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子婴与扶苏和成蟜是什么关系

秦子婴与扶苏和成蟜是什么关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2581 更新时间:2024/2/15 18:58:12

说起秦子婴,作为秦朝史上最后一位皇帝,虽说他杀了奸臣赵高,但依然是无法挽救已经分崩离析的秦国了。虽说已经降了攻入关中的刘邦,但是这位仅仅只在位了46天的秦朝皇帝所留给我们的最大疑点就是关于他的出生。虽说在史记当中对秦子婴的身份有些交代,但是由于史料本身有冲突,再加上史料的记载没有标点符号,导致了后世对其理解出现了偏差等一些原因。秦子婴的身份到现在都还是个谜团。那么秦子婴的到底是怎样的出生呢?与秦始皇、扶苏、成蟜又是什么关系呢?目前主要有以下四种说法。

1、秦始皇之子,成蟜之侄,扶苏之弟

这种说法的依据,源于《史记·六国年表》中的记载,其中言道,“(赵)高立二世兄子婴”。然而,这种说法看似有理有据,实际上却很难站得住脚,主要存在以下两个方面原因。

首先是《史记》记载冲突,一方面,《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立二世之兄子公子婴为秦王”,另一方面,《史记·李斯列传》则记载,“乃召始皇弟,授之玺”。这两处记载虽然也有冲突,但显然均不符合秦始皇之子、胡亥之兄的说法。

其次是当时的环境,根据《史记》的记载,秦二世胡亥即位之后,为了稳固统治,对兄弟姐妹们痛下杀手,包括扶苏在内,共计有二十三个兄弟、十个姐妹惨遭杀害。如果子婴真的是秦始皇之子,那么在这次灾难中,他绝无幸免之理。

如果子婴是秦始皇之子、胡亥之兄,那么他就是成蟜的侄子,扶苏的弟弟。不过,种种迹象表明,子婴基本不可能是秦始皇之子。

2、秦始皇之侄,成蟜之侄,扶苏之堂兄弟

这种观点认为,《史记·六国年表》中的“(赵)高立二世兄子婴”,应该断句为“(赵)高立二世兄,子婴”,而《史记·李斯列传》中的“召始皇弟子婴授之玺”,则应该断句为,“召始皇弟子、婴,授之玺”。

按照这种说法,“子婴”应该是秦始皇兄长的儿子,也就是秦始皇的侄子。学者李开元、马百非等人持此种观点,并认为子婴很可能是成蟜的儿子,他们推测成蟜大约出生于前256年,子婴则大约出生于前240年,因此当成蟜于前239年奉命领兵出征时,由于子婴太过年幼,因而并未随同出征,最终被留在了秦国。同时,根据《释名释长幼》的记载,“人始生曰婴”,因此“子婴”中的“婴”,有初生儿、年幼儿的含义。

而根据《史记·蒙恬列传》的记载,胡亥在屠杀兄弟姐妹和朝中大臣时,子婴非但性命没有受到威胁,反而曾对胡亥进行劝谏。因此,可以断定的是,子婴不仅对胡亥的皇位没有威胁,而且极可能是胡亥的长辈或者比胡亥年长。

这种说法虽然与《史记·秦始皇本纪》仍然有冲突,但相对来说还算比较合理。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秦始皇乃是秦庄襄王嬴异人的长子,因此如果子婴是秦始皇兄长的儿子,那么子婴的父亲也绝不可能是嬴异人之子,而应该是嬴异人兄弟的孩子,也就是秦始皇的堂兄弟之子。

因此,如果这种说法成立,那么子婴应该是秦始皇和成蟜的侄子,公子扶苏的堂兄弟。

3、秦始皇之(堂)弟,成蟜之(堂)兄弟,扶苏之(堂)叔父

这种观点主要源自于《史记·李斯列传》中“自知天弗与,群臣弗许,乃召始皇弟,授之玺。子婴即位,患之,乃称疾不听事,与宦者韩谈及其子谋杀高”的记载。

这种观点认为,子婴有可能是秦始皇的弟弟、胡亥的叔叔。杨善群、王蘧常等人认为,以子婴的遭遇、才干和影响力来讲,远非秦二世及其同辈所能及,且胡亥叔叔的身份也的确能够使其免遭胡亥的毒手,且《李斯列传》中记载了子婴与其子处死赵高的事件,而以秦始皇儿子们的年纪来看,秦始皇的孙子们显然不可能做到这点。

不过,这种说法不仅与《史记·六国年表》和《史记·秦始皇本纪》存在明显冲突,而且史料中明确记载的秦始皇弟弟,仅仅只有三人:其中成蟜早在秦始皇举行冠礼前后便已经叛逃赵国,而嫪毐赵姬所生的两个儿子,则全部被秦始皇杀死。至于秦始皇是否有其他兄弟,目前根本无法得知。当然,还有另外一种情况,那就是子婴是秦始皇的堂兄弟,即秦庄襄王嬴异人兄弟之子。

如果这种说法成立,那么子婴要么是秦始皇和成蟜的兄弟,扶苏的叔父,要么是秦始皇和成蟜的堂兄弟,扶苏的堂叔。

4、秦始皇之孙,成蟜之侄孙,扶苏之侄

这种观点认为,《史记·六国年表》中的“高立二世兄子婴”,应该断句为“二世兄子、婴”。而《史记·秦始皇本纪》中的“立二世之兄子公子婴为秦王”,则应该断句为“立二世之兄子,公子婴为秦王”。

虽然这种记载同样与《史记·李斯列传》有冲突,但从东汉班固到近现代,均基本采用了这种说法,甚至连近些年修订出版的《辞海》和《辞源》,也采用了这种说法。甚至有观点直接认为,子婴就是公子扶苏的儿子。

不过,个人认为,子婴即使是胡亥兄长的儿子,也不太可能是扶苏之子。原因在于,在秦始皇的诸多儿子之中,扶苏对于胡亥的皇位威胁最大,这也是胡亥最先要处死扶苏的原因,而如果子婴是扶苏之子,那么他基本不可能逃过胡亥的毒手。

如果这种说法成立,那么子婴就应该是秦始皇的孙子,成蟜的侄孙,扶苏的侄子。至于有没有可能是成蟜的孙子,由于史料并未明确记载成蟜是否有儿子存世,因此这种可能存在,但应该不会太高。

如上,由于《史记》记载的冲突,以及关于史料断句的争议,导致子婴的身份根本无法断定,而在以上四种流传最广的说法中,目前流传最广的,便是第二种和第三种。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昭宣中兴对西汉造成了哪些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关于这个昭宣中兴,完全就是西汉的汉昭帝和汉宣帝所处的时期,两个皇帝的治理有方多带来的盛世。那么关于这个昭宣中兴,对于西汉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呢?毕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啊!汉武帝刘彻在位时一改文景二帝与民相息的政策,而是屡兴征伐,最终平定南越,痛击了匈奴,

  • 诸葛亮死后为何司马懿终生不再伐蜀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三国相信很多朋友们都有看过了,在这里面司马懿可谓是人人皆知的人物了,常常将他与诸葛亮相提并论。二人棋逢对手,给后人留下了不少耳熟能详的故事。在历史当中,诸葛亮曾经多次北伐中原,以图谋发展来报效蜀国和刘备的知遇之恩,更是在五丈原与司马懿展开生死决战。结果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司马懿成了笑到最后的人。2

  • 关羽瞧不起马超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要说关羽为什么看不上马超呢?谁说的这话呀?那肯定就是罗贯中先生了啊!在他的《三国演义》故事中,张飞和马超在葭萌关前大战300合,甚至挑灯夜战也未分胜负,那叫精彩啊。这时刘备就让关平去给关羽报喜的时候向大家做的表演说的,把马超说的神乎其神。这时候关羽不愿意了,于是关轻蔑的表示要去四川找马超比武,于是派

  • 汉景帝刘启有哪些功绩,他是如何治理贪腐问题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汉景帝刘启是西汉评价比较高的一位皇帝,他在位16年时间,期间开创文景之治,平定七国之乱,维护国家统一。因为汉景帝下一任皇帝是大名鼎鼎的汉武帝,所以有关汉景帝的故事,并不是被很多人了解。其实汉景帝一生也挺精彩的,他小时候是个很调皮的人,性情不怎么稳定,曾失手杀死刘濞的儿子刘贤,因为这件事刘濞一直记恨着

  • 溥仪为何死也不愿意和李淑贤离婚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一件事情,那就是关于这个溥仪的,什么事情呢?其实就是关于溥仪和这个李淑贤离婚的事情了,话说当时李淑贤和溥仪要离婚的时候,这个溥仪是完全个不愿意的,以死相逼,而且还下跪祈求,这溥仪可是一位皇帝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做法呢?下面就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看看吧。李淑贤是溥仪的第

  • 界桥之战是以少胜多吗,公孙瓒为何会败给袁绍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界桥之战很少被提起,但这其实是一场非常经典的战役。袁绍一方以少胜多,而且是用步兵和弩兵战胜了公孙瓒强大的骑兵,使得战事非常具有研究意义。界桥之战历经两年,公孙瓒和袁绍都已经耗尽所有粮草,虽然结果是双方和解,但从战损来看,公孙瓒的白马义从几乎是全军覆没,那占据优势的公孙瓒为何会输给袁绍呢?想了解的小伙

  • 尉迟敬德为何深受唐太宗信任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尉迟敬德的影视形象,总给人一种大大咧咧,脾气不小,还有横蛮的感觉。不过除此之外,也能发现尉迟敬德有不少优点,例如为人仗义,并且任劳任怨,关键时刻是一位值得信赖和托付的人。所以李世民十分看重尉迟敬德,虽然他有部分缺点,但依然是唐初不可多得的将才。不知道在大家眼中,是如何看待尉迟敬德的呢?其实只要简单分

  • 唐玄宗为什么不立李瑁为太子,为何选了李亨为太子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正是因为寿王李瑁比忠王李亨的优势大,是皇子中最热门的太子人选,所以在他沉迷权谋的爹玄宗那里成为劣势,最终和东宫之位失之交臂。自从太子李瑛被废后,到李亨上马,大唐东宫之位空虚了一年零两个月,就在东宫无主的时间段里,最热门的太子人选就是寿王李瑁。来看看李瑁有什么优势:其一,老妈武惠妃当时为玄宗后宫第一人

  • 湘水为界平分荆州,瓜分荆州是不是解决了借荆州的问题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湘水之战是历史上蜀吴联盟的一个重要事件,极具标志性,这起事件就意味着蜀国和吴国在荆州问题上的矛盾已经无法进行调和,必定是兵戎相见。虽说这件事在双方政治内部主和派的努力下以湘水为界分割了荆州,重结盟好而告一段落,但是这件事并没有彻底的解决掉,并且给后面的荆州之战留下了隐患。1、湘水之争的经过。建安十九

  • 宋朝铸币量那么大为何没有通货膨胀?其实核心是在交纸这里了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问这个宋朝的一些情况,很多人也都发现了,那就是宋朝是一个非常喜欢铸币的朝代,现在出土文物,只要是宋朝的,那这个铜币就是成堆成堆的出现的,所以可见这个宋朝当时铸币的数量是多么的庞大,但是或许大家也都知道了,无休止的印钱是会造成通货膨胀的,但是在宋朝却没有出现这样的情况,那么这到底是为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