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廉颇与白起哪个厉害

廉颇与白起哪个厉害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265 更新时间:2024/1/15 22:49:05

在《千字文》中有写到,"起翦颇牧,用军最精,宣威沙漠,驰誉丹青",这是形容战国时期四大名将的。白起的长平之战威震六国,王翦辅佐秦始皇灭六国,李牧的步骑默契配合围歼匈奴,只有廉颇的战绩备受质疑,理由是攻六国皆趁虚而入,“长平之战”被王龁所击败。

廉颇军功与赵国军事的崛起!

公元前284年廉颇率军参与“五国伐齐”,但燕国名将乐毅谋划并指挥整场战役,廉颇扬名是公元前283年攻取齐国阳晋,这年44岁被称作“大器晚成”或“草根英雄”,但廉颇是嬴姓且有生辰考证,嬴姓不仅是“上古八大姓”之一,秦赵(王室)亦为舜帝功臣伯益后代,廉颇应是待遇低微的赵国远枝宗室。

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约22岁健硕魁梧的廉颇接受战阵熏陶,此后22年间赵国“灭中山国”、“北击匈奴”及“收降楼烦”廉颇皆参战,却被赵武灵王强势锋芒所掩盖,直到汉文帝刘恒发出感叹,“吾独不得廉颇、李牧时为吾将,吾岂忧匈奴哉”,廉颇与抵御匈奴李牧并称,其功劳更早难度亦更高。

战国后期疆域图

公元前283年廉颇攻齐“阳晋之战”,虽威震诸侯以战功受封赵国上卿,但战事却限制廉颇发挥留下遗憾,其一,齐军困守孤城士气低落且无外援;其二,赵国占据绝对兵力优势胜之不武;其三,燕国乐毅攻齐限制廉颇扩大战果;恃强凌弱却坐视乐毅侵吞齐国,廉颇忧惧燕国整合后比肩秦国成为赵国东方威胁。

公元前279年“五国伐齐”落幕,战国格局发生剧变,齐国与燕国两败俱伤,楚国被秦国夺取郢都,宋国灭亡韩魏抱团取暖,原本军事第四的赵国跃升至第二,赵惠文王抓住千载难逢的良机扩张,廉颇率军夺取齐国麦丘等十余城,夺取魏国安阳等数城并韩国数地,疆域拓展却将诸侯全部得罪,为“长平之战”埋下隐患。

将相和

平原君赵胜对廉颇有两句评价,上半句是“勇騺而爱士,知难而忍耻”,如著名的历史典故“将相和”,廉颇曾嘲讽并刁难蔺相如,得知隐情后果断负荆谢罪,结交蔺相如学习其全局观,如“阙与之战”赵奢固然勇猛取胜,但廉颇协防策应亦发挥作用,赵奢仍举荐廉颇统率赵军,赵国君主贤明群臣和睦使国力达到鼎盛。

平原君赵胜下半句是“与之野战则不如,持守足以当之”,是对廉颇军事能力的概括,简而言之攻防能力中流而防守能力极强,公元前269年“阙与之战”为例,邯郸与几邑均以防守反击取得胜利,公元前257年廉颇率残兵坚守邯郸,给魏楚援军赢得时间避免赵国灭亡,廉颇亲历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到赵惠文王称霸中原。

胡服骑射

廉颇战略与赵国君臣的奢靡!

公元前262年秦国攻占韩国野王,韩桓惠王被迫割上党十七城给秦国,但是上党郡守冯亭携军民城邑归降赵国,赵孝成王命平原君赵胜接收上党土地,廉颇率军驻防扎长平戒备并收编军队,以至于提到“长平之战”惨败,皆埋怨廉颇固守长平3年耗尽军粮,赵国粮饷短缺赵括遂铤而走险,但这样论断并不准确。

冯亭携上党郡归降赵国,难保不会倒向韩国或秦国,麾下原韩国驻军约有8万,韩赵边境因上党归附与秦国接壤,赵国遂将边军移至长平地区布防,接收原韩国军并防范冯亭有异动,上党府库充盈加税收能承担军需消耗,赵国廉颇麾下边军只增加部分运输损耗,上党看似激增赵军20万,粮饷负担实际影响甚微。

廉颇防线

公元前260年秦国稳定荆楚局势,派遣左庶长王龁攻打上党郡,农历四月“长平之战”拉开战幕,秦军因“军功授爵”被称作“虎狼之师”,赵国军队奋力抵抗仍失“空仓岭防线”,但廉颇此前便构筑的“丹水壁垒”与“百里城防线”发挥作用,至农历七月湿热病疫使秦军士气低落,赵孝成王催促廉颇与秦军决战廉颇均未予回应。

廉颇在等待最佳时机发起反击,其一,赵国麦六月中旬成熟较关中早半月,拖至秋寒秦军未撤兵势必增加军需,赵军养精蓄锐占尽天时与地利优势,其二,骑兵使得秦军追杀迅捷撤离无恙,赵军精锐“赵边骑”钳制秦国骑兵,廉颇希望合围歼灭王龁所率秦军,遏止秦国对东方的扩张态势,争取赵国恢复与扩张的时机。

《春秋左氏传》载晋景公:六月丙午。晋侯欲麦。使甸人献麦。馈人为之。

战国名将——白起

白起亦需遵循“天时、地利、人和”三要素,白起奉行“以攻代守”战术,秦军欲攻破“丹水壁垒”与“百里城防线”,势必因廉颇死守而伤亡惨重,坚壁清野与袭扰战略加剧秦军消耗,秦军出现溃败或撤离赵军势必反击,然而廉颇谨慎秦军难以取得决定性胜利,战事拖延势必对赵国更有利,但前提是赵孝成王倾力支持廉颇。

赵国邯郸除往来信使增添紧张氛围,王宫宴饮歌舞与往来客商如同往昔,满朝勋贵未拿出府库资财犒赏将士,或到列国采购粮草与器械长久战备,反而准备与秦国议和重新划定疆界,平原君赵胜邯郸危亡之时,婢妾尚有数百而钱粮堆满院落,撤换廉颇因消耗军需影响勋贵挥霍,腐朽的赵国亲手葬送“长平之战”胜利的希望。

《史记·平原君列传》君之後宫以百数,婢妾被绮縠,馀粱肉,而民褐衣不完,糟糠不厌。民困兵尽,或剡木为矛矢,而君器物锺磬自若。

平原君与毛遂自荐

综述:唯有廉颇指挥“长平之战”,赵国对战秦国白起才有希望!

廉颇数十年征战夺取五十余座城池,公元前274年攻占齐国高唐,公元前249年鄗城击败燕军等,证明廉颇“战国名将”与“武庙名将”实至名归。

世人将白起称作“最利之矛”,将廉颇称作“最强之盾”,但别忘记廉颇暗藏利刃,若廉颇指挥“长平之战”,依托天时与地利优势,极有可能击败秦国白起。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潘美一生有哪些成就,曾率军攻灭南汉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古代名人中,潘美可能是后人对他存在误解最大的人物之一了。实际上,潘美并非是奸臣,他一生立有诸多成就,是北宋开国名将之一。历史教授冯君实评价潘美,称他的功绩实际上比杨业大得多,而且当时朝中都认为他是大忠臣。今天,就准备借此机会,跟大家讲讲潘美攻灭南汉的历史故事,看看历史上真正的潘美是个怎样的人。主要还

  • 汉武帝的四个皇后为何都没有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历史上有一个以上的皇后的皇帝不在少数,而皇后作为皇帝的正妻,正所谓伴君如伴虎,不管是什么样的皇帝,哪怕在历史上并没有昏君名声的皇帝,比如汉武帝,做他的皇后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汉武帝一生可以算是有四个皇后,然而这四个皇后最终都没有得到善终,她们究竟是怎么死的呢?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1、陈

  • 清朝为何没有特务机构,皇帝靠什么监视臣子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明朝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恐怕就是他们五花八门的各种特务机构了,东厂西厂锦衣卫,各自负责不同的工作,不过最令人熟悉的恐怕还是监视大臣了,皇帝有这些特务机构在手,就能知道大臣们的一举一动。不过到了清朝时期,为什么却没有继承这些特务机构的制度,毕竟清朝不是汉人统治,满人难道不会担心汉人大臣有异心吗?下面就让

  • 南宋最后一位皇帝宋恭帝,为何在灭国后还活了47年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如果要说南宋的最后一位皇帝是谁,很多人可能都觉得是南宋的末代皇帝赵昺,而他也在很小的时候被陆秀夫背着一起跳海自杀了。而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个皇帝,就是赵昺的哥哥,宋恭帝赵㬎。赵昺的死意味着南宋的灭亡,但他当皇帝尚在之后,而且他死后,赵㬎还一直活着,不仅如此还在南宋灭亡之后又活了47年,这又是为什么呢?今

  • 官渡之战时夏侯惇去哪了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官渡之战可以说是作为曹操和袁绍之间发生的一次非常重要的战役,原本占据优势的袁绍却败给了曹操,给了曹操一个奠定北方势力基础的机会,而在曹操方出战的人员之中,却少了一个重要的人物,那就是夏侯惇。夏侯惇当时还在,那为什么他没有参与官渡之战为曹操打仗呢?夏侯惇当时到底去哪了呢?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 裴炎为什么被武则天所杀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风起霓裳》中,裴炎看上了琉璃,他和裴行俭变成了情敌,这两位在唐朝初期都是非常出名的人物,裴炎更是当过宰相。观众看他们两人同姓,那历史上裴炎和裴行俭之间的关系究竟如何呢?从史籍上的记载来看,其实两人并无太多交集,而裴炎做过将裴行俭陷入不义的事情,所以两人的关系应该不会太好。裴炎的结局也是很惨,最后被

  • 永历皇帝在缅甸有多惨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永历皇帝朱由榔是明神宗孙子,桂端王朱常瀛的儿子。明朝灭亡后,朱由榔在肇庆被立为新帝,只不过当时朱由榔并没有太多实权,只是一个傀儡皇帝。而且面对清军,永历帝一方明显战力不足,最后被迫逃到缅甸,被当时的缅王收留。原本缅王还能好好照看永历帝等人,但随着吴三桂的逼迫,缅王也不是对手,而且他也没必要为了永历帝

  • 蒙恬怀疑秦始皇遗诏真假,为何扶苏依然甘愿赴死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赵高和李斯一早便商量好,决定假借秦始皇的名义,将扶苏和蒙恬逼死。扶苏虽然在政见上和秦始皇不和,但也没到父子反目的地步,不然秦始皇完全可以把扶苏直接关起来,不让他与外界有接触,为何还要让他去握有兵权的蒙恬身边呢?这点的确令人好奇,而且秦始皇是要让扶苏继位的,只是没能提前通知到位,这才给了赵高一个可乘之

  • 历史上苏定方和裴行俭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风起霓裳》中,裴行俭非常崇拜苏定方,希望苏定方能够收自己为徒,那这位苏定方在历史上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呢?苏定方很小便跟随父亲讨伐叛贼,唐朝建立后,苏定方为大唐效力,跟随李靖立有诸多战功。唐太宗时期,苏定方颇受重用,很多关键战事都交给他,可见其能力之强。而苏定方的确有收裴行俭为徒过,据说他是把自己

  • 三国中魏国最强大,为何花了43年才灭掉蜀国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魏国和蜀国,分别是三国时期最强和最弱的两个国家,魏国土地面积最大,人口最多,打仗的时候也不会面对和诸葛亮那样缺粮的问题,可以说占了很多的优势,可即便如此,到最后灭掉蜀国,前后也花了四十三年的时间,这么多的时间才灭掉了蜀国,而蜀国在各方面似乎都没有优势,为什么还会要这么长时间呢?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