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元昊是哪个少数民族

李元昊是哪个少数民族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3391 更新时间:2024/1/16 9:48:04

李元昊是西夏开国皇帝,不过李元昊本人并非汉人,而是党项族,为什么李元昊会姓李呢?这就要从他的远祖说起了。李元昊祖上是鲜卑拓跋氏之后,唐朝时期拓跋思恭曾帮助唐僖宗平定黄巢起义,因此被赐李姓。但到了李元昊这一代,他放弃了李姓,改名嵬名曩霄。很多朋友可能并不了解党项族的历史,这个族群究竟有着怎样的发展故事呢?今天就借此机会跟大家做一个简单的介绍,一起来了解看看吧。

1、党项皇族拓跋氏的族属

北宋宝元元年(公元1038年),党项首领李元昊正式称帝,建立西夏政权,此前他放弃唐赐的李姓与宋赐的赵姓,改名嵬名曩霄,标志着彻底脱离了中原王朝,直到公元1227年被雄起的蒙古所灭,领土包括今宁夏全境、甘肃大部、陕西北部、青海东部以及内蒙古部分地区。

西夏能够在两强(大辽与北宋)间立国,偏处西北一隅189年,确有其非凡的能力,实际上拓跋家族统治这一地区可以上溯到唐僖宗中和元年(公元881年),拓跋思恭被任命为定难军节度使,成了割据一方的“诸侯”,实际统治了三百余年。

西夏,其实是宋朝对其的称呼,元昊建立国家,叫“大夏”,都城设在兴庆府(今宁夏银川)。其主体民族是党项羌,《隋书》中记载:“党项羌者,三苗之后也”。境内有汉、吐蕃、回鹘、吐谷浑、鞑靼(蒙古族的一支)以及契丹人。

党项羌属于西羌别支,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便见于史料,到了隋唐时夹在中原王朝与吐蕃、吐谷浑之间,时而附吐蕃或吐谷浑,时而附隋唐,因此隋文帝与武则天先后两次内迁党项,之后党项逐渐集中到甘肃东部、陕西北部为主,渐渐形成八个大部落:拓跋氏、野利氏、费听氏、米擒氏、往利氏等。

看到“拓跋”这两个字眼,不由让人联想到鲜卑这个民族,鲜卑众多部落中有一个十分强大又显赫的拓跋部,建立了北魏政权。事实上,南北朝所谓“五胡乱华”恰恰是一个民族大融合的时代,党项人受到吐蕃与吐谷浑(鲜卑的一支)等的影响,民族间相互通婚融合,便有一支鲜卑拓跋加入到党项的行列,并且形成一支拓跋氏。

唐代林宝记载:“开元后,右监门大将军西平公静边州都督拓跋守寂亦东北蕃也。”

这个拓跋守寂是党项大首领拓跋思泰之子,被称为“东北蕃”,也就是说拓跋守寂不是党项羌,是东北的鲜卑人,是安史之乱后,唐大将郭子仪建议把这支拓跋部党项人迁到银州以北和夏州以东地区,也就是南北朝时期匈奴人赫连勃勃建立“大夏”的故地,当时称平夏,由之,这支拓跋所统领的党项羌人又被称为:“平夏部”,日后建立西夏的元昊就出自这部。元昊立国,就自称是北魏的后代,并非空穴来风,是有一定根据的,决非冒认旁大枝。元昊当年给北宋上表称:“臣祖宗本出帝胄,当东晋之末运,创后魏(就是北魏)之初基。”

西夏臣僚罗世昌也说:“先魏衰微,居松州者,以旧姓为拓跋氏。”

《辽史》中载:“西夏本魏拓跋氏后,其地则赫连国也。”

《宋史》中的《宋琪传》中有:“自银、夏至青、白两池,地惟沙碛,俗称平夏拓跋,盖番姓也。自麟、延以北,多土山柏林,谓之南山野利,盖羌族之号也。”

从宋琪传中也可以看出,拓跋氏不属于羌族,而应是鲜卑人,而野利氏属于党项羌族的大姓,两者不容混淆,应该严格加以区分,也就是不同的族属。

2、党项拓跋氏拥“定难”之地

到了唐朝后期,唐国势衰落,党项逐渐强大起来,唐政府对其施行经济封锁,勉强遏制党项的发展势头。

唐咸通十四年(公元873年),拓跋思恭凭借实力占据了宥州(位于今陕西靖边县,隶属于夏州节度使),自封宥州刺史,刚刚即位的唐僖宗听说后自然老大不高兴,这是需要朝廷任命的,不是自封的。但还没来得及处理他,黄巢起义爆发,愈演愈烈,最后攻入唐朝京城长安,唐僖宗逃到四川避难。

中和元年(公元881年),拓跋思恭响应唐僖宗号召,率领夏州党项军队追随沙陀人李克用参与镇压黄巢起义。

同年四月,夏州节度使诸葛爽投降了黄巢,唐僖宗便任命拓跋思恭为左武卫将军,权知夏、绥、银留后,赐军号曰“定难”。

中和三年(公元883年),赐李姓,正式册封为夏州节度使(后称定难军节度使),由此,以夏州为中心,据有夏、绥、银、宥四州之地,不久又把静州纳入版图。

从此李思恭(拓跋思恭)家族在定难五州广施恩德,树立威信,深得人心,成了割据一方的诸侯,势力无人能撼动。

转眼到了五代时期,李思恭孙子李彝昌被手下部将高宗益杀害。

夏州诸将又杀了高宗益,推举李彝昌族父李仁福为留后,不久被后梁册为节度使,又进封陇西郡王,可见拓跋家族的势力无人能撼动。

后梁被沙陀人李存勖所灭,建立后唐,李仁福又臣服后唐,被封为朔方王。

李仁福去世,其子李彝超继任。后唐想趁机歼灭割据定难地区的李氏(拓跋)势力,派大军突袭夏州,结果被党项人打得惨败,只好承认李氏接着拥有定难地区。

五代十国,皇帝人人坐,政权走马灯似的,而党项李氏始终稳稳把控着定难五州之地。

宋太祖赵匡胤上演了黄袍加身的好戏,摇身一变取代了后周,建立宋王朝。

此时的定难节度使李彝殷立马遣使进贡,为了避讳赵匡胤父亲李弘殷的“殷”字,改名李彝兴。

建隆元年(公元960年),闻宋朝缺少战马,进献良马三百匹,令赵匡胤龙颜大喜。

乾德五年(公元967年),李彝兴病故,赵匡胤追赠太师,夏王,授其子李光睿为定难节度使。

到了宋太宗赵光义时期,李光睿死了,其子李继筠袭职,但两年后也死了,他的弟弟李继捧继位。

赵光义看到这党项李家根深蒂固,代代世袭,不是什么好事。

太平兴国七年(公元982年)六月,天上掉了馅饼,李继捧带着一大家子人入朝了。

寻问的过程中,得知李继捧的叔父加兄弟辈不服他的领导,认为他没资格继承节度使的位置,这让他十分不安,生怕出了乱子,所以愿意留在京城,过逍遥的日子。

这是赵光义求之不得的美事,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把李氏(拓跋氏)亲族一锅端到京城来,彻底根除西北这一盘踞一百多年的危险势力。

一面派了曹光实为四州都巡检使带人接收定难地区,一面派人负责搬迁李氏家族举家入京。

这李继捧有一个族弟叫李继迁,时为管内都知蕃落使,年方二十左右,血气方刚,又智勇兼备,不肯入朝,诈称出城为乳母送葬,带着一家子几十人遁入一个叫地斤泽的地方。这个李继迁就是元昊的祖父,为元昊打下立国的基础。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做人为什么要学司马懿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有很多人都在说这个司马懿也还是非常给力的非常有意思的一个人,司马懿的的确确是实力超群的一个人,也是有这个大智慧的人,所以让后世的人都非常的敬佩,所以也有很多人都开始学司马懿了,那么我们也要问了,为什么要学司马懿,司马懿值得学习的地方又在哪呢?下面我们不妨就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做人为什

  • 南茅北马是什么意思?为何不能混在一起?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所谓的南茅北马,其实指的就是南方的茅山术和北方的出马仙。南茅与北马之间是没有任何关系的,以山海关为界,山海关以北就是出马仙的管辖范围,北方的仙家是不能出山海关的;山海关以南就被南茅的管辖范围。北方出马附体者众,而南方修习茅山术法者多。北马有两种说法一为东北马家,一为出马弟子,说到“北马&

  • 上八仙,中八仙,下八仙分别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在我国的传统神话当中有着非常多的神仙,都说神仙之间也是有强弱之分的,也是有着修行的境界高低之分的。通常道家修炼都会选择一块灵气不错的僻静山洞。道家神仙所居山洞可分为上八洞、中八洞,下八洞。上八洞为天仙,中八洞为神仙,下八洞为地仙。那么上八仙,中八仙,下八仙,分别是谁呢?下面小编就来给大家讲一讲。明朝

  • 各路仙家上身的感觉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出马仙,东北的朋友们相信都非常的熟悉了,在东北也有着很多的出马仙或是跳大神的,这些都是与仙家有缘之人。若是没有缘分也就不会成为出马弟子了,若是强行出马的话,那就是有损天德,是大逆不道的。相信很多人都非常想知道各路仙家上身时都是什么感觉和反应了。那么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讲讲各种仙家上身时的不同反应和

  • 东北仙家都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咱们南方的那些仙家,什么观音菩萨、太上老君、火德真君什么的,三教九流无所不包,虽然多少都有一些自创的土味儿神仙,但这要比起咱们东北的那些仙家,那还是算的上比较仙气的。东北的神仙名儿,保准你第一眼看到会大吃一惊:黄小跳、胡翠花、胡三太爷、黑妈妈……但别急,咱细细品一品,东北的神仙其实还挺有来头。保

  • 西游记里太上老君那么多仙丹,为什么妖怪只想吃唐僧肉?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在《西游记》里面,太上老君的仙丹可以说是数不胜数的,孙悟空偷吃了那么多仙丹,虽然太上老君心疼但也没对孙悟空下狠手,而且他的仙丹作用各不相同,那为什么取经路上的那些妖怪一心只想吃唐僧肉来长生不老,为什么不去偷太上老君的仙丹呢?很多妖怪原本也是神仙的坐骑,也是在天庭的,为什么都没有人去偷呢?下面就让小编

  • 判官笔是什么武器?古代真的有判官笔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很多人在一些小说或者游戏当中,会看到有一种武器名为判官笔,笔一般都是用来写字的,但是这种武器却是笔,看上去虽然很独特,但是似乎如果真的放到实战中好像不知道该怎么使用。虽然这只是小说里的设定,那古代到底是不是真的有这种武器呢?古代真的有判官笔这种武器吗,和小说里面是不是一样的呢?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介

  • 张飞骂吕布三姓家奴,为何关羽却叫吕将军?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吕布“三姓家奴”的外号,在《三国演义》中也算是很多人都知道的,而张飞在见到吕布的时候也是这样称呼他的,很显然是带着一种侮辱和瞧不起,但是关羽对吕布的称呼却是“吕将军”,可以看得出来关羽对于吕布在称呼上还是有一些敬意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呢?张飞和关羽

  • 郑和下西洋有几条航线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郑和下西洋事件我们应该都有一定了解,郑和一生曾七次展开航行,期间访问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15世纪末地理大发现前规模最大的海上探险活动。不过有人会问,这个“西洋”究竟指的是什么地方呢?从郑和的航线来看,他是从西太平洋穿越至印度洋,最远行程达到了东非、红海。那这次就准备跟大家

  • 罗刹国是指哪个国家?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罗刹”,相信大家对其没什么好印象,这是一种面目狰狞,行动非常迅速,发力强大的,一种专门吃人的怪物。在我国的神话传说中,像这样恐怖的恶神是不多见的。除了上古时期的那些遗害人间神兽(如穷奇、九尾、年兽等)以外,这类带有法力的人形怪物是不多见的,而且听名字就那么的令人生畏。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