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王翦是否有能力造反

王翦是否有能力造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2183 更新时间:2024/1/15 16:54:13

王翦作为战国末期秦国的大将,可以说是对秦国十分忠心,但王翦毕竟是手握重兵,在攻楚的时候手中有六十万大军,任何时候这样的人都不能让君主安心,王翦也的确不停地通过向嬴政索要金钱土地来避免秦王的猜忌,但王翦即便手中有重兵,但他是不是有能力去做造反这样的事情呢?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王翦灭楚之战

说起战国名将王翦,应该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存在,在历史上,他的名气丝毫不亚于白起,灭赵国、灭燕国、灭楚国,而他的儿子王贲也是当时名将,灭魏国和齐国,这对父子加起来,就直接灭了五个国家(韩国是被内史腾所灭),说是功高震主,那是毫不为过的;但王翦偏偏得了善终,不仅如此,王氏家族还发展得极为不错,唐朝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就是王翦的后代。

而这里要说的是王翦灭楚一战,当时王翦已经有了灭赵国和燕国的不世之功,而他的儿子王贲也灭了魏国,顶级将门世家已然成型;秦始皇接下来的目标就是楚国,楚国虽然已经被削弱了很多,但底蕴仍然很强,不是说灭就能灭的,秦始皇本想让王翦继续领兵,但王翦却说“非六十万人不可”,这可把秦始皇吓了一跳,要知道此时的秦国,虽然灭了韩国、赵国、燕国、魏国,但能拿出来的兵力依然不多,毕竟新降之地,还需要大量兵力镇守。

更何况,这可是六十万兵马啊,万一王翦有反心,以王翦的能力和兵力,秦国可是没有任何抵抗之力的。而当时的秦国,名将绝不仅仅只有王翦和王贲父子,蒙氏父子和李信等等,也都是名将;李信听到王翦的话后,立马站出来说“不过二十万人”便可打败楚国。秦始皇听后大喜,认为王翦老不堪用,便派李信和蒙恬率兵二十万,南下伐楚;结果被楚国名将项燕给击败,损失极为惨重。

2、王翦为何不会造反

秦始皇得知消息后,又惊又怒,但终究还是忍了下来,第一时间不是问罪,而是亲自乘快车奔往频阳,向王翦致歉,并答应加兵请求;不得不说,秦国底蕴真的是太强大了,开始派出去二十万,遭受大败后,又能立马拿出六十万大军,这可是六十万训练有素的精壮男丁啊!可不是什么老弱病残,在整个战国时期,能随便拿出六十万军队的,也只有秦国;而像韩国、燕国这样的弱国,估计全部加起来都没有六十万。

不过这王翦也是个人精,深知统领这么多军队在外,秦始皇内心肯定会有所忌惮,一旦有人煽风点火,自己一家的小命可就到头了;于是王翦出征时向秦王“请美田宅园池甚众”、“以请田宅为子孙业耳”;出关前,又连续五次求赐美田,连部下也开始担心会不会太过分,王翦才说出了自己的用意:秦王生性多疑,如今秦国全国士兵尽交到自己手中,此时唯有向秦王诸多要求,才可以表明自己除了金钱以外别无他求,借此消除秦王怕他拥兵自立的疑惧。

终于到了正题了,王翦手握六十万军队,而且王翦父子之前连灭三国,战功赫赫,在军中的威望极高,那王翦有能力造反么?想多了,白起还知道吧,“战国四大名将之首”的那位,担任秦军主将30多年,攻城70余座,未尝一败,尤其是在长平之战中,率六十余万秦军全歼四十五万赵军;但因功高震主,得罪范雎,接连贬官,最终被赐死于杜邮。

3、白起为何被杀

白起为何会被迫自尽?以他的资历,难道就不能征召一批忠于自己的将士,然后反了这“昏庸”的秦昭王么?别说,还真不能,商鞅作为秦国变法的设计者兼实施者,在秦国拥有无与伦比的声望,在被诬陷后,也想过谋反,但无人敢跟随他,商鞅就这么被自己的变法给害了;商鞅都做不到,白起又如何做得到?自尽,还能保全家,如果谋反,那就是灭族的事情。

在商鞅的变法中,军队和百姓所效忠的对象只有一位,那就是秦王;表面上看,王翦率领了六十万大军,但王翦真要有反心的话,估计不用秦始皇下手,那些个士兵就会把王翦给抓了,尤其是王翦的亲人、亲信,因为在《秦律》中,连坐是最常见的。这也是为何秦始皇敢将如此庞大的军队交给王翦的原因。

都说历史是进步的,其实有些时候,还真不一定,就拿对军队的掌控度而言,整个封建社会,没有一个朝代能比得过秦国,不是军队没战斗力,就是“黄袍加身”,更别说哪朝皇帝敢将数十万军队交于一将之手了。其实这不单是秦国,在整个春秋战国时期,也没听说过那个大将谋反的,最多也不过逃往别国而已。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淝水之战结束后,前秦为何会快速走向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前秦曾是十六国时期最强大的国家,到了苻坚这一代,前秦正处鼎盛时期,苻坚打算一举消灭东晋。结果在淝水之战上,却是由东晋以少胜多,击败苻坚大军,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此后前秦更是快速走向灭亡,消失在了历史当中。实际上淝水之战这场战役并不仅仅是苻坚战败这么简单,此后还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得整个中原再度陷入四

  • 张飞和吕布不分胜负,换做赵云能击败吕布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都说吕布是三国第一武将,其实力天下无双。在《三国演义》中,张飞并不怕吕布,他曾多次主动挑战吕布,导致吕布甚至还有些忌惮起张飞来。其实张飞实力也不弱,而且上限比较高,拥有很大的潜力。那在蜀军阵营中,还有比张飞更厉害的存在,如果让他们来和吕布比试一场,最后的胜负会是如何呢?下面就给大家开一个脑洞,看看他

  • 秦国为何要统一六国,是为了百姓还是为了自己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战国末期秦灭六国,最终完成了秦国的统一大业,终于将天下归为一家,尽管秦朝并没有坚持太久,但却为后世打下了一个统一的基础。不过说到秦国为什么要统一天下,可以说也是有很多不同的看法了。秦灭六国的起因究竟是什么呢?真的是因为看到天下大乱民不聊生,所以不忍心这样继续下去吗?秦国灭六国到底是为了天下的百姓,还

  • 张郃败给了张飞,为什么诸葛亮还那么怕他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张郃是三国时期曹魏的一位大将,而马谡在街亭的那场战役就是出自张郃之手。但张郃曾经也与张飞有过交手,最终也是张飞打败了,但是为什么即便如此,张郃在诸葛亮的心中已然是一个非常忌惮的对象呢?诸葛亮为什么那么怕张郃,张郃究竟是有多厉害的一个人呢?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1、张郃有多厉害张郃既然是职业

  • 大成王朝是哪个朝代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看过原著小说的朋友应该知道《上阳赋》这部剧是架空背景,角色也都是作者虚构出来的。不过仔细研究发现,大成王朝中的某些望族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所以严格来说《上阳赋》还是参考了一些历史作为原型。不少观众都很好奇,那这个大成王朝究竟是参考了哪个朝代呢?下面就给大家做一个简单的分析,各位可以看看有无道理,如

  • 张氏兄弟怎么服侍武则天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张易之和张昌宗这两兄弟曾是武则天最喜欢的男宠,他们可以说是男性中少有靠外貌上位的人,当然这也因为当时的皇帝是武则天。武则天对张氏兄弟比对自己的亲人还好,甚至为了男宠大义灭亲,这也凸显出了武则天冷酷无情的一面。张氏兄弟不仅容貌好,还有一身才艺,所以才能把武则天服侍的舒舒服服。但他们的结局是可以预见的,

  • 张廷玉配享太庙是什么荣誉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清朝时期的汉臣,相信很多人都会想到清朝第一汉臣张廷玉。之所以会马上想到张廷玉,其实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因为他获得了太庙的荣誉。那么问题来了,这个太庙到底是什么荣誉呢?清朝时期配享太庙又需要什么标准呢?张廷玉真的具备这个资格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来说一下什么是&ldquo

  • 刘备发动夷陵之战的深层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公园220年,在曹操死后,曹魏政权病,没有就此没落,曹丕上位后的做法要比曹操还要胆大,直接逼着汉献帝刘协让位了。如此一来,大汉王朝是彻彻底底的没了。而此时,正是刘备事业的涨升阶段,已经是坐拥西川,手底下能征善战的大将也有,马超、赵云、魏延等。说实话,此时的刘备是最有资格与曹魏一战的!正所谓,&ldq

  • 八国联军美国为何反对瓜分中国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我国的近代史,可以说就是一部抗争史了,一部屈辱史。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自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签署了很多丧权辱国的条约,割地赔款是屡见不鲜。不过在八国联军后的《辛丑条约》中却并没有有瓜分中国的条款。其实在当时八国之中除了美国之外的7个国家都想要将中国瓜分,将中国变成殖民地。但是唯独美国反对,

  • 宋哲宗为什么要废高太后称号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宋哲宗是宋朝第七位皇帝,他虽然在位时间不长,但后人对他的评价颇高,如果宋哲宗不是英年早逝,那靖康之变或许就不会发生。宋哲宗的确是一位很有作为和理想的皇帝,他继位初期因为年纪尚小,所以是由高太后垂帘听政,但在高太后垂帘期间加剧了她和宋哲宗之间的矛盾。等高太后去世后,宋哲宗一度打算废掉太后的称号和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