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禅为什么不抵抗就投降了

刘禅为什么不抵抗就投降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2261 更新时间:2024/1/20 5:27:55

263年,司马昭下令魏军兵分三路南下攻蜀,魏军的兵力总共18万,由邓艾三万、诸葛绪三万、钟会十二万兵分三路攻打蜀国。当时蜀汉的大将军姜维在沓中屯田,手里最多也就3万人,蜀汉汉中的守军也就只有2万人。魏军南下之后,姜维变立马前往阴平桥头试图阻挡魏军经汉中进入益州。姜维绕过了诸葛绪的军队,先于钟会的军队到达剑阁道,并且在这里利用蜀道的天险设置防线来阻止钟会的大军。钟会十几万大军在“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剑阁关无法前进。

于是邓艾提出偷渡阴平的计策,邓艾从自己手下的3万士兵中挑选了部分精兵,并联合钟会派来的田章部一起联合偷渡阴平,既然是一次偷袭行动,则不可能会有太多的军队,人数太多容易被蜀军发现,就算从三万人中挑出三分之一,联合田章的军队也有一万多精兵,这便是偷渡阴平的所有兵力。

魏军进攻后,蜀汉军也做出相应的反应,刘禅派出廖化张翼董厥三将各率军队到阳安关口防守魏军,以防止魏军从汉中进入益州,廖化、张翼、董厥三将合计总兵力约一万人,再加姜维的3万人,汉中的2万人,蜀汉军队在前线与魏军交战的军队总数量有6万人左右。这6万人由姜维统一指挥,除了汉中被围困的军队之外,大部分在剑阁随姜维阻挡魏军。

与此同时,魏将邓艾率领一万精兵偷袭了七百里无人区,直接绕过了剑阁,到达了成都外围的江油县,蜀军江油守将马邈猝不及防,不战而降,直接率领军队投降了邓艾,江油关原本也是险要关隘,但马邈一投降,魏军就长驱直入,下一站就是绵竹,只要邓艾拿下绵竹,就能直达成都城下。

蜀汉得知邓艾突然出现在江油时,大吃一惊,连忙派出诸葛瞻率领成都的卫戍部队前往绵竹迎战邓艾,那么诸葛亮瞻率领了多少兵马呢?

蜀汉政权在163年的总兵力是10万人,东边防守东吴的边防军总数约有一万人,南边防守南中少数民族的边防军总数也有一万人,再加上蜀汉22个郡各地都有郡县兵,郡县兵至少也有一万人,而前线在抵御魏军的蜀汉军队有6万人,这加起来的话就是9万人,因此成都最多只有1万人的军队,而且这一万人,是成都最后的军队,如果这一万人没了,成都就变成了没有军队的城池。

结果诸葛瞻率领的1万成都卫戍部队不敌邓艾的精锐野战军,蜀军全军覆没,主将诸葛瞻也是战死沙场,这一万人基本上都是战死,接着,邓艾乘胜进军成都,到了这个时候,成都已经没有兵了,除非把老百姓武装起来,还能坚持下,否则无兵之城的成都,除了投降之外,没有别的出路。

而远在江州和南中的蜀汉边防军,虽然加起来还有2万多人,但是远水救不了近火,邓艾都兵临城下,外地的军队想要来勤王,至少要一个月时间,最快也要15天以上,根本救不了,所以,刘禅投降的时候,成都其实已经没有军队了。这就是刘禅投降的第一个原因,没有军队,自然打不了仗,不投降又能做什么呢?

成都没有军队,这就是刘禅投降的第一个原因,但并不是主要原因,刘禅投降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在最后关头受到了来自蜀汉本土士族豪强的胁迫。

蜀汉的政治阶层与曹魏和东吴不同,当曹魏和东吴因为流血政变、争权夺利内部进行激烈政治斗争时,蜀汉至少在表面上保持着稳定,刘禅当皇帝以来的40年中,无论是诸葛亮,还是姜维,或者是刘禅,都在利用北伐来转移内部矛盾,任何一个政权都有内部矛盾的,只不过何时爆发而已。

蜀汉的问题就在于益州本土豪强长期受到统治阶层的打压,蜀汉的统治阶层是外来政权,是利用外地人(包括荆州人、东州人及其他外地人)联合执政来打压本土豪强的方式,来保证政权的稳定,这一基本国策从刘备及诸葛亮时代就开始严格执行,如果你有疑问,可以看看蜀汉从建立到灭亡时期,所有的高层统治人员,全部清一色的外地人,没有益州人。

打个比方,先说蜀汉四相,诸葛亮是外地人,荆州士族领袖,蒋琬、费祎董允全部是荆州人,再说说尚书台执政人员,清一色的外地人,董允之后的尚书令陈祇是颍川郡汝南人,再之后的尚书董厥、樊建都是荆州义阳人,今河南桐柏人,都是魏延的老乡,还有个执政的诸葛瞻是诸葛亮的儿子,祖籍山东人,都是外地人。

蜀汉统治阶层意味打压益州人,固然维护了统治,但带来了一个问题,益州人对蜀汉政权的极度不满,所以益州人就寻找一切机会反抗蜀汉,或者设法让蜀汉灭亡,当邓艾兵临成都城下时,益州本土人绝大多数持投降态度,因为他们受压迫太久了,不如投降了魏国,还能当家做主,所以这个时候,益州豪强杰出的代表谯周出现了。

谯周是益州有名的大儒,对于北伐一直是反对意见,曾经专门写过一篇文章反对北伐,这就是《仇国论》,谯周还是《三国志》作者陈寿的老师,谯周劝谏刘禅投降的理由非常荒唐可笑,当时刘禅可供选择的方法有逃走和投降,谯周认为逃走的话,没有地方可逃,逃到南中会被少数民族欺负,逃到东吴会被东吴欺负,一个国家哪有两个皇帝的?同时魏国到时统一天下,还要投降一次,不如一次投降到位。

逃走的办法被谯周以可笑的理由认为行不通,那就只有投降了,而且谯周还有个可笑理由,说司马昭肯定会封赏刘禅的,如果司马昭不同意,他谯周就到洛阳去面见司马昭请求封赏,这个奇葩的理由得到很多人的赞同,刘禅居然也同意了,于是就投降了。

刘备一生何等英雄,靠着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永不放弃的精神,招贤纳士的态度,白手起家建立的蜀汉政权就被刘禅这么轻易地败掉了,连姜维这样的魏国降将都对刘禅的投降极度不满,并且在刘禅投降之后,仍然谋划为刘禅复国,可刘禅却只想享乐,正如他对司马昭说的那句“此间乐,不思蜀也”,代表了刘禅的能力与态度。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明朝不割地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明朝不割地、不赔款、不和亲,从某种角度来说是真的。只是朱棣在位期间,他曾赐地给朝鲜,导致这一区域在划分上有了争议。想必大家都很好奇,为什么朱棣会送朝鲜土地呢?实际上,当时朝鲜是属国,在朱棣眼中“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以当时明朝的实力,想拿回这个地方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所以也就没

  • 刘备为何一生都不重用赵云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我国历史上的三国时期,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了,这一时期群雄并起,各路诸侯招兵买马,汇集良才。刘备就是群雄当中的一个,自称是汉室的后裔,所以本就带有着皇室后裔的光环,也正因如此,有许多人原因追随与他。关于刘备,我们最为熟悉的就是他与诸葛亮之间的那些事情了。三顾茅庐的佳话在如今依然是被广为传播。但是对

  • 唐朝攻打高句丽的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不少的这个人也都在说这个唐朝攻打高句丽的历史真想是什么,其实大家估计也都多少知道一些,但是具体到底是什么情况估计很多人不知道的,其实问题什么的不大的,下面我们可以一起来简单的分析看看。看看唐朝到底是怎么攻打高句丽的。1、高句丽与中国隋唐的关系高句丽是朝鲜半岛上最大的国家,是东北的原住民去建立的。

  • 战国时期齐国为什么吞并宋国而不是鲁国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战国时期的齐国,当时可是非常的强悍,一并吞并了很多国家,但是在选择宋国和鲁国的时候,齐国选择了战斗力相对较强的宋国,而没有选择鲁国。这是为什么呢?毕竟两个国家相争,能少一点损失就少一点,但是齐国偏偏选择了相对厉害的宋国。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鲁国和齐国同在山东境内,两国算不上亲兄弟,但胜似亲

  • 明朝十五个不征之国名单,朱元璋为何下达这样的命令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相信不少网友会不理解,朱元璋为什么要设十五个不征之国,而且还把这样的规定列入《皇明祖训》中?或许明太祖做出这样的决定,跟当时的环境有很大关系。明朝早期需要维护内部稳定,对外最大的对手是北方蒙古。所以朱元璋应该是不想让子孙后代分散精力去攻打这些小国,导致北方逐渐壮大。那下面就和大家讲讲这十五国分别是谁

  • 隋炀帝的三件大功分别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不少的这个人问这个隋炀帝的三件大功分别是什么,为什么会有人问这个问题呢?其实原因很简单,那就是话说就是因为这三件大功这个隋炀帝就被称为千古一帝了,那么这个三件大功到底是什么呢?真的是隋炀帝称千古一帝的原因吗?下面就着这些问题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看看。1、隋炀帝的三件大功分别是什么实现了南北统一;

  • 唐朝经济繁荣的原因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不少的这个人也都在说这个唐朝时期的事情,唐朝的经济繁荣景象想必大家也多少有一定的了解,所以很多人也都问了,这个唐朝的经济这么繁荣是因为有哪些原因呢?对于这个问题感兴趣的网友,下面我们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看看吧,感兴趣的一定别错过了。1、政治清明,人才辈出唐太宗李世民在隋朝基础上创建三省六部制,采

  • 三国时期的瘟疫有多可怕,迫使曹操暂缓统一大业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现代越来越多的北方人喜欢到南方来,但在古代,其实北方人并不喜欢来南方,这究竟是为什么呢?答案和瘟疫有关。《史记》中有提到“江南卑湿,丈夫早夭”,南方天气潮湿,不能长寿。东汉末年,曹操率军南下,当时曹操兵力高于吴蜀联军,但最后却吞下了败果。除了曹操的士兵不熟悉水战外,曹营发生瘟

  • 清朝巅峰时期有多少不兵力,有达到1000万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其实自古以来,古今中外,还不曾有哪个国家的军队人数到达了1000万人的。一般来说,一个国家的军队数量是国民总数的千分之一。若是按照这个比例,1000万的军队人数,这个国家起码得有100亿的人口。而如今全球人口也就只有76亿,想一想就完全不可能的。1000万军队是什么概念?清王朝在乾隆鼎盛时期的国家年

  • 隆兴北伐为什么失败,宋军究竟输在了哪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宋孝宗赵眘继位后,不再像赵构那样,任用主和官员。赵眘继位不久就替岳飞平反,并重用主战派。此后赵眘决定发动隆兴北伐,他集结了大量兵力,且在一个月之内就接连拿回了灵壁、虹县等地,算是一个不错的开局。结果此后战事急转直下,金军组织起了强有力的反攻,最后是将宋军击败,无奈隆兴北伐以失败告终。北伐初期宋军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