配置这么好,竟然不是关羽一合之敌,再加上之前汉中之战,曹操被刘备打得太惨了,损兵折将,已经拿不出更多的人手去填襄樊的窟窿了,所以曹操都有了迁都的打算了。

曹操也是久经战阵之人,深通兵法,他此时综合评估双方实力,认为派谁去都打不赢关羽了,所以有了撤退的想法。曹操认为不论派谁去都打不赢关羽,这里面的“谁”自然也是包括徐晃的。

2、司马懿献计

曹操的想法震惊了众人,大家都不想就这么跑了啊,虽然正面打不赢关羽,但是可以从侧面出击嘛。于是司马懿出场了,献出了联合孙权偷袭荆州的建议。

原文:司马懿谏曰:“今孙、刘失好,云长得志,孙权必不喜;大王可遣使去东吴陈说利害,令孙权暗暗起兵蹑云长之后,许事平之日,割江南之地以封孙权,则樊城之危自解矣。”

司马懿给出的建议是让孙权从背后去偷袭关羽,逼迫关羽退兵。注意这一条建议,司马懿可没有说要派谁去和关羽硬刚啊,这从侧面印证了一个观点,那就是司马懿也认为硬刚关羽打不过,要不然何需去示好孙权,让他去偷袭荆州,直接一波过去硬刚关羽,把关羽按回去,岂不更省事?

3、徐晃实力分析

曹操听从了司马懿的建议,派人去说服孙权起兵,并派徐晃继续去增援樊城。不过曹操并没有让徐晃去和关羽交战,而是让徐晃就驻扎在阳陵坡,等到孙权那边有回应了,开始打荆州了,再开始进兵。就这样,徐晃一直在那里等着,眼看着关羽在前,就是不敢动手。终于,孙权偷袭荆州的消息传来了,徐晃才开始动手。他向樊城和荆州兵营地射箭,说孙权偷袭了荆州,扰乱军心,之后才陆续进攻。

文中曾两次提到荆州兵人心惶惶,一次是廖化关平说的,一次是关平对关羽说的,可见这种影响军心的言论已经是在荆州兵内部传开了,严重影响军队的战斗力。关于军心对军队战斗力有多重要这个问题,其实从后文荆州兵因为担心父母妻儿,大量逃亡可以看出。

综合徐晃在战场的表现,不敢主动进攻关羽,要等到孙权偷袭荆州的消息传来,并且把这个消息传给荆州兵都知道了,搞得人心惶惶了才敢进攻,可见徐晃自己也没有信心战胜关羽。他后续之所以能够击败关羽,完全就是因为荆州兵人心惶惶,发挥不出战斗力,而关羽之所以选择撤退,也是因为荆州被夺,他不得不回去救援。

综合曹操、司马懿和徐晃的表现来看,我们很明显可以看到,孙权是整个战争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要是没有孙权从背后偷袭荆州,徐晃的援军不一定能够击败关羽。要是孙权配合关羽进攻,给关羽一个安稳的荆州,说不定关羽还真的可以再接再厉攻下樊城,给曹操造成巨大压力,逼迫曹操迁都。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宋仁宗时期为什么那么多名人,关键在于“仁”字的体现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宋仁宗在位期间,朝内可以说是人才辈出,我们非常熟悉的苏轼、范仲淹、欧阳修、包拯等人,都和仁宗是同时期的人物,那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这总不会是一个巧合,实际上这便和仁宗的“仁”字有关,历史上庙号为仁宗的皇帝,后人对他的评价一般都很高,也只有遇上明君,这些有能力的大臣、文人,才有

  • 韩遂是个怎样的人,为什么总在造反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只要一聊起汉朝末年群雄争霸的时候,浮现在我们很多人脑海中的就是曹操、董卓、吕布、刘备、袁绍等一些大佬们了。在这些人当中,要么之中我这最高权利的董卓;要么是武力值爆表,凶悍无比的吕布;要么就是被文字艺术所塑造成为了反面角色的袁绍;又或是是后来居上的成功者如曹操刘备。历史总是以成败论英雄的,就因为他们创

  • 赵国临阵换将的两次战役是什么,分别换的哪两个大将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关于战国时期的事情,赵国的两次临阵换将可以说是非常的忌讳了,毕竟这样的事情在战场是万万不可的。那么在历史上,赵国的两次临阵换将的战役是什么呢?分别换的是哪两个大将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长平之战,用赵括替换廉颇当时赵国投入兵力约45万,秦国投入兵力约60万,历史上少有

  • 法正在三国是什么人物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法正,了解三国历史的朋友相信对这个名字不会陌生,这是刘备手底下的谋士,最后死在了护军将军的位置上。至于为何会有“法正不死,便无三国”的说法,来自《三国志蜀书》中夷陵之战后,诸葛亮的一句感叹:“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rdquo

  • 汉献帝真的无能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在三国历史当中,说起那些有谋略的人,相信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什么诸葛亮、司马懿、庞统、曹操等一些人了,但其实东汉的最后一位皇帝汉献帝刘协其实也很有这方面的潜能,只是很少被人注意到。虽然作为一个傀儡皇帝,有点小透明很正常。但如果你觉得汉献帝真就是个没脑子的皇帝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先看个数据。407年的

  • 朱全忠和朱温是一个人吗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历史上,朱全忠便是朱温,他们是一个人。朱全忠早年参加起义军,一路上攻陷洛阳、长安,使得唐朝根基岌岌可危。此后朱全忠归顺唐军,开始和黄巢军作战。也就是在这段时间里,朱全忠不断扩充自己的势力,使他成为当时最强大的割据藩镇,唐朝最后便是亡在了朱全忠手上。只是朱全忠最后结局也不算好,是被自己儿子的马夫杀死,

  • 刘禅为什么先后处死刘琰、李邈和杨仪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刘备去世后,刘禅继位,但刘禅虽然身为皇帝,但朝中大小事基本都听诸葛亮的,刘禅几乎没有实权。这段日子刘禅过的也是很郁闷,所以等诸葛亮病逝后,刘禅此后不再设丞相一职。有人解读说,刘禅此举是为了将大权掌控在自己手中,他和诸葛亮的关系实际上已经很紧张了,不过事实真是如此吗?诸葛亮死后,刘禅接连除掉刘琰、李邈

  • 秦国统一全国后使用的货币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春秋战国,大家都知道,最后是由秦国统一了全国,其他六国均被秦国灭亡了。那么秦国再统一全国之后也是准备了很多,而且也是进行了一次打整顿,比如说这个货币。秦国当时统一全国后使用的货币叫什么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秦国统一全国后使用的货币是什么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确定统一法律、度量衡、货币和

  • 战国七雄灭亡顺序顺口溜口诀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相比大家对于战国七雄都是比较了解的,对于他们最后被秦国统一,都是能够想得到的,毕竟秦国当时太强大了。关于战国七雄的灭亡顺序,可能很多人都记得不清楚,很容易记岔。所以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一下关于战国七雄灭亡顺序的顺口溜口诀!非常方便哦!赶紧一起来看看吧!1、战国七雄灭亡顺序顺口溜1、战国七雄的地理位置

  • 何铸是一个怎样的人,曾为免除岳飞死罪遭贬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历史上,岳飞被冤下狱,最后惨遭冤杀。其实谁都知道岳飞并没有罪过,但他又难逃一死,当时不少人替岳飞求情,但做出这样的事是需要付出一定代价的。被贬官都还算好,有一些和岳飞走的很近的人,最后也都被杀。当时负责审问岳飞的官员,曾被他感动,一度想要免除岳飞的死罪,结果自己反倒把官位给丢了。下面就来讲讲这位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