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宪为什么不当皇帝

李宪为什么不当皇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3575 更新时间:2024/1/16 20:47:50

唐朝虽然强盛,但皇室内部总不太平。玄武门之变、武则天称帝、神龙政变等类似的宫变不断,实际上给唐朝埋下了很多不稳定因素。到了唐睿宗时期,他在选择立太子的时候也是犯了难。按理说,应该立长子李宪,但李隆基明显更有能力,功劳也更大。后来,没想到李宪主动放弃成为太子,李旦这才放心的把李隆基立为继承人。或许李宪也是看出这其中隐藏的危机,自己当了这个太子,对大唐来说可能不是好事。

1、宫变不断

683年,唐高宗李治去世,留下遗诏“太子李显于柩前即位,军国大事有不能裁决者,由天后(武则天)决定”,一方面明确说李显继位,一方面给了武则天垂帘听政的权力。

第二年,李显准备提拔岳父韦玄贞为侍中,被大臣裴炎阻止,于是愤怒地说:”朕即使把天下都给韦玄贞,又有何不可?还在乎一个侍中吗?”冲冠一怒的皇帝肯定不是好皇帝,不能维护好大唐江山,于是武则天就将李显废黜为庐陵王,转而立第四子豫王李旦为帝,史称“唐睿宗”,武则天继续临朝称制。

李旦继位之初,册封六岁的嫡长子李宪为皇太子。但武则天野心勃勃,李旦只做了六年皇帝,就被迫将皇位禅让给了母亲,690年武则天称帝,李旦降级为皇嗣,迁居东宫,一切礼仪皆比照皇太子的规格,太子李宪则降级为皇孙。李旦虽然堪比皇太子,但一度遭到武则天手下的酷吏党羽疯狂攻击,甚至因为被诬告谋反,东宫属臣遭到酷吏来俊臣的严刑拷打,最终因乐工安金藏当众剖腹,以表明李旦没有谋反,武则天才不再怀疑,李旦才逃过一劫。

698年,武则天做了八年皇帝之后,在狄仁杰、王方庆等大臣的劝说下,决定将政权归还给李氏,就将庐陵王李显接回洛阳。早已心有戚戚的李旦立即称病不朝,上书将储君之位让给李显,以逃离政治旋涡,于是李显就又成了皇太子。

705年,张柬之等人发动神龙政变,逼迫武则天将皇位传给李显,由此李显再度成为皇帝,史称“唐中宗”,册封李重俊为皇太子。然而,虽然除掉了武则天这位“大魔王”,但可能是武则天开了一个坏头,让宫中嫔妃们不甘寂寞,唐中宗的皇后韦氏也想成为第二个武则天,于是宫廷政变就又一次又一次的上演了。

2、李隆基崭露头角

李显成为皇帝之后,对患难与共的妻子韦氏非常纵容,于是朝政就逐渐被韦后一族掌握,韦后党羽肆意打压张柬之等势力,导致朝廷内部矛盾重重。由于皇太子李重俊不是韦后的亲子,所以李重俊成了韦后一党攻击的目标之一,迫不得已之下李重俊发动兵变,杀死武三思父子,但在皇帝李显指挥下,李重俊兵败被杀。

武三思与李重俊先后死去,反而让韦后权势更大,此时的韦后犹如当年的武则天。710年6月,唐中宗李显突然暴毙,韦后扶持李显小儿子李重茂登基,自己临朝称制,独揽大权,党羽密布朝廷,韦后一度计划称帝,当然反对韦后的人也不少。

这时,其他李唐皇族可能还安全一些,而当过皇帝的李旦、以及皇太子李宪,则位于极度危险之中,韦后很可能找机会除掉他们,以绝后患。但这两人也没什么举动,只是在随波逐流,而离皇位十万八千里的李隆基却在策划政变。

李隆基是李旦的第三子,母亲是窦德妃,出生二年后被封为楚王,后来又被武则天过继予李弘(武则天与李治的长子)为子,继其香火,693年刘皇后(李宪母亲)与窦德妃被指诅咒武则天而被杀,于是9岁的李隆基被武则天降级为临淄王,还被软禁在宫内7年。武则天时期,李隆基担任过亲卫府任右卫郎将,后任尚辇奉御,负责掌管皇帝的内外闲厩马匹,一直没什么权力。李显时代,李隆基担任过潞州别驾,也没什么权力。

710年,26岁的李隆基从潞州返回长安,立即与太平公主结盟,联合反韦势力,并暗中聚集勇武之士,谋划匡复大唐社稷,短短几个月之后就成功发动了唐隆政变,以倒戈的禁军杀了韦后、安乐公主、上官婉儿等,并彻底剿灭了韦氏集团。可以说,年轻时候的李隆基才情惊人,政治、谋略堪称一流,是真正的天选之子,几乎以一己之力扭转乾坤,远比父亲李旦、大哥李宪更适应局势。

与李隆基相反的是,李旦与李宪几乎是躺赢,两人都没做什么事,却一个成为皇帝,一个成为皇太子的最大人选。问题在于,李隆基是从铁血中走出来的,不可能放弃皇太子之位,那么李隆基如何取代李宪成为皇太子的呢?

3、“让皇帝”

唐隆政变之后,李重茂(唐少帝)只能禅位,于是李旦第二次称帝。李旦遇到的第一个大麻烦在于,李隆基立有大功,李宪是嫡长子,两人都有被立为太子的资格,立谁都合适,立谁对另一人都不公平,于是犹豫不决难以决定。

最终,李宪上书以“国家安则先嫡长,国家危则先有功”为由,主动辞让太子之位。李隆基肯定不能直接接受,就以李宪是长兄而上表辞让,李旦没有接受,正式下诏确立李隆基的皇太子之位。

二年之后,李旦禅位于李隆基,成为太上皇。无论是皇太子期间,还是成为皇帝之后,李隆基对李宪都一直优待有加,最后李宪享年63岁,李隆基追谥他为“让皇帝”。

笔者认为,李宪之所以会辞让太子之位,主要由于两个原因:一方面李宪成长的三十年里,政局波诡云谲,成为太子可能更加危险,反而不如一个太平王爷安全,另一方面李宪野心不大能力一般,而李隆基野心勃勃能力出众,如果李宪一定要成为太子,估计十有八九会兄弟反目,再现玄武门之变。因此,李宪辞让太子之位,既对自己有利,也对李唐江山有利,是一次双赢的结果。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历史上诸葛亮发明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诸葛亮,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我们所了解的诸葛亮大多数是通过三国演义中所了解的到的,其实历史上真正的诸葛亮,还是个非常厉害的全能型选手。诸葛丞相的理念,是法家,却没有魔鬼商鞅的霸蛮,发扬的是法家把国家机器的高效运转。似(字没错)儒家,却没有孔老二的迂腐,一生在为生民立命,把仁义仁慈发扬光大。每

  • 三国为什么没有边患问题,只因魏蜀吴实力强大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汉朝费了很大的力气才消灭掉北方匈奴的威胁,不过周边还是有很多少数民族会对中原造成骚扰。《三国演义》的故事我们都有一定了解,这段时期中原战乱不断,人口锐减,为何没有向西晋那样爆发严重的边患问题呢?其实很大一个原因在于,当时魏蜀吴的实力都很强大,他们早就做好了对边患的预防,所以才没有造成更大的混乱。可惜

  • 赵祯是怎样看待刘娥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历史上,赵祯可能恨过刘娥,但他是个明白事理的人,事后会慢慢理解当初父皇还有刘娥做出的这番决定,也就释怀了。不过这种事放在谁身上,肯定都不会好受,何况他虽然是皇帝,但大权一直牢牢掌握在刘娥手中,这也让他产生了夺权的想法。不过历史上,赵祯还是在刘娥去世后,才走上亲政之路。赵祯应该是想通了一些东西,不然这

  • 庆历新政是哪三人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对这个庆历新政非常的感兴趣,那么这个庆历新政的的确确是有很多故事来说的,最近问得比较多的就是这个庆历新政是哪三个人推行的,其实这个问题值得研究,答案可能超乎大家的想象哦,更多的也不说了,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就好了!1、庆历新政是哪三人一般都认为庆历新政是范仲淹、富弼、韩琦这三人推行的

  • 八贤王晚年为什么选择装疯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听说过八贤王的朋友很多,但知道八贤王原型的人很少。历史上的“八贤王”,他是赵光义的儿子。宋仁宗的身世就是八贤王告诉他的,当时八贤王担心引起刘娥猜忌,于是决定主动和外界隔绝,并且谎称自己得了精神病,靠装疯来躲避很多事情。关于八贤王的真实身份,相信大家都很好奇,那下面就来和各位做

  • 张居正辅佐万历开创中兴,为何死后却被抄家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张居中是一位颇具争议的人物,当然后世对于他评价整体还是正面居多。我们都知道,张居正在推行新政下,开创了中兴局面,他的改革方案影响十分深远。不过对于明朝财税制度的根本弊病,改革并没有带来成效。而且张居正独揽大权的时候,他和万历皇帝之间的关系也在一点点恶化,可能此前没人想到张居正死后,万历会下令抄他全家

  • 如果放手岳飞北伐能成功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不少的这个人也都在说这个岳飞的问题,岳飞讨论的比较多的就是是不是真的别秦桧给害死的,还有就是如果当时放手让他北伐的话,最后到底能不能成功呢?对于这些问题,其实大家也说了很多了,今天我们可以再次来分析分析看看其中的答案吧,感兴趣的可以一起来看看,别错过了。看南宋那段历史,你最恨的是谁?可能是秦桧,

  • 如果慈禧将实权还给光绪帝那么清朝会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人都认为,其实是慈禧这老娘们把晚晴搞得是乌烟瘴气的。若是光绪亲政的话,那么结局肯定不会是这个样子的。不过就我个人而言的话,全世界都在打劫中国的情况下,清朝没有亡在慈禧手上,慈禧将其当作家国守住了,这也算是独有一份了。光绪是在1889年大婚以后,按“祖宗律法”,光绪在这时可

  • 绍兴和议的意义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绍兴和议的意义以及这个绍兴和议的影响等问题,的的确确是需要知道的,毕竟这个绍兴和议是当时的宋朝和金国的一次议和,而且还非常的影响这个当时宋朝的发展,那么这个绍兴和议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又有什么影响是值得学习的,感兴趣的一起来看看。1、绍兴和议的意义是什么南宋与金朝签订了屈辱的&l

  • 绍兴和议名词解释?为什么叫这个名字?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这个绍兴和议很多人估计不陌生,但是如果对历史不太了解的,估计还是比较陌生的啊,但是问题什么的也不大,不知道的下面我们继续来分析看看就好了,一起来学习学习,看看这个绍兴和议名词解释还有为什么叫绍兴和议了吧,感兴趣的网友别错过了!1、为什么叫绍兴和议因为签订的时间是在宋绍兴十一年(1141年)十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