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主要是以什么语言交流

清朝主要是以什么语言交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207 更新时间:2024/1/1 23:23:46

作为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所留下来的文字资料和文物可以说是最为详尽的,也是最完整的。这不仅仅只是因为清朝距离现在的时间较紧,同时政治、经济、文化在当时也是非常昌盛的缘故。也正是因为如此,在如今的艺术表演、影视题材等等,关于清朝的占据着很大的比重。

众所周知,清朝的统治者是满族人。但是在清宫剧中,我们常常看到皇室成员大都说着一口流利的汉语,很少能瞧见满语的踪迹。难道清朝皇族在平日里不用满语交流吗?实际上,影视剧中的表现,只是担心观众听不懂满语罢了。历史上的清朝皇室在不同的时期,对待满语的态度不尽相同。

1、满语源流

满族源于女真,最早可以追溯到肃慎人。据史书记载,肃慎人生活在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一带地区。后来,一些部落向南迁至吉林、辽宁一带,历史上又将他们称为“挹娄”。在如今的东北方言中,仍能看到满语的影子。

随着政治经济的发展,到了明代中后期,女真各部渐起纷争,战火不断。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了大金国,史称后金。1635年,皇太极将女真族改称为满洲,也就是后来人们所说的满族。

满族是以女真为主,多民族融合而成的,其语言更是如此。起初,满族人并没有统一的满语。早期在契丹政权的影响下,多数人以契丹语为常用语言。1599年,在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带领下,满族人创建了自己的语言。不久后,他们又根据蒙古文创制了满文。1632年,皇太极命人改进了满文,使之有了更完善的文字体系。

1644年,清军大举进关。同年十月定都北京,开始了清朝的统治。清朝成立之初,皇太极对汉族文化十分排斥。他不但要求满蒙八旗子弟都要熟练地使用满语并学习骑射,还要求汉人移风易俗,学习满族的文化,遵从满人的习俗。无论是官宦之家,还是普通兵士,都要使用满语满文。

彼时,满语一度处于鼎盛时期。官员能否得到晋升,士子能否出人头地,其满语水平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在皇太极时期,就规定了书写文书必须使用满文。所以,倘若一名汉人大臣不会满语,那么他根本无法向皇帝进言。

2、重视汉语

然而,少数民族政权终究不占据主流文化。明末清初的中原大地上,汉族人口达到了八千万,而满族只有三十万人。单从数目上来看,要让所有的汉人摒弃汉族文化,统一实行满族的语言和习俗,那也是不现实的。

另外,相比于汉族的语言文字来讲,满语中的词汇相对匮乏,有许多汉族文化背景的词汇根本无法用满语进行表达。再加上治理国家的需要,人数较少的满族人分散到了人数众多的汉族人当中,这更让满族人进一步被汉人同化。久而久之,越来越多的满人从心底里接受了汉族的语言文字和风俗习惯。

满人入关的时间越来越长,统治者逐渐意识到,一味地排斥汉语,强行推进满语满文的使用,非但不能促进社会的统一和稳定,反而为国家的治理带来了很大的麻烦,甚至有可能对刚刚取得的政权构成威胁。

清世祖顺治即位之后,率先推崇起了汉文化。他迎娶了汉族女子为妻,又恢复了汉族官员的做官制度。汉人和满人能够担任同样的职务,且汉人的数目庞大,这就出现了朝堂之上的汉人臣子比满人臣子还要多的情况。

顺治十分看重汉人,其自身对汉文化也有着浓厚的兴趣。据史料记载,顺治的汉语水平要比皇太极和努尔哈赤好得多。他不但能用汉语与臣子进行交流,还对汉语创作的诗词曲赋颇有研究。为了促进满汉两个民族的团结安定,顺治要求朝中的满族大臣都要学习汉语,并能熟练地书写汉字。

汉语教育的不断推广,再加上汉族文化的不断熏陶,满人的汉语水平大大提升。有文字记载称,康熙八岁的时候就已经能够运用汉语吟诗作赋。康熙十二年,专门为皇族进行满汉文翻译的职位被彻底取缔。这说明在此之后,汉语在清朝皇室中已经相当普及。

3、挽救满语

汉语的盛行,必定意味着满语的衰退。早期的清朝,官方语言还是满语,书面文字主要也是满文。而清朝中期之后,宫中的汉语使用逐渐普及,人们日常生活中更多用到的也是汉语,满语便渐渐退出了人们的视野。以至于越来越多的满人只会讲汉语而不会讲满语了。

本民族的传统语言被越来越多的满人遗忘,这让统治者很是担心。尽管皇室自身的汉语水平很高,但皇帝依然没有忘了挽救满族自己的语言文字。到了乾隆年间,就连许多皇室成员都对满语一无所知,更不必说其他的满人了。于是朝廷开始督促满人学习满语,对水平不达标者都要问责。

乾隆以后的几个皇帝也竭尽全力挽救满语的颓势。嘉庆五年时,对有荒废满语的,直接做停职处理。咸丰二年以后,满语和骑射都成为了八旗子弟的必修科目。宫中的大小祭祀都需使用满语进行。一些奏折、文书等官方文件也被要求必须使用满文。

尽管清朝后期的统治者尽力避免满语的衰落,但其趋势还是不可避免。清末时期,慈禧太后垂帘听政,她对满语可谓一窍不通,这使得宫中朝中的满语使用率都大幅下降。而在溥仪的自传中,他表示,满语是自己学业中最差的一门科目,用了几年时间也不过学会了一个词。

4、总结

作为满清曾经的国语,一个民族的通用语言,满语渐渐地淡出了人们的生活,会满文的人也急剧减少。时至今日,全国会满语的人仅剩下几百人。而以满文为载体的大量古籍、文献资料,也逐渐成了难以破解的奥秘,不由得让人惋惜。

满语的濒危,是历史的一大遗憾,却也是民族融合的必然趋势。随着满人进入中原,他们原来骑马射箭的生活习惯也必然要被改变。从游牧打猎转变成以农耕为主,在日常生活中适应并接受汉族的语言和文化,也是在这片土地上生存和发展的必经之路。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汉文帝为何逼死薄昭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薄昭是汉文帝的舅舅,曾帮助汉文帝登基称帝。吕后死后,在朝的吕氏被消灭殆尽,所以皇帝人选成了一个难题。当时大臣们想拥立刘恒为帝,但刘恒多有顾虑,期间犹豫不决。而薄昭以身犯险,替刘恒入京打听消息,确认后才让刘恒动身。不过薄昭虽然对汉文帝有恩,但他如果犯了律法,照样会得到惩戒。薄昭被逼自杀,和他当时犯下的

  • 曾国藩为什么不称帝、不反清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人都说,曾国藩拥有那么庞大,战斗力强大的湘军,为何不返清,不称帝呢?事实上曾国藩不想,不敢,也没有能力称帝。很多人都说曾国藩是王阳明后的唯一圣贤,是千年来的第一完人。然而他当时在清朝的慈禧太后眼里,皇帝眼里也仅仅只是一个高级奴才罢了。若是曾国藩真的造反了,那他就连奴才都算不上了。曾国藩创立湘军,

  • 诸葛亮为什么推荐蒋琬为丞相接班人,为什么不推荐姜维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蒋琬为官一方时以安民为本,留守丞相府时对于南征北战,后方大政方略均不负诸葛亮重托,虽然没有北伐成功,但使魏国处于守势,保卫蜀汉,维持了三国鼎立局面。在《三国志.蜀书.蒋琬传》中有记录到,诸葛亮多次赞扬说:“公琰托志忠雅,当与吾共赞王业者也。”蒋琬,字公琰,今湖南零陵湘乡人。二

  • 萧铣佣兵40万为何会直接选择投降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隋末和唐初的名将萧铣,萧铣还是比较有历史的一位人物,话说他当时佣兵了40万,但是当时遇到李渊之后,就马上选择了投降了,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下面我们可以一起来分析看看。萧铣出自兰陵萧氏,是一流世家,更是梁武帝萧衍的后人,梁宣帝的曾孙。世家大族加天潢贵胄,这出身确实不低。他祖父安

  • 于志宁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不知道各位有没有听说过于志宁这个人物,于志宁是唐朝三代老臣,在唐高宗时期担任宰相,不过后来因为唐高宗废王立武一事,遭到罢免。于志宁早期在隋朝当官,后来投奔李世民,替李世民制定过不少谋略,是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于志宁在政治场上,表现出了过人的智慧和情商。因为了解于志宁的朋友并不多,那今天正好借此机会,

  • 刘平为什么刺杀刘备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可能很多人想不到,刘备曾遭到他人的刺杀,不过好在最终是化险为夷,没有让刺杀者得逞。虽然刘备在外有着很高的口碑,但随着势力不断扩大,难免会触动一些人的利益,那刘备自然会成为暗杀者的对象。其中比较出名的一起,便是蔡瑁、张允联手打算除掉刘备,不过被刘备逃走。那这次给大家介绍另一起刺杀事件,了解该故事的人应

  • 宋朝有多少禁军,他们战斗力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在《水浒传》里,林冲的名号非常响亮,因为他是八十万禁军的枪棒教头。很多人也因此记住了北宋拥有八十万禁军这件事,不过八十万并不是一个小数目,历史上真有这么多吗?如果有八十万士兵,为何北宋对外还总是吃败仗?难道是因为禁军战斗力不行?可能这会是大家产生的一些疑问。那今天正好借此机会和大家做个解答,看看宋朝

  • 若庞统不死会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因为刘备的优柔寡断,妇人之仁,终究害死了庞统,给蜀汉带了的巨大的损失,这也是刘备不如刘邦和刘秀那样做事果断,心狠手辣,导致季汉没能像西汉与东汉那样一统天下的重要原因。在211年刘备与刘璋相会的时候,庞统、张松、法正这三大谋士都是建议刘备抓了刘璋,这样就能不废一兵一卒拿下四川,可见英雄所见略同。但是刘

  • 刘备为何特别关照糜竺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麋竺在刘备集团中的名气并不是特别高,但他的地位却很高,甚至在一段时间内力压诸葛亮。其实对于刘备来说,糜竺算是他的贵人,如果没有糜竺,可能刘备的创业之路就无法进行下去了。而刘备又是一个特别注重恩情的人,所以一直对糜竺多加关照。想了解这两人之间的关系,还要从早年开始说起,对这段历史有兴趣的话,就不要错过

  • 如果刘备丢失荆州的同时拿下关中,复兴大汉是不是也稳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确实稳了,我们设想一下地图,刘备占据关中、汉中和益州,曹魏占领黄河流域,南抵长江北岸(包括南郡),东吴占领江东和荆州,呈鼎足三分之势。如果我们那战国时期的地图一对比,就会发现,刘备所占领的疆域和秦国疆域一样,和楚汉相争时刘邦占领的疆域一样。不过,领过了汉朝三百多年的统治,此时的刘备统治的关中、汉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