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七步成诗是真的吗,其实故事存在两大漏洞

七步成诗是真的吗,其实故事存在两大漏洞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4071 更新时间:2024/1/16 9:47:57

七步成诗的故事非常出名,相信各位多多少少都有一些了解。不过曹植真的在七步之内完成了这首经典之作吗?其实仔细推敲的话,会发现这个故事存在两大漏洞。曹丕给曹植设下难题,多半是为了让曹植难堪,甚至是要置他于死地,那曹丕为何偏偏拿曹植的强项来考验他呢?如果曹丕本身就没有杀曹植的心思,也就没必要来这么一次考验了。而且就当时的情况来看,曹丕也不可能真的处死曹植。

1、七步成诗

曹丕把曹植召来,对曹植说,天下人都在说你诗才敏捷。我现在就来考考你,给你七步的时间(古人的表达非常有意思,“七步”本来是一个空间概念,这里却用来表达时间),如果你能在七步之内,把一首诗写出来,那就证明你名副。如果你在七步之内写不出来,那你就犯了欺君之罪。犯了欺君之罪,自然罪不可赦,肯定会被杀掉。

最终,曹植不但在七步之内完成了一首诗,而且这首诗还是一首感叹兄弟之间,本来是同气连枝,却相互残杀的悲剧的诗歌,具有极大地劝讽意味。

这首诗一写出来后,曹植完美打败了曹丕,曹丕不但没能杀得了曹植,反而受到这首诗的影响和感化,最终幡然醒悟,放弃了杀曹植的打算。

那么,历史上是不是真的有“七步诗”这样的事情,曹丕最终放弃杀掉曹植,是因为曹植的“七步诗”感化了他吗?

显然,这个所谓的“七步诗”,只是后人演绎出来的故事,历史上是不存在的。曹丕不可能用这样的方法杀曹植,曹植也不可能通过一首诗就感化曹丕。

2、原因分析

①行为不明智

如果曹丕想要杀掉曹植,或者打击曹植,体现出曹操选择曹丕的正确性,他就应该找曹植的短处。曹植的短处是什么?是处理政务能力。这种时候,曹丕就要在这方面琢磨,搞出曹植政务能力不强,贪杯务实等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让大家看出,曹植不堪大用。而曹丕不这样做,反而测试曹植的写诗这个长处。这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吗?

②理由站不住脚

曹丕所谓“诗才敏捷”,这是天下人公认的,是知识分子们都认可的,又不是曹植自封自吹自擂的,这有什么错?难道贺知章李白是“谪仙”,就应该把李白杀掉吗?如果这样就可以杀人的话,也太容易了。再一点,这件事与曹丕有什么关系,怎么就成了“欺君之罪”?

总之,如果曹丕真是想要通过“七步诗”的方式杀掉曹植的话,这就是历史上最大的笑话。

3、曹丕不能杀曹植

这是由魏国内部复杂的政治形势所决定的。

曹操当宰相的时候,把汉朝的权力转移到自己手里,这已经造成了魏国集团的分裂,不满曹操的非常多。曹操废了九牛二虎之力,尤其是通过自己建立战功,使得魏国的权力都转移到了自己手里,这一点是很不容易的。但虽然权力在自己手里,矛盾却并没有完全消除,不满曹操的还特别多。曹氏内部如果不团结,必然给别人机会。

后来,曹操在选世子的时候,曹氏家族又出现了一次分裂,曹丕和曹植开始为争夺继承权打斗不休。后来曹操把继承权给了曹丕,并没有给曹植。虽然如此,但是曹丕和曹植的矛盾却还是没有解决,毕竟曹丕身边有一大帮拥趸者,曹植身边也有一大帮拥趸者,他们为了自身的利益,肯定会有斗争。

这时候,曹丕把曹植杀掉。那么,这肯定就是曹氏内部的一次大决裂。曹植的那些拥趸者肯定会受到很大的打击,而他们也肯定很不满。内部必定会厮杀起来。

原本曹魏有蜀汉和东吴这两个对手,国内又有汉室拥趸者与曹氏拥趸者的矛盾,现在曹氏内部又出现曹丕和曹植的尖锐对立,并引起了残杀。那显然就是曹丕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如果那样的话,司马家族这样的力量,可能就会提前崛起了。

当然了,曹丕没有杀曹植,但并不表明很放心他。所以,曹丕采用的方式,就是不断迁徙曹植,不让他在一个地方建立自己的势力。这样既保存了内部力量,又确保了内部稳定。

应该说,曹丕是聪明的。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三国武将梯队分别有谁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三国中武将中的第一梯队,第二梯队,第三梯队都分别有谁?三国真正鼎立,不以曹丕称帝区分,以地盘来讲,其实从汉中之战来讲可以说已经是只剩三家独大了。我们就以公元217年的汉中之战所还存世的武将来讲,这里的梯队就以统御能力为主,地位与武力作为参考。我们首先就从第三梯队的武将开始讲起。1、曹魏1.1、曹魏第

  • 羊徽瑜有着怎样的经历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不知道大家听过羊徽瑜没有,她是司马师的第三位夫人,也是最后一位夫人,也是司马师唯一修成正果的妻子,一直活到了司马炎时期。司马师的三位妻子都是出身名门,尤其是首任妻子夏侯徽,更是皇族出生,是德阳公主的女儿,父亲是征南大将军夏侯尚。夏侯徽也是司马师最爱的女人,一生中的5个女儿都是出自夏侯徽,从这就看得出

  • 明朝初期军队为什么有蒙古骑兵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相信大家只要看过《明朝那些事儿》的朋友,都知道,在明朝初期的时候,有很多蒙古人都是为明军服务的,而且明军当中有大量的蒙古骑兵存在。并且还立下过赫赫战功。很多人肯定都非常好奇吧?为什么蒙古骑兵会在明朝军队里面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因为大明是一个“文明型国家”,不管哪个民

  • 康熙怎么处理他的兄弟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说道康熙皇帝,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了。康熙继承皇位与雍正是有所不同的,雍正是在九子夺嫡中争夺到的,而康熙则是在太皇太后孝庄的扶持下平稳继承皇位的,不存在与兄弟的竞争。而且在康熙当上皇帝之后一直都是树立的宽厚仁君的形象,所以会像他儿子那样残酷的打压兄弟们的。康熙是历史上对待兄弟比较好的皇帝之一。康熙的老

  • 明朝皇后胡善祥为什么被废,真实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胡善祥是明朝的明宣宗朱瞻基的第一任皇后。本来还是挺好的,但是因为只生了两个公主,没有太子,所以明宣宗直接以胡皇后无子多病为由让其退位。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胡善祥被废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真的是因为无子嘛?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朱瞻基本身就有一个青梅竹马的女人,也就是后来的孙皇后

  • 武则天为何迁都洛阳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在武则天当了女皇之后就马上将都城从长安迁都到了洛阳,而且还给洛阳起了一个特别霸气的名字“神都洛阳”。武则天这一做法在历史上可谓是引起了轩然大波。很多人认为武则天这是建立新朝要有新气象,所以才迁都。但事实上这纯粹就是无稽之谈。从古至今,即便是改朝换代也是很少迁都的。迁都是一件大

  • 朱高炽在位仅十月为何屡屡被后世称贤君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明仁宗朱高炽,大家对这位皇帝的影响是什么呢?其实大家估计也都猜到了,那就是很贤能,非常好的皇帝,但是大家或许也都发现了,那就是明仁宗朱高炽在位仅仅只有十个月,那么明仁宗朱高炽是怎么做到让后世屡屡称赞的呢?对于这些问题感兴趣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看看吧。一个人的功绩并不

  • 刺马案为何被称为奇案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清朝末期发生过四大奇案,分别是杨乃武与小白菜案、名伶杨月楼冤案、太原奇案和张汶祥刺马案,其中刺马案是四大奇案之首。因为该案件最为复杂神秘,背后的政治博弈至今没有一个真相。连慈禧太后都亲自出面,要求彻查此案,依然没能知晓案件的真相,最后也只是将张汶祥处决,这起案件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呢?1、两江总督马

  • 乌斯藏属于明朝吗?史料已经给出正确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对这个乌斯藏比较感兴趣的,因为在明朝时期这个地方的争议非常大,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地方当时到底是不是属于明朝地区呢?这个乌斯藏到底是不是属于明朝的,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看看,感兴趣的别错过了。我们先不给出答案,来看看关于这个乌斯藏的简单介绍。乌斯藏也叫这个乌思藏,乌斯藏是

  • 霍光为什么选择刘贺继任皇位,是因为年纪小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汉武帝临终前,任命霍光为大将军,和金日磾等人一同辅佐汉昭帝。此后霍光很好的履行了汉武帝托付他的使命,也逐渐得到汉昭帝信任,从此在朝中的势力不断做大,开创昭宣中兴。汉昭帝英年早逝,他又没有儿子,挑选继承者成了摆在霍光面前的一道难题,最后他选择了年纪尚小的刘贺。有人解读霍光此举是为了能够控制刘贺,不过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