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后期出现了什么状况,为何无法再次复兴

唐朝后期出现了什么状况,为何无法再次复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184 更新时间:2024/1/19 10:51:56

安史之乱,这起叛乱时间长达7年之久,几乎整个北伐地区都收到了影响。安史之乱结束之后,唐朝北方的经济遭受到了严重的损坏,从此唐朝也由此开始由盛转衰。在安史之乱之后,唐朝的君王也试图通过各种一系列的局势来加强集权,恢复国力。然而三大疑难杂症却怎么样也无法根除,最终致使唐朝走向末路。

1、藩镇割据

唐朝藩镇之祸,并非起于安史之乱。在唐玄宗时期,为了加强对边疆的控制,防范突厥、回鹘、吐蕃、契丹等民族的侵犯,唐玄宗在北方边疆设置了八镇,这些军镇就是后来藩镇的来源。唐玄宗还放纵军镇节度使的坐大,使其拥有地方的财政、行政、军事大权,甚至重用藩降,使其难以节制。

发动“安史之乱”的安禄山就是一位来自于西域的粟特人,他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而唐朝为了平定安史之乱,也就必须重用其他节度使,并在全国设更多节度使,让藩镇来平定藩镇,显然是不可能彻底的。

762年,史朝义自杀,而原本的河北藩镇诸将纷纷投降唐朝,安史之乱终于算是平定。当时的唐朝主帅卜固怀恩(铁勒人)担心河北藩镇被废除后,自己也将被削弱,于是就提议保留河北藩镇。唐朝经过大乱,再也不想大动干戈,于是也选择了妥协。此后,唐朝又封范阳、成德、魏博三个节度使,合称“河北三镇”,另外还有昭义节度使,应该算是河北四镇。

河北四镇,各有精兵四万,他们拥兵自重,不听朝廷号令,甚至公然与朝廷为敌,割据一方。为了防范河北四镇,唐朝又不得不依靠其他藩镇,于是全国各地的藩镇都坐大了,史称:“由是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建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

安史之乱后的唐代宗、唐德宗期间,唐朝还要应对吐蕃、回鹘的威胁,只能对藩镇采取妥协的政策。唐宪宗时期,通过战争消灭了一些藩镇,中央集权得到了一定的恢复。唐武宗、唐宣宗时期,大部分的藩镇还能听命于诸侯,但河北四镇却一直和朝廷作对。唐朝农民起义后,藩镇势力进一步扩张,最终导致了唐朝的瓦解。

2、宦官专权

和藩镇割据一样,唐朝的宦官专权起源于唐玄宗时期。唐朝前期的几位皇帝都对宦官进行了有效的限制,唐玄宗上台后,宦官数量从一千多人增加到了三千多人,宦官的地位也大大提高。唐玄宗时期著名的宦官有高力士,他权倾朝野,宇文融、李林甫、盖嘉运、韦坚、杨矜慎、王鉷、杨国忠、安禄山、安思顺、高仙芝等将相都是通过高力士的推荐而被重用的。

唐肃宗继位后,又重用宦官李辅国,使之担任元帅府行军司马事,实际上掌握了元帅府的兵马。收复了长安后,李辅国又“专掌禁兵”,甚至宰相百司的奏章都交给李辅国关白、承旨,如此宦官的权势就逐渐不可控制了。

唐肃宗时期另一位重要宦官是鱼朝恩。758年,鱼朝恩担任了观军容宣慰处置使,以节制郭子仪、李光弼、王思礼等九大节度使的军队。鱼朝恩多次以谗言陷害郭子仪、李光弼、仆固怀恩,也利用手中的大权随意改变作战计划,导致了洛阳邙之战的失败。759年,因为鱼朝恩的陷害,郭子仪被罢免职务。直到762年,由于战争形势恶化,唐肃宗才不得不重新用郭子仪。

762年,唐肃宗去世,李辅国发动政变,收捕越王係,幽张皇后,拥立太子即帝位,是为代宗。唐代宗继位后,李辅国权力过大,一度担任司空和中书令等职位。唐代宗担心自己位置不保,于是利用程元振杀了李辅国。此后,程元振和鱼朝恩两大宦官几乎控制了朝政。

763年,吐蕃入侵,程元振隐秘军情,导致长安被攻陷。唐代宗在多方的压力下废黜了程元振。770年,唐代宗又杀鱼朝恩,唐朝的宦官势力终于得到了抑制。但是,宦官一直掌握着禁军的指挥权。唐顺宗时期,二王、八司马发动的“永贞革新”,就因为宦官刘贞亮的政变而失败。

唐宪宗去世后,宦官又乘机掌权。822年,唐穆宗得病,宦官内枢密使王守澄“专制国事,势倾中外”。后来宦官刘克明又参与杀唐敬宗的事件。至此以后,唐朝的君主基本被宦官控制,史称“自元和之末,宦官益横,建置天子在其掌握威权出人主之右,人莫敢言”。835年,唐文宗不甘被宦官控制,于是和李训、郑注策划诛杀宦官,但是遭到了宦官的反击,各大谋臣遭到杀害,史称“甘露之变”,此后唐帝就成为了宦官的傀儡。

3、土地兼并、财政问题

唐朝前期,在北方推广了均田制,推行租庸调制,有利于缓解土地兼并,使得社会稳定,为盛世创造了条件。但是很快,均田制就因为土地兼并而无法实行。唐玄宗初期重新颁布了均田令,但实际上却无法实施。

均田制被破坏的一大表现就是农民授田严重不足,原本每家每户需要授田120亩,不过绝大部分都没有足额,有的甚至只有10亩、5亩。农户授田不足,但必须按照120亩的足额来缴纳赋税,这无疑是加重了社会矛盾。在开元年间,整个社会比较稳定,呈现出一片繁荣的局面。到了天宝年间,隐秘其中的社会矛盾开始暴露出来。

安史之乱后,关中地区的经济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关东地区又被藩镇控制,整个国家面临空前严重的财政危机。还好的是江南地区还能够为长安输血,韩愈曾说:“当今赋出天下,而东南居十九”。从江南到长安需要经过运河,藩镇又往往拦截粮道,引发长安的粮食危机。

为了解决财政危机,唐朝在安史之乱后重用刘晏。刘晏改革榷盐法,推行“官商分利”,调动民间商人力量来经营盐业,使得江淮盐利收入从不过四十万缗增加到了六百余万缗。刘晏又加强对漕运的管理,在运河两岸驻扎军队,保障江南的赋税、粮食能够运往关中。刘晏的改革让唐朝勉强渡过了财政危机。

唐德宗时期,宰相杨炎推行“两税法”。两税法统一了各项税收,分夏、秋两季征收,所以称为“两税法”。征收赋税的多少主要由土地、财产的数量来决定。两税法的颁布拓宽了征税的广度,增加了财政收入。但是这也变相承认了土地兼并的结果,反过来又加速了土地兼并。同时,后来政府又在两税法之外增加新的税种,如“间架税”、“除陌钱”等,百姓的负担进一步加重。

土地兼并、赋税增加,导致社会矛盾加重,特别是江南一带更为严重。859年,浙江一带爆发了裘甫起义,拉开了唐末农民起义的序幕。在唐朝之前,中国的农民起义主要发生于北方地区,而唐朝的农民起义却基本活动南方,说明唐朝对东南地区的剥削是十分严重的。最终农民起义在884年被平定,但唐朝已经名存实亡。此后,地方藩镇直接称王,五代十国已经开始。907年,朱温称帝,唐朝也就是正式结束了。

4、结语

综上所述,唐朝后期的藩镇问题、宦官问题、经济问题成为了帝国无法解决的疑难杂症。因为这三大问题的存在,使得唐朝后期始终无法走向复兴。不过唐朝的历史却给北宋提供了很好的教训。北宋建立后,致力于根除藩镇势力,加强集权。从此之后,中国就几乎没有出现过藩镇割据的现象。北宋也加强对宦官的控制,使得北宋成为了少数没有宦官专权的时代。为了保证帝国的财政收入,北宋直接将都城定于运河枢纽的开封,以免被地方掌控。当然,北宋的政策也会出现新的问题,这还需要后代来继续变革。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刘娥有哪些魅力,怎样当上皇后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历史上,郭皇后驾崩后,宋真宗打算立刘娥为皇后,但不少大臣提出反对意见,理由是刘娥出生太低,不足以担当一国之母。不过真宗在这件事上一直非常坚持,从没动摇过。就这样拖了三年,李宸妃替真宗生下一个儿子,此后真宗让刘娥将皇子取为己子,这样封后便多了一个坚实的理由,毕竟这是真宗唯一的一个儿子。又过了两年,刘娥

  • 赵构杀岳飞的真正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不少人也都在说这个赵构杀岳飞的真正原因,很多人都说什么功高震主了,也有人说岳飞有谋反的想法,感觉这些也都有可能,那么有没有真正赵构杀岳飞的原因呢?对于这个问题相比大家想知道的还是比较多的,所以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一起来学习看看,轻轻松松的,简简单单的!我们先问一个问题,宋高宗手下是有很

  • 元朝奇葩政策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只要一说起“元朝”或是“蒙古大军”,相信很多人的历史记忆就是,屠城、残暴、血腥等等。当然了这些印象也不假,东征西讨的蒙古大军先后灭掉40多个国家,征服700多个民族,而且很多民族都已经成为了历史标本。但是打天下是一回事,治理天下就又是另外一回事儿了。在

  • 三国对立期间为什么没有外族入侵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三国时期,相比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了,当时那个阶段可以说是非常的乱了,但是就是这样一个乱世,却没有一个外族入侵。但是大家都知道,在中国历史上,不管是什么时期都又外族想要入侵,所以很多时候帝王都是非常头疼的。可是三国时期,在这样一个乱世,为什么没有外族入侵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外族实力太

  • 君王后是谁,她为齐国换来40余年和平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历史上,君王后是一位经历颇具传奇的人物。齐湣王被杀后,法章不敢暴露自己的身份,便改名换姓到太史敫家里当佣人。后来太史敫的女儿看上了法章,两人就这样相爱。后来法章被立为齐王,他立刻到太史敫家中接他女儿回齐国成婚,并立为王后,史称君王后。君王后也很有头脑,齐襄王去世后,她教育齐王建,此后为齐国换来了40

  • 李世民批评汉武帝信奉长生,为何他晚年还会重蹈覆辙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关于唐太宗李世民的死因,一般是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他是病死;另一种认为他因服用丹药而死。其实李世民早期并不相信所谓的长生之术,他还批评过汉武帝太注重追求长生。结果李世民晚年却是重蹈覆辙,他对从古印度到来的方士厚礼相待,目的就是为了请他们炼可以长生的丹药。当然,长生这种事情放在古代根本就不可信,李世民

  • 岳飞与秦桧真正的历史桧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这个秦桧和岳飞大家也应该都知道的吧,我们听到最多的就是秦桧把岳飞给害死了,把岳飞也冤枉死了,而且当时宋仁宗赵构也是推手,我名族英雄岳飞被莫须有罪名安在身上惨死,真的是太可悲了,那么就有人要问了,那这个真正的历史上这个岳飞与秦桧的故事就是这样的嘛?下面我们可以一起来揭秘看看!岳飞与秦桧南宋小朝廷时

  • 长坂坡之战赵云七进七出是真的妈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赵云,大家肯定都很熟悉了,毕竟在三国历史上是非常出名的人,而且实力是很厉害的。关于长坂坡之战,大家肯定都知道吧?在《三国演义》里面可是经典的战役,而且赵云在里面可谓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但是在那场战役中,赵云直接七进七出是真的嘛?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长坂坡之战赵云七进七出是真的妈是假的。

  • 历史上的澶渊之盟是什么之间的盟约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这个历史上的澶渊之盟很多人知道,但是也有很多人不知道,这个历史事件也还是比较有意思的,也非常的有意义,那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仔细的分析揭秘看看,这个历史上真实的澶渊之盟到底是怎么样的,它的历史背景和主要内容又是怎么样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看看!1、历史上的澶渊之盟是什么之间的盟约历史上的澶渊之盟

  • 孝庄太后为什么不受宠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在不同人眼里,对于孝庄太后的看法都是不同的。例如皇太极将孝庄视为贤惠聪颖的贤内助,而顺治皇帝则认为孝庄不讲亲情。客观来说,孝庄太后一生功大于过,她维护了皇室的团结,还辅佐了两代君主,更重要的是,孝庄太后并没有垂帘听政,始终把自己摆在幕后,这点十分难得。皇太极虽然对孝庄评价不错,但孝庄在当时并不是很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