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新城公主为何被葬在皇后陵,为何不是葬在公主陵

新城公主为何被葬在皇后陵,为何不是葬在公主陵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1452 更新时间:2024/1/23 22:45:44

新城公主是唐朝历史上一个很传奇的公主,她是唐太宗李世民最小的女儿,从小可以说也是受尽了宠爱,不光有父母的爱,还有哥哥李治也是非常疼爱她。但新城公主不管怎么说都是一个公主,死后安葬自然也应该按照规定葬在公主相应的墓中,然而新城公主死后却以皇后的礼节下葬,而且还葬在皇后陵中,这又是为什么呢?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1、新城公主是谁

公主一般都是皇室的女儿,有着皇室的高贵血统,她们一生下来就享受着别人没有的尊宠,尤其皇帝疼爱的公主,更是有着羡煞旁人的荣誉与地位。今天我们要说的新城公主,明明是位公主,结果唐高宗却把她葬入“皇后陵”,这是什么原因呢?

唐高宗李治是李世民与长孙皇后的儿子,而新城公主是长孙皇后的小女儿,而且在众多妃嫔的女儿当中,她也是最小,因此而得到李世民的格外宠爱。按照唐朝皇室的习俗,女儿要出嫁时才能封地、封号,而她在八岁时便拥有了这一切。

最初“新城公主”被封号为“衡山公主”。《唐六典》有说明:“凡名山、大川及畿内县皆不得以封。”意思是无论是皇子还是皇女,不能用名山、大川的封号,而她却直接得了“衡山公主”的封号,可见李世民对其真不是一般的宠爱。

贞观十七年,也就是公元643年,李世民的重臣魏征即将病逝,李世民还亲自去探望病情,在魏征死前便把年仅九岁的衡山公主许了魏征的儿子魏叔玉做儿媳,结果魏征第二天便去世了。

《新唐书》记载:帝将以衡山公主降其子叔玉。时主亦从,帝曰:"公强视新妇!"徵不能谢。是夕,帝梦徵若平生,及旦,薨。

2、新城公主的婚姻

但同年,由于侯君集因太子李承乾谋反事受到牵连被处死,同时也牵扯到了魏征身上,以李世民多疑的性情,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于是取消了这个婚姻。如果说这时候的衡山公主岁数较小,不懂得人情世故的炎凉,有情可缘,但接下来的婚姻,却是让她刻骨铭心。

公元649年,李世民为十五岁的衡山公主精心挑选了一门婚事,把她许配给了长孙诠。一听这名字就知道是“家里人”,绝对信得过。长孙诠是长孙皇后叔叔家的儿子,算是知根知底,对大唐也是忠心耿耿,从李世民遗诏中,让长孙无忌作辅政大臣就可以看出绝对信任。

终于确定下来婚事,自然要“大操大办”,只可惜操办的时间太久,李世民等不及最小的女儿衡山公主出嫁便撒手人寰。而这段婚事便因为国丧而暂停下来,这一停便是三年。

在古代非常重视仁孝礼仪,尤其像皇帝驾崩这样的大事更是不容怠慢,本来唐高宗即位后心疼衡山公主这个小妹,打算守孝一年之后便让她嫁了,结果遭到大臣们的一致反对,必须要为父守孝满三年方合礼仪。

守孝满三年后,唐高宗为了祝福自己的亲妹妹出嫁,把衡山公主改封为“新城公主”,并又赏赐了五千户的封邑,以示对其疼爱。《新城公主墓志》记载:以永徽三年五月廿三日,改封新城郡长公主,增邑五千户。

几经婚姻波折的新城公主,终于如愿以偿地嫁人了。婚后,新城公主与附马长孙诠感情非常好,本以为是好事多磨,苦尽甘来,结果两个人生活了仅七年便走到了尽头。

3、新城公主为何被葬在皇后陵

公元659年,长孙无忌被武则天诬告谋反被流放,武则天害怕长孙氏东山再起,便派人把长孙诠也杀了。新城公主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妻管严”的哥哥唐高宗李治敢怒不敢言,一切只能腹诽于心,用拒绝梳妆打扮表达怨怼之意。

唐高宗看到亲妹妹这样心中感觉过意不去,便又为她指了一门亲事,嫁给了京兆韦正矩,只是新城公主对前夫念念不忘,无法与韦正矩“合拍”,积郁成疾在公元663年病逝,死的时候才三十岁。

唐高宗见妹妹这么年轻就死了,便迁怒于韦正矩,把他也杀了。之后“以皇后礼葬昭陵旁。”新城公主从小倍受宠爱,而成年后却感情波折,最终郁郁而终,让人感到同情和惋惜。

考古学家在挖掘新城公主的墓葬时发现,壁画上侍女的脸尽毁,其原因就是唐高宗认为这些侍女不配再服侍新城公主,算是为杀了前附马长孙诠而给自己找回颜面吧。这样不光彩的政治牺牲,在皇室也确实是难以齿。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裴行俭和原配生有几个孩子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随着《风起霓裳》的播出,越来越多的朋友开始关注裴行俭的生平信息,想看看他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史籍中,有关裴行俭更多的记载都是他事业方面的贡献,感情生活的细则基本没有提起。历史上,库狄氏并非裴行俭的原配,裴行俭第一位夫人是陆氏,她是兵部侍郎陆爽的女儿。裴行俭大部分的孩子都是他和陆氏所生,下面就来简单介

  • 宋朝重文轻武有什么好处,有什么积极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现在我国对于男性的审美是白面书生,但是在古代春秋时期对于美男子的审美又是什么标准呢?是高个哎,卷头发,浓胡须。《诗经卢令》当中曾经赞美一个猎人,就是他卷发,而且满脸络腮胡子,这个是当时的美男子。中国人身上的这种尚武之风一直持续到汉朝,持续到唐朝。汉朝的时候,宫中经常举行一种体育比赛,就是扛鼎,就相当

  • 历史上的高俅真有那么坏吗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高俅的名字,相信很多人都是非常熟悉的,本来这个人没什么存在感的,但是由于《水浒》的渲染,使得这个人让人印象深刻。虽说吧高俅宣传的非常坏,大家都能记住他这个“大奸臣”,甚至对他恨得咬牙切齿。历史上真实的高俅高太尉是怎么样的人呢?为什么“六贼”里面没他

  • 袁崇焕是怎么把努尔哈赤打出心理阴影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在遇见努尔哈赤之前,袁崇焕可以说是个完全不起眼的小人物。在袁崇焕还在焦头烂额的考科举的时候,人家努尔哈赤就已经是驰骋沙场多年了。在萨尔浒之战,努尔哈赤仅仅只用四万多人就击溃了明朝的十二万精锐,而且大将刘綎也死在了他的手上。然而,这一切即将成为历史,因为默默无闻的袁崇焕来到了前线。虽然他是文人出身,但

  • 周穆王去过非洲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要问中国的帝王生活在什么地方,详细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故宫,喜欢出去到处转悠的可能就是康熙和乾隆的下江南罢了。但如果网更早的说,除了喜欢旅游的隋炀帝下扬州外,大多数皇帝多半都老老实实戴在皇宫之中。然而,在三千年的周代,却有这样一个中国天子,他带着一个当时最豪华的团队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而旅行的目的

  • 廉颇与白起哪个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在《千字文》中有写到,"起翦颇牧,用军最精,宣威沙漠,驰誉丹青",这是形容战国时期四大名将的。白起的长平之战威震六国,王翦辅佐秦始皇灭六国,李牧的步骑默契配合围歼匈奴,只有廉颇的战绩备受质疑,理由是攻六国皆趁虚而入,“长平之战”被王龁所击败。廉颇军功与赵国军事的崛起!公元前2

  • 潘美一生有哪些成就,曾率军攻灭南汉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古代名人中,潘美可能是后人对他存在误解最大的人物之一了。实际上,潘美并非是奸臣,他一生立有诸多成就,是北宋开国名将之一。历史教授冯君实评价潘美,称他的功绩实际上比杨业大得多,而且当时朝中都认为他是大忠臣。今天,就准备借此机会,跟大家讲讲潘美攻灭南汉的历史故事,看看历史上真正的潘美是个怎样的人。主要还

  • 汉武帝的四个皇后为何都没有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历史上有一个以上的皇后的皇帝不在少数,而皇后作为皇帝的正妻,正所谓伴君如伴虎,不管是什么样的皇帝,哪怕在历史上并没有昏君名声的皇帝,比如汉武帝,做他的皇后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汉武帝一生可以算是有四个皇后,然而这四个皇后最终都没有得到善终,她们究竟是怎么死的呢?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1、陈

  • 清朝为何没有特务机构,皇帝靠什么监视臣子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明朝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恐怕就是他们五花八门的各种特务机构了,东厂西厂锦衣卫,各自负责不同的工作,不过最令人熟悉的恐怕还是监视大臣了,皇帝有这些特务机构在手,就能知道大臣们的一举一动。不过到了清朝时期,为什么却没有继承这些特务机构的制度,毕竟清朝不是汉人统治,满人难道不会担心汉人大臣有异心吗?下面就让

  • 南宋最后一位皇帝宋恭帝,为何在灭国后还活了47年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如果要说南宋的最后一位皇帝是谁,很多人可能都觉得是南宋的末代皇帝赵昺,而他也在很小的时候被陆秀夫背着一起跳海自杀了。而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个皇帝,就是赵昺的哥哥,宋恭帝赵㬎。赵昺的死意味着南宋的灭亡,但他当皇帝尚在之后,而且他死后,赵㬎还一直活着,不仅如此还在南宋灭亡之后又活了47年,这又是为什么呢?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