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明知朱棣会造反为什么没有杀他

朱元璋明知朱棣会造反为什么没有杀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4327 更新时间:2024/1/16 23:41:50

说到明朝朱元璋的继承人,大家都知道,朱元璋本来是立了朱标为太子,毕竟是长子。但是没想到的是,朱标竟然英年早逝!所以就传位给了朱标的儿子,也就是皇孙。可是朱棣一直都觊觎这个位置,朱元璋也都明白,为什么没有替朱允炆解决朱棣这个障碍呢?导致最后朱棣造反。

朱元璋之所以没杀了朱棣,为朱允炆扫除后患,从朱元璋的角度来看的话,简单点说,是因为不能杀、不会杀和没必要杀。

1、不能杀的原因

明朝建国之后,身为开国皇帝的朱元璋,不仅大封开国功臣,同时也将自己的儿子们封为了王,统称为藩王。应该说,朱元璋对自己的这些儿子也是有着一定的戒心的,因此,在赐封时,这些藩王儿子待遇都很高,但很大一部分都是没有多少实权的,因为朱元璋只给他们配置了三支护卫,每支护卫兵力仅3000人到19000人不等,即便是按最高标准的19000人来算的话,很多藩王的总兵力也才57000人而已,无法和朝廷动辄数十万的军队相抗衡,自然掀不起多大的风浪。

当然了,凡事总有例外,这个例外就是朱元璋那被封到北方的9个儿子,这9大藩王不同于其他兄弟,他们每个人手上都掌握着十几数十万部队,可谓是兵强马壮,究其原因,还是因为这9大藩王身上都肩负着同样的使命——守护北方边境,抵御北元残余势力南侵,而身为燕王的朱棣正是这9大藩王之一,手上握有十几万军队,可谓是位高权重。

虽然这9大藩王个个手握重兵,位高权重,对朝廷来说,自然一个不小的潜在隐患,但从朱元璋的角度来说,这几个儿子都是杀不得的,因为他们都肩负着守卫北方边境的重任,万一动了哪一位,(至少在短期之内)会在当地引起混乱,到时北元残余势力趁乱南侵的话,对国家稳定大局来说,肯定会产生巨大的冲击,因此,为了国家长久稳定打算,不到万不得已,朱元璋是绝对不可能干出这类令亲者痛、仇者快的蠢事的。

从这个角度来说,朱棣不能杀!

2、不会杀的原因

关于这点,主要是由朱元璋少时经历和个人性格决定的。

我们都知道,朱元璋自小出身贫苦,他前半生的经历可以说是一个活生生的受苦受难历程,在那个天灾人祸横行不断的岁月里,父母兄长侄子先后在自己面前去世,这种种灾难,使他没有享受过多少亲情的温暖,而这也直接导致了他对亲情的极度看中。

正是因为他极重亲情,这才导致了他在后半生的统治岁月当中,对自己这些亲人们(尤其是儿孙们)极为恩宠,甚至达到了宠溺的地步,高爵位、高待遇的供养着,即便后来掀起了多次清理开国功臣的浪潮,但他这些儿孙们却丝毫不受影响,依然是高官厚禄的享受着。

正是因为朱元璋这种极重亲情的性格,因此,不到万不得已,朱元璋是不会轻易杀朱棣的,毕竟,虎毒不食子!

这是朱元璋不会杀朱棣的原因!

3、没必要杀的原因

虽然朱棣手握重兵,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对朝廷存在着一定的隐患,但在朱元璋看来,朱棣是没必要杀的。因为在朱元璋统治时期,朱棣是很“听话乖巧”的,一直都是在尽职尽责、兢兢业业地守护着朱家的江山,丝毫没有显露出不轨、大逆不道之心,对于这样一个听话的儿子,朱元璋是很放心的。在他看来,朱棣只会是维护朱家天下的支柱,而不会成为国家将来的麻烦,自然没必要杀。

综上所述:正是因为出于维护北方边境稳定的需要,加上朱元璋又极重亲情,再加上朱棣又很“乖巧听话”,朱元璋不杀朱棣也是一种必然!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李莲英为什么会受宠,他早已把慈禧的心思看透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人都觉得李莲英是慈禧最信任的人,其实这种说法并不准确。实际上,慈禧对谁都不可能做到百分百的信任,她很清楚自己的权势是怎么来的,想要维护自己的地位,她必须时刻保持警惕。不过李莲英能长期跟在慈禧身边,成为宫中的红人,跟他很会讨慈禧欢心有关,这从他给慈禧准备的大寿礼物就能看出。李莲英善于揣摩人心,而慈

  • 侯君集谋反为什么还能进凌烟阁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侯君集在谋反之前,就已经被李世民选入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内。同年,侯君集因卷入太子李承乾谋反一事,最后被下令处死。不过李世民看在侯君集开国有功,也是策划玄武门之变的大臣之一,所以便没有将他的功名给剔除,可见李世民还是比较看重侯君集的。实际上,侯君集会谋反,正是担心玄武门之变会再次重演,所以便劝李承乾提早

  • 曹丕为何杀曹洪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曹丕,这是一个心胸非常狭隘的人,性格有些极端、复杂,到了他统治的后期,几乎就是个变态。说不是因为曹丕早逝,可能就会成为像孙皓那样的惨败君主。曹丕的内心是个比较自卑的人,所以在外表上表现的就很自尊自大,轻视别人的任何东西,是睚眦必报之人。事实上曹丕杀曹洪并不是特例。1、曹丕的自卑心从哪来首先,是从

  • 平阳公主有没有改变中国的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平阳公主,汉武帝唯一封为“长公主”的姐妹。汉武帝的母亲王皇后生了四女一男,分别是平阳公主、南宫公主、隆虑公主、金俗(进宫前所生)和汉武帝刘彻。平阳公主是对汉武帝影响较大的一位,在关于汉武帝的影视剧中能看出,平阳公主占的戏份都比较大,而且她也是汉武帝唯一封为“长公主

  • 刘宗敏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刘宗敏,不知道大家熟不熟悉,这是明末时期李自成大顺军当中的二号人,就是李自成的最棒右臂了,同时也是李自成的铁杆好兄弟,今天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刘宗敏,看看刘宗敏是个怎样用的人,最后的结局是怎样的,最后是怎么死的。刘宗敏陕西蓝田人,出身于贫苦农家,父母早亡,有其舅舅将他抚养长大。十二三岁时

  • 宋太祖是怎么对待周世宗幼子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在说这个宋太祖和周世宗的事情,话说当时宋太祖登基之后在皇宫竟然发现了这个周世宗的幼子,那么很多人要问了,当时的宋太祖是怎么处理的呢?话说仇人的后代不应该放过啊?那么宋太祖到底是怎么处理的呢?下面我们一起分析看看。宋太祖作为宋朝的创始帝王其胸襟气度也是非凡,不然也不会一统五代十国战乱;在历史

  • 解析嘉庆上位后对太上皇乾隆是什么态度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嘉庆和乾隆之间的事情,当时嘉庆不是上位之后他的爹依旧是太上皇,那么当时的嘉庆是什么态度呢?这个问题还是比较尖锐的,也还是非常有意思的,所以下面我们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看看到底什么情况吧。这个问题的回答,其实要分为两步来解析。第一步是在太上皇乾隆皇帝临死之前,嘉庆皇帝没有表露出任

  • 缅甸为什么不并入清朝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缅甸为何不并入清朝?事实上清朝根本吃不掉缅甸。在清朝和缅甸战争的时候,清军在战略上采取了攻势,一度有着战术优势。不过清军在疾病和后勤补给上完全跟不上进度。就连乾隆爷的小舅子都因为无法适应缅甸复杂的气候而病倒了,回京后就归位了。这就足以说明,在未解决疾病和后勤的情况下,清朝是被办法吞并缅甸的。明朝中前

  • 历史中努尔哈赤真有杀长子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说道爱新觉罗·褚英,不知道大家熟不熟悉,他是努尔哈赤的嫡长子,早在青年的时候就跟随者努尔哈赤开始南征北战,为努尔哈赤统一女贞各部立下了卓越的功勋。随着努尔哈赤的年龄变大,褚英也一度被当成汗位继承人进行培养。但是就在褚英受命制杖仅仅三个月之后,便被努尔哈赤一撸到底,最后更是在被软禁两年后下令处死。1、

  • 朱常洛生平给后人哪些启示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明光宗朱常洛是明朝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连一个月都不到就被毒死了。朱常洛出生卑微,他是明神宗和宫女所生,当时明神宗甚至不打算认这个孩子,后来因内起居注记载了此事,明神宗才被迫承认。朱常洛继位初期,做了一些利国利民的好事,但他生性放纵,沉迷酒色淫乐,导致身体是每况愈下。其实朱常洛的生平经历能给后人带来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