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何李世民和杨广都要打高句丽

为何李世民和杨广都要打高句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4232 更新时间:2024/2/12 4:25:42

“高句丽不除掉,后世必成大患”这位是唐太宗李世民曾说过的一句话。之所以这么绝对,还是因为高句丽确实欠揍。能让隋唐两朝四位皇帝都忍不住出兵征伐的,可想而知有多可恨。很多人绝对隋炀帝三征高句丽是因为好大喜功,那么雄才大略的唐太宗和隋文帝难不成也是好大喜功吗?穷兵黩武的帝王吗?显然不是。

首先来了解下高句丽这个国家。高句丽最开始是由一个叫朱蒙的扶余人于公元前37年建国,地址在西汉玄菟郡高句丽县境内,当时还处于西汉玄菟郡管辖。到了公元3年,高句丽都城迁到了今天吉林省集安市境内的“国内城”。

东汉时期,高句丽不断吞并他周围的政权,又趁着魏晋南北朝期间中原地区长期战乱,无暇东顾之时,逐渐强大起来。国家稍微强大点,高句丽国王就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他趁当时的曹魏政权动荡,竟派兵攻打辽东,结果遭到曹魏的反击,曹魏大将毋丘俭直接把高句丽都城丸都城给攻占了,高句丽国王落荒而逃,被曹魏军队追出一千多里。曹魏以为高句丽灭亡了,没多久就撤离了。

七十年后,高句丽死灰复燃,重新建立丸都城,并开始袭击辽东,乐浪和玄菟三郡,企图再次扩张领土。不料,碰了个硬钉子。342年,被鲜卑慕容氏建立的前燕军队攻破丸都城,整座城市毁于战火。

时间到了404年,高句丽全部占领了玄菟、乐浪,使辽水以东的大片土地纳入高句丽的版图。到高句丽长寿王时代,高句丽的版图东临日本海,南至牙山湾/竹岭,西至辽河,东北尽有挹娄之地。

从上面高句丽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看出,高句丽这个国家就像一群鬣狗,你一时将他击退,等他缓过来后就会跑上来咬你一口。

隋文帝开皇十七年(597年),高句丽联合靺鞨攻打隋朝辽西军事驻地,不过这次进犯被隋朝营州总管韦冲击退了。

藩属国竟敢兴兵进犯宗主国,隋文帝这下怒了。于是在598年,隋文帝发兵30万,分水陆两路大军攻打高句丽。然天公不作美,时逢雨季,道路泥泞难行,后方粮草供应不上,又遭遇疫病。而水陆大军在海上遭遇大风,船多沉没。两路大军不得不撤军退回。但这次出征,隋军损失惨重,死者十之八九。

战后,高句丽国王高元害怕隋朝再次发兵攻打,连忙派使者前来谢罪,上表自称“辽东粪土臣元”,于是隋文帝罢兵。

隋炀帝杨广即位后,作为藩属国的国君,高句丽王应该亲往长安觐见祝贺,但他却只派使者前去应付,这让隋炀帝感到很不高兴。

大业三年,高句丽王派使臣暗中联络突厥,当时正好隋炀帝北巡至榆林,停留在突厥民可汗处。突厥启名可汗不敢隐瞒,把高句丽使臣引见给隋炀帝。

隋炀帝命牛弘向高句丽使者传达其旨意:“朕以启民诚心奉国,故亲至其所,当往涿郡,尔还日,语高丽王知,宜早来朝,勿自疑惧,存育之礼,当同于启民。如或不朝,必将启民巡行彼土”。隋炀帝知道高句丽婴阳王暗中通突厥,并没有予以制裁,只是给以警告,让其尽为臣之礼节,按时朝觐,则既往不咎,与启民可汗一视同仁。可是高句丽婴阳王坚持“不从”隋炀帝的意旨,从而导致“帝议讨之”。

隋大业八年(612年),隋炀帝集结史无前例的113万大军,200多万民夫御驾亲征。第一次攻打高句丽,隋朝损失惨重,最后以惨败告终。

大业九年(613年),隋炀帝下诏征集天下兵集于涿郡,第二次御驾亲征。这次出征又因久功辽东部下,后方又有杨玄感叛乱,隋炀帝被迫撤军。

大业十年(614年),隋炀帝再次下诏征发天下兵,攻打高句丽。隋朝来护儿在毕奢城击破一支高句丽军,趁机要向平壤进军,高句丽王害怕,于是遣使请降。隋炀帝非常高兴,遣使召来护儿率军返回。高句丽的请降,只不过是诈退隋军的一种缓兵之计,等隋炀帝明白过来,准备四征高丽时,已经没有机会了。

三征高丽使大批隋朝将士被俘,身陷敌国,当后世中原人到高句丽,“隋人望之而哭者,遍于郊野”。

隋朝两代帝王四征高丽,损兵折将,最终导致江山也丢了,还是没能真正的征服高丽。这个历史任务只能留待后世王朝了。

唐贞观十六年(642),高句丽联合百济攻取新罗40余城,企图断绝新罗入唐之道。贞观十七年,新罗派人向唐求援。此时的唐朝经过十多年的贞观之治,国力强盛,兵强马壮。贞观十八年,唐太宗派人出使高句丽,命其停止争战,却被高句丽拒绝,唐太宗于是决定发兵东征高句丽。

“今天下大定,唯辽东未宾,后嗣因士马盛强,谋臣导以征讨,丧乱方始,朕故自取之,不遗后世忧也。”--唐太宗

唐贞观十八年(644年),唐太宗李世民出兵辽东进攻高句丽。唐军先是连克盖牟等十城。后因唐太宗过于求稳,未采纳乘虚直取平壤以及放弃安市、先取乌骨城等建议,未能出奇制胜;又因安市久攻不下,以至天气寒冷、粮运不济,被迫撤军。虽然唐太宗没有灭亡高句丽,但是战果是远大于损失的。高句丽失守十余城,死伤五万以上,被俘七万以上,严重削弱了高句丽的国力。

唐太宗去世后,唐高宗继位。从唐高宗永徽五年(654)起,唐朝通过剪除羽翼(灭百济),连续不断的发动军事进攻,使高句丽最终在668年被唐军攻灭。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为什么蒙古人不喜欢忽必烈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其实对于外蒙古人来说,他们并不认为元朝的这段历史是属于他们的一部分,尽管当年的元朝统治者如今蒙古国的领土。简单的理解就是外蒙人的思维立足点是在蒙古帝国,也就是1206年到1260年这个期间的,而不是继承了蒙古帝国衣钵的元朝,1260年到1368年这个期间。那么,蒙古帝国、元朝有什么重大区别吗?从外蒙

  • 曹操是如何拿下兖州的,两大因素缺一不可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公元192年,曹操出任兖州牧,此后他和鲍信共同进攻黄巾军,最后鲍信战死,曹操将黄巾军击退。兖州对于曹操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根据地,曹操的精锐部队青州兵就是在这里组建的。其实很多人都忽略了兖州这个地方,而曹操当年能够顺利拿下兖州也不简单,他因为占据了两大要素,才能顺如入住兖州。那下面就来简单介绍下这两个因

  • 宋徽宗在金国生了14个孩子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靖康之耻,在我们很多人的印象当中是非常惨的,徽钦二帝被带到了金国,从此过上了生不日死的屈辱生活。每天都是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而北宋皇室的女性也都沦为了娼妓。赵构的母亲韦贵妃更是开始对外接客起来,一天内要接待100多个人。但事实上靖康之耻之后宋徽宗真的过得非常惨吗?这种情况下能在金国生下14个孩子

  • 朱元璋为什么收养义子,他一共有多少位义子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朱元璋亲生儿子有26位,亲生女儿有16位,在古代所有皇帝中,朱元璋子女数算是比较多的了。不过很多人不清楚一件事,朱元璋在早期义气期间,还收养过二十多位义子,他为什么要收这么多义子呢?其实跟他当时的处境有很大关系。像朱元璋这样白手起家,从最底层做到皇帝的人,可以说是天命之子,他如果没有一点有效的手段也

  • 历史上程畿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程畿在刘备集团中名声不算大,但他却有着令人敬佩的一面。刘备接管益州后,程畿担任祭酒。演义中对于程畿的记载并不是很多,等刘备建立蜀汉后,程畿曾跟随刘备一同参与伐吴,也就是夷陵之战。不过这场战事是以刘备兵败告终,而程畿本可撤退,但他不愿弃逃,最后战死沙场。三国历史里,可能程畿只是一个不太起眼的人物,但有

  • 李渊为何赦免了王世充却杀了窦建德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李渊的一些做法非常奇怪,这其中就有一件是这个李渊啊他当时是赦免了王世充的但是却杀了这个窦建德,那么这个到底是为什么呢?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大的差别呢?对于这个问题感兴趣的网友下面我们一起来简单的分析看看吧。武德四年(621),夏王窦建德为了帮助郑帝王世充抵抗秦王李世民率领的唐军,亲

  • 朱棣的庙号怎么是成祖,朱棣的庙号不应该是太宗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不少的这个人也都在说这个朱棣的事情,因为朱棣的庙号好像神秘的被改过了,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朱棣的庙号本来是叫太祖的,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却突然变成了这个成祖了,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对于这个问题大家如果比较感兴趣的话,就跟谁小编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看看。按照我们的理解,朱棣的庙号应该是“

  • 明光宗朱常洛的评价为何不高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明光宗朱常洛是明朝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在位仅仅一个月不到便病逝了。朱常洛虽然是朱翊钧长子,但从小就不受宠爱,也没有及时将他立为太子。等朱翊钧继位时,他已经38岁了,在古代这个年纪已经很大了。对朱翊钧的评价是有一定争议的,有人说他是明君,也有人说他是昏君。还有人会把朱翊钧和明仁宗朱高炽放在一起比较,都

  • 金兀术被气死牛皋笑死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在《岳飞传》中“气死兀术,笑死牛皋”的故事相信很多人都有听过了,以前说书的也非常喜欢说这个故事。每一次听到这里都会很开心,因为金兀术这么死了实在是让人大快人心。同时,对于牛皋,有点可惜,这么一个可爱的人,为何就如此死了呢?说到这里,我们转换到历史频道,看看金兀术和牛皋,在真实

  • 七步成诗是真的吗,其实故事存在两大漏洞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七步成诗的故事非常出名,相信各位多多少少都有一些了解。不过曹植真的在七步之内完成了这首经典之作吗?其实仔细推敲的话,会发现这个故事存在两大漏洞。曹丕给曹植设下难题,多半是为了让曹植难堪,甚至是要置他于死地,那曹丕为何偏偏拿曹植的强项来考验他呢?如果曹丕本身就没有杀曹植的心思,也就没必要来这么一次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