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国库被偷走九百万两,道光帝气得半死

清朝国库被偷走九百万两,道光帝气得半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2820 更新时间:2024/1/25 4:33:02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正月,道光帝的心情原本不错,在结束鸦片战争后,国库的存银恢复到了1218万两,虽然无法与乾隆时期相比,但朝廷手中毕竟有了一笔不小的资产。可就在此时,一场清朝史上最大的盗窃案被揭开了,当道光帝得知事情的真相时气得半死,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事情还得从一个名叫张亨智的人说起,他想花钱给自己的儿子捐官,但手中又没有钱,于是找自己的弟弟张诚保。张诚保虽然不是官,但却有钱,因为他是户部银库的库丁。张诚保就与大等几个库丁勾结,从户部银库中盗出4000两白银。然而,几个人因为分赃不均,产生内讧,把事情捅到了官府。

正月十八日,道光帝派军机大臣、刑部尚书等人查办此案。在调查过程中,刑部尚书惟勤发现了一个大问题,按照户部银库账册记载存银为1218万两,而实际存银仅有293万两,也就是说国库被偷走了925万两白银!“调查组”还发现,为了掩盖这件事,库丁用白布裹着木头充作银两。

当“调查报告”呈送给道光帝后,这位来以节俭著称的皇帝怒不可遏,他龙颜大怒道:“竟亏空银至九百二十五万两千两之多,实属从未有之事!览奏曷胜忿恨,以国家正项钱粮,胆敢通同作弊,任意攫取,似此丧心昧良,形同背国盗贼”。那么问题来了,这笔钱到底去哪了?

原来这笔钱大多被库丁盗走了,正所谓监守自盗。库丁们为了应付上面的检查,纷纷向管库大臣、查库御史行贿,每当皇帝派人查库时,“必进规银三千两,仆从门包三百两”。有一些比较穷的京官,或者举人了解这些内幕后,会主动向库吏索贿。这些库丁也不傻,他们会访查这些人才能、家世后,送上数十两,乃至上千两的银子。

在处理这个案件时,又发生了不少困难,道光帝发现这个盗窃案的时间跨度太长了,大概有六十多年的时间。原来自乾隆末期以来,户部的存银就没有清理过,“库内侵蚀,子而孙,孙而子,据为家资六十余年矣”。道光帝派定郡载铨处理此案,经过几个月的调查取证,最后载铨提出了处理建议。

对那些已经查明有盗窃行为库丁严惩不贷,另外对那些担任过户部银库官员,以及查库官员进行追赔,时间从嘉庆五年开始算起。这些官员们按照在职年限计算赔偿金额,赔偿最多的当属穆彰阿,他需要赔偿11万两,负责此案的载铨也许赔偿6000两。到最后官员赔偿150多万两,追缴库丁38万两。

在这场案件中,有一个人物值得一提,她就是慈禧太后,当然这个时候她才8岁,不过她的曾祖父担任过三年的户部员外郎,虽然已经去世,但也需要缴纳两万多两白银。慈禧的父亲磨磨蹭蹭不交钱,为此还被打入监狱。直到后来才缴纳一万两千两,这才保住一条性命。

标签: 道光清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明朝大将宁死不降,皇帝派爱妃去他立马就投降了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洪承畴,明朝,历史解密

    明军之所以能够抵抗那么长时间,与洪承畴的出色指挥有着直接的关系。当然天下大势,并不是区区一介武将能够左右的,他也只能在战场上勉为其难。在被抓获后,这位能文能武的大将,很是让清军头疼不已。其实他们也仰慕他的威名,很想让他为己所用,然而这位大将却是宁死不屈。对此很多人都感觉束手无策,然而让所有人都想不到

  • 袁紫烟善观天相察国运,杨广不听其言结果死了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袁紫烟,隋朝,历史解密

    隋炀帝杨广有十六院夫人,个个都是才貌双绝,其中有一位善观天相,能察国运,先为杨广所用,但杨广不听其言,死了!后被徐茂公看中,徐茂公相见恨晚,娶了。这位亡国夫人,能找到徐茂公这样的归宿,也算不错了。这位名叫袁紫烟,在隋朝时人称袁夫人。袁紫烟不会歌舞,不会诗词,但却善于看天相,察国运。杨广甚是欢喜,让她

  • 诸葛亮的扇子到底是用什么做的 不是羽毛而是一种动物的尾巴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三国,诸葛亮,历史解密

    说起诸葛亮这个人,我们现在对其也是非常的敬重,随着很多影视剧的播出,诸葛亮也是由一个人开始逐渐变成一个神,这与历史实际情况相差的确太大了,诸葛亮聪明是事实,但没有像电视剧之中那么神,他毕竟只是一个军师而已,况且三国时期能力不在他下的人也是大有人在。众所周知,诸葛亮最个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给刘备勾出来

  • 世袭制:古代君王将皇位传给子孙的传承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世袭制,夏朝,历史解密

    世袭制”就是古代君王去世或逊位後,将皇帝的九五之尊转给自己的子孙的传承制度。世袭制就是名号、爵位以及财产等按照血统关系世代传承,这种传承主要有“家”的传承,诸侯国的传承,天下的传承等。执政的君主也有承接,君主与君主之间可能有血缘关系,但不一定就是直系,有的是兄传弟,也有的是叔传侄;有的是受命于王。弑

  • 鞑靼人和蒙古人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蒙古帝国,历史解密

    在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鞑靼和蒙古是经常被联系在一起,甚至经常被混淆的两个名字。比如在中国的明朝,鞑靼就是北元灭亡之后蒙古政权的代称,所以许多朋友可能也经常把这两个称呼视作同义词,认为鞑靼就是蒙古。但其实“鞑靼”这个词出现的时间是远远早于“蒙古”一词的,所以它在很多时候是个泛指的词汇。因此虽然它在

  • 关于永宣盛世的评价是怎么样的?对后世有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永宣盛世,明朝,历史解密

    永宣盛世时期,对西南的四川西南部、贵州全境、广西北部、云南东部(云南的西部置乃是历史上的南诏国)、湖广西部的土司制度进行了大规模的土流并治、改土归流改革,拓宽了国土的农耕面积。据《明史》七十七卷载:永乐初,更定屯守之数“临边险要处、地僻处、输粮艰难处、屯百名兵民者,委以百户;屯兵三百名者,委以千户;

  • 成吉思汗横扫亚洲这么猛 为什么不敢攻打印度呢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成吉思汗,元朝,历史解密

    成吉思汗为什么没有攻打印度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帖木儿与贾汗吉会师索特里粟河,然后继续前进,一路上所向无敌。当时印度军派出120头战象,象背上负战楼,楼内有战士12至14人,从战楼中发箭击中敌人。这种印度军作战方法蒙古人从未见过。蒙古的战马见

  • 苏轼父子三人浴室住一年,武大郎竟然是有房一族?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宋朝,历史解密

    在宋朝,文人但凡说起住房问题,简直就是比惨大会。比如公元1057年,一位四川老伯带着两个儿子进京赶考,没房子住,父子三人竟然在太平兴国寺的浴室整整住了一年。你猜他们是谁?大宋文坛的半壁江山、著名的”三苏”父子:苏洵、苏轼、苏辙!要说那时候“三苏”还没有成名,住得惨是正常的。等后来有了官职俸禄又怎么样

  • 匈奴为什么会叫匈奴呢 匈奴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匈奴,战国,历史解密

    匈奴是中国古老的民族,经常和中原汉王朝打仗。那么,匈奴为什么叫做匈奴呢?匈奴匈奴是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兴起于今内蒙古阴山山麓。根据资料记载,华夏族与匈奴族同源,约公元前16世纪夏朝灭亡后,夏朝后履癸的一支后裔逃到北方,在吞并其他部族之后成为匈奴族。不过,那时候,中原王朝还不管这个民族叫做匈奴,而是

  • 揭秘:曹操如果同意华佗做开颅手术结果会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佗,三国,曹操,历史解密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历经上千年的沉淀,有的人耗尽一生也读不全。在历史上有许多奇迹发生,甚至有很多事情连现代科学都无法解释,古代时期科技虽落后,但并不是说人的思维愚钝,古人的智慧是无穷的。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进步的,任何行业都在不断发展,当今的医学水平已经非常发达,相比古代医学而言肯定要先进不少。如今的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