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郑和下西洋有几条航线

郑和下西洋有几条航线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709 更新时间:2024/2/20 13:58:28

郑和下西洋事件我们应该都有一定了解,郑和一生曾七次展开航行,期间访问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15世纪末地理大发现前规模最大的海上探险活动。不过有人会问,这个“西洋”究竟指的是什么地方呢?从郑和的航线来看,他是从西太平洋穿越至印度洋,最远行程达到了东非、红海。那这次就准备跟大家简单讲讲郑和出行的航线到底是怎样的,以及下西洋的意义所在,下面就来了解看看吧。

“西洋”是指哪里?

“西洋”一开始是有特指的,在跟随郑和下西洋的通事马欢所著《瀛涯胜览》中,当时明朝人所认识的“西洋”,具体所指为“那没黎洋”,也即今天称为印度洋的海域。

印度洋,是一个整体丝绸之路的空间。印度洋自古以来是东西方交往的汇聚之地。在世界古代四大明摇篮中,印度洋孕育了其中之三。印度河流域文明、两河流域文明、尼罗河流域文明分列印度洋区域的东、中、西部。今天我们知道,印度洋是世界第三大洋,面积7491万平方公里,约占世界海洋总面积的五分之一,拥有红海、阿拉伯海、亚丁湾、波斯湾、阿曼湾、孟加拉湾、安达曼海等重要边缘海域和海湾。在古代,印度洋贸易紧紧地将亚、非、欧连接在一起。

印度洋上的商业贸易自古繁荣发达,在印度洋西部,印度人、阿拉伯人、埃及人等活动频繁,希腊、罗马时代的商业活动发达。产生于公元1世纪的《厄立特里亚海回航记》是一本描写印度洋沿岸东非、西亚及南亚海上贸易的著作。“厄立特里亚海”译为“红海”,但不同于今日所指的地中海与印度洋之间的红海。这个希腊、罗马地理学家使用的名词,不仅包括今日的红海、阿曼湾到印度洋等地区,而且也包括了孟加拉湾。中国《汉书·地理志》记载了公元前2世纪和公元前1世纪自闻、合浦到已程不国 (今斯里兰卡) 的航行路线,说明中国与印度洋早已有通商关系。公元7世纪以后,执印度洋牛耳的则主要是阿拉伯人。

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从西汉张骞凿空西域,同时开辟了南海航线,到东汉甘英“临西海以望大秦”,受阻于波斯湾头望洋兴叹,东西方交往的重心从此定于亚欧大陆,经久不衰。直至15世纪初郑和七下西洋,中国人以史无前例的规模走海洋,陆海丝绸之路才全面贯通,而贯通的汇合点即在印度洋,接着发生的就是古代丝绸之路从陆向海的重大转折。

探索印度洋

从全球史的视野来看,郑和七下印度洋,历史发展到一个新阶段——一个印度洋时代。通过七下印度洋全覆盖式的航海实践,可以了解到15世纪初明代中国已形成了一个整体印度洋的认知。“郑和下番自古里始”,当年的古里就是今天印度喀拉拉邦的卡利卡特。从下西洋亲历者马欢、费信的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以古里为中心的5条航线:

1、古里至忽鲁谟斯国 (在今伊朗霍尔木兹海峡,扼波斯湾出口处) ;2、古里至祖法儿国 (在今阿拉伯半岛阿曼的佐法尔) ;3、古里至阿丹国(在今亚丁湾西北岸一带,扼红海和印度洋出入口) ;4、古里至剌撒国 (旧说在今索马里西北部的泽拉即Zeila一带,近人认为是阿拉伯文Ra';s的对音,义为岬,即也门沙尔韦恩角) ;5、古里至天方国 (今沙特阿拉伯的麦加) ,即包含了印度洋周边几乎所有的重要地点。而重要延伸是东非航线,据郑和等立《天妃之神灵应》碑,上面的木骨都束,即今索马里首都摩加迪沙。

跟随下西洋的费信诗所说“古里通西域,山青景色奇”,在当时明朝人看来,西洋的尽头就是西域,这是明朝人对于西洋与西域连接的认知。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郑和下西洋的国家航海外交行为,全面贯通了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交汇之地就在印度洋,这是从海上给古代丝绸之路划了一个圆。同时,印度洋上互动贸易网络的建构,使得海上丝绸之路达于鼎盛。此后明朝人将亚欧大陆上的撒马儿罕称作“旱西洋”,忽鲁谟斯的定位也从“西域”到了“西洋”,明朝人对于海外世界互联互通的理念于此突显出来。

郑和七下印度洋,将今天的东北亚、东南亚、中亚、西亚、南亚,乃至东非、欧洲等广袤的地方,连成了一个文明互动的共同体,政治上国家权力整体上扬,经济上贸易资源互通有无,文化上多元文化认同交融。永乐二十一年,出现了西洋古里、柯枝、加异勒、溜山、南浡利、苏门答剌、阿鲁、满剌加等16国派遣使节1200人到北京的所谓“万国来朝”盛况,是下西洋将中华秩序理念付诸实践,在没有对任国家产生威胁的基础上,建立起一种“共享太平之福”国际新体系的标志。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罗刹国是指哪个国家?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罗刹”,相信大家对其没什么好印象,这是一种面目狰狞,行动非常迅速,发力强大的,一种专门吃人的怪物。在我国的神话传说中,像这样恐怖的恶神是不多见的。除了上古时期的那些遗害人间神兽(如穷奇、九尾、年兽等)以外,这类带有法力的人形怪物是不多见的,而且听名字就那么的令人生畏。溯

  • 古罗马征兵制度是怎样的?与汉朝有哪些相同点?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在人类历史上,很多国家都有经历过从半职业化的公民士兵到职业化的常备雇佣兵过度的过程,不过由于政治和经济方面的一些原因,在古代东方国家中的公民制度是极其不完善的。主要是因为在东方大多数国家历史上,公民兵存在的时间较短,公民兵的特点和素质没有得到充分体现,他们在征募公民士兵的同时,也同时在使用着雇佣兵。

  • 九灵元圣是妖怪,为什么能称为圣?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在《西游记》当中,一路上遇到了各种妖怪,不过这些妖怪的名号都是各种精、怪、大王等等,但是有一个妖怪却自称为“圣”,这就是太乙救苦天尊的坐骑,九灵元圣。我们知道,圣这个字在古代是具有非一般的含义的,不是一个随便就能够用的字,至少身份地位和名声威望都要是最高级的才能被称为圣,但九

  • 和亲和联姻的区别,有什么不一样?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古代经常会有一些和亲和联姻的行为,都是以婚姻作为交换的筹码,而且在很多人的理解中,对于和亲和联姻的理解应该是一样的,都是双方结亲之后就成为了一家人,也经常会把和亲说成是联姻。那么和亲和联姻究竟有没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有没有什么区别呢?和亲和联姻到底是一回事还是两回事,如何来理解呢?今天

  • 汉武帝一辈子都没解决匈奴,为何李世民一战突厥就亡了?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匈奴在古代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一直都是一个很难缠的敌人,古代的王朝与匈奴之间也是有过很多年的恩怨,有过和平也有过战争,而汉武帝是抗击匈奴的一个重要人物,不过虽然汉武帝对匈奴可以说是毫不留情的痛击,但匈奴的问题实际上却并没有完全被解决,而后世唐朝时期,李世民却一战就解决了类似的突厥问题,这又是怎么回事?

  • 16000年前的人头骨化石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很多人们对于古代的人们,甚至更古老的祖先级别的人类,也是有着很大的好奇心的,想要去了解古时候的人们是什么样子的,而就在最近,在广西娅怀洞遗址发现了距今有16000年的人的头骨化石,这可以说是一次非常重大的发现了,因为从这个头骨上,我们可以知道的信息量是巨大的,那么究竟这个头骨长什么样子,又可以从中获

  • 古代皇帝称号有哪些,谥号庙号年号的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古代皇帝除了本名以外,还有很多称号,例如常见的谥号、庙号,以及年号、尊号。大部分皇帝我们是习惯以庙号称呼,例如唐太宗、宋太祖、明太祖等,还有些皇帝我们习惯以年号称呼,例如嘉靖皇帝、崇祯皇帝等。当然,这些叫法都是可以的,但很多网友可能不太清楚谥号、庙号、年号还有尊号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那今天就准备借此

  • 吼泉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在看盗墓笔记的网友应该知道了一个新的东西了吧,对的,没错就是这个“吼泉”了,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个吼泉到底什么呢?在现实中这个吼泉又在什么地方,在什么景区呢?吼泉的传说又是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吼泉是什么呢?其实非常简单了,吼泉顾名思义就是:“吼一声

  • 罗布泊之谜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这个罗布泊之谜也是真的挺有意思的地方了,为何这么说其实原因很简单的,那就是这个地方非常的神秘,提到罗布泊小编的第一印象就是这个地方代表着沙漠和死亡,那么今天就来给大家说这个罗布泊之谜吧,看看这个罗布泊到底有什么神秘地方了!一提起罗布泊,很多人都会把它和一些灵异事件挂上钩。罗布泊名声大噪始于彭加木

  • 八王之乱谁胜利了?最后谁赢了?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八王之乱的故事,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个八王之乱非常的让人痛心的,也算是一段让人不想回首的历史,但是我们必须正视历史。今天我们来研究看看这个八王之乱最后到底谁胜利了呢?这个问题也非常有意思了,大家也速度的一起来揭秘看看吧!如果非要给出一个人选的话,那最后胜利者就应该是:司马越了。但