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操不取代汉朝是为什么

曹操不取代汉朝是为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413 更新时间:2024/2/22 15:45:57

东汉末期,汉皇室基本已经失去了掌控天下的能力,在乱战中,曹操脱颖而出,他挟天子以令诸侯,成为当时真正的掌权者。从他迎奉天子那一刻开始,只要曹操愿意,他就可以取代汉室,但直到曹操死他都没有这样做,这其中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实际上,改朝换代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曹操也不是想称帝就能称帝的,这里面蕴含的阻力非常大,而且早期的时候,曹操还需要借用汉皇室身上的影响力。

1、迎奉天子

“宜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蓄军资,如此则霸王之业可成也。”这是曹操的谋士毛玠对曹操势力发展战略的纲领性建议,曹操确实也是依据这一纲领经营发展的。

兴平二年(195年),大臣董承等人拥汉献帝自长安前往残破不堪的洛阳,君臣一行如同丧家之犬,急于谋求安身之所。《 后汉书·袁绍传》载:沮授说绍曰:';且今州城粗定,兵强士附,西迎大驾,即官邺都,挟天子而令诸侯,畜士马以讨不庭,谁能御之?这时,谋士沮授向占据冀州的袁绍提出,应该乘机迎献帝至邺(今河北临漳西南,冀州的治所),这样便可以“挟天子而令诸侯,畜士马以讨不庭”。可袁绍手下其他谋士不赞成,说皇帝现在只是个摆设,把他迎到这里来没什么意义。袁绍也怕会受汉献帝的约束限制,没有采纳沮授的建议。

《 三国志-武帝传》载,建安(196-220)元年春正月,太祖军临武平,袁术所置陈相袁嗣降。太祖将迎天子,诸将或疑,荀彧·程昱劝之。可见曹操对于迎奉天子以求利用天子的权威壮大自身软实力的决心是十分坚定的,虽然受到了一定的反对,但曹操还是派遣曹洪迎接天子到自己的地盘上来。曹操迎奉天子也得到了相应的好处。

其一,黄巾起义军中有部队依附于曹操成为青州军,成为了朝廷正义的由皇粮供养的正规部队,在地位上自然甚高,而依附于其他军阀的部队曹操却可以名正言顺的加以讨伐,胜利后还能获得朝廷的封赏。曹操在这一节显然是占了大便宜。

其二,曹操通过对天子的迎奉在政治上占据了至高点。袁绍势力拥有相当的实力,但仍然认为自己缺乏像曹操控制天子那样的影响力,并认为这是其一统天下的巨大障碍,可见曹操手握汉王朝宗室这一政治筹码是带来了相当可观的收益。曹操也正是看准了这一点,在与袁绍的争斗之中充分发挥自身这一优势,袁绍名门出身,四世五公,不可能公然与汉王朝作对,曹操假借中央名义的诏令就有力的打击了袁绍。

其三,挟持天子这一优势在东汉末年是曹操势力所独有的,这也是其军阀混战中的巨大优势,又如关羽降汉不降曹,曹操利用大汉中央的旗帜使其在道义上立于不败之地,对其吸引人才亦具有相当优势。

2、汉皇室的影响力

东汉末年朝廷虽然名存实亡,但不可否认任然存在一定的政治影响力。这种影响力主要体现在战场之上军阀征战而得到的地盘会得到东汉朝廷的封爵加以背书。如曹操战胜吕布之后己经事实上控制了充州,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东汉朝廷加封曹操为充州牧,由此可以名正言顺的控制充州,不仅在军事上和政治上的控制,还是在法理上的控制。而曹操战胜袁绍后控制了冀州,这样冀州牧的官位自然也加封到曹操的头上。东汉皇室从法统上为曹操获得的实际利益背书,而曹操向东汉王朝俯首称臣。

曹操对待弱不禁风的东汉皇室,依旧有些忌惮。董承作为国舅爷地位之尊崇己到了皇亲国戚的地步,但曹操为了衣带诏事件竟然将董承及其党羽一并诛杀,诛杀当朝国舅及其一帮权贵这种政治成本自然不小,但曹操依然愿意冒天下之大不匙来做这件事,可见衣带诏着实令曹操心存畏惧,所以说东汉王朝的诏书依然是具有一定政治影响力的。

赤壁之战后,刘备向朝廷推荐孙权为车骑将军兼职徐州牧。为什么是刘备呢?因为刘备虽然实力不济,但终其是皇叔的身份推举孙权,可见汉皇室的政治影响力在东汉末年还是存在的。而曹操推荐孙权去当荆州牧,刘备推荐孙权为徐州牧,目的都是借汉朝的势力去打击自己的敌人,这也表明了东汉朝廷册封的影响力,及朝廷的法理认同本身是被各军阀所看重的,被封为某一州之州牧,便理所应当要争夺该州这一地盘。

因此,东汉末年虽然军阀混战,但是东汉王朝的诏书始终还是存在一定名义上的政治影响力。各军阀与朝廷之间便形成了共存的默契,这种默契使得双方实际上是一种合作的关系。军阀认可东汉王朝名义上的存在,东汉王朝背书军阀的利益。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李宪为什么不当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唐朝虽然强盛,但皇室内部总不太平。玄武门之变、武则天称帝、神龙政变等类似的宫变不断,实际上给唐朝埋下了很多不稳定因素。到了唐睿宗时期,他在选择立太子的时候也是犯了难。按理说,应该立长子李宪,但李隆基明显更有能力,功劳也更大。后来,没想到李宪主动放弃成为太子,李旦这才放心的把李隆基立为继承人。或许李宪

  • 历史上诸葛亮发明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诸葛亮,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我们所了解的诸葛亮大多数是通过三国演义中所了解的到的,其实历史上真正的诸葛亮,还是个非常厉害的全能型选手。诸葛丞相的理念,是法家,却没有魔鬼商鞅的霸蛮,发扬的是法家把国家机器的高效运转。似(字没错)儒家,却没有孔老二的迂腐,一生在为生民立命,把仁义仁慈发扬光大。每

  • 三国为什么没有边患问题,只因魏蜀吴实力强大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汉朝费了很大的力气才消灭掉北方匈奴的威胁,不过周边还是有很多少数民族会对中原造成骚扰。《三国演义》的故事我们都有一定了解,这段时期中原战乱不断,人口锐减,为何没有向西晋那样爆发严重的边患问题呢?其实很大一个原因在于,当时魏蜀吴的实力都很强大,他们早就做好了对边患的预防,所以才没有造成更大的混乱。可惜

  • 赵祯是怎样看待刘娥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历史上,赵祯可能恨过刘娥,但他是个明白事理的人,事后会慢慢理解当初父皇还有刘娥做出的这番决定,也就释怀了。不过这种事放在谁身上,肯定都不会好受,何况他虽然是皇帝,但大权一直牢牢掌握在刘娥手中,这也让他产生了夺权的想法。不过历史上,赵祯还是在刘娥去世后,才走上亲政之路。赵祯应该是想通了一些东西,不然这

  • 庆历新政是哪三人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对这个庆历新政非常的感兴趣,那么这个庆历新政的的确确是有很多故事来说的,最近问得比较多的就是这个庆历新政是哪三个人推行的,其实这个问题值得研究,答案可能超乎大家的想象哦,更多的也不说了,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就好了!1、庆历新政是哪三人一般都认为庆历新政是范仲淹、富弼、韩琦这三人推行的

  • 八贤王晚年为什么选择装疯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听说过八贤王的朋友很多,但知道八贤王原型的人很少。历史上的“八贤王”,他是赵光义的儿子。宋仁宗的身世就是八贤王告诉他的,当时八贤王担心引起刘娥猜忌,于是决定主动和外界隔绝,并且谎称自己得了精神病,靠装疯来躲避很多事情。关于八贤王的真实身份,相信大家都很好奇,那下面就来和各位做

  • 张居正辅佐万历开创中兴,为何死后却被抄家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张居中是一位颇具争议的人物,当然后世对于他评价整体还是正面居多。我们都知道,张居正在推行新政下,开创了中兴局面,他的改革方案影响十分深远。不过对于明朝财税制度的根本弊病,改革并没有带来成效。而且张居正独揽大权的时候,他和万历皇帝之间的关系也在一点点恶化,可能此前没人想到张居正死后,万历会下令抄他全家

  • 如果放手岳飞北伐能成功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不少的这个人也都在说这个岳飞的问题,岳飞讨论的比较多的就是是不是真的别秦桧给害死的,还有就是如果当时放手让他北伐的话,最后到底能不能成功呢?对于这些问题,其实大家也说了很多了,今天我们可以再次来分析分析看看其中的答案吧,感兴趣的可以一起来看看,别错过了。看南宋那段历史,你最恨的是谁?可能是秦桧,

  • 如果慈禧将实权还给光绪帝那么清朝会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人都认为,其实是慈禧这老娘们把晚晴搞得是乌烟瘴气的。若是光绪亲政的话,那么结局肯定不会是这个样子的。不过就我个人而言的话,全世界都在打劫中国的情况下,清朝没有亡在慈禧手上,慈禧将其当作家国守住了,这也算是独有一份了。光绪是在1889年大婚以后,按“祖宗律法”,光绪在这时可

  • 绍兴和议的意义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绍兴和议的意义以及这个绍兴和议的影响等问题,的的确确是需要知道的,毕竟这个绍兴和议是当时的宋朝和金国的一次议和,而且还非常的影响这个当时宋朝的发展,那么这个绍兴和议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又有什么影响是值得学习的,感兴趣的一起来看看。1、绍兴和议的意义是什么南宋与金朝签订了屈辱的&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