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棣的庙号怎么是成祖,朱棣的庙号不应该是太宗吗

朱棣的庙号怎么是成祖,朱棣的庙号不应该是太宗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4913 更新时间:2024/1/25 7:08:53

最近不少的这个人也都在说这个朱棣的事情,因为朱棣的庙号好像神秘的被改过了,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朱棣的庙号本来是叫太祖的,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却突然变成了这个成祖了,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对于这个问题大家如果比较感兴趣的话,就跟谁小编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看看。

按照我们的理解,朱棣的庙号应该是“太宗”才是,却为何又变成了“成祖”呢?私自改动朱棣庙号的不是别人,正是朱棣的后代明世宗朱厚熜,因为“大礼议事件”,世宗不惜更改先祖庙号,也可谓是处心积虑了。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上尊三代,追尊曾祖朱四九为懿祖皇帝,祖父朱初一为熙祖裕皇帝,父亲朱世珍为仁祖淳皇帝。但凡王朝新立,开国皇帝上尊三代是正常流程,有的甚至还上尊至四代、五代。依照前代惯例,如唐和宋,自开国皇帝以下,庙号都不能带“祖”字,像唐朝第二位皇帝李世民,他的庙号就是“太宗”,宋朝第二位皇帝赵光义,他的庙号也是“太宗”。甚至辽朝、金朝这些少数民族王朝,他们的第二世皇帝的庙号也是“太宗”。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朱棣第五次北征回师途中病逝于榆木川,明朝朝廷为他上庙号太宗,谥号体天弘道高明广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可以说这个庙号上的一点问题都没有,也符合封建宗法制度。

此后在长达一百四十多年的时间里,朱棣的庙号都是“太宗”,我们今天在查阅《明实录》的时候是没有《成祖实录》的,朱棣的实录就是他最初的庙号“太宗”,叫《太宗实录》。真正改动了朱棣庙号的人,正是他的后代,明朝第十一位皇帝世宗朱厚熜。

明宪宗朱见深共有14个儿子,其中皇长子(万贵妃所生)早夭,次子悼恭太子朱祐极三岁去世,因此,皇三子朱佑樘成为第一顺位皇位继承人。宪宗驾崩后,皇太子朱佑樘继位,是为明孝宗,孝宗在位十八年去世,由其独子朱厚照继承皇位,是为明武宗。

明武宗是出了名的爱玩,但玩归玩,最后却把自己的命玩没了,正德十五年(1520年)九月,武宗出巡镇江途中意外落水,天子贵躯,体弱难消。虽及时被亲侍救起,但水入肺中,加上秋日着凉,以至于引发了肺炎,一路奄奄一息勉强回到京师,最终在正德十六年(1521年)正月驾崩于豹房,年仅三十一岁。

这位一生以爱玩出名,干下不少荒唐事的皇帝,没能给自己留下一个子嗣,以至于他一驾崩,皇帝之位立马就空缺出来了。由于孝宗皇帝只有武宗一个儿子,也就是说要想择选嗣君,就只能从宪宗诸子或诸孙中居贤者推之了。

此时还远在湖北安陆,才15岁的兴王世子朱厚熜,怎么也想不到自己有一天会被拥立为皇帝。

朝野上下不少人都有自己拥立的人选,但当时总摄朝政的内阁首辅、大学士杨廷和却看中了十五岁的兴献王世子朱厚熜。从伦序上讲,兴献王朱祐杬作为宪宗第四子,孝宗驾崩后其排序在宪宗诸子中最靠前,虽然他在正德十四年(1519年)就去世了,但世子朱厚熜服丧期将过,根据《皇明祖训》中所说的“兄终弟及”的原则正当迎立之时。于是,杨廷和力排众议,并成功的劝服张太后,于正德十六年(1521年)三月,派大臣前往安陆迎接朱厚熜入京继承大统。

朱厚熜以一介外藩王爷身份继承帝位,当时心里是窃喜的,因此高高兴兴随迎驾使团入京,结果还没入城,便发生了第一轮冲突,礼臣们建议朱厚熜尊孝宗为皇考,改称兴献王为皇叔父。关键时候,朱厚熜却不干了,毕竟大臣们在安陆奉迎时并没提这事啊,他更是理直气壮的对其右长史袁宗皋说:“遗诏以我嗣皇帝位,非皇子也。”朱厚熜坚决不听礼臣之言,绝口不改称呼,并停滞在北京城外,连大学士杨廷和都劝不了。双方互不妥协,迁延日久总不是办法,最后还是张太后下了谕旨,此事后商,宜让新君完成继位大典。朱厚熜这才接受百官跪请,自大明门入,在奉天殿即皇帝位。

明世宗继位后,“大礼仪之争”才真正开始,这位年轻的皇帝在这件事上可谓是毫不妥协,耐心十足,为了关于以谁为皇考(即宗法意义上的父亲)和生父兴献王的尊号这两大皇统问题,世宗与杨廷和、毛澄为首的武宗旧臣们展开了长达三年半的礼议之争(史称“大礼议”)。在这中间,世宗对群臣的劝谏一概不听,至始至终都坚持已见。最后,这场引发朝野震动的大礼议事件,以大学生杨廷和致仕,世宗皇帝成功的给自己的亲生父亲兴献王上皇帝尊号而结束。

嘉靖三年(1524年)七月,世宗为生父兴献王上尊号“皇考恭穆献皇帝”,生母蒋氏改称“圣母章圣皇太后”,九月,改称孝宗皇帝为“皇伯考”,张太后为“皇伯母昭圣慈寿皇太后”。然而,大礼仪事件后续却持续了十几年,中间世宗陆陆续续为生父兴献王争取权益,如上庙号为“睿宗”,神主入供太庙,位在武宗之上。其种种所为,表现上凸显出世宗极重孝道,实则是一场激烈的政治斗争,是新旧政治势力的较量。世宗要想坐稳皇位,就必须要以强硬态度宣誓自己的地位,在长达三年半的大礼仪之争中,世宗身边已经聚集了一班拥护他的心腹大臣,并在此后形成了属于嘉靖时代的嘉靖政治集团。

大礼仪事件是明朝历史上第二次小宗入大宗的事件,上一次,还是明太宗朱棣之时,以皇嫡四子的身份推翻建文帝的统治。也正因此,为了让自己入承大统显得名正言顺,便在嘉靖十七年(1538年)九月做出了一件更惊人的大事,将明太宗朱棣的谥号改为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将庙号从“太宗”改为“成祖”,这一改,就等于将朱棣的宗法地位提高到了最高层次,已经不同于已往的小宗入大宗,而是妥妥的以大宗自居了,因为即便懿文太子朱标在世当了皇帝,他的庙号也绝不可能是“祖”,世宗为了给自己正名,不惜更改先祖的庙号,此也可谓是处心积虑了。

由于世宗更改太宗的庙号在当时轰动一时,影响很大,后世便以“明成祖”盖谓朱棣之庙号,而他之前使用了一百多年的庙号“明太宗”则逐渐被人们淡忘。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明光宗朱常洛的评价为何不高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明光宗朱常洛是明朝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在位仅仅一个月不到便病逝了。朱常洛虽然是朱翊钧长子,但从小就不受宠爱,也没有及时将他立为太子。等朱翊钧继位时,他已经38岁了,在古代这个年纪已经很大了。对朱翊钧的评价是有一定争议的,有人说他是明君,也有人说他是昏君。还有人会把朱翊钧和明仁宗朱高炽放在一起比较,都

  • 金兀术被气死牛皋笑死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在《岳飞传》中“气死兀术,笑死牛皋”的故事相信很多人都有听过了,以前说书的也非常喜欢说这个故事。每一次听到这里都会很开心,因为金兀术这么死了实在是让人大快人心。同时,对于牛皋,有点可惜,这么一个可爱的人,为何就如此死了呢?说到这里,我们转换到历史频道,看看金兀术和牛皋,在真实

  • 七步成诗是真的吗,其实故事存在两大漏洞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七步成诗的故事非常出名,相信各位多多少少都有一些了解。不过曹植真的在七步之内完成了这首经典之作吗?其实仔细推敲的话,会发现这个故事存在两大漏洞。曹丕给曹植设下难题,多半是为了让曹植难堪,甚至是要置他于死地,那曹丕为何偏偏拿曹植的强项来考验他呢?如果曹丕本身就没有杀曹植的心思,也就没必要来这么一次考验

  • 三国武将梯队分别有谁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三国中武将中的第一梯队,第二梯队,第三梯队都分别有谁?三国真正鼎立,不以曹丕称帝区分,以地盘来讲,其实从汉中之战来讲可以说已经是只剩三家独大了。我们就以公元217年的汉中之战所还存世的武将来讲,这里的梯队就以统御能力为主,地位与武力作为参考。我们首先就从第三梯队的武将开始讲起。1、曹魏1.1、曹魏第

  • 羊徽瑜有着怎样的经历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不知道大家听过羊徽瑜没有,她是司马师的第三位夫人,也是最后一位夫人,也是司马师唯一修成正果的妻子,一直活到了司马炎时期。司马师的三位妻子都是出身名门,尤其是首任妻子夏侯徽,更是皇族出生,是德阳公主的女儿,父亲是征南大将军夏侯尚。夏侯徽也是司马师最爱的女人,一生中的5个女儿都是出自夏侯徽,从这就看得出

  • 明朝初期军队为什么有蒙古骑兵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相信大家只要看过《明朝那些事儿》的朋友,都知道,在明朝初期的时候,有很多蒙古人都是为明军服务的,而且明军当中有大量的蒙古骑兵存在。并且还立下过赫赫战功。很多人肯定都非常好奇吧?为什么蒙古骑兵会在明朝军队里面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因为大明是一个“文明型国家”,不管哪个民

  • 康熙怎么处理他的兄弟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说道康熙皇帝,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了。康熙继承皇位与雍正是有所不同的,雍正是在九子夺嫡中争夺到的,而康熙则是在太皇太后孝庄的扶持下平稳继承皇位的,不存在与兄弟的竞争。而且在康熙当上皇帝之后一直都是树立的宽厚仁君的形象,所以会像他儿子那样残酷的打压兄弟们的。康熙是历史上对待兄弟比较好的皇帝之一。康熙的老

  • 明朝皇后胡善祥为什么被废,真实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胡善祥是明朝的明宣宗朱瞻基的第一任皇后。本来还是挺好的,但是因为只生了两个公主,没有太子,所以明宣宗直接以胡皇后无子多病为由让其退位。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胡善祥被废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真的是因为无子嘛?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朱瞻基本身就有一个青梅竹马的女人,也就是后来的孙皇后

  • 武则天为何迁都洛阳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在武则天当了女皇之后就马上将都城从长安迁都到了洛阳,而且还给洛阳起了一个特别霸气的名字“神都洛阳”。武则天这一做法在历史上可谓是引起了轩然大波。很多人认为武则天这是建立新朝要有新气象,所以才迁都。但事实上这纯粹就是无稽之谈。从古至今,即便是改朝换代也是很少迁都的。迁都是一件大

  • 朱高炽在位仅十月为何屡屡被后世称贤君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明仁宗朱高炽,大家对这位皇帝的影响是什么呢?其实大家估计也都猜到了,那就是很贤能,非常好的皇帝,但是大家或许也都发现了,那就是明仁宗朱高炽在位仅仅只有十个月,那么明仁宗朱高炽是怎么做到让后世屡屡称赞的呢?对于这些问题感兴趣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看看吧。一个人的功绩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