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杀瓜农是不是真的?

朱元璋杀瓜农是不是真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4669 更新时间:2024/2/18 2:03:40

相信不少朋友都听说过朱元璋微服私访却杀了一位瓜农的故事,不过这个故事究竟是不是真的呢?无论正史还是野史,和朱元璋有关的记载都数不胜数,其中肯定有杜撰的成分,但结合朱元璋的性格感觉也说得通。朱元璋本来就是底层出身,所以他当上皇帝后十分了解民间疾苦,所以微服私访多半也是为了勘察民情。这点朱元璋做的还算不错,他的严厉暴怒基本上都是针对朝廷大臣,对百姓来说算是一位好皇帝。其实朱元璋和瓜农之间的故事并非出自正史,估计就算是真的史官也不敢记载,不过好端端的朱元璋为什么要和一位平民过不去呢?下面就和大家简单讲讲其中的故事,还有故事的出处,一起来看看吧。

相传朱元璋登基建国后,虽然自己一跃成为一国之主,但还是担心民间百姓的生活如,所以决定微服私访,考察民情。微服私访肯定需要低调行事,所以朱元璋装扮成平民模样,只带了几位贴身侍卫便出行了。看到街市一片热闹的景象,朱元璋也十分满意,所以心情大好。由于正值夏天,天气炎热,朱元璋打算买一个西瓜解解暑。他来到一位瓜农的摊位,一边挑选西瓜,一边打听近年收成如何。

瓜农笑答近年以来收成都不错,只要不发生战乱日子就会越过越好。此后瓜农还提醒朱元璋吃西瓜要从两边中间吃,这样才会越吃越甜。朱元璋刚开始还觉得没什么,但此后越想越不对,难道瓜农是在说自己的日子会越来越不好么?于是吃完瓜后,就下令将瓜农给处死。不过这理由实在有些牵强,当时的朱元璋应该还没有到如此敏感的地步。

这个故事还有另一个版本,这次多了一位人物就是刘伯温。朱元璋一行人去买瓜,瓜农切好西瓜后分别给了他还有刘伯温一整块瓜,但其他人只有半块瓜,朱元璋还不懂瓜农这样的分法是什么意思。等回宫后,朱元璋询问皇后,皇后说可能是瓜农知道朱元璋一行人的身份,所以皇帝吃一整块,其他人只有半块。但朱元璋心想,如果真是如此为何刘伯温也是整块,所以便让人把瓜农给处刑了。

其实这两个故事算是把朱元璋暴怒又小心眼的性格给描写了出来,不过这并不是正史记载的内容,而是出现在《典故纪闻》和《立斋闲录》这样的书籍中。虽然朱元璋在上位初期杀了很多人,性格也比较多疑,但对百姓还是挺好的。当年朱元璋为百姓专门设立了“鸣冤鼓”,鼓励百姓伸张正义,升至还允许上访,这些在史书中都有明确记载。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街亭之战马稷究竟有没有用错战略?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诸葛亮一出祁山,就因马稷街亭失守,导致出师不利。历史上,将街亭之战的失败,归结于马稷刚愎自用,擅自违抗诸葛亮的命令,在山上据守等于自断水源,马稷也是犯下了一个十分低级的错误。不过马稷虽然自负了一点,但他并不傻,不可能在如此重要的战事中完全凭借自己的性子行事。其实在南山据守也是经过马稷一番深思熟虑才得

  • 明实亡于万历是谁说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明实亡于万历”这句话是出自《明史·;神宗本纪》,原文记载为“故论者谓明之亡,实亡于神宗,岂不谅欤。”等于是把明朝的灭亡都推到了明神宗身上,不过这句话说的真有道理吗?明神宗朱翊钧的确不是一位勤政的皇帝,还曾20多年不上朝,导致国家内部几乎停

  • 秦昭襄王为什么一定要除掉白起?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白起可以说是战国第一名将,一生指挥大小战役70于场,无一败绩。长平之战更是歼灭赵国45万军队,为此后秦国一统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不过白起的下场却令人唏嘘,他为秦国立下不可磨灭的功劳,最后却被秦昭襄王赐死,而且是在白起绝不可能威胁到秦昭襄王的情况下,难道秦昭襄王就如此狠心,乱杀忠臣么?白起的死让很多

  • 曹操为什么一定要杀许攸?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许攸从小便结识曹操和袁绍,他们三人算是发小关系,后来袁绍和曹操决裂,双方在官渡准备一决高下。当时许攸还是袁绍部下,但他和袁绍之间产生了摩擦,导致许攸决定叛投曹操,还为曹操献上了火烧乌巢之策。最终曹操以少胜多,击败袁绍大军为此后一统北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至此许攸应该是曹操的大功臣,不过最后曹操却将许攸

  • 换做孙策就能一统三国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孙坚的两个儿子孙策和孙权,在乱世中都算十分厉害的人物。不过孙策却英年早逝,年仅26岁便被刺客所伤,最后不治身亡,只能把权利移交孙权掌管。如果孙策没死,他究竟能将东吴带领到一个怎样的地步呢?是会比孙权更好,还是说略差一些。不过有人觉得孙策能力是要比孙权强很多的,假如孙策没死说不定最后一统三国的人就是孙

  • 宋朝是如何将两餐变成三餐制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我们现代人基本上都是一日三餐,有时候晚上饿了还会来点夜宵。不过古人曾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双餐制,直到宋朝时期才变为三餐。根据古代礼仪,天子一日四餐,诸侯一日三餐,平民每日两餐。也就是说普通百姓每天只能吃两餐饭,可能就是上午一餐下午一餐。那宋朝究竟是如何把百姓的两餐变为三餐的呢?这就和宋朝时期发达的饮

  • 魏延正史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在《三国演义》中,魏延是蜀汉大将,更有常胜将军之称,是蜀汉后期十分重要的将领。不过魏延的结局却是被马岱所斩,原因是他和杨仪之间产生了比较大的矛盾,而且诸葛亮还判断魏延脑后有反骨,认为他日后必定会反,所以就让杨仪除掉魏延。不过魏延明明为蜀汉拿下无数功勋,为什么还会被怀疑是叛徒呢?正史中魏延的死因究竟为

  • 明成祖朱棣为什么要设立东厂?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明朝和其他朝代有着一个最明显的不同,就是明朝皇帝特别喜欢设立一些特殊的秘密机构。例如大家非常熟悉的锦衣卫、东厂、西厂等,很多以明朝为背景的历史剧就喜欢把东、西厂的厂公当做反派来描述。其实东厂的确出现过干政的情况,也导致明朝逐渐走衰,但这还是因为当朝皇帝没能做好权利的分配。既然东厂都能替代皇权,当时明

  • 历史上商纣王真的是位暴君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纣王帝辛,子姓名受,是商朝最后一位国君。可能多数人了解商纣王都是通过《封神演义》里面的故事,这里面的纣王是一位典型的暴君,整日过着酒池肉林的生活,完全不顾百姓的生死。最后被姬发还有姜子牙灭商建周也看似合情合理,不过这毕竟是小说里的记载,我们不能当做正史来看,那在历史上纣王究竟是个怎样的人呢?根据史学

  • 唐朝酒令游戏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酒令是古代在酒席上的一种助兴游戏,玩法是由一人来当令官,其余人轮流听令说诗词,违令者就要罚酒。这在唐宋时期是一种十分流行的民间风俗,不过酒令的诞生最早是在西周,但在隋唐才慢慢发展起来。在西周酒席上,如果自己杯子里的酒没有喝完,便会受到惩罚,但酒席毕竟不是一个严肃的场合,所以就有人发明了射礼,通过射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