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官渡之战时夏侯惇去哪了

官渡之战时夏侯惇去哪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906 更新时间:2024/1/7 23:03:57

官渡之战可以说是作为曹操和袁绍之间发生的一次非常重要的战役,原本占据优势的袁绍却败给了曹操,给了曹操一个奠定北方势力基础的机会,而在曹操方出战的人员之中,却少了一个重要的人物,那就是夏侯惇。夏侯惇当时还在,那为什么他没有参与官渡之战为曹操打仗呢?夏侯惇当时到底去哪了呢?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夏侯家和曹家大将都有谁

官渡之战发生在建安五年(200年),袁绍率领十万大军前来,目标直指许都。当时,袁绍已经平定了河北,兵多粮足,大有横扫曹军之势。而许都有个汉献帝,曹操时常以天子之名号令天下,袁绍十分厌烦,对攻占许都,劫掠天子,也来个挟天子以令诸侯,势在必得。面对这种局面,曹操可以说是大将尽出,尤其是自家兄弟们,个个都在要害处。先看看几位老一辈的诸夏侯曹大将都在什么位置上吧。

夏侯渊任陈留、颍川太守。官渡之战开战后,夏侯渊兼任督军校尉。袁绍被击破后,夏侯渊督办兖州、豫州、徐州的军粮。除了上述三郡,曹操名义上还有个三辅地区,夏侯渊在官渡战后接着就督办军粮事务,可不可以这样理解,官渡之战期间,夏侯渊这个督军校尉,阵前军粮也是他在督办?不管怎么说,夏侯渊参加了官渡之战,而且还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上。

曹仁是广阳太守,但没有上任,而是以议郎的身份率领骑兵。官渡之战,袁绍派遣刘备到汝南攻略,汝南各县纷纷背叛曹操响应刘备。百姓更是人心惶惶,曹操为此十分忧虑。曹仁说:“南方诸县认为目前大军正处于紧急状态,无力抽身去救援他们,在刘备强兵攻打之下,他们的背叛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刘备最近才刚开始率领这支袁绍的部队,还未能完全发掘出将士的战斗力,如果我们果断进攻,必定可以打垮刘备。”曹操非常欣赏曹仁的见解,派他带领骑兵前去,果然打败刘备。收复汝南后,曹仁回到官渡前线。袁绍派别将韩荀,从侧翼进攻曹操,截断了曹军西南的道路,曹仁打败韩荀,袁绍从此再也不敢分兵出战。曹操奇袭乌巢粮仓前,曹军还袭击过袁绍的运粮队,烧毁了袁军千余辆粮车,带兵将领就是曹仁,当然还有一个史涣。这样一看,曹仁作为应急部队,随时处置突发状况,是曹操能够安心于官渡方面的重要保证。

曹洪在官渡之战中,跟在曹操身边,应该是中军骨干将领。奇袭袁绍乌巢粮仓,曹操留下曹洪守卫大营,自己亲率五千步骑兵趁夜前往。袁绍听说曹操攻击乌巢去了,就派遣张郃、高览攻击曹操大营,迎击这支大军的就是曹洪。张郃、高览攻不破曹洪大营,只好投降曹操。曹洪开始怀疑,不敢接受,荀攸说:“张郃的计策不被袁绍接受,愤怒而来投降,有什么好怀疑的?”曹洪于是接受了两将领投降。这就是说,官渡之战曹洪一直在曹操身边。

2、官渡之战夏侯惇为何没有出现

官渡之战,唯有夏侯惇没有出现。根据夏侯惇的职务,做一个大概猜测吧。在征吕布到平河北期间,夏侯惇的职务是兼任陈留太守、济阴太守,加官建武将军,后转为河南尹。当时汉献帝住在许县,因为有皇帝在,所以这许县又被称之为许都。

当然,这个许都是临时首都,东汉当时的都城是洛阳,不过被董卓一把火给烧了,没办法办公,曹操也不想被控制,所以就迁到自己的地盘许县来了。也就是说,这时候许都是天下中心,也就是曹操的大本营。当初曹操接皇帝的时候,天下很多人都觉得皇帝是个废物,稍微客气一点儿,也觉得是个累赘,只有曹操才看出了皇帝的价值。

比方说当时的袁绍,就觉得不能要这个皇帝。为什么?在他看来,弄个皇帝在手里,早晚都得请示,不听就是抗命,听了这权利就小了,所以不要。还有那个张杨,认为不如在外有自己的地盘自己的队伍自在。所以两人都不要。等到曹操把汉献帝掌握在手里,来了一个以天子的名义命令诸侯,诸侯们这才大吃一惊,原来皇帝是可以这样用的。

袁绍明白过来,想让曹操交出皇帝来,曹操岂能答应。所以,当袁绍解决了河北问题,就向曹操开战了。官渡之战,袁绍的进攻目标是许县,是皇帝,但打着的旗号却是征讨曹操。孙策也想趁机偷袭,目标是许县,目的也是劫掠皇帝,也来一个挟天子以令诸侯。刘备出兵汝南,煽动叛乱,抄曹操后路,地域在许县不远,也是想能得到皇帝势力的支持。

官渡之战前不久,汉献帝的丈人董承密谋杀了曹操,这就是著名的“衣带诏”事件。种种情况表明,汉献帝对于曹操,并不光是神灵无比的宝贝,念几句咒语就会法力无边,弄不好,他还是一个可能爆炸的雷。当曹操离开大本营许县,这个雷很可能就会爆炸。这可不是危言耸听,当时的许县有很多人就暗中和袁绍来往。

3、曹操留下夏侯惇守后方

凭曹操的精明,他能不留下一个最得力的人看家吗?如果留下一个人,这个人会是谁呢?不用说,这个人只有夏侯惇最合适。当年,曹操征讨徐州陶谦,留下来守家的就是夏侯惇。夏侯惇从曹操起兵时就跟随,在曹家将领都还不是将军时他就是裨将军;曹操代理奋武将军时,夏侯惇是司马。曹操原来是东郡太守,后来被众人推举为兖州刺史,夏侯惇成了东郡太守。

夏侯惇还是第一个被封侯的曹操属下将领,且一受封就是乡侯。后来征讨孙权,夏侯惇都督二十六军。曹操成为魏王,夏侯惇被封为前将军。曹丕时期,夏侯惇成为大将军。总起来说,夏侯惇是曹操属下武将第一,这个地位无人能比无人替代。也就是说,这个没有出场的夏侯惇并不是打酱油去了,而是处在一个很重要很重要的位置。

有一个事情容易让人迷惑,那就是来来往往的书信都是曹操和荀彧在商量。恐怕这件事和陈宫张邈叛乱时一样,荀彧想稳定局势,必须依靠夏侯惇。当时陈宫“叛迎吕布”,兖州各郡县响应,只有鄄城等三城还在拥护曹操。兖州“留事”荀彧的第一反应是“驰召东郡太守夏侯惇”。夏侯惇来到后,当天夜里就铲除了谋划叛乱者数十人,众人放下心来,稳住了局势。

也就是说,如果有人想在都城中搞事情,需要迈过的坎是军队,也就是要摆平夏侯惇。也就是说,有了夏侯惇在,那些想搞事情的人,偷偷摸摸地给袁绍写封信可以,要想真的起事搞出点大动静来,恐怕得好好想想。但要是没有曹家军在城中呢?那些蠢蠢欲动的人能放过这个机会吗?

综合起来说,曹操不可能不留部队守城守家,守备后方的将领不可能不是最信任的人,这个将领只能是曹操之下众将之上的夏侯惇。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裴炎为什么被武则天所杀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风起霓裳》中,裴炎看上了琉璃,他和裴行俭变成了情敌,这两位在唐朝初期都是非常出名的人物,裴炎更是当过宰相。观众看他们两人同姓,那历史上裴炎和裴行俭之间的关系究竟如何呢?从史籍上的记载来看,其实两人并无太多交集,而裴炎做过将裴行俭陷入不义的事情,所以两人的关系应该不会太好。裴炎的结局也是很惨,最后被

  • 永历皇帝在缅甸有多惨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永历皇帝朱由榔是明神宗孙子,桂端王朱常瀛的儿子。明朝灭亡后,朱由榔在肇庆被立为新帝,只不过当时朱由榔并没有太多实权,只是一个傀儡皇帝。而且面对清军,永历帝一方明显战力不足,最后被迫逃到缅甸,被当时的缅王收留。原本缅王还能好好照看永历帝等人,但随着吴三桂的逼迫,缅王也不是对手,而且他也没必要为了永历帝

  • 蒙恬怀疑秦始皇遗诏真假,为何扶苏依然甘愿赴死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赵高和李斯一早便商量好,决定假借秦始皇的名义,将扶苏和蒙恬逼死。扶苏虽然在政见上和秦始皇不和,但也没到父子反目的地步,不然秦始皇完全可以把扶苏直接关起来,不让他与外界有接触,为何还要让他去握有兵权的蒙恬身边呢?这点的确令人好奇,而且秦始皇是要让扶苏继位的,只是没能提前通知到位,这才给了赵高一个可乘之

  • 历史上苏定方和裴行俭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风起霓裳》中,裴行俭非常崇拜苏定方,希望苏定方能够收自己为徒,那这位苏定方在历史上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呢?苏定方很小便跟随父亲讨伐叛贼,唐朝建立后,苏定方为大唐效力,跟随李靖立有诸多战功。唐太宗时期,苏定方颇受重用,很多关键战事都交给他,可见其能力之强。而苏定方的确有收裴行俭为徒过,据说他是把自己

  • 三国中魏国最强大,为何花了43年才灭掉蜀国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魏国和蜀国,分别是三国时期最强和最弱的两个国家,魏国土地面积最大,人口最多,打仗的时候也不会面对和诸葛亮那样缺粮的问题,可以说占了很多的优势,可即便如此,到最后灭掉蜀国,前后也花了四十三年的时间,这么多的时间才灭掉了蜀国,而蜀国在各方面似乎都没有优势,为什么还会要这么长时间呢?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

  • 明朝已经有了火器,为什么清朝火器还那么落后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火器在明朝时期就已经出现了,而且明朝的火器在很多人看来,是一种当时非常先进而且厉害的武器,而明朝败给了清朝,清朝建立之后却似乎对火器之类的武器并没有任何的发展,甚至给人一种在武器方面反而有很大的退步的感觉,这又是为什么呢?既然明朝已经有了火器,为何清朝没有好好的发展,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 民国三大女流氓分别都是谁分别又有什么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在网上有看到一则非常有意思的故事,那就是有人说这个民国三大女流氓的事情了,那么又有人要问了,这个民国三大女流氓分别是谁呢?他们又有什么样的故事呢?如果对这个话题比较感兴趣的也可以速度的来一起分析看看吧!1、民国三大女流氓分别都是谁民国三大女流氓分别是:佘爱珍、沈佩贞和林桂生。当然这个不是小编说的

  • 唐高宗李治为什么使用14个年号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应该有看到这个唐高宗李治的一些故事,话说这个唐高宗李治也非常有意思的,他不仅仅和自己的爹抢美女,话说还有一个小细节的地方比较有意思,那就是话说他在为期间好像用了14个年号,那么这到底有什么故事,或者有什么讲究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看看!1、唐高宗李治为什么使用14个年号唐高宗李

  • 张良和韩信有什么过节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张良和韩信同为汉朝的开国功臣,但是两人最后的结局却完全不一样,张良被封为留侯,得了善终,但韩信虽被封王,最后却惨死宫中。两人的结局相差甚远,很多人也对韩信遭遇杀害的时候表示很疑惑,张良和韩信两人关系好不好,两人是不是有什么过节?为什么张良不阻止刘邦杀韩信呢?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1、张良和

  • 贾南风和八王之乱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贾南风是晋朝时期晋惠帝司马衷的皇后,她被认为是八王之乱的罪魁祸首。司马炎去世后,由他的嫡次子司马衷继位,但司马衷无法亲政,刚开始是太傅杨骏辅政。后来贾南风觊觎大权,于是将杨骏一家谋害,自己独揽朝政。贾南风为人凶残、暴戾,其嫉妒之心非常强烈,正因如此晋朝才会走向混乱之中,导致爆发八王之乱等一系列的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