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俗话说唇亡齿寒 为何魏灭蜀之战东吴没有不出兵呢

俗话说唇亡齿寒 为何魏灭蜀之战东吴没有不出兵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3947 更新时间:2023/12/9 18:58:00

263年夏,魏国18万大军兵分三路大举伐蜀(互不相属):右路军3万兵马,由征西将军邓艾率领,进击沓中(今甘肃舟曲西北),负责牵制姜维;中路军3万兵马,由雍州刺史诸葛绪率领,在武街(今甘肃成县西)和阴平桥头(今甘肃文县西北之玉垒关)阻截姜维东援南走之路。上述两路魏军设置两道封锁线阻击沓中蜀军,其兵力共计6万,超过姜维所部5万蜀军;左路军12万兵马,是魏军主力,由镇西将军钟会[1]率领,直取汉中,并夺占入蜀军事要地阳安口(今陕西阳平关)。

魏军大举来攻,完全出乎蜀国意料。之前,姜维得知钟会治兵关中时,出于万全考虑,曾上书刘禅告警,建议派张翼廖化率军加强阳安口和阴平桥头防务。但刘禅不问大臣反求占卜,得到“敌终不自致”[2]的结果,压下姜维奏章未交群臣商议。

魏军大举伐蜀时,姜维正在沓中屯田。他闻警后立即率军向东南方向回撤,意图抢在钟会之前赶到阳安口,扼住入蜀第一道关口,阻敌进入四川腹地。蜀军虽在漒川口(今甘肃西固县东)被邓艾击败,但姜维不改行军方向,继续向阳安口开进,不料被诸葛绪抢占了必经之路阴平桥头。见此,姜维故意率军向武街(今阴平桥头西北方向)进发,做出要迂回诸葛绪后方的假象。诸葛绪担心自己退路被断,急忙率军后撤30里。姜维本是虚晃一枪,见魏军撤离阴平桥头,急速回军通过。等诸葛绪反应过来,姜维已离去整整一日。但蜀军仍来迟一步,阳安口已失。姜维只得率军退守剑阁(今四川剑阁县北)。剑阁所在大、小剑山连山绝险,延亘如城,仅一条绵延30里的金牛道可通。姜维及时撤至剑阁后,利用“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利,大大抵消了钟会10万大军的兵力优势。双方形成对峙。

魏蜀两军在剑阁相持日久,钟会忧虑粮道险远,萌生退意。姜维“全蜀之功,几乎立矣”,不料被邓艾破坏。当时,从汉中入蜀有三条要道,自东向西依次为米仓道、金牛道、阴平道。金牛道是正道和捷径,乃秦之司马错灭蜀时开辟。钟会所率大军即拟经此道入蜀,但被姜维所阻。米仓道以越米仓山而名,但路途迂回,费时耗日。阴平道最险,但入蜀较快。魏军进退两难之际,邓艾向司马昭献计,建议从阴平道入蜀。邓艾认为,姜维若撤援江由(今四川平武东南120里,位于剑阁侧背;时称江由,后改为江油),钟会可进据剑阁,大举入蜀;姜维若不撤,则他自己可进据涪城(今四川绵阳),继攻成都。

邓艾(图注)

姜维与钟会都没料到邓艾会出此计。钟会还取笑邓艾:“阴平小路,皆高山峻岭,若蜀以百余人守其险要,断其归路,则邓艾之兵皆饿死矣。”[3]邓艾军自阴平出发后,“行无人之地七百余里”,“山高谷深,至为艰险”,而且“粮运将匮,濒于危殆”[4]。尤其当邓艾率军进抵摩天岭时,前方皆“峻壁颠崖,不能开凿” [5]。见此,邓艾之子邓忠等人绝望而哭。年届66岁的邓艾无意放弃,以毯裹身,率先滚下。余者见主帅作出表率,亦如法炮制。没有毯子的,将绳索系于腰间,利用悬崖上生长的树木,缘木攀树而下。

魏军突现江由,蜀军惊为天兵,守将马邈甚至没有组织抵抗就投降了。蜀主刘禅得报邓艾入蜀,急遣37岁的诸葛瞻赴涪城御敌。诸葛瞻乃诸葛亮长子,但8岁即丧父,来不及得到乃父真传。之后,他主要负责护卫皇宫,缺乏领兵作战的历练和经验。邓艾得江由后,急行于左儋道,欲直趋涪城。“儋”同“担”,所谓“左儋道”即指北去时,因50里的崖壁在右,道路极窄,只能左肩挑担,故名。幕僚黄崇建议诸葛瞻速派蜀军进据险要,阻截邓艾于左儋道。诸葛瞻久居成都平原,不谙山川险要,没有采纳黄崇建议。他拟坐等邓艾来攻,自己以逸待劳。但随邓艾入蜀的魏军已无回头路可走,“背山一战”,个个都是拼命三郎。两军在涪城以西初次接战,魏军获胜。诸葛瞻急忙在绵竹(今四川德阳,非今之绵竹)重新组织防御,终于击败邓忠和师篡率领的魏军先头部队4000余人。邓艾见邓忠和师篡败归,怒而斥之,并欲将两人斩首。邓忠和师篡以戴罪之身回军死战,大败蜀军。诸葛瞻自觉无颜回见刘禅,自杀身亡。至此,成都无险可守,刘禅唯有出降。蜀国立国不到50年,仅4个月即遭灭国。

姜维(图注)

蜀国虽灭,姜维率领的蜀军精锐尚在剑阁。诸葛瞻战败后,姜维就再收不到后方战报。他料定后方危急,遂放弃剑阁,急速回军。行至郪县(今四川三台),姜维接到刘禅命令,要他投降钟会。史载,蜀军将士对不战而降很不甘心,拔刀击石泄愤。其后,姜维施展假降之计,不意计划失败身死,蜀国失去了复国的最后机会。蜀国危急之时,曾于10月向吴国求救。吴军于当年11月22日分三路向寿春、南郡、鈣中进击魏地。但吴军攻势乏力,未能调动攻蜀魏军。

引文出处:

[1] 钟会:著名书法家钟繇之子,平定诸葛诞中立下大功,被司马昭喻为张良

[2] [晋]陈寿:《三国志·姜维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983页。

[3] 齐学东:《军事奇才、政治低能儿─钟会、邓艾》,《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第13页。

[4] [晋]陈寿:《三国志·邓艾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719页。

[5] 齐学东:《军事奇才、政治低能儿──钟会、邓艾》,《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第13页。

标签: 曹魏蜀汉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忻贵妃育有二女,乾隆派四个皇子为她送葬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忻贵妃,清朝,乾隆,历史解密

    忻贵妃,是戴佳氏的女子,出生年不详,父亲为满洲镶黄旗总督那苏图,这么说来,忻贵妃就是那种可谓出身高贵的女子。乾隆早年,忻贵妃就进入乾隆的后宫了。有的资料说“忻贵妃进宫那年,忻贵妃就被封忻嫔,别人的起点大多是答应、常在或者贵人,可只有忻一进宫就得到了可以掌握一廷主位的嫔位。”这样觉得的人一定不知道忻贵

  • 二战时,希特勒为什么没有打瑞士?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希特勒,德国,历史解密

    二战前,欧洲的中立国很多,比如荷兰、 比利时、瑞典、瑞士。这些国家虽然是中立国,但是在战争面前,经常遭遇侵犯。希特勒挑起二战后打了很多中立国,但是没有打瑞士,这是为什么呢?猫腻太多!瑞士的国土面积是4.1284万平方公里,而中国哈尔滨市的面积就是5.31万平方公里。虽然,瑞士没有中国的一个省会城市大

  • 鲁迅去世后,他的伴侣许广平和原配朱安结局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许广平,民国,历史解密

    鲁迅在文学界的影响力可是十分重要的,遗憾的是,1936年的10月19日,鲁迅得了胃病,不幸去世了,仅仅只有55岁。他的离开可以说是文学界的一大损失。他的《狂人日记》掀起了白话文的狂潮。他的很多文学作品都是为中国作出的贡献。在他葬礼那天,就来吊唁的人就有5000人。他对中国的文学界做出了那么多的贡献,

  • 古代宁古塔到底有什么秘密呢 为什么犯人都害怕被流放在这个地方呢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古代,宁古塔,历史解密

    古代犯人为什么害怕被流放宁古塔,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在我国,很多朝代,都有严格的律法对犯罪的刑犯进行处理,其中,各种各样严酷的刑法都有。而在清朝,有这样一个刑罚叫做“发往宁古塔给披甲人为奴”,也就是说,在清朝,罪犯和他的家属将会被发配到宁古塔给

  • 唐高宗李治:最被低估的皇帝,在他执政时,汉族王朝疆域最大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汉族王朝,夏朝,历史解密

    除了元、清两个少数民族政权的朝代以外,汉族王朝之中,哪个皇帝在位时疆域面积最大?想必很多人都会想到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吧。其实,秦代和宋代的疆域面积并不大,汉武帝时期驱逐匈奴,的确开辟了不少疆土,但面积也不算最大。唐太宗李世民平灭了突厥,成为西域各国公认的“天可汗”,然而他的儿子唐高宗李治,才将疆域更

  • 元末民变领袖彭莹玉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彭莹玉,历史解密

    彭莹玉(?---1353),元末民变领袖,南派红巾军开山始祖,袁州(今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慈化镇)人。又名彭翼、彭国玉、彭明,号称彭祖、彭和尚。10岁时出家于慈化禅寺(今江西宜春市袁州区慈化禅寺)。一生致力于反抗蒙元残暴统治。著名弟子有:周子旺、况普天、杨普雄、丁普郎、项普略、欧普祥、陈普文、赵普胜和

  • 清朝国库被偷走九百万两,道光帝气得半死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道光,清朝,历史解密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正月,道光帝的心情原本不错,在结束鸦片战争后,国库的存银恢复到了1218万两,虽然无法与乾隆时期相比,但朝廷手中毕竟有了一笔不小的资产。可就在此时,一场清朝史上最大的盗窃案被揭开了,当道光帝得知事情的真相时气得半死,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事情还得从一个名叫张亨智的人说起,他

  • 明朝大将宁死不降,皇帝派爱妃去他立马就投降了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洪承畴,明朝,历史解密

    明军之所以能够抵抗那么长时间,与洪承畴的出色指挥有着直接的关系。当然天下大势,并不是区区一介武将能够左右的,他也只能在战场上勉为其难。在被抓获后,这位能文能武的大将,很是让清军头疼不已。其实他们也仰慕他的威名,很想让他为己所用,然而这位大将却是宁死不屈。对此很多人都感觉束手无策,然而让所有人都想不到

  • 袁紫烟善观天相察国运,杨广不听其言结果死了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袁紫烟,隋朝,历史解密

    隋炀帝杨广有十六院夫人,个个都是才貌双绝,其中有一位善观天相,能察国运,先为杨广所用,但杨广不听其言,死了!后被徐茂公看中,徐茂公相见恨晚,娶了。这位亡国夫人,能找到徐茂公这样的归宿,也算不错了。这位名叫袁紫烟,在隋朝时人称袁夫人。袁紫烟不会歌舞,不会诗词,但却善于看天相,察国运。杨广甚是欢喜,让她

  • 诸葛亮的扇子到底是用什么做的 不是羽毛而是一种动物的尾巴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三国,诸葛亮,历史解密

    说起诸葛亮这个人,我们现在对其也是非常的敬重,随着很多影视剧的播出,诸葛亮也是由一个人开始逐渐变成一个神,这与历史实际情况相差的确太大了,诸葛亮聪明是事实,但没有像电视剧之中那么神,他毕竟只是一个军师而已,况且三国时期能力不在他下的人也是大有人在。众所周知,诸葛亮最个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给刘备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