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二分天下和三分天下哪个策略更好

二分天下和三分天下哪个策略更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4641 更新时间:2024/2/9 20:17:22

赤壁之战前夕,诸葛亮鲁肃都赞同吴蜀联手对抗曹操,形成三分天下局势。事后,周瑜提出二分天下,两强相争,也就是说,周瑜是打算灭掉刘备势力的,只是周瑜提出的二分天下策略,是否具有可行性呢?其中益州和汉中是重中之重。客观来说,吴军想要拿下益州非常困难,川地自古易守难攻,拿太多精力放在益州这个地方,以东吴自身情况来看,具有太多风险。

1、二分天下

赤壁之战,曹操大败,暂时无力对东吴大规模用兵,所以周瑜开始了对东吴的长远规划。周瑜是和孙策一起打天下的人物,他们的战略规划都是针对天下的,和后期的东吴君臣完全不一样!中后期的东吴众人,一直想的是如何确保东吴的安全,制衡三家,并没有规划进军中原,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他们才会在襄樊之战后期偷袭荆州,击杀关羽,使得曹魏成功缓过劲来。东吴中后期的君臣没有问鼎中原的战略眼光,但东吴前期的君臣看得可比较远!

孙策在位时期,想的是北上进攻曹操,迎接汉献帝,自己去挟天子以令诸侯,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实力,逐鹿中原。只不过孙策早逝,没能完成这个目标。孙策死后,孙权继位,不过在军队方面,其实是周瑜一直在做主。赤壁之战后,曹操的压力暂时缓解了,所以周瑜开始放眼天下,想着怎么获取更大的利益。周瑜是有志于一统天下之人,所以他向孙权进献了二分天下之策。

《三国志》:瑜乃诣京见权曰:"今曹操新折衄,方忧在腹心,未能与将军连兵相事也。乞与奋威俱进取蜀,得蜀而并张鲁,因留奋威固守其地,好与马超结援。瑜还与将军据襄阳以戚操,北方可图也。"权许之。

从三国志来看,周瑜所提出来的二分天下战略,乃是进攻益州,占领汉中,之后与马超联结,共同抵抗曹操。之后等到天下生变时,便可以出兵北伐,打败曹操了。从规划上来看,周瑜的策略其实和诸葛亮的隆中对有一定的相似性,都是想要攻取益州,把益州作为自己的一大助力。

不过最终周瑜因为早逝,没能实施这个二分天下的战略,那么如果周瑜未死,他的这个二分天下策略实施起来会怎么样呢?

2、二分天下和三分天下

从表面上看,诸葛亮和周瑜二人的眼光都是非常独到的,都知道益州的重要性,都想要去占领益州。不过从操作性来看,两人水平高下立判,诸葛亮的三分天下策略水平更高。

首先,诸葛亮三分天下的策略更加明晰。诸葛亮的策略中说了一大段话,先是占据荆州,之后再慢慢图谋益州,而总体的思路是东和孙权,北抗曹操。相比较而言,诸葛亮的这个策略把大的战略目标细化,可以一步一步实施。而周瑜的二分天下战略,仅仅还是个大的目标,还并没有分解成一步一步的小目标,并不是特别的明晰。

其次,周瑜二分天下的策略实施起来更加有难度。周瑜准备攻打益州和汉中,但是他忽略了敌我双方战斗力的对比!众所周知,东吴军队擅长水战,陆战能力偏弱,所以他们去攻打益州,其实并不一定能够获胜!益州多山,易守难攻,当年刘备假意帮助刘璋,成功进入益州,打了刘璋一个措手不及,就是在这种突袭的情况下,刘备仍然花费了几年的时间才成功拿下益州。而周瑜这边,和刘璋互相提防,只要一出兵,根本就不可能进入益州腹地,可能刚到边境,就会受到刘璋的阻击。最终,周瑜很可能出兵数年,都不一定能够拿下益州。

即便是周瑜拿下益州,那汉中呢?当年刘备打汉中,那可是到了男子战、女子运的地步,几乎是以举国之力才拿下汉中,周瑜能行吗?孙权有这个魄力吗?除此之外,随着周瑜战线的拉长,东吴和曹魏的接壤面积也会越来越大,遭受曹操攻击的风险也就越来越大,到时候东吴不一定能够挡得住曹操。说白了,周瑜二分天下的战略操作起来很困难,东吴的摊子太大,很容易出现风险。

综合诸葛亮的三分天下战略和周瑜的二分天下战略来看,其实诸葛亮的三分天下战略目标更为清晰,操作起来也更简单,因为刘备的仁义名声在外,容易受到大家的信任。而周瑜的二分天下战略,操作起来就相对要困难些了,因为益州、汉中并不好打,江东孙家的名声也没有刘备那么好,而且东吴战线太长,步子迈得太大,很容易被人各个击破!所以说,相比较而言,诸葛亮的战略水平更高。对此,你是怎么看的呢?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一战油轮战争为何战败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对于军人来说什么最重要,那肯定就是团结了,对于军人来说没有比团结更加重要的了。团结合作的精神,往往决定了军队的战斗力和生死存亡。在规模宏大的战争当中,除了一支部队分成了多个作战小队之外,同时还有各中大部队之间的合作。作战计划是需要多个不对进行结合,最终形成合围之势。若是不对之间的合作默契出现了问题和

  • 刘邦是怎么夺了韩信的印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刘邦,相信大家都不会很陌生了,汉朝的开朝皇帝。对刘邦比较了解的朋友们都会知道刘邦与项羽在荥阳之战战败之后向北窜逃,只身来到了韩信的大营,并且只身一人轻而易举的就多得了韩信的兵权,而韩信这是一点反抗的余地都没有。那么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接下来小编就来跟大家讲一讲把。1、刘邦智夺韩信兵权公元前204年

  • 明孝宗为什么是千古一帝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明孝宗朱祐樘不知道大家聊不了解,不知道大家是怎么理解他的。很多人会说明孝宗自幼就是个可怜人,因为明孝宗他爹朱见深不知道是为何,有着特别严重的“恋母癖”,后宫那么多人不爱,就非要独宠一个比自己大好多岁的万贵妃,而且对万贵妃也是唯命是从。万贵妃善妒,自己年龄大没办法生下孩子,也不

  • 唐朝时期的山东士族是什么氏族?为什么李世民想很想除掉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唐朝时期的事情,在唐朝时期是有这个山东士族的,这个山东士族是李世民非常想除掉的士族,那么很多人问了,这个山东士族是什么士族呢?李世民为什么想除掉呢?这个问题也比较有意思了,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唐初时期的山东士族,正处于历史上最为强大的一个时期。当时有一本书叫《氏族志》,就是用来

  • 蓝玉是被朱棣害死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蓝玉是被朱元璋所杀,不过朱棣在背后或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传闻,蓝玉早就看出朱棣有造反的迹象,他从蒙古回朝后,曾提醒太子朱标,称朱棣在自己的封地一言一行都和皇帝一样,日后恐生反心,只是朱标并没有太在意。这件事让朱棣知道后,他非常的敏感,留着蓝玉可能会成为他的威胁,便在朱标死后劝说朱元璋除掉蓝玉。如果这

  • 元朝灭亡是因为远征日本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在元朝时期,忽必烈当时为什么要选择远征日本呢?对于这个事情的原因大家可能并不能给出答案。但是后面元朝的灭亡,是不是和远征日本有关呢?而且最重要的是,元朝两次远征日本都是失败告终。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元朝灭亡是因为远征日本吗这次远征而元朝丢失了一件最重要的东西。为何说远征

  • 刘邦早期如何看待韩信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早期韩信经历并不如意,他多次易主,却始终得不到重用。韩信投靠刘邦却差点被杀,因夏侯婴看出韩信非同寻常,将他从刽子手上救下,然后推荐给了萧何。其实萧何还有夏侯婴都算是韩信的恩人,不过在刘邦眼里,韩信并没有什么很特别的地方,所以根本不被重视,所以此后才会有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那韩信究竟是靠什么完成的逆

  • 清朝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由盛转衰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其实说到清朝的历史,在乾隆之前都还是比较不错的,而且康熙,雍正和乾隆三个皇帝,打造了清朝最为强盛的时期。可是到了乾隆后期之后,清朝慢慢的就开始下滑。这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清朝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由盛转衰的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清朝前期的时候,由康熙,雍正和乾隆三个皇

  • 唐顺宗为什么禅位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唐顺宗李诵时期,唐朝整体国力已衰弱了不少,而他这个皇帝在朝中一点威信都没有,最后被迫禅位太子李纯,在位仅186天。唐顺宗禅位并非自愿,而是外界给了他很大的压力。唐朝宦官干政的现象一度十分严重,而逼唐顺宗做出这样的事情,就跟当时的宦官集团有关。唐顺宗一生非常不容易,他的健康状况一直不是很好,在整个唐朝

  • 秦朝一统天下后,为什么短时间内便人才凋零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秦国一路走来,明君能臣不断涌现,所以才能完成一统天下的伟业。按理说,秦朝建立后,可以直接网罗天下人才,但结果却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就面临人才凋零的窘境。秦朝被灭时,曾经秦国的那些骁勇善战的将领,似乎一夜之间都消失了。难道是因为秦朝完成一统后,便开始松懈了吗?其实归根结底,还是和秦朝执政不得人心有很大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