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代都以曹魏为正统,为什么到了南宋却改成了刘备?

历代都以曹魏为正统,为什么到了南宋却改成了刘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3658 更新时间:2024/1/23 23:17:50

现如今说到三国,很多人都会不由自主的将刘备看作是正统,而曹魏则是篡权的代名词,刘备仁义、忠厚,是最适合继承正统的人,而曹操就是奸诈、枭雄的代名词,一正一反,显而易见。但其实,将刘备看作是正统的行为,是从南宋时期才开始的,也就是说,其实在南宋之前,一直都是曹魏才是正统。那么为什么在南宋时期会出现这样的变化呢?这一时期发生了什么事情,让曹魏从正统变成了篡位呢?

1、为何南宋之前认为曹魏是正统

至少在宋朝之前,各朝代的史书基本上都是以曹魏为正统的。原因其实说复杂就复杂,说简单也很简单。因为三国志成书是在司马氏建立的晋朝,而晋朝的江山是从曹魏手里篡夺来的,如果不承认曹魏的合法性,司马氏的合法性自然也就不存在了。所以,从三国志开始,都是以曹魏为正统,来叙述三国时期的历史。

而从曹魏时期开始,就以正统自居,把蜀汉和东吴都视为分裂割据政权。在刘备死后,曹丕就曾经让王朗陈群等人给诸葛亮写信,目的就是让蜀汉自去帝号,称臣称藩,诸葛亮一开始没有理会,后面专门写了一封公开信作答。这就是《三国演义》里诸葛亮和王司徒阵前嬉戏的桥段的由来,也就是曹魏的诱降攻势。

当然,曹魏这么干,也不是毫无来由的。在曹操死后,刘备曾经派人以吊祭的名义去见曹丕,但是曹丕认为刘备是“因丧求好”,很不愿意,就拒绝了刘备,没有接待,让边境接了书信就把来使送走了。刘备这次写信给曹丕,其实就是想照猫画虎,先和曹丕搞好关系,为伐吴做准备。孙权在偷袭荆州之前,就先给曹操奉表称臣了。

所以曹魏始终不承认刘备和蜀汉的正当性。从曹魏自己的角度来看,这当然也是成立的。毕竟曹魏的皇位是汉献帝通过禅让程序交给他的,这是皇权转移的合法程序,而刘备称帝只是下属拥戴,没有什么正当性。东吴就更不用说了,孙权曾对曹操称臣,后来又对曹丕称臣,一直到曹丕死后,孙权才正式称帝,是毫无疑问的割据政权。

在曹魏的正式文献里,对蜀汉也一直称为蜀,而不称汉。蜀汉这边当然就不一样了,不管曹魏把他们叫什么,他们都是以汉朝正统自居的。江山是高祖打下的江山,汉献帝没守住,其他高祖子孙谁都有资格也有义务重振汉室。所以,在蜀汉这边,一直把曹魏视为篡权夺位的汉贼。这也就是蜀汉说的,王业不偏安,汉贼不两立,曹魏就是贼。

经历了短暂的统一之后,西晋就在八王之乱和五胡之乱的内外打击之下,不得不渡江南迁,衣冠南渡,也就是后来的东晋。东晋虽然局面也已经很糟糕了,但毕竟在五胡十六国那样的时代里,还是个汉人政权,又是皇室正统,所以后来大多数也都是承认东晋的正统地位的。加上北魏早期曾经东晋有往来,所以东晋的正统地位并没有太大的问题。

2、南宋为什么将刘备认为是正统

隋朝的政权是篡夺北周而来的,也灭了南朝最后一个汉人政权南陈,但隋朝也承认东晋的正统地位。到了唐朝修订晋书的时候,仍然还是坚持曹魏、西晋、东晋这样的正统叙述,但同时也为北魏另外修订了史书,等于也承认了北魏的历史地位,所以东晋的正统地位其实已经有些动摇了。在晋书中,唐太宗嫌主持修书的大臣对司马氏还不够黑,干脆自己下手亲自写了评论,把司马氏黑得一塌糊涂。

即便如此,唐朝也不否认三国时期曹魏的正统地位。但司马氏的正统地位既然动摇了,连带的自然也会影响到曹魏的正统地位,对曹操的非议也就越来越多了,对刘备的同情也开始逐渐盛行起来。也是在这个时期,对王朝正统地位的认定标准也越来越严谨,对禅让的质疑也越来越多。

对曹魏正统性的彻底质疑出现在宋朝。虽然赵匡胤也是从孤儿寡母手中夺取的政权,但毕竟是他完成了统一,消灭了持续多年的封建割据状态。到了南宋,这个问题就更加突出了,因为为蜀汉的正统性辩护,就是为南宋自身的合法性辩护。南宋也对金国称臣了,如果按照之前的正统叙述,那么金国就成了正统,南宋就不是了。所以从南宋开始,特别强调蜀汉的正统性。之后元明清也基本上延续下来了。

3、如何正确看待曹魏和蜀汉

按理来说蜀汉政权要更被世人所承认才是,但事实上历朝历代均以曹魏政权为正统,只有南宋才认为蜀汉是正统,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虽说,曹丕的确是控制了汉献帝,使其无奈之下通过“禅让”的方式,将天下交与曹魏。但是再怎么样,也是汉献帝本人亲口同意这么做的,所以曹魏政权是符合中国传统规则的。大家都知道是被逼迫的让位,但客观来说,曹魏政权也算是正统的。

而刘备呢?就有点尴尬了。他虽然自称是汉景帝之子刘胜的后代,但是历史根本无法考证。因为刘胜的子女众多,《史记》里面记载,刘胜好色,其儿子和亲属加起来竟然有120多人,所以冒充刘胜的后代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就算刘备是刘胜的后代,但自汉武帝颁布推恩令以来,刘胜的后代被不断地削减权利,直到刘备父亲这一代,也只不过是做了一个县城里的小官罢了,刘备的家族在很早的时候,就和皇室的联系不是那么密切了,从一定角度上说,刘备顶多算得上是汉代皇室的一个“远方亲戚”罢了。就算刘备再怎么和汉代皇室有关系也好,下一任皇帝也轮不到他当,因为当时有很多东汉皇室比刘备要更有资格当下一任皇帝,他们可比刘备离权利的巅峰近很多。

所以出于以上的一系列考虑,历朝历代更加认定曹魏政权才是正统,在客观程序上,曹魏可比蜀汉有资格多了。那为什么南宋要一口咬定蜀汉才是正统呢?

我们也知道,南宋的建立是处于战乱之中,靖康之变后,康王赵构被迫南下,后来在南京应天府建立了南宋。虽然当时的金国和南宋达成了协议,但双方一直都在僵持着,金国对南宋虎视眈眈。

面对这种局面,为了避免金国出现篡位的情况,当时在宋朝流行的以朱熹为首的理学提出,只有和天子具有血缘关系的,才是正统。如当局皇帝“禅位”于毫无血缘关系的外人,都是不合法的。这个主张,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当时的南宋政权,也代表着南宋的主流思想发生了转变,所以南宋认为三国时期的蜀汉才是正统也就不足为奇了。

可见,每个朝代的历史观点,都会受到每个朝代的政治方针的影响,说到底不过服务于每个朝代的统治罢了,是对人们的一种思想洗礼。所以我们在翻阅史料时,一定要多留心这些史料产生的朝代,结合时代特征,理智地看待史书典籍,才能正确地判断历史,历史的真相,才会浮出水面。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民初奇人传羲和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师兄羲和的出现,让不少观众眼前一亮,可能大部分都是被他的造型所吸引。羲和二话不说就打算取希水,看样子羲和应该是喜欢希水很久了,而且占有欲特别强,连华民初叫她的名字都要吃醋。羲和身手非常厉害,就连希水都难以招架,不过两人在感情之路上肯定没有什么特别的缘分,那羲和最后究竟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呢?想要了解的小

  • 孙二娘对武松为什么那么好?比对自己丈夫都还好?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在《水浒传》当中,武松和孙二娘之间的故事,还是从武松住进黑店开始的,不过最终,武松和孙二娘张青夫妇也算是不打不相识,也算是又交了一个朋友了。然而后来有人却发现,孙二娘似乎对武松特别的好,而且是那种比对自己的丈夫更好的好,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孙二娘与武松之间又不是夫妻,只是因为误会而打了一架,后来和解之

  • 局中人风铃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局中人》剧情一开始,就介绍了风铃这个人物。国民党内部已经注意到他了,所以风铃的处境变的异常危险,相信大家肯定十分好奇风铃究竟是谁,其实这个人就在沈林的身边。当然,以沈林的洞察力,他已经怀疑到弟弟沈放的头上了,不过沈放可是天才,他没那么容易让人抓到把柄,沈林拿不到确凿的证据所以拿他没办法。其实这对兄

  • 局中人沈林结局,身份是好是坏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局中人》这部剧中,沈林和沈放是亲兄弟,但他们的关系却变的日益紧张。原因是沈林怀疑沈放的身份,他可能是地下党派来的卧底。其实沈林和沈放拥有共同的理想,只不过他们选择了不同的组织,所以存在一些冲突。观众肯定十分好奇,沈林和沈放会不会彻底反目,其实剧中隐藏了很多暗线,沈林本性并不坏,只要能够解救祖国,他

  • 为什么宋江不重用武松?两人关系为何越来越疏远?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在《水浒传》当中,武松作为武力值出众的好汉之一,一直以来都有很多人非常喜欢这个人物,但是武松在书中,和宋江两人之间的关系,却可以说并不好。两人其实一开始关系还算是不错的,因为宋江非常喜欢结交各种人,他一开始对武松也是很好的,但是后来,武松来梁山投奔他之后,慢慢的就越来越不好,宋江也是刻意的在疏远武松

  • 清朝修明史为为何不抹黑明朝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在古代,很多时候都是后面的朝代会给前面的朝代修史书,但是在很多人看来,后面的朝代作为胜利者,推翻了前朝,建立了一个全新的政权,那么对于前朝的史书编撰的工作,自然也是会尽力去抹黑的,虽然不会全盘否定,但是在对皇帝的评价上面还是不一定能够做到去夸赞他们。但其实在清朝人修明史的时候,对明朝的皇帝,却并没有

  • 宁中则为什么没发现岳不群是伪君子,是岳不群隐藏太深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宁中则嫁给岳不群这么多年,为什么就没发现自己的丈夫是一个隐藏的伪君子呢?宁中则在《笑傲江湖》中的作用,可能被很多人小看,如果没有宁中则可能令狐冲和岳不群决裂的速度会更快一些。作为令狐冲的养母,宁中则曾多次替冲儿出头,跟岳不群发生口角,其为人也是受到江湖豪杰的尊敬。就连任我行都觉得宁中则是不可多得的女

  • 匈牙利人是不是历史上的匈奴人?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匈奴作为我国古代历史上一个非常有名的少数民族,对于古代的历史来说是具有相当重大的意义的,但是匈奴在秦汉时期非常活跃,但是到了后来就很少再看到匈奴的身影了,很多人对此也感到非常的好奇,想知道匈奴人后来究竟是都去了什么地方。而现如今也有很多人在猜测,匈奴人会不会就是现在的匈牙利人呢?那么究竟匈奴人和匈牙

  • 太监最早出现的朝代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太监在古代是专门供帝王役使的官员,其实最早的太监并非全部都是阉人,只是从东汉开始才规定太监必须全部净身。可能会有朋友不理解这其中的原因,主要还是因为太监和皇帝身边的人走的太近,包括皇帝的后宫妃子,所以为了防止通奸的事情发生才让太监阉割下体。太监最早是出现在哪个朝代呢,太监和帝王之间的关系其实密不可分

  • 水浒传中柴进的丹书铁券真的有用吗?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丹书铁券,与人们经常说的免死金牌是差不多的,作用功能都是“免死”,但是,这样的东西在历史上真的是有用的吗?在《水浒传》当中,柴进柴大官人是有丹书铁券的,他也正是依靠着这个做了很多事情,在他看来,正是因为丹书铁券的免死的作用,让自己得以做很多“违规”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