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楚国历史上最有能力的国君是谁?

楚国历史上最有能力的国君是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2533 更新时间:2024/2/18 0:58:44

楚国从西周开始慢慢崛起,到了春秋早期,熊通称王和周室分庭抗礼。等楚庄王继位后,大败晋国从而称霸天下,楚国的强盛一直延续到了战国。此后楚威王起兵伐齐,又获得胜利,至此楚国幅员广阔,国力更是达到最鼎盛时期。那楚国历代国君,能力最强的究竟是楚庄王还是楚威王呢?其实他们两位都对楚国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春秋和战国的局势也不同,下面就以楚威王为主视角为大家讲讲他的贡献,一起来看看吧。

首先,根据《战国策》、《左传》等史料的记载,楚威王,芈姓,熊氏,名商,是楚宣王之子。楚宣王三十年(公元前340年),楚宣王去世,熊商继位,是为楚威王。在楚威王之前,楚悼王任用魏国名将吴起为令尹,在楚国推行了吴起变法。通过吴起变法的推行,楚国的国力得到了增强。加上楚肃王、楚宣王这两位君主的休养生息,楚威王即位时楚国可谓非常强大。而对于楚威王这位君主,之所以谥号为“威”,也在于其强盛的性格,和帮助楚国实现了威震天下的成就。在楚威王即位后,秦国、魏国、齐国是当时的三大强国,对此,楚威王的第一步就是奉行“联秦制魏”的策略。

公元前338年,秦国国君秦孝公去世,其子秦惠文王继位。公元前337年,楚威王与韩昭侯赵肃侯都派使者前往秦国,向秦惠文王致贺。对此,楚国。韩国、赵国之所以派遣使者到秦国,目的就是结盟来对抗中原地区的魏国。对于楚威王来说,奉行“联秦制魏”的方针,所以其在位期间,和秦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不仅共同对抗魏国,还保持着联姻的关系。除此之外,楚国还和韩国、赵国联合,以此共同压制三晋中的魏国。在此基础上,楚国不仅扭转了对魏国的不利局面,还从魏国手中夺回了此前被攻占的疆域。

值得注意的是,在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后,魏国因为秦国、楚国、齐国等诸侯国的围攻,所以逐渐衰落。与此相对应的是,齐国在齐威王的治理下已经日益强盛,比如在马陵之战中,就是齐国重创了魏国主力。对此,根据《战国策》、《左传》等史料的记载,楚威王六年(公元前334年),齐威王与魏惠王在徐州会盟,互相承认其王位,并相约合力讨伐楚国。在得知这一消息后,强势的楚威王自然不能坐视不理,于是选择先发制人。公元前333年,楚威王发动了徐州之战。此战,楚国大军重创齐国主力,也是楚国实力达到顶峰的体现。

最后,除了在徐州之战中击败巅峰的齐国,楚威王在位期间,楚国还把兵锋指向巴国最后一道盐泉,很快攻占今重庆巫溪县、巫山、重庆奉节县一带,设立为巫郡。至此,巴国三大盐泉已尽失于楚。由此,虽然巴国最后是被秦国所灭,但是,楚国也趁机攻占了巴国的大片疆域,更夺取了巴国的盐泉,从而增强了楚国的经济实力。总的来说,楚威王这位君主在位期间,楚国的势力至此不仅直推泗水之上,更扩张到长江中下游与江淮地区。在此基础上,楚威王的声望,显赫一时,可谓称霸中原,也即战国七雄中的其他诸侯国,一时间都不敢和楚国交锋。不过,非常可惜的是,公元前329年,在位只有11年的楚威王就去世了。同年,楚怀王即位。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朱元璋杀瓜农是不是真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相信不少朋友都听说过朱元璋微服私访却杀了一位瓜农的故事,不过这个故事究竟是不是真的呢?无论正史还是野史,和朱元璋有关的记载都数不胜数,其中肯定有杜撰的成分,但结合朱元璋的性格感觉也说得通。朱元璋本来就是底层出身,所以他当上皇帝后十分了解民间疾苦,所以微服私访多半也是为了勘察民情。这点朱元璋做的还算不

  • 街亭之战马稷究竟有没有用错战略?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诸葛亮一出祁山,就因马稷街亭失守,导致出师不利。历史上,将街亭之战的失败,归结于马稷刚愎自用,擅自违抗诸葛亮的命令,在山上据守等于自断水源,马稷也是犯下了一个十分低级的错误。不过马稷虽然自负了一点,但他并不傻,不可能在如此重要的战事中完全凭借自己的性子行事。其实在南山据守也是经过马稷一番深思熟虑才得

  • 明实亡于万历是谁说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明实亡于万历”这句话是出自《明史·;神宗本纪》,原文记载为“故论者谓明之亡,实亡于神宗,岂不谅欤。”等于是把明朝的灭亡都推到了明神宗身上,不过这句话说的真有道理吗?明神宗朱翊钧的确不是一位勤政的皇帝,还曾20多年不上朝,导致国家内部几乎停

  • 秦昭襄王为什么一定要除掉白起?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白起可以说是战国第一名将,一生指挥大小战役70于场,无一败绩。长平之战更是歼灭赵国45万军队,为此后秦国一统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不过白起的下场却令人唏嘘,他为秦国立下不可磨灭的功劳,最后却被秦昭襄王赐死,而且是在白起绝不可能威胁到秦昭襄王的情况下,难道秦昭襄王就如此狠心,乱杀忠臣么?白起的死让很多

  • 曹操为什么一定要杀许攸?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许攸从小便结识曹操和袁绍,他们三人算是发小关系,后来袁绍和曹操决裂,双方在官渡准备一决高下。当时许攸还是袁绍部下,但他和袁绍之间产生了摩擦,导致许攸决定叛投曹操,还为曹操献上了火烧乌巢之策。最终曹操以少胜多,击败袁绍大军为此后一统北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至此许攸应该是曹操的大功臣,不过最后曹操却将许攸

  • 换做孙策就能一统三国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孙坚的两个儿子孙策和孙权,在乱世中都算十分厉害的人物。不过孙策却英年早逝,年仅26岁便被刺客所伤,最后不治身亡,只能把权利移交孙权掌管。如果孙策没死,他究竟能将东吴带领到一个怎样的地步呢?是会比孙权更好,还是说略差一些。不过有人觉得孙策能力是要比孙权强很多的,假如孙策没死说不定最后一统三国的人就是孙

  • 宋朝是如何将两餐变成三餐制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我们现代人基本上都是一日三餐,有时候晚上饿了还会来点夜宵。不过古人曾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双餐制,直到宋朝时期才变为三餐。根据古代礼仪,天子一日四餐,诸侯一日三餐,平民每日两餐。也就是说普通百姓每天只能吃两餐饭,可能就是上午一餐下午一餐。那宋朝究竟是如何把百姓的两餐变为三餐的呢?这就和宋朝时期发达的饮

  • 魏延正史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在《三国演义》中,魏延是蜀汉大将,更有常胜将军之称,是蜀汉后期十分重要的将领。不过魏延的结局却是被马岱所斩,原因是他和杨仪之间产生了比较大的矛盾,而且诸葛亮还判断魏延脑后有反骨,认为他日后必定会反,所以就让杨仪除掉魏延。不过魏延明明为蜀汉拿下无数功勋,为什么还会被怀疑是叛徒呢?正史中魏延的死因究竟为

  • 明成祖朱棣为什么要设立东厂?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明朝和其他朝代有着一个最明显的不同,就是明朝皇帝特别喜欢设立一些特殊的秘密机构。例如大家非常熟悉的锦衣卫、东厂、西厂等,很多以明朝为背景的历史剧就喜欢把东、西厂的厂公当做反派来描述。其实东厂的确出现过干政的情况,也导致明朝逐渐走衰,但这还是因为当朝皇帝没能做好权利的分配。既然东厂都能替代皇权,当时明

  • 历史上商纣王真的是位暴君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纣王帝辛,子姓名受,是商朝最后一位国君。可能多数人了解商纣王都是通过《封神演义》里面的故事,这里面的纣王是一位典型的暴君,整日过着酒池肉林的生活,完全不顾百姓的生死。最后被姬发还有姜子牙灭商建周也看似合情合理,不过这毕竟是小说里的记载,我们不能当做正史来看,那在历史上纣王究竟是个怎样的人呢?根据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