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光绪皇帝百日维新真正触怒慈禧太后的是什么

光绪皇帝百日维新真正触怒慈禧太后的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1252 更新时间:2024/1/20 2:02:39

说起光绪皇帝,很多人都觉着他是个没有权利的皇帝,一个失去了权利的皇帝。但是在实际上从1889年亲政一直到1898年的戊戌变法,这将近十年的时间里,光绪帝其实是有着相当大权利的。虽说主要的大臣仍然是慈禧太后一手提拔任用的,自然对慈禧太后是马首是瞻的。但是光绪帝也是有能力任免三品以下官员的,在三品以上任免需要慈禧太后的同意。

而且谁都能看出来,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母子一体,但光绪皇帝更有未来,没有人故意要跟这个年轻皇帝对着干。

而且以翁同龢为代表的帝党,也成为光绪皇帝的重要支持者,从各方面看,光绪皇帝都是稳步成长的核心力量。

包括中日甲午战争,光绪皇帝包括帝党一心求战,也是希望通过拿下一场战争立威,彻底掌握军权和政权。而且最好这个战争,规模、时间、结果都可以控制,当时看来小国日本是个比较理想的对象。如果打赢这场战争,既能实际上削弱淮军实力,又能彰显国威,皇帝英明果敢,大臣足智多谋,将士勇猛无前,总之益处多多。

可惜战争没有朝光绪皇帝期望的方向去,反而一败涂地,割地赔款,丧权辱国。这下光绪皇帝威信扫地,而且实践证明了帝师翁同龢是好名误国,被开缺回籍了,皇帝成了名副其实的孤家寡人!

战争,慈禧太后是不希望打仗的,她的心思都用在自己的六十大寿庆典上,她希望风风光光的办个寿辰,自己颐养天年。但国与国之间的争斗,军国大事,也不能丢了大清面子,战争的阴云还是越来越近。

慈禧也不得不让步,削减寿辰庆典。一是国家大事,不能为了庆典输了战争。二是儿大不由娘,皇帝想要战争,大臣们摩拳擦掌,慈禧也不能硬挡,难到还怕小日本不成!

可惜战争没有朝光绪皇帝期望的方向去,反而一败涂地,割地赔款,丧权辱国。这下光绪皇帝威信扫地,而且实践证明了帝师翁同龢是好名误国,被开缺回籍了,皇帝成了名副其实的孤家寡人!

即便如此,慈禧太后都没有收回权力,皇帝还是皇帝,继续干,真正触怒慈禧太后的事情是后面的事情。

但战争失败,对光绪皇帝来说太刺激了,太羞辱了,本想有一番作为,从而扬名立万,却被揍的鼻青脸肿,没脸见人。光绪皇帝急于找回面子,行事风格更加激进,更加不顾后果!

光绪皇帝不仅将老师开缺回籍(从权力制衡的角度来说,光绪与老师一损俱损一荣俱荣,无法切割),而且架空了军机处,清朝军机处相当于内阁,光绪皇帝提拔了一批年轻的四品章京也就是秘书实际行使军机处权力,军机处的大臣已经基本上不召见了,这些大臣也都识趣的称病不朝了。

这些章京就是后来的戊戌六君子,在这些章京的策划下,开始了著名的百日维新,下了上百道圣旨,全是布置的各种改革创新措施。但地方响应不多,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许多改革措施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好实施。光绪皇帝裁撤的官员纷纷抱怨,到慈禧太后处诉苦,慈禧太后也要求光绪皇帝不要急于求成,不要随意改动祖宗之法。

光绪皇帝还向几个章京抱怨,自己位置可能不保,有可能在天津阅兵时被政变,希望林旭等想办法。主持变法的章京急皇上之所急,不惜用激进的手段来改变皇帝的不利处境!

章京们得出的结果,认为是太后限制了皇帝的手脚,可能不利于皇帝,只要控制了太后,就没人敢阻挡皇帝了,从而神挡杀神,佛挡杀佛!这种想法何等幼稚,殊不知太后才是光绪皇帝的护身符,只有完全接盘了太后的政权,皇帝才能成为真正的皇帝!也可见皇帝的新班底是多么激进、幼稚和急于上位,不惜制造母子反目!

其中最有侠士作风谭嗣同,文武双全,不仅结交了大刀王五这样的江湖英雄,还要制定先发制人的计划,大家熟悉的事情是谭嗣同夜访袁世凯,要求袁世凯配合围园杀后或者围园囚后!

但慈禧太后得知了这个计划,匆匆返回紫禁城,质问光绪皇帝竟敢谋我,这才是慈禧太后震怒的原因。慈禧太后立即行动,逮捕了光绪的章京们,而且未经正式审讯就将六君子斩于菜市口。这种事情没办法审讯,连罪名都没法说,只能快刀斩乱麻!

她无论如何不相信,自己当亲儿子养育多年的接班人,竟然敢围园杀后,真是养了白眼狼!很难说光绪皇帝是否知道这个计划,光绪皇帝是矢口否认的,但母子之间已经失和。慈禧又一次宣布垂帘听政,光绪被囚禁瀛台,只有上朝时充当一下木偶。

但维新派没有全军覆没,康有为和梁超则逃亡日本,成立了保皇党,甚至伪造了皇帝诏书,与皇帝合影照片,编排了舞台剧,康有为俨然成了托孤大臣,要救皇帝于水火之中。

保皇党不断的往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之间的伤口上撒盐,慈禧动不动数落光绪不孝,是白眼狼,光绪皇帝百口莫辨,处境越来越不好。

帝后失和,还引发了皇室其他人对帝位的觊觎之心,虽然暂时妥协成为立大阿哥,仍然由此引发极端仇视外国使团、导致义和团入京和八国联军侵华,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西狩(逃往西安),一度濒临亡国的境地。这种失和,一直到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隔一天双双驾崩才算结束!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庞统不死刘备能一统天下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庞统不死刘备能不能一统天下呢?或许是受《三国演义》的影响,其实问题所侧重的也不是庞统的个人才能到底有多出色,而是庞统死后所引发的“蝴蝶效应”!往往一个名人的存在与否确实可能影响天下局势的走向,话说庞统不死,蜀国真有统一天下的可能吗?下面我从演义和正史两个方面,和大家谈谈庞统之

  • 曹爽为何斗不过司马懿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曹爽在司马懿面前显得无比天真,特别是当他选择相信司马懿的那一刻,说明曹爽还没看懂当下局势,也不了解司马懿的为人,以为长期占据上风的是自己。曹爽会有这样的错觉,是因为他不懂什么才是真正的权利。不知道是司马懿运气好,还是曹氏运气太差,曹家三代打下的江山,司马懿不费吹灰之力就全部收入囊中。那除了曹爽以外,

  • 甘宁与关羽哪个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甘宁和关羽谁厉害,单是对比武力值还是可以的,但是若问谁打得赢谁,那么答案很明显,甘宁肯定不是关羽的对手。虽说有着曾咳嗽一声关羽就不敢过河,那反过来甘宁就敢了么?在演义当中,魏蜀两国都有着超一流的猛将。就比若说魏国的许褚和典韦;蜀国的五虎上将。但是东吴就比较弱鸡了,没有一个超一流的猛将。东吴的武力值上

  • 赵云和马超谁更胜一筹,两人武力值分析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赵云和马超都是三国时期非常出名的将领,在网上也是拥有众多粉丝。历史上,赵云和马超并没有交过手,等马超投靠刘备后,两人成了同事,就更无机会了。那很多人还是好奇,在武力方面到底是赵云厉害,还是马超更胜一筹?既然他们没对战过,那我们可以从他们都交战过的对手来进行一番分析,或许就能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当然以

  • 康熙心中真正的继承人是雍正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雍正帝是否篡位如今是个谜团,有人说他篡改遗诏,满文的遗诏确实很难无瑕疵的矫饰。但是海峡两岸两份满文康熙帝遗诏中,继位人的部分缺失却在同一个位置,这真的是巧合吗?雍正死后为什么不入葬祖陵,是因为自己弑父篡位,怕自己父亲在阴间惩罚自己吗?雍正帝生母德妃乌雅氏,出生卑微,所以雍正帝胤禛是由孝懿仁皇后佟佳氏

  • 秦国的发源地是甘肃还是陕西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秦国,大家应该都知道,它是春秋时期比较强悍的一个国家,最后大一统王朝。那么这个秦国的发源地是哪?很多人肯定都是非常的好奇吧?毕竟基本上没人会关注到这个。所以,这个秦国的发源地是在甘肃呢还是陕西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秦国的发源地是甘肃还是陕西秦国的发源地是西犬丘,也就是现今的甘肃省礼县

  • 金庸承认的第一高手是谁?独孤求败算不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金庸先生笔下的第一高手是谁,而且还是金庸老先生承认的,这个问题非常的有意思,如果你熟读了这个金庸老先生的所有书籍,想必每个人心目中会有答案的,那么有没有公认的答案呢?其实也还是有的,下面我们可以一起来简单的分析分析看看。金庸老先生没有承认谁是第一,但是在一次的采访中,金庸老先生

  • 汉景帝为什么要杀晁错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晁错,大家肯定都不是很熟悉吧,这个人在汉景帝面前真的是死的很冤。这个汉景帝就是听了袁盎之计,直接把晁错腰斩了!这可是非常残忍的刑罚了。那么这个汉景帝为什么要啥晁错呢?这个事情就让人百思不得其解。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晁错是汉景帝的老师,因此在很多问题上似乎汉景帝刘启对于自己这个老师言听计从,

  • 真实历史中三国关羽用的是青龙偃月刀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关羽,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看似粗犷,但是确实是又能耐的一个人。我们很多人的印象当中,关羽的形象就是手握青龙偃月刀,骑着赤兔马大杀四方。说到这大家可能就有疑问了,在历史上,关羽的武器真的就是青龙偃月刀吗?那个时候真的有这个武器吗?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对于关羽使用的的兵器,历史上却存在着

  • 乾隆八年有多热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不论是什么时候,古代或是现代,极端的天气气候总是让人苦不堪言,严重的影响到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寒冷的天气让人们难以忍受,而炎热的夏季更是让人无法忍受。只要如今的高科技社会,我们有着很多抗寒抗热的设备,帮助我们在极端天气情况下仍然能过的非常的幸福。可是古代没有现在这么多先进的设备,要是遇上极端天气他们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