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赵德昭是被宋太宗杀死的吗

赵德昭是被宋太宗杀死的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4061 更新时间:2024/1/19 10:52:37

《大宋宫词》中,赵德昭和赵恒饮酒谈事,结果赵恒醒来后发现赵德昭被毒死,这下毒之人到底是谁呢?感觉宋太宗的嫌弃最大。不过这段剧情是剧中改编,历史上赵德昭并非是被毒死,而是自杀而亡。赵德昭是赵匡胤次子,赵匡胤死后并没有传位给自己的儿子,而是让弟弟赵光义继位,赵德昭从没被立为太子过。其实历史上,赵德昭往往是被忽略的人物,有关他的生平,大家也可以了解看看。

1、太祖之子

宋太祖有四子,长子赵德秀与三子赵德林相继早夭,追封滕王与舒王。

四子赵德芳,正是戏曲中经常为杨家将撑腰出头的“八贤王”。身强力壮的赵德芳在二哥赵德昭死后两年、于“年二十三”时,莫名其妙“寝疾薨(因病治疗无效死亡)。”宋太宗闻讯痛彻心扉,“车驾临哭,废朝五日。”

于是,在令宋太宗寝食难安的绊脚石赵德昭兄弟退出历史舞台后,皇太子注定只能从他的三个儿子中选出。赵氏江山,终于将千秋万代在宋太宗赵光义一门中传承。

2、赵德昭被害

电视剧中,赵元侃显然已察觉父亲的阴谋,所以婉拒父亲令赵德昭住在旧日宫殿的安排,执意将赵德昭带回襄王府加以保护。

赵德昭明确表示,自己绝不会与堂弟赵元侃争夺任何东西(含皇太子地位),愿竭尽忠诚辅佐堂弟,心甘情愿做个小小郡王。赵元侃宅心仁厚,与堂兄把酒言欢,畅叙旧情。谁知酒醒后,只见满手鲜血,在楼梯拐角处找到堂兄时,赵德昭已经毒发倒地,奄奄一息,拼尽全力质问堂弟:“我已经说过不和你争,你为什么还不……”气绝身亡。

赵元侃毫无疑问背了黑锅。大理寺初步勘察结果是:“没有外人进入的迹象,不过郡王(赵德昭)的确是中毒而死。”宋太宗毫无悲恸之情,气定神闲诏令“让即刻大理寺结案,宣布德昭服毒自杀,举行国葬,举城哀悼。”

出场不到五分钟的赵德昭就此领了盒饭。根据宋太宗前有诏令赐刘娥鸩酒的情节,已经以上欲盖弥彰的台词,足证赵德昭正是死于宋太宗处心积虑的毒杀。

其实,赵德昭之死的确与宋太宗有关,但死于宋太宗毒杀,却是罔顾历史真实的杜撰!

因为,毒杀桥段明显照搬汉初吕后之事:吕后因几乎被废而怨恨戚夫人刘如意母子,在儿子刘盈即位为汉惠帝后,她召赵王刘如意进京,意图斩草除根。汉惠帝为保护刘如意,亲自到霸上迎接,并携他入宫,与他一起吃饭睡觉,屡次挫败吕后杀人阴谋。

一天早晨,汉惠帝凌晨起身外出射猎,因怜爱刘如意年幼,不忍叫醒他。吕后得知刘如意独自在寝宫,趁机派人持鸩酒强灌刘如意。汉惠帝打猎归来,刘如意已经变成一具僵硬尸体。吕后毒死刘如意后,惨无人道地把情敌戚夫人制成人彘。

3、历史真相

赵德昭从小是个“喜愠不形于色”的孩子,宋太祖因长子早夭,将希望完全寄托在他身上。按惯例,皇子就藩即可封王。宋太祖欲着力培养他,以其年幼为由,让他一步一个脚印走上王位。赵德昭不负父皇厚望,进步很快,官至宰相。由于宋太祖离奇猝死,赵德昭始终没有被封王。

宋太宗即位后,改封赵德昭“京兆尹,移镇永兴,兼侍中”,并封他为武功郡王。

979年春,赵德昭随宋太宗挥师北上,围攻北汉都城太原,击退辽国援兵后,灭亡北汉,结束自唐末起90年的藩镇割据混战局面。宋太宗决意趁热打铁,北伐被辽国占据的幽州,意欲一举收复幽云十六州。

宋辽在高梁河(今北京西直门外)对峙,宋军摩拳擦掌发誓收复失地,辽军枕戈待旦积极防御。总攻发起前夜,御驾亲征的宋高宗突然人间蒸发。宋军将帅失去主心骨,乱成一锅粥。有人建议,既然皇上不知所踪,索性先立赵德昭为帝以稳定军心。这个建议获得大多数将领的赞同。

不料,宋太宗从天而降。既然真龙天子现身,拥立赵德昭的建议当然自动作废。但宋太宗疑心生暗鬼,始终怀疑这是赵德昭趁自己神秘失踪时操纵将帅们的逼宫之举,从此对赵德昭心怀忌惮。

次日,宋辽两军展开大战。宋军因夜间的换帅风波及其它原因,被辽军杀得披盔卸甲,大败而归。宋太宗也中箭负伤,狼狈到跳上驴车逃命的地步。

宋太宗回京后,因箭伤频发及北伐失利,将本应犒赏将士们灭亡北汉之事忘到九霄云外。士兵们牢骚满腹,将帅们请求赵德昭凭借特殊身份进谏宋太宗。赵德昭出于安抚将士目的,恳求宋太宗封赏将士。宋太宗认定赵德昭此举是在收买人心,新仇旧恨涌上心头,勃然大怒:“等你当上皇帝后,再赏赐他们也不晚!”

赵德昭百口莫辩,为自证清白和维护尊严,“退而自刎。”

宋太宗闻讯,又惊又悔,抱着赵德昭的尸体,流着鳄鱼眼泪大哭大喊:“痴儿何至此邪!”

两年后,赵德芳突然病逝。从此,皇位便在宋太宗赵光义一系传承。

4、天道轮回

“出来混,总是要还的!”151年后,北宋被金国灭亡。康王赵构建南宋,因爱子早夭且自己因受惊吓再无生育能力,只得立养子赵昚(shèn)为皇太子。

赵昚即位后,为岳飞平反昭雪,发展经济,崇尚节俭,成为一代明君,史称“聪明英毅,卓然为南渡诸帝之称首。”

而最有讽刺意味的是,宋朝第十一位皇帝、南宋第二任皇帝赵昚,正是宋太祖赵匡胤的七世孙,宋太宗一系把握皇位186年后,皇位终于重新回到宋太祖一系。

大宋王朝早已灰飞烟灭,赵氏兄弟也早成为历史人物,宋王朝的兴衰荣辱已是曲终人散,大宋宫词再长也有读完之时。唯独权力这副春药,永远刺激着追名逐利者前赴后继走向深渊。古往今来,概莫能外!

【作者简介】许云辉,男,1984年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为云南省保山一中教育集团高级讲师。曾出版专著两部,在省级以上文学刊物发表文章六十余万字。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诸葛亮为何崇拜这二人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诸葛亮的为人对后世起到了很好的典范作用,不少人也是把诸葛亮当成激励自己的目标。其实论谋略和成就,诸葛亮都不是三国中最厉害的人,但他之所以能有这么大的影响力,还是因为诸葛亮的志向和心胸让人心生尊敬。诸葛亮曾自比管仲,乐毅,倒不是说他比这两位更厉害,而是将管仲和乐毅当成自己的目标,那他们到底有哪些特质吸

  • 李夫人死前为何不让汉武帝见着自己容貌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汉武帝的宠妃李夫人,在没成为宠妃之前,其地位是非常低微的,平民出身。李夫人的父母兄弟都是对音乐很精通的戏子,以乐舞为职业的艺人。她的两个哥哥分别是西汉著名音乐人李延年和贰师将军李广利。李延年曾因犯法而受宫刑,因其擅长音乐歌舞而受到武帝宠爱。1、入宫为妃古时候,常伴皇帝左右的人,有几个不是攀龙附凤

  • 曹丕为何40岁就圆寂了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爱美人的之心人人都有,但是当爱美人之心遭遇了伦理道德,那应该是坚持真爱,还是遵守基本道德底线呢?而三国时期的曹操以及他的儿子曹丕就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面对美人,男人完全可以做到毫无下限。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聊曹丕为何早逝,而之所以早逝的原因就与这不尊崇伦理道德有着很大的关系。1、震碎三观的故事两性,在

  • 清朝妃子侍寝为什么要裹着被子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相信很多小伙伴打偶知道,关于古代妃子侍寝皇帝的方法都是不一样的,毕竟每个朝代的风格不同,那么在清朝,妃子侍寝皇帝的时候都是要裹着被子被送进去,这是怎么回事呢?为什么要裹着被子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其实说到古代皇帝的后宫,真的是佳丽三千,每一天侍寝的人都不一样,当然也存在一些就是皇帝特别钟爱某

  • 贾诩谋略究竟有多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贾诩在曹操阵营时,地位可以跟荀彧、荀攸同列,他为曹操制定了很多关键的策略,是曹魏开国功臣之一。都说贾诩一计乱天下,那是因为他曾让李傕和郭汜反攻长安,使得东汉灭亡几乎成为定局,各个地方诸侯崛起,天下陷入大乱。而贾诩只是从自身角度出发,并没有考虑到这会让整个社会付出巨大的代价。贾诩的确出众,吕布、典韦和

  • 江陵焚书在什么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公元555年,此时的西魏大军已经将江陵围的水泄不通。而梁元帝最为一个嗜书如命的君主,为此做出了极其疯狂的举动。他来到东阁竹殿,命人高善宝焚古今图书十四万卷,包括他从建康为避兵灾而转移到江陵的8万卷书,又以宝剑斫柱令折,叹曰:“文武之道,今夜尽矣!”史称江陵焚书。此次焚书事件,

  • 成吉思汗蒙古有多少人口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成吉思汗还是有很多故事值得我们去说的,也真的是非常让人佩服的一个人,最近很多人也都再问了,这个成吉思汗时期蒙古的人口总和有多少人呢?这个问题也发非常有意思了,下面我们不妨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学习看看,感兴趣的你一定别错过了,可以来学习分析看看!具体有多少并不清楚,但是大概的我们可以推算一下,蒙古当

  • 宋太宗真的自幼喜欢赵恒吗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宋真宗赵恒在历史上是一位附有争议的皇帝,他虽然开创了咸平之治,但到了晚年沉迷封禅,使得社会矛盾逐渐加深。还有檀渊之盟这起历史事件,后世对它的争议就更大了。檀渊之盟看似换来了一个和平局面,但付出了很大的代价还有隐患,其实宋真宗在这件事上可以处理的更好。今天正好借此机会,跟大家讲讲有关宋真宗的故事,感兴

  • 女主武王代有天下是真的吗,李世民为何没有提前防范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传闻,李世民生前就已经知晓“唐三代后,女主武王代有天下”这个预言,但最后还是没能阻止武氏代唐,不过这种说法真的可信吗?其实,李世民还是非常在意大唐未来国运的,不然也不会找李淳风和袁天罡撰写推背图,但这句话究竟是不是真的,还要打上一个问号。很多人好奇如果李世民知晓,他为何不提早

  • 赵匡胤迁都是为了传位给儿子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历史上,宋太祖赵匡胤死的十分蹊跷,有关他的死因在民间存在各种各样的说法,其中很多都指向赵光义,因为赵匡胤死后他是最受益的人。赵光义到底是不是赵匡胤钦定的继承人,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很准确的说法。赵匡胤曾提出迁都的计划,但并没能顺利执行,有人解读太祖此举是为了传位给自己的儿子,这究竟是不是真的呢?恐怕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