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诸葛亮为何崇拜这二人

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诸葛亮为何崇拜这二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2879 更新时间:2023/12/30 11:23:27

诸葛亮的为人对后世起到了很好的典范作用,不少人也是把诸葛亮当成激励自己的目标。其实论谋略和成就,诸葛亮都不是三国中最厉害的人,但他之所以能有这么大的影响力,还是因为诸葛亮的志向和心胸让人心生尊敬。诸葛亮曾自比管仲乐毅,倒不是说他比这两位更厉害,而是将管仲和乐毅当成自己的目标,那他们到底有哪些特质吸引了诸葛亮呢?下面就来了解一番。

1、诸葛亮崇拜的人

每个人其实都有自己的偶像,我们现在觉得古人很厉害,但是当他们年轻时,还没有立下大功劳时,其实他们和我们现在的状态是差不多的,他们也有自己的偶像。就比如说诸葛亮,当初他还在隆中隐居时,虽然性格孤傲,不受荆州主政者的重用,但是他自己还是有理想有抱负的,他也是有崇拜之人的。

《三国志》:玄卒,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於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从三国志的记载我们可以看到,诸葛亮常常把自己比作是管仲、乐毅。但是当时的人都觉得诸葛亮是在吹牛,也就是说,当时的诸葛亮还没有展现出他的能力,大家认为他是比不了管仲、乐毅的,那么诸葛亮崇拜的这两人究竟是有多厉害呢?

2、管仲

管仲乃是春秋时期齐国贤臣,帮助齐国快速发展,并最终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首,得到了世人的认同,历朝历代对于管仲多有称赞之词。管仲原本出身官宦家庭,后来家道中落,只能从事商业,虽然在当时的社会看来,商人是卑贱的职业,但是管仲通过做生意结识了许多人,见过了许多的世面,这为他日后治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齐桓公即位后,鲍叔牙向他建议,以管仲为相,经过深入交流,齐桓公发现管仲果然身负大才,于是当即拜管仲为相,并称管仲为“仲父”。而管仲成为齐国国相之后,也是尽职尽责,不仅注重经济和农业,主张改革富国,更是屡次阻拦齐桓公出兵,宣称要先把兵练好,把国家的整体实力提升之后,再开始对外作战。

最终在管仲的经营下,齐国国力日渐昌盛,而后管仲又为齐桓公想出了尊王攘夷的策略,以诸侯长的身份,挟天子以伐不敬。在这个外交策略下,齐桓公不仅帮助周室打败侵犯的戎狄,获得周室的认同,更是在众诸侯中树立了巨大的威望,最终使得自己的霸业合法合理,被称为春秋五霸之首。

管仲此人,不仅在治理国家上是一把好手,而且在外交伐谋,军事领域表现得都非常不俗,可谓是一个全才,令后人敬仰。诸葛亮之所以自比为管仲,其实也是对管仲一生本领的认同,崇拜管仲,希望自己也能和管仲一样,能够建功立业,匡扶天下,成就一世美名。

3、乐毅

诸葛亮除了崇拜管仲,另一个崇拜的人则是乐毅,那么这个乐毅又是谁呢?有多厉害呢?事实上,乐毅乃是战国后期的军事家,战略家,曾作为燕军主帅,统领五国联军大败齐军,连下齐国七十余城,差点把齐国打得灭国了,创造了以弱胜强的著名战绩。

战国中后期,秦国和齐国实力最强,而且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齐国的实力比秦国还强,按照正常眼光,齐国也是有可能最终一统天下的。齐国实力这么强,作为他的邻国,燕国就比较惨了,由于燕国实力不咋样,所以经常受到齐国欺负,不过由于齐国行事太为霸道,最终引起了众诸侯的不满,形成了五国联军,准备攻伐齐国。乐毅作为联军指挥官,率领联军一举击败齐国大军,并乘胜追击,攻破齐国国都,报了齐国欺负燕国之仇。

乐毅伐齐被后人认为是以弱胜强的经典战例,没有谁能够想到,强大的齐国,竟然会被打得这么惨,差点灭国,而乐毅也凭借此战名声大噪,得到了天下人的赞扬与崇拜。诸葛亮崇拜乐毅,实际上就是看重乐毅的军事才能和战略能力,历来很多人说诸葛亮军事能力不强,其实是一种错误的观点,诸葛亮敢自比乐毅,说明他自身的军事能力也是非常强的,只不过他处理国政的能力更强,掩盖了他的军事才华。

诸葛亮最崇拜的两个人,其实就是管仲和乐毅。这两人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杰出人物,其中管仲不仅擅长治国理政,使得齐国国富兵强,更辅助齐国一举成为春秋五霸,可谓是军政一把抓的全才。而乐毅专注于军事领域,表现也是非常亮眼,诸葛亮崇拜这二人,以这二人自比,其实就是他自己内心的真实写照。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李夫人死前为何不让汉武帝见着自己容貌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汉武帝的宠妃李夫人,在没成为宠妃之前,其地位是非常低微的,平民出身。李夫人的父母兄弟都是对音乐很精通的戏子,以乐舞为职业的艺人。她的两个哥哥分别是西汉著名音乐人李延年和贰师将军李广利。李延年曾因犯法而受宫刑,因其擅长音乐歌舞而受到武帝宠爱。1、入宫为妃古时候,常伴皇帝左右的人,有几个不是攀龙附凤

  • 曹丕为何40岁就圆寂了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爱美人的之心人人都有,但是当爱美人之心遭遇了伦理道德,那应该是坚持真爱,还是遵守基本道德底线呢?而三国时期的曹操以及他的儿子曹丕就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面对美人,男人完全可以做到毫无下限。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聊曹丕为何早逝,而之所以早逝的原因就与这不尊崇伦理道德有着很大的关系。1、震碎三观的故事两性,在

  • 清朝妃子侍寝为什么要裹着被子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相信很多小伙伴打偶知道,关于古代妃子侍寝皇帝的方法都是不一样的,毕竟每个朝代的风格不同,那么在清朝,妃子侍寝皇帝的时候都是要裹着被子被送进去,这是怎么回事呢?为什么要裹着被子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其实说到古代皇帝的后宫,真的是佳丽三千,每一天侍寝的人都不一样,当然也存在一些就是皇帝特别钟爱某

  • 贾诩谋略究竟有多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贾诩在曹操阵营时,地位可以跟荀彧、荀攸同列,他为曹操制定了很多关键的策略,是曹魏开国功臣之一。都说贾诩一计乱天下,那是因为他曾让李傕和郭汜反攻长安,使得东汉灭亡几乎成为定局,各个地方诸侯崛起,天下陷入大乱。而贾诩只是从自身角度出发,并没有考虑到这会让整个社会付出巨大的代价。贾诩的确出众,吕布、典韦和

  • 江陵焚书在什么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公元555年,此时的西魏大军已经将江陵围的水泄不通。而梁元帝最为一个嗜书如命的君主,为此做出了极其疯狂的举动。他来到东阁竹殿,命人高善宝焚古今图书十四万卷,包括他从建康为避兵灾而转移到江陵的8万卷书,又以宝剑斫柱令折,叹曰:“文武之道,今夜尽矣!”史称江陵焚书。此次焚书事件,

  • 成吉思汗蒙古有多少人口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成吉思汗还是有很多故事值得我们去说的,也真的是非常让人佩服的一个人,最近很多人也都再问了,这个成吉思汗时期蒙古的人口总和有多少人呢?这个问题也发非常有意思了,下面我们不妨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学习看看,感兴趣的你一定别错过了,可以来学习分析看看!具体有多少并不清楚,但是大概的我们可以推算一下,蒙古当

  • 宋太宗真的自幼喜欢赵恒吗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宋真宗赵恒在历史上是一位附有争议的皇帝,他虽然开创了咸平之治,但到了晚年沉迷封禅,使得社会矛盾逐渐加深。还有檀渊之盟这起历史事件,后世对它的争议就更大了。檀渊之盟看似换来了一个和平局面,但付出了很大的代价还有隐患,其实宋真宗在这件事上可以处理的更好。今天正好借此机会,跟大家讲讲有关宋真宗的故事,感兴

  • 女主武王代有天下是真的吗,李世民为何没有提前防范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传闻,李世民生前就已经知晓“唐三代后,女主武王代有天下”这个预言,但最后还是没能阻止武氏代唐,不过这种说法真的可信吗?其实,李世民还是非常在意大唐未来国运的,不然也不会找李淳风和袁天罡撰写推背图,但这句话究竟是不是真的,还要打上一个问号。很多人好奇如果李世民知晓,他为何不提早

  • 赵匡胤迁都是为了传位给儿子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历史上,宋太祖赵匡胤死的十分蹊跷,有关他的死因在民间存在各种各样的说法,其中很多都指向赵光义,因为赵匡胤死后他是最受益的人。赵光义到底是不是赵匡胤钦定的继承人,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很准确的说法。赵匡胤曾提出迁都的计划,但并没能顺利执行,有人解读太祖此举是为了传位给自己的儿子,这究竟是不是真的呢?恐怕真

  • 荀彧死的冤吗,空盒表明什么含义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可能很多人会觉得荀彧死的不冤,因为从他决定辅佐曹操的那一刻起,他就应该想到过这样的结局。实际上,当初荀彧选择投奔曹操,是希望曹操能够复兴汉室,但曹操却反客为主,等他看清曹操时,已无力阻止他了。荀彧是一位真性情之人,如果他不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那他便可以一直得到曹操的重用,但荀彧明显不是那种会违背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