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姜子牙活了139岁是真的吗

姜子牙活了139岁是真的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2930 更新时间:2024/2/4 14:39:18

姜子牙最终到底多少岁?据说姜子牙在72岁的时候才遇见姬昌,此后便成为了姬昌的门客,辅佐着姬昌和姬发父子两人建立周王朝。周王朝建立以后,姜子牙被封齐地,周武王去世后,他又连着辅佐了后来的周成王周康王。这样算下来,姜子牙岂不是又活了好几十年,那他的年龄至少也要从一百开外来算起了。

史书记载姜子牙逝世的时间是在“康王六年”,同时史书还记载到“太公之卒百有馀年,子丁公吕伋立”。虽然史书没有明言姜子牙的年龄,但是我们根据夏商周断代工程年表来看,姜子牙逝世的周康王六年为公元前1015年,而姜子牙的出生年份大约是在公元前1128年,姜子牙的真实年龄最少也有113岁。

除了上面我们推算的结论,还有说法称姜子牙卒于周首都镐京时,岁寿139岁。关于姜子牙的年龄,各种各样的说法都有,估计这个问题会一直争论下去,他身上怎么就有这么多的谜团呢?

更为奇特的事情是,姜子牙死后,各地都出现了姜太公墓。古书《大清一统志·西安府·古迹》、《礼记·檀弓》等都记载了姜太公墓分别在不同的几个地方,如丰京、镐京、咸阳等地都有太公的墓。

姜子牙最后被葬在哪里?姜太公墓总体上有5个,分别在丰京、镐京、咸阳、卫辉以及齐国故都临淄。

《礼记·檀弓》记载:“太公封于营丘,比及五世皆反葬于周。”这是指姜太公最终被葬在了丰京,是丰京太公墓。

《大清一统志·西安府·古迹》记载:“太公墓在咸阳县东北”。另外在《陕西通志》卷九十一《艺文七·碑记上》也记载了:“咸阳之北,毕原之上,周文王、武王之陵在焉,而周公、太公之墓亦在。”现今的咸阳市周陵镇上的周文王与周武王的陵墓旁东500米处,有一高8米的小墓,墓碑上刻着三个大字“齐太公”,这是清朝乾隆帝在位的第48个年头陕西巡抚毕沅亲笔所题。

晋代葛洪所作《抱朴子》中:“姜公,亦曰姜老,……封于齐。卒年百余岁,葬镐京,陪文王之墓。”这就是镐京太公墓。

《卫辉市志·文物》称卫辉城西的太公镇吕村,有一古墓前有“周姜太公茔葬处”字样的墓碑,只不过这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知府大人立的。

在齐国故都临淄,据说此地有姜太公的衣冠冢,只不过根据出土文物来看,这墓的建造时期应该是汉代。

估计是姜太公在古代太有名了,毕竟他可是好多位帝王所崇拜的人物,就算再多来几个墓也没什么奇怪的了。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周朝人口最多的时候多少人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我国历史上的周朝分别位东周和西周,而东周属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是一个战乱不断,诸侯纷争的时代,人口方面的发展也是非常弱化的。那么周朝时期到底有多少人口呢?最多的时候又有多少呢?那么接下来小编就来给大家讲解讲解吧。西周在伐纣初期的王室人员应该在200人左右,因为周在封份诸侯的时候,周王室姬姓人员达到53

  • 关羽轻松斩杀华雄,如果加上颜良文丑能否击败关羽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华雄、颜良和文丑都是关羽的手下败将,演义中的关羽,基本上是无敌的存在,取敌方将领首级从来没有失过手。有粉丝开脑洞,称要是华雄、颜良、文丑三人联手,能否击败关羽呢?就现实来说,关羽很难以一敌三,但在演义的环境里,可能就要另说了。下面就来分析下他们各自实力,看看到底有没有这样的机会。如果你不认同的话,可

  • 赵高发动沙丘政变的目的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网友会猜测赵高发动政变的目的是什么,他除掉扶苏,把胡亥当做自己的棋子,难道是想自己称帝吗?可能后期赵高有这样的想法,但他早期决定更改秦始皇遗诏时,担心的应该是另外一件事。其实对于赵高来说,他并不忌惮扶苏,他是怕蒙恬和蒙毅这对兄弟,特别是赵高和蒙毅积怨已久,如果扶苏继位,蒙毅必然会得到重用,这样便

  • 吴三桂反清复明的什么原因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吴三桂的反清复明为什么会失败?这主要还是因为他是个没有信仰的人。吴三桂造反起兵打的旗号就是反清复明,然而全中国的人都有资格打这个旗号,唯独他吴三桂是没有这个资格的。吴三桂从来就不是大明朝的忠臣烈士。当李自成攻下北京的时候,手握重兵的吴三桂非但不想发兵勤王,反而和李自成眉来眼去谈条件。但是双方条件没有

  • 土木堡之变明英宗被俘,各地为什么没有发生动乱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土木堡之变让明朝陷入一场危机之中,当时明军主力损失惨重,明英宗被迫困在土木堡。因为水源被瓦刺掐断,从而陷入被动,导致明军最终惨败,明英宗还成了敌方的俘虏。这下明朝没了皇帝,这件事非同小可,历史上发生类似的事情,有可能导致这个朝代直接灭亡,或者各地动乱不段。不过明朝却比较平稳的度过了这次危机,国内也没

  • 盘庚迁殷是什么历史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商朝的都城在商汤灭了夏之前就有迁都过8次,在灭了夏朝之后又连续迁都了5次。殷商从建立一直到灭亡,经理的大约500年的时间,如此频繁的迁徙都城实属耐人寻味啊。至商朝第十九位国王盘庚时,将商都从奄迁到黄河以北的殷(今河南安阳小屯村附近)。此后,十二代商王都以殷为都城,再也没有迁都之举。商朝从建国到灭亡,

  • 伊尹的五味调和论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伊尹是我国历史上商朝初年的宰相,同时也是厨师和巫医,商汤称其位“元圣”,后世烹饪界称其位“厨圣”,中医药界称其位“汤液圣”。“久而不弊,熟而不烂,甘而不哝,酸而不酷,咸而不减,辛而不烈,淡而不薄,肥而不腻。&rdqu

  • 伊尹放太甲主要内容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提起伊尹,可能很多人对这个名字很陌生,他是商朝初年商汤的贤相,是历史上的一代名臣,为灭掉夏朝复兴殷商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然而,由于史书异记,以及后世对明君贤臣遇合的推崇,使得伊尹的故事不断向神奇化和圣贤化方向发展,遮蔽了历史的真相。1、《史记殷本纪》《孟子万章上》与《竹书纪年》孰是孰非?《史记》载:&

  • 伊尹汤液经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数千年来,在我国的民间流传着非常多的食品或是食品类的药品。就比如说在烹饪的时候加入生姜作为佐料,不仅能去腥,让味道更加鲜美,同时还有驱寒的功效。当人的身体比较燥热的时候就会去食用一些滋阴降火的食品,就比如说莲子、母鸭等等。一代名医孙思邈曾说:“凡欲治疗,先以食疗;既食疗不愈后乃用药尔。&

  • 梦溪笔谈如何记载范仲淹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梦溪笔谈》是宋朝著名科学家沈括,撰写的一部集合了自然科学、工艺技术和社会历史的综合性作品。这部书将当时各个学科的成就做了一个总结,还对典制礼仪的演变、北宋腐朽的体系等内容做出说明,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那这次准备通过《梦溪笔谈》,跟大家讲一件和范仲淹有关的故事。范仲淹似乎是被套上了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