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朝重文轻武有什么好处,有什么积极的影响

宋朝重文轻武有什么好处,有什么积极的影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4315 更新时间:2024/1/6 2:18:20

现在我国对于男性的审美是白面书生,但是在古代春秋时期对于美男子的审美又是什么标准呢?是高个哎,卷头发,浓胡须。《诗经卢令》当中曾经赞美一个猎人,就是他卷发,而且满脸络腮胡子,这个是当时的美男子。

中国人身上的这种尚武之风一直持续到汉朝,持续到唐朝。汉朝的时候,宫中经常举行一种体育比赛,就是扛鼎,就相当于今天的举重比赛。所以汉武帝在宫中曾经专门设了一个职位,叫做第鼎官,就是举鼎比赛的裁判。

所以汉朝的军队也非常厉害。匈奴当时打遍天下无敌手,结果汉朝的霍去病把他们一直打到匈牙利,有一种说法说匈牙利之所以叫匈牙利,就是因为他们是匈奴人的后代。那么唐代人也很尚武唐代的文人大多都会一点武功。

你比如大诗人李白说他十五学剑术,说自己呢一射两虎,穿我一支箭能射死两只老虎。那这当然是吹牛,不过他会箭术,那是肯定的。所以唐代的书生总想着到边关去建功立业。宁为百夫长,不为一书生,我宁愿当一个小排长,我也不愿意做读书人。

那么中国人身上的这种尚武之风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衰落了呢?这个是从宋朝开始。提到宋朝,我们就会想到一个词儿叫做杯酒释兵权。什么叫杯酒释兵权的?就是宋朝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当了皇帝不久,有一天把自己的几个老朋友,那就是手下的几个大将军请来喝酒。

喝着喝着,赵匡胤突然放下了酒杯。大伙儿说,皇上,您叹什么气呢?有什么不高兴的事吗?赵匡胤说,我现在得了失眠症,天天睡不着觉。大伙儿说您为什么睡不着觉呢?赵匡胤说,你们想一想,宋朝以前是什么朝代?

大伙儿说是五代呀,赵匡胤说,那五代的皇帝都是怎么死的?大伙儿一听都不说话。那么五代的皇帝都是怎么死的呢?原来从唐朝到宋朝之间的这个历史叫五代十国。哎,在中国北方50多年里换了5个朝代,为什么总换朝代呢?

因为前一代皇帝没干几天,就被他手底下这个大将军给杀死。大将军当了皇帝。结果没过几天,这个新皇帝又被手底下另一个大将军给杀死了。就这样杀来杀去,53年间换了5个朝代,换了十三位皇帝。那么赵匡胤建立宋朝之后,他就想我得改变这个规律,要不然哪天我也得让手底下这个将军给杀死。

所以他请大伙吃饭,说了这件事。大伙就说,你让我们怎么办,我们就怎么办。赵匡胤说,多给你们点钱,你们回到老家盖个大别墅是吧,每天随便吃喝玩乐享受生活。这是挺好。

于是第二天呢,这几个大将军都。从此之后,宋朝的这个治国方针就变成了重文轻武。什么叫重文轻武,限制武将的权力,降低武官的地位,然后提高文官的地位。朝廷大事武官没什么发言权。在朝廷上五官见到文官,你要先给文官行李。

大将军在路上骑马,遇到文官。你先要拐到小胡同儿里头,让文官先过,这个叫能兼顾。这样的社会上就越来越尊重文官,越来越看不起武官。那么除此之外呢,赵匡胤还想了很多办法来巩固自己的这个皇位。他怕老百姓提议,于是规定老百姓家里不能有兵器,什么刀枪剑戟、斧钺钩叉一律不能用,不允许老百姓练武。

所以在宋代之前,中国人认为最光荣的事实上战场是杀敌立功。哎,当大将军。但是从宋代开始就不一样了,人们瞧不起将军,瞧不起当兵的。于是有了一句话叫做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那么最光荣的事是什么呢?好好读书,考状元当文官。

这样从宋代开始,中国人就不再像以前那样尚武了。中国人的审美观就从以前那种认为是长着络腮胡子要高大威猛的男人才是美男子,就变成了白面书生,是美男子,开始欣赏京剧舞台上那个说话很文气的细声细气的小生,或者喜欢像贾宝玉那样的小鲜肉,认为这是美男子。所以宋代的问题就是重文轻武。

那么宋代有没有什么长处呢?也有最突出的一条就是皇帝不杀大。我们说中国历代皇帝啊都提倡大臣们要给皇帝提意见,但是几乎每个朝代都因为大臣太敢说话。惹的皇帝生气,把这个大臣给杀掉。到了宋朝,宋太祖赵匡胤发了一个誓,我们这个朝代绝对不杀给皇帝提意见的大臣。所以宋朝的大臣,你不管把皇帝气到什么程度,最多不过是贬官,从来没有杀头。所以宋朝的大臣特别有安全感,也有责任感。

宋朝的政治叫做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皇帝跟读书人一起分享政治权力,一起对天下负责。我们说唐代的大臣,他敢于驳回皇帝的命令。宋代的大臣们,他敢直接把皇帝的命令给烧了。宋真宗,有一次派一个太监拿着他亲笔写的诏书。

来见这个宰相。原来他特别喜欢一个妃子想把她晋升贵妃,当时按照当时的规定,这个妃子他不符合晋升贵妃的条件。那么李浩看到皇帝的诏书,什么话也没说,当着太监的面把这个诏书放到蜡烛上。烧掉,然后对太监说,说你就跟皇帝说,说我不同意。

你看他胆子多大,所以唐代有个封驳制度,宋代有一个朝省集议论制度。就是集体讨论,遇到重大问题,要文武百官一起开会,大家一起商量。皇帝不搞一言堂。有的时候如果这项政策会影响到某个行业,就邀请某个行业的老百姓来参加。这很像今天的政策听证会。

那么宋朝的言论也比较自由。宋代演员经常敢于讽刺朝政。到了南宋宋高宗的时候呢,著名的奸臣秦桧哎,走后门,让自己的儿子成了状元。

结果不久之后,就有人把这件事变成了一出戏公开演出。那秦桧儿也无可奈何,没法处置,因为法律不允许他处罚演戏的人。北宋著名的昏君宋徽宗看戏的时候,演员敢在戏台上公开批评他的政策不好说,只是百姓一般受无量苦。

你让老百姓受了太多的苦,太多的罪。宋徽宗听了呢,低下头自己在那儿反省,不敢怪罪于老百姓。所以你看宋朝连昏君和奸臣都不敢反对,老百姓给他们提意见。总体上宋朝还是比较开明的一个朝代。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的高俅真有那么坏吗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高俅的名字,相信很多人都是非常熟悉的,本来这个人没什么存在感的,但是由于《水浒》的渲染,使得这个人让人印象深刻。虽说吧高俅宣传的非常坏,大家都能记住他这个“大奸臣”,甚至对他恨得咬牙切齿。历史上真实的高俅高太尉是怎么样的人呢?为什么“六贼”里面没他

  • 袁崇焕是怎么把努尔哈赤打出心理阴影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在遇见努尔哈赤之前,袁崇焕可以说是个完全不起眼的小人物。在袁崇焕还在焦头烂额的考科举的时候,人家努尔哈赤就已经是驰骋沙场多年了。在萨尔浒之战,努尔哈赤仅仅只用四万多人就击溃了明朝的十二万精锐,而且大将刘綎也死在了他的手上。然而,这一切即将成为历史,因为默默无闻的袁崇焕来到了前线。虽然他是文人出身,但

  • 周穆王去过非洲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要问中国的帝王生活在什么地方,详细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故宫,喜欢出去到处转悠的可能就是康熙和乾隆的下江南罢了。但如果网更早的说,除了喜欢旅游的隋炀帝下扬州外,大多数皇帝多半都老老实实戴在皇宫之中。然而,在三千年的周代,却有这样一个中国天子,他带着一个当时最豪华的团队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而旅行的目的

  • 廉颇与白起哪个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在《千字文》中有写到,"起翦颇牧,用军最精,宣威沙漠,驰誉丹青",这是形容战国时期四大名将的。白起的长平之战威震六国,王翦辅佐秦始皇灭六国,李牧的步骑默契配合围歼匈奴,只有廉颇的战绩备受质疑,理由是攻六国皆趁虚而入,“长平之战”被王龁所击败。廉颇军功与赵国军事的崛起!公元前2

  • 潘美一生有哪些成就,曾率军攻灭南汉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古代名人中,潘美可能是后人对他存在误解最大的人物之一了。实际上,潘美并非是奸臣,他一生立有诸多成就,是北宋开国名将之一。历史教授冯君实评价潘美,称他的功绩实际上比杨业大得多,而且当时朝中都认为他是大忠臣。今天,就准备借此机会,跟大家讲讲潘美攻灭南汉的历史故事,看看历史上真正的潘美是个怎样的人。主要还

  • 汉武帝的四个皇后为何都没有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历史上有一个以上的皇后的皇帝不在少数,而皇后作为皇帝的正妻,正所谓伴君如伴虎,不管是什么样的皇帝,哪怕在历史上并没有昏君名声的皇帝,比如汉武帝,做他的皇后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汉武帝一生可以算是有四个皇后,然而这四个皇后最终都没有得到善终,她们究竟是怎么死的呢?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1、陈

  • 清朝为何没有特务机构,皇帝靠什么监视臣子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明朝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恐怕就是他们五花八门的各种特务机构了,东厂西厂锦衣卫,各自负责不同的工作,不过最令人熟悉的恐怕还是监视大臣了,皇帝有这些特务机构在手,就能知道大臣们的一举一动。不过到了清朝时期,为什么却没有继承这些特务机构的制度,毕竟清朝不是汉人统治,满人难道不会担心汉人大臣有异心吗?下面就让

  • 南宋最后一位皇帝宋恭帝,为何在灭国后还活了47年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如果要说南宋的最后一位皇帝是谁,很多人可能都觉得是南宋的末代皇帝赵昺,而他也在很小的时候被陆秀夫背着一起跳海自杀了。而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个皇帝,就是赵昺的哥哥,宋恭帝赵㬎。赵昺的死意味着南宋的灭亡,但他当皇帝尚在之后,而且他死后,赵㬎还一直活着,不仅如此还在南宋灭亡之后又活了47年,这又是为什么呢?今

  • 官渡之战时夏侯惇去哪了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官渡之战可以说是作为曹操和袁绍之间发生的一次非常重要的战役,原本占据优势的袁绍却败给了曹操,给了曹操一个奠定北方势力基础的机会,而在曹操方出战的人员之中,却少了一个重要的人物,那就是夏侯惇。夏侯惇当时还在,那为什么他没有参与官渡之战为曹操打仗呢?夏侯惇当时到底去哪了呢?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 裴炎为什么被武则天所杀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风起霓裳》中,裴炎看上了琉璃,他和裴行俭变成了情敌,这两位在唐朝初期都是非常出名的人物,裴炎更是当过宰相。观众看他们两人同姓,那历史上裴炎和裴行俭之间的关系究竟如何呢?从史籍上的记载来看,其实两人并无太多交集,而裴炎做过将裴行俭陷入不义的事情,所以两人的关系应该不会太好。裴炎的结局也是很惨,最后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