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瞻基实行票拟制,给明朝埋下了哪些危机

朱瞻基实行票拟制,给明朝埋下了哪些危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1357 更新时间:2024/2/18 18:28:45

明宣宗朱瞻基继位后,他在原本内阁结构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改动,使得内阁和宦官的行政权更加突出。此后,朱瞻基又采取票拟制度,由大学士先审议官员上书的奏章,然后将相关建议写下,贴在奏章上一起审批。这样的好处是能够提升效率,但部分权利下放给了内阁。遇到勤政的皇帝还好说,如果碰到不喜朝政的皇帝,那下面的人想动手脚就十分容易了,这也给明朝发展埋下隐患。

1、明宣宗朱瞻基

洪武三十一年(1398)二月初九,燕王朱棣做了一个梦,梦到朱元璋送给自己一个大圭,并告诉他“传之子孙,永世其昌。”梦醒时分,内侍来报,世子妃张氏诞下一子,即后来的明宣宗朱瞻基。

朱瞻基幼年聪颖,深得祖父明成祖朱棣喜爱。永乐九年(1411年),十三岁就被册立为皇太孙,曾多次跟随朱棣征讨蒙古。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明成祖朱棣在北征途中,病逝榆木川,明仁宗朱高炽登基,但是仅仅10个月后朱高炽就驾崩了,朱瞻基迅速即位,成为明朝第五位皇帝。大明朝在不到一年之内,换了三位皇帝。

明朝先后传位十六帝,后世公认有作为的皇帝只有五位,分别是朱元璋、朱棣、朱高炽、朱瞻基和朱佑樘。这五位皇帝,对应的时代正好是洪武之治、永乐盛世、仁宣之治、弘治中兴。

朱瞻基是一位善于纳谏的皇帝,励精图治,知人善任,文有"三杨"、蹇义、夏原吉;武有张辅、于谦、周忱,在军国大事上,能听取臣下的意见,比如在即位之初,他听从阁臣、大学士杨荣的建议,率兵亲征,平定了怀有不臣之心的皇叔高煦的叛乱,维护了皇室内部的稳定;交址(今越南北部)叛乱,朝廷数派大军征剿,均吃败仗,朱瞻基听从杨士奇、杨荣等人的建议,停止对交址用兵,等等。应该说宣德一朝,是明代君臣关系最为融洽、政治相对清明、社会较为和谐、经济稳步发展、边防比较稳固的时期,史称"仁宣之治 "。

2、开创票拟办公

朱瞻基时期是明朝一个了不起的时代,那时没有压倒一切的外来的或内部的危机,没有党派之争,也没有国家政策方面的重大争论。政府有效地进行工作,及时的制度改革提高了国家行使职能的能力和改善了人民的生活,这两者是贤明政治的基本要求。后世把宣德之治作为明代的黄金时代来怀念,这是不足为奇的。

但是朱瞻基从小就喜欢斗蟋蟀,即位之后他曾经让各地采办上等蟋蟀来京,地方官员为了取悦宣宗,都变本加厉地下达任务,一度给百姓造成了很大的负担,朱瞻基也被百姓们称为"蟋蟀天子"。他还是一位颇具艺术天赋的皇帝,在诗词、画作、金石、书法等方面,都是十分精通,可以与北宋徽宗一比。

然而,朱瞻基想不到的是,虽然自己创造了“仁宣之治”,但却也成了大明王朝的掘墓人。

明初内臣不许读书识字,而宣德元年(1426年)朱瞻基下令设置"内书堂",教导宦官们读书,后设司礼监秉笔太监,司礼监掌印太监。朱瞻基还发明了“票拟”和“批红”制度,其本意是既要让内阁阁员们多工作尽心尽力的办事,又不能赋予内阁太大的权力,同时也能六部的办事速度和效率,但实际上也促进了宦官势力的崛起。

3、埋下危机

票拟,也叫做票旨、条旨,也就是说对于来自全国各方面的奏章,在送呈皇帝批示以前,由内阁学士"用小票墨书",即把批阅建议写在纸上并贴在各奏疏的对面上以进呈。而皇帝用红字所做的批示,叫做"批红",亦称"批朱"。

明中叶以后,皇帝多深居后宫,荒嬉享乐,不理国政,成化、正德、隆庆、天等朝的皇帝都特别宠信宦官,甚至将"批红"的大权也交给司礼监秉笔太监代行,内阁的职权受到宦官的钳制。"批红"属于皇帝的最高决策权,司礼太监代皇帝"批红"是在代行皇权,代表皇权监督和控制政府机构的施政活动,以确保皇权的利益不受损害和侵犯,并防止任何违背皇帝意图的行为出现。

王振、汪直、刘瑾、魏忠贤等明朝著名的大宦官,在他们得势时无不压抑和控制着内阁。内阁拥有"票拟"之权,这就使它对皇帝权力的限制,超过了过去的宰相。内阁学士要想有所作为,必须首先巴结太监。因为内阁学士根本见不到皇帝,不讨好太监,他们的意愿、设想便不能被皇帝得知。即便是大学士们饱读圣贤书,最终还是要向宦官们低头。即使是张居正也不能例外,身为内阁首辅,也只能通过给太监行贿,在他们的帮助下才最终掌握实权,才有机会进行改革。

明朝的宦官权力扩张,成为动摇国本的杀器,而朱瞻基也就成了大明王朝的掘墓人。后世清初统治者认为“明亡不亡于流寇,而亡于宦官。”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历史上曹利用为什么自杀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在《大宋宫词》中,有一个并非主角,但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人,他就是曹利用。历史上,曹利用性格刚直,对国家尽忠职守,深得宋真宗重用。当时辽国南下发动进攻,宋真宗亲征,此后双方展开谈判,宋朝这边派出的代表便是曹利用。因立有功劳,曹利用的官场之路平步青云,但也因此开始放纵起来,导致引起他人忌惮,这也给曹利

  • 九次逃离长安的皇帝是谁,为何要出逃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我国历史上的大唐,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了,一个空前强大的王朝,对中国的文化历史影响非常的深远。而且唐朝也被后世所仰慕,不仅仅是在国内,在国外也是深受影响,因为很多国家都拥有者“唐人街”。从公元618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开始,一直到公元907年朱温代替,总共绵延共289年。但实际上

  • 王辅臣一生几次叛变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王辅臣作为明末割据军阀,他的经历也是十分奇特。面对即将败亡的明朝,和入关的清军,王辅臣多次转换阵营,最后还得到清朝皇帝的重用。早期的时候,王辅臣投靠清军,并在一次战役中一战成名,但此后投降阿济格,算是保住一命。王辅臣立功后平步青云,专镇一方,但他结局却没能善终,是自尽身亡。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 宋朝百姓的生活水平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对这个宋朝普通人的生活水平什么的非常的感兴趣,很多人也都知道,宋朝虽然看起来弱吧,但是宋朝的经济是真的好,所以很多人也都问了,这个宋朝的百姓的生活水平到底怎么样呢?这个问题也比较有意思了,是值得探讨的,下面我们可以就着这些问题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看看。实话实说,大家自己觉得宋朝普通人民的生

  • 宋朝普通人一年收入有多少?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宋朝普通人的生活情况到底好不好,其实大家也都知道的,宋朝虽然看起来比较弱,但是这个经济还是有目共睹的好的,所以很多人也都非常羡慕宋朝人,那么很多人也都说了,这个宋朝普通人一年收入有多少呢?宋朝人的生活是不是真的好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简单的分析下吧。1、宋朝普通人一年收入有多少宋朝

  • 宋朝百姓真实生活是怎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对这个宋朝人的真实生活比较感兴趣,话说这个宋朝人的真实生活到底是怎么样的呢?这个问题也比较有意思的,下面我们可以一起简单来说说,下面是宋朝人一天的生活介绍,大家一定别错过了哈,期待大家加入哦。宋朝百姓真实生活其实还是非常困苦的,为了养家糊口努力工作外并没有大家想的那些什么吃喝玩乐了,那都是

  • 清朝时期朝鲜是不是很怕清军?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清朝时期的事情,话说这个清朝时期的朝鲜好像非常的讨厌这个清军,那么为什么讨厌呢?其实原因很简单的,那就是这个朝鲜军比较怕这个清军了,那么这个说法到底要怎么说呢?下面我们不妨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简单的分析看看。清朝时期的朝鲜不仅仅是害怕这个清军,而是非常怕,异常怕,不知道怎么怕,无

  • 731背荫河实验场发生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悬崖之上》这部电影的背景,是和日军在我国黑龙江省五常县背荫河村建立731部队有关。影片中,四位特工展开乌特拉行动,他们要解救的王子阳,就被关在背荫河实验场中。只是这场行动是虚构出来的,但王子阳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当时外界没有人去救他,王子阳是靠自己逃了出来,然后向全世界的人揭露日军在我国所犯下

  • 诸葛亮去世后,李邈为何要诬告诸葛亮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其实严格来说李邈谈不上诬告诸葛亮,其实就是两个人的政见不同,而处理的方法有点不厚道罢了。李邈是个很狂的人,在刘备拿下成都的时候就对着刘备说:“你拿下成都是不厚道的。”刘备一听这话就问:“既然你觉着我不厚道,那你当初为啥不去帮刘璋呢?”结果李邈着货来了句

  • 清朝为什么忌惮白莲教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白莲教,相信大家都不会觉得很陌生了,关于白莲教的影视作品我们也看过一些。在我国历史上,白莲教是一个非常鬼魅的存在,似乎从未在哪个朝代中走入了舞台中心,可又能在中国历朝历代的阴暗角落能看到他们的影子。可以说哪里有阳光照不到的地方,哪里就存在着白莲教。它也让清朝朝野上下真正体会到了李诚儒所说的&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